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344503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92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8232.9

申请日:

2010.08.18

公开号:

CN101998095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N 5/77申请公布日:201103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77申请日:20100818|||公开

IPC分类号:

H04N5/77; G11B27/034; G11B27/34

主分类号:

H04N5/77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田日出人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优先权:

2009.08.21 JP 2009-191618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李贵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前处理电路(20)读取从图像传感器(16)输出的原始图像数据。后处理电路(26)基于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作成与分配给被摄景的切取区域(CT1)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处理电路(28)基于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作成具有小于切取区域(CT1)尺寸的尺寸且分配给被摄景的切取区域(CT2)所对应的图像数据。LCD监视器(32)显示基于由后处理电路(26)作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进而将表示切取区域(CT2)位置的基准线(GL1)重叠于取景图像。从而能够抑制因由后处理电路(26)作成的图像数据与由后处理电路(28)作成的图像数据之间的视角不同引起的操作性低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 具备 : 读取部件, 其读取表现被摄景的原始图像 ; 第一作成部件, 其基于由所述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 作成与分配给所述被摄景 的第一切取区域对应的第一记录图像 ; 第二作成部件, 其基于由所述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 作成与第二切取区域对应 的第二记录图像, 该第二切取区域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切取图像尺寸的尺寸且被分配给所述 被摄景 ; 第一输出部件, 其输出与由所述第一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一再现图 像; 以及 第二输出部件, 其与所述第一输出部件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 该再现 范围信息表示由所述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还具备 : 探索部件, 其基于由所述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 从所述第一切取区域探索特定 物体 ; 以及 调整部件, 其调整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位置, 以使在所述第二切取区域捕捉由所述探 索部件发现的特定物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二输出部件包括图解图像重叠部件, 该图解图像重叠部件将表示所述第二切 取区域的图解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 重叠于由所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 像。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二输出部件包括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 该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将与由所述 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二再现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 重叠于由 所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与所述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相等 ; 所述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位置, 将所述第二再现图像重 叠于所述第一再现图像。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比所述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小 ; 所述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在所述第一再现图像上的既定位置, 重叠所述第二再现图 像。
7: 根据权利要求 1 ~ 6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还具备 : 第一记录部件, 其以编码状态将由所述第一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一记录图像记录于记录 介质 ; 以及 第二记录部件, 其以编码状态将由所述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于所述 记录介质。 2
8: 根据权利要求 1 ~ 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切取区域及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各个相当于矩形区域 ; 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垂直尺寸与所述第一切取区域的垂直尺寸相等, 且所述第二切取 区域的水平尺寸比所述第一切取区域的水平尺寸小。
9: 根据权利要求 1 ~ 8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还具备捕捉被摄景的摄像部件 ; 所述读取部件将从所述摄像部件输出的被摄景像作为所述原始图像来读取。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还具备 : 检测部件, 其检测摄像面的振动 ; 以及 变更部件, 其变更所述第一切取区域的位置, 以补偿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出的振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 10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作成部件与有无记录指示无关地执行作成处理 ; 所述第二作成部件响应所述记录指示来执行作成处理。
12: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 具备 : 再生部件, 其从记录介质中再生具有第一视角的第一记录图像 ; 定义部件, 其在由所述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上, 定义与第二视角对应的切 取区域 ; 记录部件, 其将属于由所述定义部件定义出的切取区域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于所述记 录介质 ; 第一输出部件, 其输出与由所述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一再现图 像; 以及 第二输出部件, 其与所述第一输出部件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 该再现 范围信息表示由所述记录部件记录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记录部件及所述第一输出部件分别与所述再生部件的再生处理并行地执行所述 记录处理及输出处理。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 或 13 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还具备 : 探索部件, 其从由所述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探索特定物体 ; 以及 调整部件, 其调整所述切取区域的位置, 以使在所述切取区域中捕捉由所述探索部件 发现的特定物体。
15: 根据权利要求 12 ~ 14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二输出部件包括图解图像重叠部件, 该图解图像重叠部件将表现所述切取区域 的图解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 重叠于由所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
16: 根据权利要求 12 ~ 14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二输出部件包括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 该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将与所述第 二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二再现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 重叠于由所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 的第一再现图像。 3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 所述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比所述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小 ; 所述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在所述第一再现图像上的既定位置, 重叠所述第二再现图 像。

