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24673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8.10CN201924673U*CN201924673U*(21)申请号 201020699466.2(22)申请日 2010.12.31E05B 27/08(2006.01)E05B 15/14(2006.01)E05B 15/04(2006.01)(73)专利权人吕宗华地址 265701 山东省龙口市东城区东莱街266号龙口市南关中学(72)发明人吕宗华 李强(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主要包括转动置于锁体内的锁芯和置于所述锁芯。
2、内的钥匙;它是在相对钥匙设有多个齿凹槽的锁芯(5)和锁体(7)上纵向连通有弹子孔;所述弹子孔内均依次设有弹子簧(1)弹性连有上、中、下层弹子(2、3、4);所述下层弹子(4)下端面与所述钥匙设有的多个齿凹槽底面对应相接。通过在弹子孔内均增加了一层弹子,实现了一组10只至35只不同锁具的专用钥匙,只能对各自教室或学生宿舍的锁具进行开启;学校管理人员只需携带一付中心控制钥匙,即对上述一组10只至35只不同锁具均能开启。安全性能可靠,有效地实现了学校管理人员携带钥匙简便和查找钥匙开启不同房间的锁具快捷省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
3、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1924676 U 1/1页21.一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主要包括转动置于锁体内的锁芯和置于所述锁芯内的钥匙;其特征在于:在相对钥匙设有多个齿凹槽的锁芯(5)和锁体(7)上纵向连通有弹子孔;所述弹子孔内均依次设有弹子簧(1)弹性连有上、中、下层弹子(2、3、4);所述下层弹子(4)下端面与所述钥匙设有的多个齿凹槽底面对应相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924673 UCN 201924676 U 1/2页3一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0001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0002 (二)背景技术:。
4、现有技术中的锁具,如挂锁或固定锁,通常是一付钥匙开一只锁,一般只能用于管理锁具少的场所。对于学校使用锁具多的不同教室或学生宿舍,当管理人员进入多个房间必需携带多付不同房间的钥匙,分别对号查找所需房间的钥匙方可对锁具进行开启。既给管理人员携带多付钥匙带来诸多不便,又增加了管理人员查找钥匙开启不同房间锁具的时间。0003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旨在实现学校管理人员携带钥匙简便和查找钥匙开启不同房间的锁具快捷省时。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主要包括转动置于锁体内。
5、的锁芯和置于所述锁芯内的钥匙;它是在相对钥匙设有多个齿凹槽的锁芯和锁体上纵向连通有弹子孔;所述弹子孔内均依次设有弹子簧弹性连有上、中、下层弹子;所述下层弹子下端面与所述钥匙设有的多个齿凹槽底面对应相接。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上述结构,在相对钥匙设有多个齿凹槽的锁芯和锁体上纵向连通的弹子孔内均增加了一层弹子,实现了一组通常10只至35只不同锁具的专用钥匙,师生只能通过各自的专用钥匙对各自教室或学生宿舍的锁具开启;学校管理人员只需携带一付中心控制钥匙,即可对上述一组10只至35只锁具均能开启。安全性能可靠,有效地实现了学校管理人员携带钥匙简便和查找钥匙开启不同房间的锁具快捷省时。( 四 ) 。
6、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连接专用钥匙6的局部剖视示意图;0007 图2为图1连接中心控制钥匙8的局部剖视示意图。0008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所示。这种便于学校管理人员用的锁具,主要包括转动置于锁体内的锁芯和置于所述锁芯内的钥匙;它是在相对钥匙设有多个齿凹槽的锁芯5和锁体7上纵向连通有弹子孔;所述弹子孔内均依次设有弹子簧1弹性连有上、中、下层弹子2、3、4;所述下层弹子4下端面与所述钥匙设有的多个齿凹槽底面对应相接(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锁具与钥匙的配制通常是将圆柱形锁芯5转动置于锁体7孔内,将专用钥匙6沿锁芯5的长条形钥匙孔插入,在相对钥匙6设有多个齿凹槽的。
7、锁体7和锁芯5上纵向连通的5个弹子孔内,根据不同钥匙上的5个不同齿凹槽深度尺寸,选择不同长度尺寸的下层弹子4对应装入锁芯上的5个纵向弹子孔内,使所述下层弹子4的下端面均与钥匙上的5个不同深度尺寸的齿凹槽底面相接,同时也使所述下层弹子4的上端面分别与锁芯5的外圆表面齐平(图1所示)。拔出专用钥匙6,再插入中心控制钥匙8,选择长度尺寸对应的中层弹子3装入锁芯上的5个纵向弹子孔内,并保证中层弹子3的上端面与锁芯5外圆表面齐平(图2所示),然后再将各弹子孔内分别对应地装入上层弹子2和弹子簧1,用铅丝将弹子孔上端口封住。既实现了一只锁具可分别用专用钥匙6和中心控制钥匙8开启说 明 书CN 2019246。
8、73 UCN 201924676 U 2/2页4使用。重复上述不同锁具的配制过程,以中心控制钥匙为基准,调整专用钥匙上5个齿凹槽的不同深度尺寸,又可配制不同房间另一只锁具的专用钥匙。通常一组锁具的数量可配制10只至35只。每只锁具的专用钥匙6由进入各自教室的师生或宿舍的学生保管使用。中心控制钥匙8只为本组10只至35只锁具配制一付,由管理人员保管使用。当学生使用专用钥匙6开启教室或宿舍时,上层弹子2和中层弹子3均位于锁体7的各弹子孔内,下层弹子4均位于锁芯5的各弹子孔内,各中层弹子3的下端面分别与锁芯5外圆表面齐平,学生通过转动专用钥匙6带动锁芯转动对锁具开启(图1所示)。当管理人员使用中心控。
9、制钥匙8开启本组不同教室或宿舍的锁具时,上层弹子2均位于锁体7的各弹子孔内,中层弹子3和下层弹子4均处于锁芯5的弹子孔内,各中层弹子3的上端面分别与锁芯5外圆表面齐平,管理人员通过转动钥匙8带动锁芯转动对锁具开启(图2所示)。实现了一组通常10只至35只不同锁具的专用钥匙,师生只能通过各自的专用钥匙对各自教室或学生宿舍的锁具开启;学校管理人员只需携带一付中心控制钥匙,即可对上述一组10只至35只锁具均能开启。000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做出若干种基本相同方式的变型或改进,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和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这些变化应当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1924673 UCN 201924676 U 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2467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