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364261 上传时间:2018-06-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9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28750.0

申请日:

2001.08.09

公开号:

CN1337211A

公开日:

2002.02.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A61B19/00

主分类号:

A61B19/0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发明人:

顾建文; 章翔; 费舟; 付洛安; 屈延; 李侠; 高大宽; 曹卫东; 甄海宁; 粱景文

地址:

710032陕西省西安市康复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国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极其简易定位仪,该方法包括眉弓中点、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和上切牙尖、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简易定位仪由带有固定螺丝的横杆、U型架、球型坐标尺、连接杆、眉弓中点指示螺丝钉、测量探针、前鼻棘指示螺丝钉、国际标准成人制式鼻腔牵开器组成;通过间接测量颅外的解剖标志点,对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鞍底中心点进行精确定位,可以避免医患辐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权利要求书

1: 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 (1)眉弓中点、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 术前在CT中线矢状位断层扫描片上测量鞍底中点与前鼻棘连续长度和 眉弓中点与前鼻棘的夹角,该长度为5~8cm,平均为6.8cm,夹角为56°~ 64°,平均为60°,术中依据鞍底中点-前鼻棘-眉弓中点夹角及长度,即可 引导手术入路的角度和深度; (2)上切牙尖、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 术前矢状位断层片上测量鞍底中点与前鼻棘和门齿与前鼻棘的夹角,该 夹角为120°~140°,平均为134°,术中依据鞍底中点与前鼻棘和门齿与 前鼻棘的夹角,即可引导手术入路的角度。
2: 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包括一个横杆[9]、横杆[9]连接一个 U型架[1],其特征在于:该简易定位仪还包括: 一个1/4圆的球型坐标尺[6] 该球型坐标尺[6]通过连接杆[3]与U型架[1]连接,球型坐标尺[6]上设置 一个指向圆心的测量探针[4]; U型架[1]滑行固定在带有固定螺丝[8]的横杆[9]上,U型架[1]上设置有 前鼻棘指示螺丝钉[5],横杆[9]上设置有眉弓中点指示螺丝钉[2],U型架[1] 通过连接杆[3]与1/4圆的球型坐标尺[6]相连接; 一个国际标准成人制式鼻腔牵开器[7]。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坐标尺[6]的 圆心定位在前鼻棘。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鼻棘指示螺丝 钉[5]的尖端对准前鼻棘。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探针[4]带有 长度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眉弓中点指示螺丝 钉[2]准确的定位在眉弓中点上。
6: 8cm,夹角为56°~ 64°,平均为60°,术中依据鞍底中点-前鼻棘-眉弓中点夹角及长度,即可 引导手术入路的角度和深度; (2)上切牙尖、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 术前矢状位断层片上测量鞍底中点与前鼻棘和门齿与前鼻棘的夹角,该 夹角为120°~140°,平均为134°,术中依据鞍底中点与前鼻棘和门齿与 前鼻棘的夹角,即可引导手术入路的角度。 2.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包括一个横杆[9]、横杆[9]连接一个 U型架[1],其特征在于:该简易定位仪还包括: 一个1/4圆的球型坐标尺[6] 该球型坐标尺[6]通过连接杆[3]与U型架[1]连接,球型坐标尺[6]上设置 一个指向圆心的测量探针[4]; U型架[1]滑行固定在带有固定螺丝[8]的横杆[9]上,U型架[1]上设置有 前鼻棘指示螺丝钉[5],横杆[9]上设置有眉弓中点指示螺丝钉[2],U型架[1] 通过连接杆[3]与1/4圆的球型坐标尺[6]相连接; 一个国际标准成人制式鼻腔牵开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坐标尺[6]的 圆心定位在前鼻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鼻棘指示螺丝 钉[5]的尖端对准前鼻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探针[4]带有 长度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 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眉弓中点指示螺丝 钉[2]准确的定位在眉弓中点上。

说明书


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手术的定位方法和医疗辅助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