说明书


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 尤其涉及适用于数码摄像机、 作成表现共同被摄景的 多个被摄景像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经被专利文献 1 公开了。根据该背景技术, 从照相机部输 出的影像信号, 以第一压缩方式被记录于盒式磁带 (tape cassette), 并且以第二压缩方式 被记录于存储卡。在液晶监视器中显示基于从照相机部输出的影像信号的影像。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 2005-109923 号公报
     但是, 在盒式磁带记录的影像和存储卡记录的影像之间视角 ( 纵横比 ) 不同的情 况下, 在一方影像出现的物体会从另一方影像消失, 由此降低了操作性。
     另外, 在背景技术中, 不会执行所谓的编码转换、 即在第一压缩方式的影像信号被 记录于盒式磁带之后, 将该影像信号的压缩方式变换成第二压缩方式, 将变换后的影像信 号记录于存储卡。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所记录的多个图像之间的视角 不同所引起的操作性低下的图像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与编码转换相关的操作性的图像处理 装置。
     遵从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 10( 在实施例中相当的参照符号。下同 ), 具备 : 读取部件 20, 其读取表现被摄景的原始图像 ; 第一作成部件 26, 其基于由读取部件读取出 的原始图像, 作成与分配给被摄景的第一切取区域 CT1 对应的第一记录图像 ; 第二作成部 件 28, 其基于由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 作成与第二切取区域 CT2 对应的第二记录图 像, 该第二切取区域 CT2 具有小于第一切取图像尺寸的尺寸来被分配给所述被摄景 ; 第一 输出部件 30、 32, 其输出与由第一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 ; 以 及第二输出部件 44、 S63、 52、 S71、 S81、 S83, 其与第一输出部件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 该 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
     优选, 还具备 : 探索部件 38, 其基于由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从第一切取区 域探索特定物体 ; 以及调整部件 S61, 其调整第二切取区域的位置, 以使在第二切取区域捕 捉由探索部件发现的特定物体。
     优选, 第二输出部件包括图解图像重叠部件 44、 S63, 其将表现第二切取区域的图 解图像作为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
     优选, 第二输出部件包括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 52、 S71 ~ S73、 S81 ~ S83, 其将 由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所对应的第二再现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重叠 于由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在某一方面, 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与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相等 ; 第二再现图像重 叠部件对应于第二切取区域的位置, 将第二再现图像重叠于第一再现图像。
     在另一方面, 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比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小 ; 第二再现图像重叠 部件在第一再现图像上的既定位置重叠第二再现图像。
     优选, 还具备 : 第一记录部件 40、 46, 其以编码状态将由第一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一 记录图像记录于记录介质 32 ; 以及第二记录部件 40、 46, 其以编码状态将由第二作成部件 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于记录介质。
     优选, 第一切取区域及第二切取区域的各个相当于矩形区域 ; 第二切取区域的垂 直尺寸与第一切取区域的垂直尺寸相等, 且第二切取区域的水平尺寸比第一切取区域的水 平尺寸小。
     优选, 还具备捕捉被摄景的摄像部件 16 ; 读取部件将从摄像部件输出的被摄景像 作为原始图像读取。
     还优选, 还具备 : 检测部件 S39, 其检测摄像面的振动 S33 ~ S35 ; 以及变更部件 S39, 其变更第一切取区域的位置, 以补偿由检测部件检测出的振动。
     优选, 第一作成部件与有无记录指示无关地执行作成处理 ; 第二作成部件响应所 述记录指示来执行作成处理。 遵从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 10, 具备 : 再生部件 S141, 其从记录介质 48 中再 生具有第一视角的第一记录图像 ; 定义部件 S161、 S169, 其在由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 录图像上定义与第二视角对应的切取区域 CT2 ; 记录部件 S143, 其将属于由定义部件定义 出的切取区域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于记录介质 ; 第一输出部件 30, 其输出与由再生部件再 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 ; 以及第二输出部件 44、 S171、 52、 S181、 S183, 其 与第一输出部件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 该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记录部件记 录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
     优选, 记录部件及第一输出部件分别与再生部件的再生处理并行地执行记录处理 及输出处理。
     优选, 还具备 : 探索部件 38, 其从由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探索特定物 体; 以及调整部件 S169, 其调整切取区域的位置, 以使在切取区域中捕捉由探索部件发现 的特定物体。
     优选, 第二输出部件包括图解图像重叠部件 44、 S171, 其将表现切取区域的图解图 像作为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
     优选, 第二输出部件包括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 52、 S181、 S183, 其将与第二记录 图像对应的第二再现图像作为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
     更有选, 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比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小 ; 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 在第一再现图像上的既定位置重叠第二再现图像。
     ( 发明效果 )
     根据本发明, 第一记录图像对应于第一切取区域, 第二记录图像对应于比第一切 取区域小的第二切取区域。再现范围表示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 且与第一记录图像所 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由此, 能够抑制因第一记录图像与第二记录 图像之间的视角不同所引起的操作性低下。
     根据本发明, 在由记录介质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上定义切取区域, 属于定义出 的切取区域的第二记录图像被记录于记录介质。由此, 实现了编码转换。另外, 与第一记录 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的输出处理并行地执行表示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的再现 范围信息的输出处理。由此, 通过第一再现图像及再现范围信息能够识别是否正在执行编 码转换、 及在第一记录图像上如何定义切取区域。由此, 提高与编码转换相关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其他目的、 特征及优点, 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的实施例的详细 说明变得更明了。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本构成的框图。
     图 2 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框图。
     图 3 是表示适用于图 2 实施例的 SDRAM 的映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
     图 4 是表示 SDRAM 的原始图像区域中的 2 个切取区域的分配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解图。
     图 5 是表示记录介质中形成的目录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 图 6(A) 是表示 MP4 文件收纳的图像的纵横比的图解图, 图 6(B) 是表示 3GP 文件 收纳的图像的纵横比的图解图。
     图 7(A) 是表示切取区域的位置调整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 图 7(B) 是表示切 取区域的位置调整动作的又一例子的图解图, 图 7(C) 是表示切取区域的位置调整动作的 另一例子的图解图。
     图 8(A) 是表示再现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 图 8(B) 是表示再现图像的又一例 子的图解图, 图 8(C) 是表示再现图像的另一例子的图解图。
     图 9 是表示适用于图 2 实施例的物体检测电路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 10 是表示适用于图 2 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11 是表示适用于图 2 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又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12 是表示适用于图 2 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另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13 是表示适用于图 2 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再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14 是表示又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 15 是表示适用于又一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16 是表示又一实施例中的再现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
     图 17 是表示适用于其他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18 是表示又一实施例中的再现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
     图 19 是表示适用于另一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20 是表示另一实施例中的再现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
     图 21 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本构成的框图。
     图 22 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构成的框图。
     图 23 是表示适用于图 22 实施例的 SDRAM 的映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
     图 24 是表示适用于图 22 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25 是表示适用于图 22 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又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26 是表示适用于图 22 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另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27 是表示适用于图 22 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再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 28 是表示适用于图 22 实施例的 CPU 的动作的其他部分的流程图。
     ( 符号说明 )
     10- 数码摄像机 ; 16- 图像传感器 ; 26、 28- 后处理电路 ; 36-CPU ; 38- 物体检测电 路; 40-MP4 编解码器 ; 44- 覆盖图解生成器 (overlay graphic generator) ; 48- 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基本构成 1】
     参照图 1,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基本上如下构成。读取部件 1a 读取表现被摄景 的原始图像。 第一作成部件 2a 基于由读取部件 1a 读取出的原始图像, 作成与分配给被摄景 的第一切取区域对应的第一记录图像。第二作成部件 3a 基于由读取部件 1a 读取出的原始 图像, 作成与具有低于第一切取图像尺寸的尺寸、 分配给被摄景的第二切取区域所对应的 第二记录图像。第一输出部件 4a 输出与由第一作成部件 2a 作成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 一再现图像。第二输出部件 5a 与第一输出部件 4a 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 该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第二作成部件 3a 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 由此, 第一记录图像对应于第一切取区域, 第二记录图像对应于比第一切取区域 小的第二切取区域。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 且与第一记录图像所对 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被输出。由此, 能够抑制因第一记录图像与第二记录 图像之间的视角不同所引起的操作性低下。
