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36412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39287.4

申请日:

2015.11.04

公开号:

CN105250064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F 5/05申请公布日:201601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5/05申请日:20151104|||公开

IPC分类号:

A61F5/05; B33Y80/00(2015.01)I

主分类号:

A61F5/05

申请人:

上海大学

发明人:

华子恺; 刘冬旭; 严新谊

地址:

200444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代理人:

陆聪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包括左右两部分的护具,分布于护具边缘的双燕尾槽型卡扣以及分布于护具表面的透气孔;所述护具以患者脚CT数据为基础,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跨踝关节打印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两部分的护具通过双燕尾槽型卡扣固定。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病人不同创伤优化定制,具有质量轻量,通风性好,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活动,防止皮肤老化及瘙痒等,极大的提高患者在康复期间的舒适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部分的护具(1),分布于护具(1)边缘的双燕尾槽型卡扣(2)以及分布于护具(1)表面的透气孔(3);所述护具(1)以患者脚CT数据为基础,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跨踝关节打印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两部分的护具(1)通过双燕尾槽型卡扣(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燕尾槽型卡扣(2)分布在脚部矢状截面最厚的位置,燕尾槽之间的间隔控制在30mm至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3)以螺旋网状结构分布在护具(1)表面,网孔形状主要以不规则四边形为主,局部边缘区域使用不规则三角形;网孔边长控制在10mm至35mm之间。

说明书

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属于工程技术,和医学康复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交通事故越来越频繁,创伤骨科患者逐日增多。骨折是创伤骨科中最普遍的疾病,复位、固定、愈合是骨折治疗的三部曲。良好的固定不仅巩固复位效果,还会促进愈合速度和质量。制动,止痛、减轻伤员痛苦,防止伤情加重,防止休克,保护伤口,防止感染,便于运送。

脚作为人体重要的下肢,起到下肢支撑,行走等作用。其运动灵活,运动幅度大,承载受力大,使用频率高。临床表明脚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特别是脚踝位置。并且脚骨骨折有二次创伤、错位和骨质增生,治愈后功能退化等风险。故现阶段对骨折脚骨的固定不仅要有利于脚骨的恢复,而且要规避上述风险。

如今,创伤骨折固定主要分为三大技术:骨外固定、骨内固定、穿针复位框架固定技术。骨外固定为无创固定,骨内固定和穿针复位框架固定技术为有创固定。脚骨骨折最为常用的是石膏外固定。但是石膏这种传统辅料体积较为庞大,质量较重,通风性能不佳,有瘙痒感或者异味,不利于治疗中后期脚部的康复活动,造成人体不适,导致肌肉功能退化和皮肤老化。此外,石膏定型固定后,不会随着患处的肌肉组织变化而产生变形,当患者患处消肿或者肌肉萎缩以后,患处就会和石膏分离,有时不能实现有效固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本护具质量轻,通风性好,结构优化,并能个性化定制,该护具能够适应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骨折,易于骨折处外伤的治疗,并能使患者在康复中后期进行简单的康复活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思是:

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结合CAD和CAM等工程软件,在患者CT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状况和需要打印出完全贴合人体肢体曲线的外固定护具。此外,运用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护具的轻量化和最大强度,既能实现康复活动,又能减小二次创伤的可能。本发明中,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根据人体生物力学和仿生学设计护具外形,改善患处的应力分布状况,达到固定骨折部位、恢复肢体内部动力平衡的目的。

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以仿生学和生物力学为基础,在护具表面开有许多透气的孔。孔的设计采用螺旋网状结构,通过网格之间的相互支撑,形成多向受力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利于抗震等优点。此外,透气孔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创伤的位置和情况个性化定制。这些透气孔不仅能够让患者在康复中更加舒适,而且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减轻护具重量,加快伤口愈合,特别是有利于具有大面积外伤骨折患者的换药。

根据上述构思,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包括左右两部分的护具,分布于护具边缘的双燕尾槽型卡扣以及分布于护具表面的透气孔;所述护具以患者脚CT数据为基础,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跨踝关节打印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两部分的护具通过双燕尾槽型卡扣固定。

所述双燕尾槽型卡扣分布在脚部矢状截面最厚的位置,燕尾槽之间的间隔控制在30mm至40mm。

所述透气孔以螺旋网状结构分布在护具表面,网孔形状主要以不规则四边形为主,局部边缘区域使用不规则三角形;网孔边长控制在10mm至35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优点:

本发明质量轻,通风性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活动,并防止皮肤老化及瘙痒等症状。本发明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固定牢靠,并具有拆卸简单,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本发明采用螺旋网孔结构,不仅是患者康复过程更加舒适,而且减少使用材料,降低成本。基于3D打印和美学设计,本发明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外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脚外固定护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燕尾槽型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透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包括左右两部分的护具1,分布于护具1边缘的双燕尾槽型卡扣2以及分布于护具1表面的透气孔3;所述护具1以患者脚CT数据为基础,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跨踝关节打印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两部分的护具1通过双燕尾槽型卡扣2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双燕尾槽型卡扣2分布在脚部矢状截面最厚的位置,燕尾槽之间的间隔控制在30mm至40mm。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透气孔3以螺旋网状结构分布在护具1表面,网孔形状主要以不规则四边形为主,局部边缘区域使用不规则三角形;网孔边长控制在10mm至35mm之间。

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3D打印定制型脚外固定护具,包括左右两部分的护具,分布于护具边缘的双燕尾槽型卡扣以及分布于护具表面的透气孔;所述护具以患者脚CT数据为基础,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跨踝关节打印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两部分的护具通过双燕尾槽型卡扣固定。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病人不同创伤优化定制,具有质量轻量,通风性好,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活动,防止皮肤老化及瘙痒等,极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