    二.背景技术

    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是经蝶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的最常用的类型。自1907年始Cushing采用该术式至今已是垂体瘤切除术的一种成熟术式,与其它开颅入路的手术比较,该术有创伤小、取瘤方便、恢复快、病死率低的优点,特别适于垂体微腺瘤的切除。由于该手术受手术入路骨性结构的限制,手术视野小、部位深而窄,尤其在进入路经过口、鼻、蝶窦,鞍底至颅内,需要准确的定位。该手术在世界上常规是采用电视X线透视机、或术中X线定位,它具有准确可靠的优点,但费时费力,手术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过大。近两年国际上采用三维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如ACUSTAR I system,避免了手术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问题,但是需要做大量术前影像资料的处理,同时患者也要担负很高的使用费,如果使用ACUSTAR I system一次定位约2万元左右。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易推广的。

    三.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部分存在的不足,为了达到手术的准确定位,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使得垂体瘤切除手术定位简便易行的方法和手术辅助器械,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采用以下方法:

    (1)眉弓中点、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

    术前在CT中线矢状位断层扫描片上测量鞍底中点与前鼻棘连续长度和眉弓中点与前鼻棘地夹角,该长度为5~8cm,平均为6.8cm,夹角为56°~64°,平均为60°,术中依据鞍底中点-前鼻棘-眉弓中点夹角及长度,即可引导手术入路的角度和深度;

    (2)上切牙尖、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

    术前矢状位断层片上测量鞍底中点与前鼻棘和门齿与前鼻棘的夹角,该夹角为120°~140°,平均为134°,术中依据鞍底中点与前鼻棘和门齿与前鼻棘的夹角,即可引导手术入路的角度。

    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的简易定位仪,包括一个横杆9、横杆9连接一个U型架1,其特点是:该简易定位仪还包括:

    一个1/4圆的球型坐标尺6

    该球型坐标尺6通过连接杆3与U型架1连接,球型坐标尺6上设置一个指向圆心的测量探针4;

    U型架1滑行固定在带有固定螺丝8的横杆9上,U型架1上设置有前鼻棘指示螺丝钉5,横杆9上设置有眉弓中点指示螺丝钉2,U型架1通过连接杆3与1/4圆的球型坐标尺6相连接;

    一个国际标准成人制式鼻腔牵开器7。

    本发明的简易定位仪另一些特点是:球型坐标尺6的圆心定位在前鼻棘;前鼻棘指示螺丝钉5的尖端对准前鼻棘;测量探针4带有长度刻度;眉弓中点指示螺丝钉2准确的定位在眉弓中点上。

    本发明是通过间接测量颅外的解剖标志点,得到鞍底中点的正确位置,通过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方法和简易定位仪的配合应用,对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鞍底中心点进行精确定位,以达到避免医患辐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眉弓中点、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的图例;

    图2是上切牙尖、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的图例;

    图3是CT中线矢状位断层扫描片;

    图4是一巨大垂体腺瘤病例手术前的核磁共振扫描片;

    图5是采用本发明对巨大垂体腺瘤病例手术后的核磁共振扫描片;

    图6是本发明的1/4圆的球型坐标尺6的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简易定位仪正面使用状态结构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简易定位仪侧面使用状态结构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8。

    图1给出了眉弓中点、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的图例,鞍底中点(A)与前鼻棘(B)连线长度和眉弓中点(C)与前鼻棘(B)的夹角如图示。

    术前在CT中线矢状位断层扫描片上测量鞍底中点与前鼻棘连续长度和眉弓中点与前鼻棘的夹角,该长度为5~8cm,平均为6.8cm,夹角为56°~64°,平均为60°,术中依据鞍底中点-前鼻棘-眉弓中点夹角及长度,即可引导手术入路的角度和深度;

    图2给出了上切牙尖、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的图例,术前矢状位断层片上测量鞍底中点(A)与前鼻棘(B)和门齿(C1)与前鼻棘(B)的夹角如图示。

    术前矢状位断层片上测量鞍底中点与前鼻棘和门齿与前鼻棘的夹角,该夹角为120°~140°,平均为134°,术中依据鞍底中点与前鼻棘和门齿与前鼻棘的夹角,剪裁相应胶片,即可引导手术入路的角度。