     【实施例 1】
     参照图 2, 该实施例的数码摄像机 10 包括 : 由驱动器 18a 及 18b 分别驱动的聚焦 透镜 12 及光圈单元 14。被摄景的光学像通过这些构件被照射到图像传感器 16 的摄像面。 此外, 摄像面的有效图像区域具有水平 2560 像素 × 垂直 1600 像素的分辨率。
     当电源接通时, 为了在摄像开始下执行运动图像读取处理, CPU34 启动驱动器 18c。驱动器 18c 响应每 1/60 秒产生的垂直同步信号 Vsync, 对摄像面进行曝光, 以顺次扫 描状态来读取在摄像面生成的电荷。以 60fps 帧率, 从图像传感器 16 输出表现被摄景的原 始图像数据。
     前处理部 20 对来自图像传感器 16 的原始图像数据实施数字箝位、 像素缺陷修正、 增益控制等的处理。被实施这样的前处理之后的原始图像数据,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被 读入 SDRAM24 的原始图像区域 24a( 参照图 3)。
     参照图 4, 给原始图像区域 24a 分配切取区域 CT1 及 CT2。切取区域 CT1 具有相当 于水平 1920 像素 × 垂直 1080 像素的分辨率 ( 纵横比为 16 ∶ 9)。另一方面, 切取区域 CT2 具有相当于水平 640 像素 × 垂直 480 像素的分辨率 ( 纵横比为 4 ∶ 3)。
     后处理电路 26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访问原始图像区域 24a, 以隔行扫描 (interlaced scanning) 方式按每 1/60 秒来读取与切取区域 CT1 对应的原始图像数据。 读 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被实施颜色分离、 白平衡调整、 YUV 变换、 边缘强调、 变焦等的处理, 结 果作成了与 1080/60i 方式对应的图像数据。所作成的图像数据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被
     写入 SDRAM24 的 YUV 图像区域 24b( 参照图 3)。
     LCD 驱动器 30 反复读取 YUV 图像区域 24b 存储的图像数据, 缩小读取出的图像数 据以使符合 LCD 监视器 32 的分辨率, 然后基于缩小后的图像数据驱动 LCD 监视器 32。结 果, 在监视画面上显示表示被摄景的实时运动图像 ( 取景图像 )。
     另外, 前处理电路 20 将原始图像数据简单地变换成 Y 数据, 并将变换后的 Y 数据 给予 CPU36。CPU36 在摄像条件调整作业下对 Y 数据实施 AE 处理, 计算合适的 EV 值。对计 算出的适当的 EV 值进行定义的光圈量及曝光时间分别在驱动器 18b 及 18c 中设定, 由此适 当地调整了取景图像的明亮度。另外, 在满足 AF 启动条件时, CPU36 对 Y 数据的高频分量 实施 AF 处理。聚焦透镜 12 通过驱动器 18a 来配置对焦点, 由此继续提高取景图像的清晰 度 (sharpness)。
     另外, 为了基于 Y 数据检测出与光轴正交方向的摄像面的运动, CPU36 还在切取区 域控制作业 1 下执行运动检测处理。在检测出的运动相当于摄像面的左右移 / 倾斜 ( パ ン / チルト ) 动作时, CPU36 中断切取区域 CT1 的移动, 当检测出的运动相当于摄像面的手 抖动时, 为了补偿手抖动使切取区域 CT1 移动。因此, 抑制了因手抖动引起的取景图像的振 动。
     当向键输入装置 34 进行记录开始操作时, CPU36 在摄像作业下通过 I/F46 访问记 录介质 48, 在记录介质 48 新作成 MP4 文件及 3GP 文件 ( 作成的 MP4 文件及 3GP 文件被打 开 )。
     给 MP4 文件分配 SANY****.MP4(**** 为识别号码, 下同 ) 的文件名, 给 3GP 文件分 配 MOV****.3GP 的文件名。在此, 给同时作成的 MP4 文件及 3GP 文件分配共用的识别号码, 具有共同的被摄景像的 MP4 文件及 3GP 文件通过识别号码相互建立关联。
     此外, 记录介质 48 具有图 5 所示的目录结构, 在目录 DCIM 下管理 MP4 文件, 另一 方面, 在目录 SD_VIDEO 下管理 3GP 文件。
     当文件作成与打开处理完成时, 为了开始记录处理, CPU36 在摄像作业下启动后处 理电路 28、 MP4 编解码器 40 及 I/F46。
     后处理电路 28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访问原始图像区域 24a, 以隔行扫描方式 以每 1/30 秒地读取属于切取区域 CT2 的原始图像数据。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耳鼻实施 颜色分离、 白平衡调整、 YUV 变换、 边缘强调、 变焦等的处理, 结果从后处理电路 28 输出与 480/30i 方式对应的图像数据。 输出的图像数据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被写入 SDRAM24 的 YUV 图像区域 24c( 参照图 3)。此外, 在后处理电路 26 及 28 之间, 边缘强调等的参数值不 同。
     因此, 开始记录处理之后, 具有 16 ∶ 9 纵横比的 1080/60i 方式的图像数据 ( 参照 图 6(A)) 被存储于 YUV 图像区域 24b, 并且具有 4 ∶ 3 纵横比的 480/30i 方式的图像数据被 存储于 ( 参照图 6(B)) 被存储于 YUV 图像区域 24c。
     MP4 编解码器 40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 YUV 图像区域 24b 存储的图像数据, 按照 MPEG4 方式对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 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将压缩图像数 据写入记录图像区域 24d( 参照图 3)。
     另外, MP4 编解码器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 YUV 图像区域 24c 存储的图像数 据, 按照 MPEG4 方式对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 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将压缩图像数据写入记录图像区域 24e( 参照图 3)。
     I/F46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记录图像区域 24d 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 将读 取出的而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在记录介质 48 中新作成的 MP4 文件。另外, I/F46 还通过存储 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记录图像区域 24e 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 将读取出的压缩图像数据写入 在记录介质 48 中新作成的 3GP 文件。
     当向键输入装置 34 进行记录结束操作时, 为了结束记录处理, CPU36 停止后处理 电路 28、 MP4 编解码器 40 及 I/F46。接着, CPU36 通过 I/F46 访问记录介质 48, 关闭写入目 标的 MP4 文件及 3GP 文件。
     在从记录开始操作至记录结束操作的期间, 在切取控制作业 2 下调整切取区域 CT2 的位置。为了调整切取区域 CT2, CPU36 响应垂直同步信号 Vsync 向物体检测电路 38 发 布物体探索请求。
     物体检测电路 38 以光栅扫描方式使具有 “大尺寸” 、 “中尺寸” 及 “小尺寸” 的各个 的对照框从 YUV 图像区域 24b 存储的被摄景像 ( = 1080/60i 方式的图像数据 ) 的开头位 置向末尾位置移动, 将属于对照框的一部分的图像与登录物体 ( 通过事先操作所登录的物 体 ) 进行对照, 将符合的物体的位置及尺寸作为物体信息登录到寄存器 38e。当 “小尺寸” 的对照框到达末尾位置时, 从物体检测电路 38 向 CPU36 返回探索结束通知。 CPU36 响应于从物体检测电路 38 返回的探索结束通知, 判别符合登录物体的物体 探索是否成功。 如果物体信息登录于寄存器 38e, 则判别为探索成功, 另一方面, 如果物体信 息未登录于寄存器 38e, 则判别为探索失败。
     在探索成功时, 为了在中央捕捉到发现的物体, CPU36 在不从切取区域 CT1 超出的 范围内移动切取区域 CT2。在探索失败时, CPU36 移动切取区域 CT1 并配合此移动切取区域 CT2。
     参照图 7(A) ~图 7(C), 在人物 HM 是符合登录物体的物体、 且切取区域 CT1 根据摄 像面的左右移 / 倾斜动作而向右移动的情况下, 为了在中央捕捉人物 HM, 切取区域 CT2 相对 切取区域 CT1 左右移动。
     CPU36 对覆盖图解生成器 44 设定由此调整的切取区域 CT2 的位置, 覆盖图解生成 器 44 将与该设定对应的图解信号给予 LCD 驱动器 30。结果, 表示当前时刻的切取区域 CT1 的位置的标准线 GL1 被重叠于取景图像。对应于图 7(A) ~图 7(C) 所示的左右移 / 倾斜动 作, 按照图 8(A) ~图 8(C) 的要领迁移取景图像及基准线 GL1 的显示。
     物体检测电路 38 如图 9 所示构成。控制器 38a 给 YUV 图像区域 24b 分配矩形对 照框,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属于对照框的一部分的图像数据。读取出的图像数据经 由 SRAM38b 被给予对照电路 38c。
     词典 38d 收容表现登陆物体像的模板 (template)。对照电路 38d 将从 SRAM38b 给 予的图像数据与词典 38d 收容的模板进行对照, 当发现与图像数据符合的模板时, 对照电 路 38d 将记载着当前时刻的对照框的位置及尺寸的物体信息登录到寄存器 38e。
     对照框以光栅扫描方式一定量一定量地从 YUV 图像区域 24b 的开头位置 ( 左上位 置 ) 向末尾位置 ( 右下位置 ) 移动。 另外, 每当对照框到达末尾位置时, 都以 “大尺寸” → “中 尺寸” → “小尺寸” 的顺序更新对照框的尺寸。当 “小尺寸” 的对照框到达末尾位置时, 从对 照电路 38c 向 CPU36 返回探索结束通知。
     CPU36 并行地处理包括图 10 所示的摄像作业、 图 11 所示的摄像条件调整作业、 图 12 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 1 及图 13 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 2 在内的多个作业。此外, 与这些作 业对应的控制程序被存储于闪存 42。
     参照图 10, 在步骤 S1 中执行运动图像读取处理。由此, 在 LCD 监视器 32 显示取景 图像。在步骤 S3 中, 反复判别是否进行了记录开始操作, 当判别结果从 “否” 被更新成 “是” 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 S5。在步骤 S5 中, 通过 I/F46 访问记录介质 48, 在记录介质 48 中新 作成打开状态的 MP4 文件及 3GP 文件。在步骤 S7 中, 为了开始记录处理, 启动后处理电路 28、 MP4 编解码器 40 及 I/F46。
     后处理电路 28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属于切取区域 CT2 的一部分的原始图 像数据, 基于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作成 480/30i 方式的图像数据, 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 电路 22 将所作成的图像数据写入 YUV 图像区域 24c。
     MP4 编解码器 40 反复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 YUV 图像区域 24b 存储的 1080/60i 方式的图像数据, 按照 MPEG4 方式对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 然后通过存储 器控制电路 22 将压缩图像数据写入记录图像区域 24d。
     另外, MP4 编解码器 40 反复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 YUV 图像区域 24c 存储 的 480/30i 方式的图像数据, 按照 MPEG4 方式对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 然后通过存储 器控制电路 22 将压缩图像数据写入记录图像区域 24e。 I/F46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记录图像区域 24d 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 将读 取出的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在步骤 S9 中作成的 MP4 文件。另外, I/F42 还通过存储器控制电 路 22 读取记录图像区域 24e 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 将读取出的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在步骤 S9 中作成的 3GP 文件。
     在步骤 S9 中, 判别是否进行了记录结束操作。在判别结果从 “否” 被更新成 “是” 时, 进入到步骤 S11, 为了结束记录处理而停止后处理电路 28、 MP4 编解码器 40 及 I/F42。 在步骤 S13 中, 通过 I/F44 访问记录介质 46, 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 MP4 文件及 3GP 文件。当 文件关闭结束时, 返回到步骤 S3。
     参照图 11, 在步骤 S21 中对聚焦、 光圈量及曝光时间进行初始化。在步骤 S23 中, 判别是否产生了垂直同步信号 Vsync, 当判别结果从 “否” 被变更成 “是” 时, 在步骤 S25 中 执行 AE 处理。由此, 适当地调整了取景图像的明亮度。在步骤 S27 中, 判别是否满足 AF 启 动条件, 如果为 “否” 则直接返回到步骤 S23, 另一方面, 如果为 “是” 则在步骤 S29 中执行 AF 处理之后返回至步骤 S23。AF 处理的结果, 聚焦透镜 12 被配置在对焦点, 由此提高了取景 图像的清晰度。
     参照图 12, 在步骤 S31 中初始化切取区域 CT1 的配置, 在步骤 S33 中判别是否发 生了垂直同步信号 Vsync。如果判别结果从 “否” 被变更成 “是” , 则在步骤 S35 中执行参照 了 Y 数据的运动检测处理。在步骤 S37 中, 判别由运动检测处理检测出的摄像面的运动是 否相当于手抖动, 如果判别结果为 “否” 则直接进入到步骤 S41, 另一方面, 如果判别结果为 “是” 则经过步骤 S39 的处理之后进入到步骤 S41。在步骤 S39 中, 移动切取区域 CT1 以使 补偿检测出的摄像面的运动。
