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中药制剂及护理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尿路感染
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尿路感染是指上、下尿路非特异性感染所引起的泌尿系统
慢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女性,病程较长,迁延缠绵。由
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逐年增多,以及过敏、肾毒性等
因素限制,西医对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由此引起
的菌群失调等副作用却屡见不鲜,降低了人们抗病能力,不利于慢
性炎症的消除。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
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具有疗效满意、无抗药性、副反应少、复发率
低、经济价廉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中药制剂。慢性
尿路感染属于中医劳淋范畴,其特点为遇劳易发,病势迁延,缠绵
难愈。中医认为病机以脾肾气阴两虚、湿热久羁下焦居多,兼夹瘀
血阻络诸象,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尿路感
染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玉龙鞭15-25份、三匹叶
30-40份、毛花点草10-20份、粗叶悬钩子15-25份、抱树莲5-7
份、红毛走马胎3-6份、黄花母3-5份、算盘子根8-10份、绿兰花
5-10份、水红袍3-6份、华凤仙30-40份、铁箍散9-12份。
优选的,玉龙鞭20份、三匹叶35份、毛花点草15份、粗叶悬
钩子20份、抱树莲6份、红毛走马胎5份、黄花母4份、算盘子根
9份、绿兰花7份、水红袍5份、华凤仙35份、铁箍散10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玉龙鞭清热解毒、化瘀利湿;三匹叶痛经活血、舒筋止
痛;毛花点草活血通经、清热止咳;粗叶悬钩子活血化瘀、清热止
血;抱树莲清热利湿、解毒杀虫;红毛走马胎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黄花母清热利湿、活血排脓;算盘子根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绿
兰花清热解毒、消肿凉血;水红袍消肿生肌、散瘀止痛、凉血止血;
华凤仙清热解毒、散瘀活血、消肿;铁箍散清热解毒、祛瘀止痛、
活血消肿。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2012年8月-2013年4
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入组,治疗组40例,男3例,
女37例;其中慢性肾盂肾炎15例,尿道炎、膀胱炎22例,前列腺
炎2例,合并肾结石1例。对照组30例,男2例,女28例;其中
慢性肾盂肾炎11例,尿道炎、膀胱炎17例,前列腺炎1例,合并
肾结石1例。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1)可有正规清洁中段尿细菌
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2)尿常规白细胞镜检≥10/HP;(3)
有尿路感染症状者,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有余沥、少腹部不适、
腰酸、乏力等;(4)有反复发作急性尿路感染病史,病程在6个月
以上。中医诊断标准(脾肾两虚、湿热下注证)及记分,参考《中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主症分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酸膝软,
口干口苦,尿色黄赤,舌苔厚或黄腻6项,前5项症状由轻到重记
+2~+6分,舌苔按有无厚腻记0~+2分;次症分为尿道灼热,尿频,
食少纳呆,少腹胀痛,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夜尿频多,口中黏腻,
舌边有齿痕,脉沉细10项,前8项症状由轻到重记+1~+3分,舌、
脉按症状有无记0~+1分。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本次研究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为脾
肾两虚、湿热下注者,且起病评分在11分以上,年龄18~70岁。
排除标准(1)尿道综合征(尿道一排尿困难综合征);(2)
血肌酐≥256μmol/L的慢性肾脏病例;(3)因尿路解剖畸形而发病
的病例;(4)准备妊娠或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合并有心血管、
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6)对本药过
敏者;(7)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
安全性判断者。
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称取玉龙
鞭20g、三匹叶35g、毛花点草15g、粗叶悬钩子20g、抱树莲6g、
红毛走马胎5g、黄花母4g、算盘子根9g、绿兰花7g、水红袍5g、
华凤仙35g、铁箍散10g。将上述中药水煎成汤剂。每次200mL,1
日2服,连服4周。对照组,先予环丙沙星胶囊,0.25g,bid,po.
连服2周,再予0.25g,qd,po.续用2周。疗程中停用治疗尿感的
其他药物和方法。
4、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痊愈:
尿常规恢复正常,白细胞<5/Hp,中段尿培养阴性;显效:尿常规
白细胞每高倍视野计数减少≥50%,或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有效:
尿常规白细胞每高倍视野计数减少≥30%,中段尿细菌培养偶有阳
性;无效:尿常规白细胞每高倍视野计数减<30%,或无变化或加重,
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
5、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40例,其中临床治愈24例(60%),
显效8例(20%)),有效6例(15%),无效2例(5%),总有效率95%。
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临床治愈9例(30%),显效6例(20%),有
效6例(20%),无效9例(30%),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治疗组
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玉龙鞭20g、三匹叶35g、毛花点草15g、粗叶
悬钩子20g、抱树莲6g、红毛走马胎5g、黄花母4g、算盘子根9g、
绿兰花7g、水红袍5g、华凤仙35g、铁箍散10g,将上述中药水煎
成汤剂。
实施例二:称取玉龙鞭25g、三匹叶40g、毛花点草20g、粗叶
悬钩子25g、抱树莲7g、红毛走马胎6g、黄花母5g、算盘子根10g、
绿兰花10g、水红袍6g、华凤仙40g、铁箍散12g,将上述中药水煎
成汤剂。
实施例三:称取玉龙鞭15g、三匹叶30g、毛花点草10g、粗叶
悬钩子15g、抱树莲5g、红毛走马胎3g、黄花母3g、算盘子根8g、
绿兰花5g、水红袍3g、华凤仙30g、铁箍散9g,将上述中药水煎成
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