    图3是CT中线矢状位断层扫描片,在该片上分别可以测量到鞍底中点(A)与前鼻棘(B)和眉弓中点(C)及上切牙尖中点(C1)之间的夹角和距离。

    图4与图5是一巨大垂体腺瘤病例手术前后的核磁共振扫描片,该手术是应用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和简易定位仪配合进行手术定位的典型实例,图4为术前,见肿瘤坐落以蝶鞍底部,向上压迫第三脑室并压迫双侧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图5为术后,肿瘤被完全切除。

    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的1/4圆的球型坐标尺6的原理图。

    将一个1/4园的球型坐标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保证该球坐标的圆心指向B点(前鼻棘),则移动固定在球坐标上指向圆心的探针4,测量探针4带有长度刻度,就可以测得β1角(A-B-C夹角)和β2角(180°-A-B-C1夹角),和B-A的长度,经过对两个夹角的校正,可以得到A点(鞍底中点)的入路角度和深度,手术时就可以沿正确的方向入路,而避免偏移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图7、图8所示的是本发明的简易定位仪正面与侧面使用状态原理图。

    该简易定位仪包括一个横杆9、横杆9连接一个U型架1,还包括一个1/4圆的球型坐标尺6;球型坐标尺6通过连接杆3与U型架1连接,球型坐标尺6上设置一个指向圆心的测量探针4;U型架1滑行固定在带有固定螺丝8的横杆9上,U型架1上设置有前鼻棘指示螺丝钉5,横杆9上设置有眉弓中点指示螺丝钉2,U型架1通过连接杆3与1/4圆的球型坐标尺6相连接;该简易定位仪还设置了一个国际标准成人制式鼻腔牵开器7。

    使用时,先将横杆9上的固定螺丝8固定在双侧额角的头骨上,确保固定在横杆9上的眉弓中点指示螺丝钉2的尖端对准眉弓中点。滑行移动固定在横杆9上的U型架1确保前鼻棘指示螺丝钉5的尖端对准前鼻棘并使之固定,同时也能避开国际标准成人制鼻腔牵开器7。此时通过连接杆3连接在U型架1上的球型坐标尺6就固定在以前鼻棘(B)为中心的矢状位上。移动球形坐标尺6上的测量探针4,测量探针4带有长度刻度,就可以在手术中测量β1角(A-B-C夹角)和β2角(180°-A-B-C1夹角),和B-A的长度,经过对两个夹角的校正,即可以得到A点(鞍底中点)的入路角度和深度,手术时就可以沿正确的方向。

    临床案例

    284例患者直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该定位法综合测量鞍底效果良好,手术顺利,结果表明,鞍区肿瘤暴露充分,未发生前后偏移导致海绵窦大出血和左右偏移所致的颈内动脉损伤,手术时间平均在1.5h。患者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284例患者平均输血量为200ml。210例患者术后复查CT MRI显示肿瘤切除彻底。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84例患者先行应用A-B-C、A-B-C1夹角及连线长度测量鞍底位置及深度后,再以X线片佐证,提示测量准确,手术时间平均在2.2h。

    对于巨大鞍区肿瘤采用该方法和简易定位仪,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图4、5,为一巨大垂体腺瘤病例手术前后的核磁共振扫描片,该手术是应用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进行手术定位的,图4为术前,见肿瘤坐落以蝶鞍底部,向上压迫第三脑室并压迫双侧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图5为手术后,肿瘤完全切除。

    本发明所提出的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我国垂体瘤的年发病率是6/10万,目前我国有7.2万垂体瘤患者,其中约1/3患者可以适合经蝶手术,应用本发明,可以让更多的患者得到高水平的治疗。

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及其简易定位仪.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前鼻棘为中心的夹角测量法进行经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定位方法极其简易定位仪,该方法包括眉弓中点、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和上切牙尖、鼻棘鞍、鼻棘夹角定位法;简易定位仪由带有固定螺丝的横杆、U型架、球型坐标尺、连接杆、眉弓中点指示螺丝钉、测量探针、前鼻棘指示螺丝钉、国际标准成人制式鼻腔牵开器组成;通过间接测量颅外的解剖标志点,对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鞍区手术的鞍底中心点进行精确定位,可以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