     在步骤 S41 中判别是否进行了记录开始操作, 在步骤 S43 中判别是否进行了记录 结束操作。如果在步骤 S41 中为 “是” , 则在步骤 S45 中启动切取控制作业 2, 然后返回到步
     骤 S33。如果在步骤 S43 中为 “是” , 则在步骤 S47 中停止切取控制作业 2, 然后返回到步骤 S33。如果在步骤 S41 及 S43 中都为 “否” , 则直接返回到步骤 S33。
     参照图 13, 在步骤 S51 中在切取区域 CT1 的中央配置切取区域 CT2, 在步骤 S53 中 判别是否产生了垂直同步信号 Vsync。如果判别结果从 “否” 被更新成 “是” , 则进入到步骤 S55, 配合切取区域 CT1 的移动来使切取区域 CT2 移动。在接着的步骤 S57 中, 为了进行物 体探索处理, 向物体检测处理 38 发布物体探索请求。
     物体检测电路 38 以光栅扫描方式使具有 “大尺寸” 、 “中尺寸” 及 “小尺寸” 的各个 的比照框从 YUV 图像区域 24b 的开头位置向末尾位置移动, 将属于对照框的一部分的图像 与登录物体进行对照, 将由此检测出的登录物体像的位置及尺寸作为物体信息登录到寄存 器 38e。
     当从物体检测电路 38 返回探索结束通知时, 在步骤 S59 中判别符合登录物体的物 体探索是否成功。如果物体信息未登录于寄存器 38e, 则判别为符合物体的探索失败, 直接 进入到步骤 S63。另一方面, 如果物体信息登录于寄存器 38e, 则判别出符合物体的探索成 功, 经过步骤 S61 的处理之后进入到步骤 S63。在步骤 S61 中, 为了在中央捕捉到发现的物 体, 在不超出切取区域 CT1 的范围内移动切取区域 CT2。 在步骤 S63 中, 对覆盖图解生成器 44 设定切取区域 CT2 的位置。结果, 在 LCD 监 视器 30 上以 OSD 方式显示表示切取区域 CT2 的位置的基准线 GL1。如果步骤 S63 的处理结 束, 则返回到步骤 S53。
     由以上说明可知, 前处理电路 20 读取从图像传感器 16 输出的原始图像数据。后 处理电路 26 基于由前处理电路 20 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 作成分配给被摄景的切取区域 CT1 所对应的图像数据。 后处理电路 28 基于由前处理电路 20 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 作成 与切取区域 CT2 对应的图像数据, 该切取区域 CT2 具有小于切取区域 CT1 尺寸的尺寸来分 配给被摄景。 LCD 监视器 32 显示基于后处理电路 26 作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 进而表示 切取区域 CT2 的位置的标准线 GL1 被重叠于取景图像。
     由此, 能够抑制因由后处理电路 26 作成的图像数据与由后处理电路 28 作成的图 像数据之间的视角不同所引起的操作性低下。
     另外, 物体检测电路 38 基于由前处理电路 20 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从切取区域 CT1 中探索登录物体。CPU36 调整切取区域 CT2 的位置 (S61), 以使在切取区域 CT2 中捕捉 到由物体检测电路 38 检测出的物体。
     因此, 当在被摄景中出现符合登录物体的物体时, 调整切取区域 CT2 的属性, 以使 在切取区域 CT2 中能捕捉到符合物体。由此, 能够避免在与切取区域 CT1 所对应的图像中 出现的物体从与切取区域 CT2 所对应的图像消失的事态。
     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表示 3GP 文件记录的被摄景像的取景, 将基准线 GL1 重 叠于取景图像。但是, 也可以在 LCD 监视器 32 中并行显示基于由后处理电路 28 作成的图 像数据的取景图像及基于由后处理电路 26 作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
     此时, 代替图 2 所示的覆盖图解生成器 44, 而设置图 14 所示的图像合成电路 52。 另外, 代替图 13 所示的步骤 S63, CPU36 执行图 15 所示的步骤 S71 ~ S73 的处理。
     参照图 13, 在步骤 S71 中对图像合成电路 52 设定属于切取区域 CT2 的图像数据的 分辨率和 LCD 监视器 32 的分辨率之间的不同所对应的缩小倍率。另外, 在步骤 S73 中对图
     像合成电路 52 设定切取区域 CT2 的当前位置所对应的位置。
     结果, 如图 16 所示, 以相同的倍率在 LCD 监视器 32 上显示基于由后处理电路 26 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 DP1 及基于由后处理电路 28 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 DP2。 另外, 取景图像 DP2 的显示位置伴随着切取区域 CT2 的移动而移动。
     也可代替图 13 所示的步骤 S63, CPU36 执行图 17 所示的步骤 S81 ~ S83 的处理。 在步骤 S81 中对图像合成电路 52 设定既定的缩小倍率, 在步骤 S83 中对图像合成电路 52 设定既定位置。结果, 如图 18 所示, 以比取景图像 DP1 的倍率小的倍率在画面左下固定显 示取景图像 DP2。
     另外, 也可代替图 13 所示的步骤 S63, CPU36 还执行图 19 所示的步骤 S91 ~ S99 的处理。在步骤 S91 中判别当前时刻属于交替出现的期间 A 及 B 的哪个。在当前时刻属于 期间 A 时, 在步骤 S93 中对图像合成电路设定既定的缩小倍率。在当前时刻属于期间 B 时, 进入到步骤 S95, 对图像合成电路 52 设定捕捉符合登录物体的物体的小区域的位置。在步 骤 S97 中对图像合成电路 52 设定与小区域尺寸对应的缩小倍率。当步骤 S93 或 S97 处理 结束时, 在步骤 S99 中对图像合成电路设定既定位置。
     结果, 在期间 A, 以图 18 所示的要领显示取景图像 DP1 及 DP2。另外, 在期间 B, 以 图 20 所示的要领显示取景图像 DP1 及与小区域对应的取景图像 DP3。
     【基本构成 2】
     参照图 21,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基本上如下构成。再生部件 1b 从记录介质 6b 中再生具有第一视角的第一记录图像。定义部件 2b 在由再生部件 1b 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 像上定义与第二视角对应的切取区域。记录部件 3b 将属于由定义部件 2b 定义出的切取区 域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 6。第一输出部件 4b 输出由再生部件 1b 再生出的第一 记录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第二输出部件 5b 与第一输出部件 4b 的输出处理并行地 输出再现范围信息, 该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记录部件 3b 记录出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 围。
     在从记录介质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上定义切取区域, 属于定义出的切取区域的 第二记录图像被记录于记录介质。从而, 实现了编码转换。另外, 与第一记录图像所对应的 第一再现图像的输出处理并行地执行表示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生范围的再生范围信息的输 出处理。 因此, 通过第一再现图像及再现范围信息能够识别是否正在执行编码转换、 以及如 何在第一记录图像上定义切取区域。由此, 提高与编码转换相关的操作性。
     【实施例 2】
     与图 2 实施例不同点在于, 其他实施例的数码摄像机 10 如图 22 所示省略了 3GP 文件用的后处理电路 28, 如图 23 所示省略了 3GP 文件用的 YUV 图像区域 24c。另外, 由图 22 所示的 CPU36 执行的图 24 的摄像作业及图 25 的切取控制作业 1, 在以下点上与图 10 所 示的摄像作业及图 12 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 1 不同。
     在图 24 的步骤 S105 中, 在 MP4 文件及 3GP 文件中, 只作成且打开 MP4 文件。 另外, 在步骤 S107 中, 为了开始记录处理, 而启动 MP4 编解码器 40 及 I/F46。而且, MP4 编解码器 40 停留在 : 将 YUV 图像区域 24b 存储的基于 1080/60i 方式的图像数据的压缩图像数据写 入记录图像区域 24d。I/F46 也停留在 : 将记录图像区域 24d 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在步 骤 S105 中作成的 MP4 文件。在步骤 S111 中, 为了结束记录处理, 而停止 MP4 编解码器 40及 I/F46。在步骤 S113 中, 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 MP4 文件。此外, 步骤 S101、 S103 及 S109 的处理与步骤 S1、 S3 及 S9 的处理相同。
     在图 25 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 1 中, 在步骤 S121 ~ S129 中执行与图 12 所示的步 骤 S31 ~ S39 同样的处理, 当步骤 S129 的处理结束时返回到步骤 S123。也就是说, 在图 25 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 1 中, 省略了相当于图 12 所示的步骤 S41 ~ S47 的处理。
     另外, 图 22 所示的数码摄像机 10 具有编辑模式。当通过键输入装置 34 的操作选 择了编辑模式时, 由 CPU36 并行执行图 26 ~图 27 所示的编辑作业及图 28 所示的切取控制 作业 2。
     参照图 26, 在步骤 S131 中选择记录介质 48 保存的 1 或 2 个以上的 MP4 文件的任 意一个作为再生 MP4 文件。在步骤 S133 中判别是否进行了编辑开始操作, 如果判别结果从 “否” 被更新成 “是” , 则在步骤 S135 中打开再生 MP4 文件。在步骤 S137 中, 新作成 3GP 文 件、 且打开作成的 3GP 文件。在步骤 S139 中启动切取控制作业 2, 在步骤 S141 中开始再生 处理, 然后在步骤 S143 中开始记录处理。
     在步骤 S141 中, 详细而言, 向 I/F40 及 MP4 编解码器 40 给予再生开始命令, 且启 动 LCD 驱动器 30。另外, 在步骤 S143 中, 详细而言, 向 MP4 编解码器 40 及 I/F46 给予记录 开始命令。
     I/F46 响应于再生模式, 从打开状态的 MP4 文件中读取压缩图像数据, 通过存储器 控制电路 22 将读取出的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图 23 所示的记录图像区域 24d。另外, MP4 编解 码器 40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记录图像区域 24d 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 按照 MP4 方 式解压缩读取出的压缩图像数据, 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将解压缩出的图像数据写 入图 23 所示的 UYV 图像区域 24b。LCD 驱动器 30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这样在 YUV 图像区域 24b 存储的图像数据, 基于读取出的图像数据驱动 LCD 监视器 32。结果, 在 LCD 监 视器 32 上显示再生运动图像。
     另外, MP4 编解码器 40 响应于记录命令,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 YUV 图像区 域 24b 存储的图像数据中的、 属于切取区域 CT2 的图像数据, 按照 MP4 方式对读取出的图像 数据进行压缩, 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将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图 23 所示的记录图像区 域 24e。I/F46 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 22 读取记录图像区域 24e 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 将读 取出的压缩图像数据存储于在记录介质 48 中新作成的 3GP 文件。
     在步骤 S145 中, 判别是否满足进行了编辑结束操作或再生位置到达 MP4 文件的末 尾这样的或条件。如果判别结果从 “否” 被更新成 “是” , 则在步骤 S147 中结束再生处理, 在 步骤 S149 中结束记录处理, 然后在步骤 S151 中结束切取控制作业。
     在步骤 S147 中, 详细而言, 向 I/F40 及 MP4 编解码器 40 给予再生结束命令, 且停 止 LCD 驱动器 30。另外, 在步骤 S149 中, 详细而言, 向 MP4 编解码器 40 及 I/F46 给予记录 结束命令。在步骤 S153 中关闭 MP4 文件, 在步骤 S155 中关闭 3GP 文件。当步骤 S155 的处 理结束时, 返回到步骤 S133。
     参照图 28, 在步骤 S161 中, 在 YUV 图像区域 24b 的中央配置切取区域 CT2。由此, 从 YUV 图像区域 24b 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的中央读取出与切取区域 CT2 相当的一部分的图像 数据。在步骤 S163 ~ S171 中, 执行与图 13 所示的步骤 S53、 S57 ~ S63 同样的处理。
     根据该实施例, CPU36 从记录介质 48 保存的 MP4 文件中再生具有相当于切取区域CT1 的视角的图像数据 (S141), 在再生的图像数据上定义切取区域 CT2(S161、 S169), 然后 将属于定义的切取区域 CT2 的图像数据记录于在记录介质 48 中作成的 3GP 文件 (S143)。 LCD 驱动器 30 使 LCD 监视器 32 显示基于从 MP4 文件再生出的图像数据的再生运动图像。 另外, 覆盖图解生成器 44 使 LCD 监视器 32 以 OSD 方式显示对切取区域 CT2( 即、 3GP 文件记 录的图像数据的再现范围 ) 进行定义的基准线 GL1( 即再现范围信息 )。
     在从 MP4 文件再生出的图像数据上定义切取区域 CT2, 属于定义出的切取区域 CT2 的图像数据被记录于 3GP 文件。因此, 实现了编码转换。另外, 与基于从 MP4 文件再生出的 图像数据的再现图像的输出处理并行地执行表示切取区域 CT2 的再现范围信息的输出处 理。由此, 通过再现图像及再现范围信息能够识别是否正在执行编码转换、 及在从 MP4 文件 再生的图像数据上如何定义切取区域 CT2。由此, 提高与编码转换相关的操作性。
     此外, 在该实施例中, 为了表示 3GP 文件记录的被摄景像的取景, 也将基准线 GL1 重叠于取景图像。但是, 也可以使 LCD 监视器 32 并行地显示基于属于切取区域 CT2 的图像 数据的缩小取景图像和基于 YUV 图像区域 24b 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 代替图 22 所示的覆盖图解生成器 44, 而设置图 14 所示的图像合成 电路 52。另外, 代替图 28 所示的步骤 S171, CPU36 执行图 15 所示的步骤 S71 ~ S73 的处 理。

