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该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萎缩性胃炎占受检人数的13.8%。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目前,临床上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保护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增强胃动力,以及止痛等对症治疗,其治疗药物有:胃黏膜保护药、助消化药、抗幽门螺杆菌药、H2受体拮抗药等。这些治疗药物虽然可以改善一些临床症状,但存在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明显及副作用大的不足。
中医认为,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是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理机制。老年阴亏、七情内伤、饮食痰积、久病致瘀诸因素都可使脾胃功能受损,升降无力,气机运行不畅,而呈现胃脘部胀满、隐痛、纳差、乏力等症状。本病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以正虚为本,正越虚则邪越结,邪越结则正越虚,常互相影响,难以速愈。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理,以健脾养胃、活血行气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临床上采用西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存在疗效不明显、副作用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石斛10-30份、木香10-20份、川楝子5-15份、太子参10-30份、五灵脂5-15份、吴茱萸10-20份、马齿苋10-20份、薄荷5-15份、九里香5-15份、巴戟天10-20份、鸡内金10-20份、女娄菜5-15份、法半夏10-20份、草豆蔻5-15份、麦冬10-20份、佛手5-15份、石斛10-20份、徐长卿5-15份、莱菔子10-20份、苏梗10-20份、甘松5-15份、香橼10-20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石斛20份、木香15份、川楝子10份、太子参20份、五灵脂10份、吴茱萸15份、马齿苋15份、薄荷10份、九里香10份、巴戟天15份、鸡内金15份、女娄菜10份、法半夏15份、草豆蔻10份、麦冬15份、佛手10份、石斛15份、徐长卿10份、莱菔子15份、苏梗15份、甘松10份、香橼15份、甘草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五灵脂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的功效;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解毒、疏肝解郁的功效;九里香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巴戟天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食健胃、化积排石、固摄缩尿、涩精止遗的功效;女娄菜具有活血调经、健脾行水的功效;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草豆蔻具有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佛手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徐长卿具有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的功效;莱菔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苏梗具有理气宽中、发汗解表的功效;甘松具有行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香橼具有舒肝理气、宽中、化痰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疏肝泄热、健脾养胃、活血行气、散瘀止痛之功效,对萎缩性胃炎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2.5%,治愈率达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石斛20g、木香15g、川楝子10g、太子参20g、五灵脂10g、吴茱萸15g、马齿苋15g、薄荷10g、九里香10g、巴戟天15g、鸡内金15g、女娄菜10g、法半夏15g、草豆蔻10g、麦冬15g、佛手10g、石斛15g、徐长卿10g、莱菔子15g、苏梗15g、甘松10g、香橼15g、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石斛10g、木香20g、川楝子5g、太子参30g、五灵脂5g、吴茱萸20g、马齿苋10g、薄荷15g、九里香5g、巴戟天20g、鸡内金10g、女娄菜15g、法半夏10g、草豆蔻15g、麦冬10g、佛手15g、石斛10g、徐长卿15g、莱菔子10g、苏梗20g、甘松5g、香橼20g、甘草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石斛30g、木香10g、川楝子15g、太子参10g、五灵脂15g、吴茱萸10g、马齿苋20g、薄荷5g、九里香15g、巴戟天10g、鸡内金20g、女娄菜5g、法半夏20g、草豆蔻5g、麦冬20g、佛手5g、石斛20g、徐长卿5g、莱菔子20g、苏梗10g、甘松15g、香橼10g、甘草1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石斛15g、木香18g、川楝子8g、太子参25g、五灵脂8g、吴茱萸18g、马齿苋12g、薄荷13g、九里香8g、巴戟天18g、鸡内金12g、女娄菜13g、法半夏12g、草豆蔻13g、麦冬12g、佛手13g、石斛12g、徐长卿13g、莱菔子12g、苏梗18g、甘松8g、香橼18g、甘草8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石斛25g、木香12g、川楝子13g、太子参15g、五灵脂13g、吴茱萸12g、马齿苋18g、薄荷8g、九里香13g、巴戟天12g、鸡内金18g、女娄菜8g、法半夏18g、草豆蔻8g、麦冬18g、佛手8g、石斛18g、徐长卿8g、莱菔子18g、苏梗12g、甘松13g、香橼12g、甘草13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其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30~70岁。
二、诊断标准:
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表现为无规律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或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嗳气、疲乏、消瘦、腹泻,舌质多淡或者干红无苔。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五天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四、疗效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食欲正常;
(2)、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食欲改善;
(3)、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但仍遗留一部分症状;
(4)、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略有改善或无改善。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12个疗程,治愈6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未愈6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刘某,女,47岁。患者自述:上腹隐约感觉胀痛,略有反酸和嗳气、纳差﹑乏力,近两个月加重。诊断:萎缩性胃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反酸和嗳气消失,饭量增加,胀痛感消失;继续服用3个疗程,各症状消失,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例2:乔某,男,34岁。就诊时自诉:由于饮食和作息不规律,偶尔胃脘部胀痛,饮酒后加重,少量进食也会感觉饱胀、打嗝,腹泻与便秘交替,食欲不振,伴有口苦,面色无华、懒怠少动。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胀痛感明显减轻,饭量增加,身体有力,大便正常,口苦消失;继续巩固治疗服用3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