图像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图像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图像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像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处理装置.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8095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8095ACN101998095A21申请号201010258232922申请日20100818200919161820090821JPH04N5/77200601G11B27/034200601G11B27/3420060171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国大阪府72发明人藤田日出人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代理人李贵亮54发明名称图像处理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前处理电路20读取从图像传感器16输出的原始图像数据。后处理电路26基于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作成与分配。

2、给被摄景的切取区域CT1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处理电路28基于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作成具有小于切取区域CT1尺寸的尺寸且分配给被摄景的切取区域CT2所对应的图像数据。LCD监视器32显示基于由后处理电路26作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进而将表示切取区域CT2位置的基准线GL1重叠于取景图像。从而能够抑制因由后处理电路26作成的图像数据与由后处理电路28作成的图像数据之间的视角不同引起的操作性低下。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1页附图18页CN101998100A1/3页2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读取部件,其读取表现被摄景的原始图像;。

3、第一作成部件,其基于由所述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作成与分配给所述被摄景的第一切取区域对应的第一记录图像;第二作成部件,其基于由所述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作成与第二切取区域对应的第二记录图像,该第二切取区域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切取图像尺寸的尺寸且被分配给所述被摄景;第一输出部件,其输出与由所述第一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以及第二输出部件,其与所述第一输出部件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该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所述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还具备探索部件,其基于由所述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从所述第一切取区域探。

4、索特定物体;以及调整部件,其调整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位置,以使在所述第二切取区域捕捉由所述探索部件发现的特定物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出部件包括图解图像重叠部件,该图解图像重叠部件将表示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图解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所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出部件包括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该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将与由所述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二再现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所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再现。

5、图像的倍率与所述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相等;所述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位置,将所述第二再现图像重叠于所述第一再现图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比所述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小;所述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在所述第一再现图像上的既定位置,重叠所述第二再现图像。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还具备第一记录部件,其以编码状态将由所述第一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一记录图像记录于记录介质;以及第二记录部件,其以编码状态将由所述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权利要求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2/3页。

6、3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切取区域及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各个相当于矩形区域;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垂直尺寸与所述第一切取区域的垂直尺寸相等,且所述第二切取区域的水平尺寸比所述第一切取区域的水平尺寸小。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还具备捕捉被摄景的摄像部件;所述读取部件将从所述摄像部件输出的被摄景像作为所述原始图像来读取。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还具备检测部件,其检测摄像面的振动;以及变更部件,其变更所述第一切取区域的位置,以补偿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出的振动。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

7、第一作成部件与有无记录指示无关地执行作成处理;所述第二作成部件响应所述记录指示来执行作成处理。12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再生部件,其从记录介质中再生具有第一视角的第一记录图像;定义部件,其在由所述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上,定义与第二视角对应的切取区域;记录部件,其将属于由所述定义部件定义出的切取区域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第一输出部件,其输出与由所述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以及第二输出部件,其与所述第一输出部件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该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所述记录部件记录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

8、记录部件及所述第一输出部件分别与所述再生部件的再生处理并行地执行所述记录处理及输出处理。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还具备探索部件,其从由所述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探索特定物体;以及调整部件,其调整所述切取区域的位置,以使在所述切取区域中捕捉由所述探索部件发现的特定物体。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出部件包括图解图像重叠部件,该图解图像重叠部件将表现所述切取区域的图解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所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16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出部件包括第二再现。

9、图像重叠部件,该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将与所述第二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二再现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所述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权利要求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3/3页4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比所述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小;所述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在所述第一再现图像上的既定位置,重叠所述第二再现图像。权利要求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1/11页5图像处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数码摄像机、作成表现共同被摄景的多个被摄景像的图像处理装置。背景技术0002这种装。

10、置的一个例子已经被专利文献1公开了。根据该背景技术,从照相机部输出的影像信号,以第一压缩方式被记录于盒式磁带TAPECASSETTE,并且以第二压缩方式被记录于存储卡。在液晶监视器中显示基于从照相机部输出的影像信号的影像。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9923号公报0004但是,在盒式磁带记录的影像和存储卡记录的影像之间视角纵横比不同的情况下,在一方影像出现的物体会从另一方影像消失,由此降低了操作性。0005另外,在背景技术中,不会执行所谓的编码转换、即在第一压缩方式的影像信号被记录于盒式磁带之后,将该影像信号的压缩方式变换成第二压缩方式,将变换后的影像信号记录于存储卡。发明内容0。

11、006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所记录的多个图像之间的视角不同所引起的操作性低下的图像处理装置。0007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与编码转换相关的操作性的图像处理装置。0008遵从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10在实施例中相当的参照符号。下同,具备读取部件20,其读取表现被摄景的原始图像;第一作成部件26,其基于由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作成与分配给被摄景的第一切取区域CT1对应的第一记录图像;第二作成部件28,其基于由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作成与第二切取区域CT2对应的第二记录图像,该第二切取区域CT2具有小于第一切取图像尺寸的尺寸来被分配给所述被摄景;第一输出。

12、部件30、32,其输出与由第一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以及第二输出部件44、S63、52、S71、S81、S83,其与第一输出部件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该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0009优选,还具备探索部件38,其基于由读取部件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从第一切取区域探索特定物体;以及调整部件S61,其调整第二切取区域的位置,以使在第二切取区域捕捉由探索部件发现的特定物体。0010优选,第二输出部件包括图解图像重叠部件44、S63,其将表现第二切取区域的图解图像作为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0011优选,第二输出部件包。

13、括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52、S71S73、S81S83,其将由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所对应的第二再现图像作为所述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说明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2/11页60012在某一方面,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与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相等;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对应于第二切取区域的位置,将第二再现图像重叠于第一再现图像。0013在另一方面,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比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小;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在第一再现图像上的既定位置重叠第二再现图像。0014优选,还具备第一记录部件40、46,其以编码状态将由第一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一记录图像记。

14、录于记录介质32;以及第二记录部件40、46,其以编码状态将由第二作成部件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于记录介质。0015优选,第一切取区域及第二切取区域的各个相当于矩形区域;第二切取区域的垂直尺寸与第一切取区域的垂直尺寸相等,且第二切取区域的水平尺寸比第一切取区域的水平尺寸小。0016优选,还具备捕捉被摄景的摄像部件16;读取部件将从摄像部件输出的被摄景像作为原始图像读取。0017还优选,还具备检测部件S39,其检测摄像面的振动S33S35;以及变更部件S39,其变更第一切取区域的位置,以补偿由检测部件检测出的振动。0018优选,第一作成部件与有无记录指示无关地执行作成处理;第二作成部件响应所述记。

15、录指示来执行作成处理。0019遵从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10,具备再生部件S141,其从记录介质48中再生具有第一视角的第一记录图像;定义部件S161、S169,其在由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上定义与第二视角对应的切取区域CT2;记录部件S143,其将属于由定义部件定义出的切取区域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于记录介质;第一输出部件30,其输出与由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以及第二输出部件44、S171、52、S181、S183,其与第一输出部件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该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记录部件记录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0020优选,记录部件及第一输出部件分别。

16、与再生部件的再生处理并行地执行记录处理及输出处理。0021优选,还具备探索部件38,其从由再生部件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探索特定物体;以及调整部件S169,其调整切取区域的位置,以使在切取区域中捕捉由探索部件发现的特定物体。0022优选,第二输出部件包括图解图像重叠部件44、S171,其将表现切取区域的图解图像作为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0023优选,第二输出部件包括第二再现图像重叠部件52、S181、S183,其将与第二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二再现图像作为再现范围信息重叠于由第一输出部件输出的第一再现图像。0024更有选,第二再现图像的倍率比第一再现图像的倍率小;第二再现。

17、图像重叠部件在第一再现图像上的既定位置重叠第二再现图像。0025发明效果0026根据本发明,第一记录图像对应于第一切取区域,第二记录图像对应于比第一切取区域小的第二切取区域。再现范围表示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且与第一记录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由此,能够抑制因第一记录图像与第二记录图像之间的视角不同所引起的操作性低下。说明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3/11页70027根据本发明,在由记录介质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上定义切取区域,属于定义出的切取区域的第二记录图像被记录于记录介质。由此,实现了编码转换。另外,与第一记录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的输出处。

18、理并行地执行表示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的再现范围信息的输出处理。由此,通过第一再现图像及再现范围信息能够识别是否正在执行编码转换、及在第一记录图像上如何定义切取区域。由此,提高与编码转换相关的操作性。0028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变得更明了。附图说明002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本构成的框图。0030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框图。0031图3是表示适用于图2实施例的SDRAM的映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0032图4是表示SDRAM的原始图像区域中的2个切取区域的分配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0033图5是表示记录介质中。

19、形成的目录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0034图6A是表示MP4文件收纳的图像的纵横比的图解图,图6B是表示3GP文件收纳的图像的纵横比的图解图。0035图7A是表示切取区域的位置调整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图7B是表示切取区域的位置调整动作的又一例子的图解图,图7C是表示切取区域的位置调整动作的另一例子的图解图。0036图8A是表示再现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图8B是表示再现图像的又一例子的图解图,图8C是表示再现图像的另一例子的图解图。0037图9是表示适用于图2实施例的物体检测电路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0038图10是表示适用于图2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0039图11是表示。

20、适用于图2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又一部分的流程图。0040图12是表示适用于图2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另一部分的流程图。0041图13是表示适用于图2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再一部分的流程图。0042图14是表示又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框图。0043图15是表示适用于又一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0044图16是表示又一实施例中的再现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0045图17是表示适用于其他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0046图18是表示又一实施例中的再现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0047图19是表示适用于另一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0048图20是表示另一实施例中的再。

21、现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0049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本构成的框图。0050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构成的框图。0051图23是表示适用于图22实施例的SDRAM的映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0052图24是表示适用于图22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0053图25是表示适用于图22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又一部分的流程图。说明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4/11页80054图26是表示适用于图22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另一部分的流程图。0055图27是表示适用于图22实施例的CPU的动作的再一部分的流程图。0056图28是表示适用于图22实。

22、施例的CPU的动作的其他部分的流程图。0057符号说明005810数码摄像机;16图像传感器;26、28后处理电路;36CPU;38物体检测电路;40MP4编解码器;44覆盖图解生成器OVERLAYGRAPHICGENERATOR;48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0059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0060【基本构成1】0061参照图1,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基本上如下构成。读取部件1A读取表现被摄景的原始图像。第一作成部件2A基于由读取部件1A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作成与分配给被摄景的第一切取区域对应的第一记录图像。第二作成部件3A基于由读取部件1A读取出的原始图像,作成与具有低于第一切取图像尺。

23、寸的尺寸、分配给被摄景的第二切取区域所对应的第二记录图像。第一输出部件4A输出与由第一作成部件2A作成的第一记录图像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第二输出部件5A与第一输出部件4A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该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第二作成部件3A作成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0062由此,第一记录图像对应于第一切取区域,第二记录图像对应于比第一切取区域小的第二切取区域。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且与第一记录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被输出。由此,能够抑制因第一记录图像与第二记录图像之间的视角不同所引起的操作性低下。0063【实施例1】0064参照图2,该实施例的数码摄像机。

24、10包括由驱动器18A及18B分别驱动的聚焦透镜12及光圈单元14。被摄景的光学像通过这些构件被照射到图像传感器16的摄像面。此外,摄像面的有效图像区域具有水平2560像素垂直1600像素的分辨率。0065当电源接通时,为了在摄像开始下执行运动图像读取处理,CPU34启动驱动器18C。驱动器18C响应每1/60秒产生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对摄像面进行曝光,以顺次扫描状态来读取在摄像面生成的电荷。以60FPS帧率,从图像传感器16输出表现被摄景的原始图像数据。0066前处理部20对来自图像传感器16的原始图像数据实施数字箝位、像素缺陷修正、增益控制等的处理。被实施这样的前处理之后的原始图像数。

25、据,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被读入SDRAM24的原始图像区域24A参照图3。0067参照图4,给原始图像区域24A分配切取区域CT1及CT2。切取区域CT1具有相当于水平1920像素垂直1080像素的分辨率纵横比为169。另一方面,切取区域CT2具有相当于水平640像素垂直480像素的分辨率纵横比为43。0068后处理电路26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访问原始图像区域24A,以隔行扫描INTERLACEDSCANNING方式按每1/60秒来读取与切取区域CT1对应的原始图像数据。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被实施颜色分离、白平衡调整、YUV变换、边缘强调、变焦等的处理,结果作成了与1080/60I方式对应。

26、的图像数据。所作成的图像数据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被说明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5/11页9写入SDRAM24的YUV图像区域24B参照图3。0069LCD驱动器30反复读取YUV图像区域24B存储的图像数据,缩小读取出的图像数据以使符合LCD监视器32的分辨率,然后基于缩小后的图像数据驱动LCD监视器32。结果,在监视画面上显示表示被摄景的实时运动图像取景图像。0070另外,前处理电路20将原始图像数据简单地变换成Y数据,并将变换后的Y数据给予CPU36。CPU36在摄像条件调整作业下对Y数据实施AE处理,计算合适的EV值。对计算出的适当的EV值进行定义的光圈量及曝。

27、光时间分别在驱动器18B及18C中设定,由此适当地调整了取景图像的明亮度。另外,在满足AF启动条件时,CPU36对Y数据的高频分量实施AF处理。聚焦透镜12通过驱动器18A来配置对焦点,由此继续提高取景图像的清晰度SHARPNESS。0071另外,为了基于Y数据检测出与光轴正交方向的摄像面的运动,CPU36还在切取区域控制作业1下执行运动检测处理。在检测出的运动相当于摄像面的左右移/倾斜/动作时,CPU36中断切取区域CT1的移动,当检测出的运动相当于摄像面的手抖动时,为了补偿手抖动使切取区域CT1移动。因此,抑制了因手抖动引起的取景图像的振动。0072当向键输入装置34进行记录开始操作时,C。

28、PU36在摄像作业下通过I/F46访问记录介质48,在记录介质48新作成MP4文件及3GP文件作成的MP4文件及3GP文件被打开。0073给MP4文件分配SANYMP4为识别号码,下同的文件名,给3GP文件分配MOV3GP的文件名。在此,给同时作成的MP4文件及3GP文件分配共用的识别号码,具有共同的被摄景像的MP4文件及3GP文件通过识别号码相互建立关联。0074此外,记录介质48具有图5所示的目录结构,在目录DCIM下管理MP4文件,另一方面,在目录SD_VIDEO下管理3GP文件。0075当文件作成与打开处理完成时,为了开始记录处理,CPU36在摄像作业下启动后处理电路28、MP4编解码。

29、器40及I/F46。0076后处理电路28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访问原始图像区域24A,以隔行扫描方式以每1/30秒地读取属于切取区域CT2的原始图像数据。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耳鼻实施颜色分离、白平衡调整、YUV变换、边缘强调、变焦等的处理,结果从后处理电路28输出与480/30I方式对应的图像数据。输出的图像数据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被写入SDRAM24的YUV图像区域24C参照图3。此外,在后处理电路26及28之间,边缘强调等的参数值不同。0077因此,开始记录处理之后,具有169纵横比的1080/60I方式的图像数据参照图6A被存储于YUV图像区域24B,并且具有43纵横比的480/30。

30、I方式的图像数据被存储于参照图6B被存储于YUV图像区域24C。0078MP4编解码器40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YUV图像区域24B存储的图像数据,按照MPEG4方式对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压缩图像数据写入记录图像区域24D参照图3。0079另外,MP4编解码器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YUV图像区域24C存储的图像数据,按照MPEG4方式对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压缩图说明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6/11页10像数据写入记录图像区域24E参照图3。0080I/F46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记录图像区。

31、域24D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将读取出的而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在记录介质48中新作成的MP4文件。另外,I/F46还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记录图像区域24E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将读取出的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在记录介质48中新作成的3GP文件。0081当向键输入装置34进行记录结束操作时,为了结束记录处理,CPU36停止后处理电路28、MP4编解码器40及I/F46。接着,CPU36通过I/F46访问记录介质48,关闭写入目标的MP4文件及3GP文件。0082在从记录开始操作至记录结束操作的期间,在切取控制作业2下调整切取区域CT2的位置。为了调整切取区域CT2,CPU36响应垂直同步信号VSYNC向。

32、物体检测电路38发布物体探索请求。0083物体检测电路38以光栅扫描方式使具有“大尺寸”、“中尺寸”及“小尺寸”的各个的对照框从YUV图像区域24B存储的被摄景像1080/60I方式的图像数据的开头位置向末尾位置移动,将属于对照框的一部分的图像与登录物体通过事先操作所登录的物体进行对照,将符合的物体的位置及尺寸作为物体信息登录到寄存器38E。当“小尺寸”的对照框到达末尾位置时,从物体检测电路38向CPU36返回探索结束通知。0084CPU36响应于从物体检测电路38返回的探索结束通知,判别符合登录物体的物体探索是否成功。如果物体信息登录于寄存器38E,则判别为探索成功,另一方面,如果物体信息未。

33、登录于寄存器38E,则判别为探索失败。0085在探索成功时,为了在中央捕捉到发现的物体,CPU36在不从切取区域CT1超出的范围内移动切取区域CT2。在探索失败时,CPU36移动切取区域CT1并配合此移动切取区域CT2。0086参照图7A图7C,在人物HM是符合登录物体的物体、且切取区域CT1根据摄像面的左右移/倾斜动作而向右移动的情况下,为了在中央捕捉人物HM,切取区域CT2相对切取区域CT1左右移动。0087CPU36对覆盖图解生成器44设定由此调整的切取区域CT2的位置,覆盖图解生成器44将与该设定对应的图解信号给予LCD驱动器30。结果,表示当前时刻的切取区域CT1的位置的标准线GL1。

34、被重叠于取景图像。对应于图7A图7C所示的左右移/倾斜动作,按照图8A图8C的要领迁移取景图像及基准线GL1的显示。0088物体检测电路38如图9所示构成。控制器38A给YUV图像区域24B分配矩形对照框,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属于对照框的一部分的图像数据。读取出的图像数据经由SRAM38B被给予对照电路38C。0089词典38D收容表现登陆物体像的模板TEMPLATE。对照电路38D将从SRAM38B给予的图像数据与词典38D收容的模板进行对照,当发现与图像数据符合的模板时,对照电路38D将记载着当前时刻的对照框的位置及尺寸的物体信息登录到寄存器38E。0090对照框以光栅扫描方式一定量。

35、一定量地从YUV图像区域24B的开头位置左上位置向末尾位置右下位置移动。另外,每当对照框到达末尾位置时,都以“大尺寸”“中尺寸”“小尺寸”的顺序更新对照框的尺寸。当“小尺寸”的对照框到达末尾位置时,从对照电路38C向CPU36返回探索结束通知。说明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7/11页110091CPU36并行地处理包括图10所示的摄像作业、图11所示的摄像条件调整作业、图12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1及图13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2在内的多个作业。此外,与这些作业对应的控制程序被存储于闪存42。0092参照图10,在步骤S1中执行运动图像读取处理。由此,在LCD监视器32显示取景。

36、图像。在步骤S3中,反复判别是否进行了记录开始操作,当判别结果从“否”被更新成“是”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在步骤S5中,通过I/F46访问记录介质48,在记录介质48中新作成打开状态的MP4文件及3GP文件。在步骤S7中,为了开始记录处理,启动后处理电路28、MP4编解码器40及I/F46。0093后处理电路28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属于切取区域CT2的一部分的原始图像数据,基于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作成480/30I方式的图像数据,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所作成的图像数据写入YUV图像区域24C。0094MP4编解码器40反复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YUV图像区域24B存储的108。

37、0/60I方式的图像数据,按照MPEG4方式对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压缩图像数据写入记录图像区域24D。0095另外,MP4编解码器40反复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YUV图像区域24C存储的480/30I方式的图像数据,按照MPEG4方式对读取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压缩图像数据写入记录图像区域24E。0096I/F46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记录图像区域24D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将读取出的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在步骤S9中作成的MP4文件。另外,I/F42还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取记录图像区域24E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将读取出的压缩图。

38、像数据写入在步骤S9中作成的3GP文件。0097在步骤S9中,判别是否进行了记录结束操作。在判别结果从“否”被更新成“是”时,进入到步骤S11,为了结束记录处理而停止后处理电路28、MP4编解码器40及I/F42。在步骤S13中,通过I/F44访问记录介质46,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MP4文件及3GP文件。当文件关闭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3。0098参照图11,在步骤S21中对聚焦、光圈量及曝光时间进行初始化。在步骤S23中,判别是否产生了垂直同步信号VSYNC,当判别结果从“否”被变更成“是”时,在步骤S25中执行AE处理。由此,适当地调整了取景图像的明亮度。在步骤S27中,判别是否满足AF启动条。

39、件,如果为“否”则直接返回到步骤S23,另一方面,如果为“是”则在步骤S29中执行AF处理之后返回至步骤S23。AF处理的结果,聚焦透镜12被配置在对焦点,由此提高了取景图像的清晰度。0099参照图12,在步骤S31中初始化切取区域CT1的配置,在步骤S33中判别是否发生了垂直同步信号VSYNC。如果判别结果从“否”被变更成“是”,则在步骤S35中执行参照了Y数据的运动检测处理。在步骤S37中,判别由运动检测处理检测出的摄像面的运动是否相当于手抖动,如果判别结果为“否”则直接进入到步骤S41,另一方面,如果判别结果为“是”则经过步骤S39的处理之后进入到步骤S41。在步骤S39中,移动切取区域。

40、CT1以使补偿检测出的摄像面的运动。0100在步骤S41中判别是否进行了记录开始操作,在步骤S43中判别是否进行了记录结束操作。如果在步骤S41中为“是”,则在步骤S45中启动切取控制作业2,然后返回到步说明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8/11页12骤S33。如果在步骤S43中为“是”,则在步骤S47中停止切取控制作业2,然后返回到步骤S33。如果在步骤S41及S43中都为“否”,则直接返回到步骤S33。0101参照图13,在步骤S51中在切取区域CT1的中央配置切取区域CT2,在步骤S53中判别是否产生了垂直同步信号VSYNC。如果判别结果从“否”被更新成“是”,则进入。

41、到步骤S55,配合切取区域CT1的移动来使切取区域CT2移动。在接着的步骤S57中,为了进行物体探索处理,向物体检测处理38发布物体探索请求。0102物体检测电路38以光栅扫描方式使具有“大尺寸”、“中尺寸”及“小尺寸”的各个的比照框从YUV图像区域24B的开头位置向末尾位置移动,将属于对照框的一部分的图像与登录物体进行对照,将由此检测出的登录物体像的位置及尺寸作为物体信息登录到寄存器38E。0103当从物体检测电路38返回探索结束通知时,在步骤S59中判别符合登录物体的物体探索是否成功。如果物体信息未登录于寄存器38E,则判别为符合物体的探索失败,直接进入到步骤S63。另一方面,如果物体信息。

42、登录于寄存器38E,则判别出符合物体的探索成功,经过步骤S61的处理之后进入到步骤S63。在步骤S61中,为了在中央捕捉到发现的物体,在不超出切取区域CT1的范围内移动切取区域CT2。0104在步骤S63中,对覆盖图解生成器44设定切取区域CT2的位置。结果,在LCD监视器30上以OSD方式显示表示切取区域CT2的位置的基准线GL1。如果步骤S63的处理结束,则返回到步骤S53。0105由以上说明可知,前处理电路20读取从图像传感器16输出的原始图像数据。后处理电路26基于由前处理电路20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作成分配给被摄景的切取区域CT1所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处理电路28基于由前处理电路20。

43、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作成与切取区域CT2对应的图像数据,该切取区域CT2具有小于切取区域CT1尺寸的尺寸来分配给被摄景。LCD监视器32显示基于后处理电路26作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进而表示切取区域CT2的位置的标准线GL1被重叠于取景图像。0106由此,能够抑制因由后处理电路26作成的图像数据与由后处理电路28作成的图像数据之间的视角不同所引起的操作性低下。0107另外,物体检测电路38基于由前处理电路20读取出的原始图像数据从切取区域CT1中探索登录物体。CPU36调整切取区域CT2的位置S61,以使在切取区域CT2中捕捉到由物体检测电路38检测出的物体。0108因此,当在被摄景中出现。

44、符合登录物体的物体时,调整切取区域CT2的属性,以使在切取区域CT2中能捕捉到符合物体。由此,能够避免在与切取区域CT1所对应的图像中出现的物体从与切取区域CT2所对应的图像消失的事态。0109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表示3GP文件记录的被摄景像的取景,将基准线GL1重叠于取景图像。但是,也可以在LCD监视器32中并行显示基于由后处理电路28作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及基于由后处理电路26作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0110此时,代替图2所示的覆盖图解生成器44,而设置图14所示的图像合成电路52。另外,代替图13所示的步骤S63,CPU36执行图15所示的步骤S71S73的处理。0111参照图1。

45、3,在步骤S71中对图像合成电路52设定属于切取区域CT2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和LCD监视器32的分辨率之间的不同所对应的缩小倍率。另外,在步骤S73中对图说明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9/11页13像合成电路52设定切取区域CT2的当前位置所对应的位置。0112结果,如图16所示,以相同的倍率在LCD监视器32上显示基于由后处理电路26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DP1及基于由后处理电路28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取景图像DP2。另外,取景图像DP2的显示位置伴随着切取区域CT2的移动而移动。0113也可代替图13所示的步骤S63,CPU36执行图17所示的步骤S81S83的处理。。

46、在步骤S81中对图像合成电路52设定既定的缩小倍率,在步骤S83中对图像合成电路52设定既定位置。结果,如图18所示,以比取景图像DP1的倍率小的倍率在画面左下固定显示取景图像DP2。0114另外,也可代替图13所示的步骤S63,CPU36还执行图19所示的步骤S91S99的处理。在步骤S91中判别当前时刻属于交替出现的期间A及B的哪个。在当前时刻属于期间A时,在步骤S93中对图像合成电路设定既定的缩小倍率。在当前时刻属于期间B时,进入到步骤S95,对图像合成电路52设定捕捉符合登录物体的物体的小区域的位置。在步骤S97中对图像合成电路52设定与小区域尺寸对应的缩小倍率。当步骤S93或S97处。

47、理结束时,在步骤S99中对图像合成电路设定既定位置。0115结果,在期间A,以图18所示的要领显示取景图像DP1及DP2。另外,在期间B,以图20所示的要领显示取景图像DP1及与小区域对应的取景图像DP3。0116【基本构成2】0117参照图21,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基本上如下构成。再生部件1B从记录介质6B中再生具有第一视角的第一记录图像。定义部件2B在由再生部件1B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上定义与第二视角对应的切取区域。记录部件3B将属于由定义部件2B定义出的切取区域的第二记录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6。第一输出部件4B输出由再生部件1B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第二输出部件5B与第。

48、一输出部件4B的输出处理并行地输出再现范围信息,该再现范围信息表示由记录部件3B记录出的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现范围。0118在从记录介质再生出的第一记录图像上定义切取区域,属于定义出的切取区域的第二记录图像被记录于记录介质。从而,实现了编码转换。另外,与第一记录图像所对应的第一再现图像的输出处理并行地执行表示第二记录图像的再生范围的再生范围信息的输出处理。因此,通过第一再现图像及再现范围信息能够识别是否正在执行编码转换、以及如何在第一记录图像上定义切取区域。由此,提高与编码转换相关的操作性。0119【实施例2】0120与图2实施例不同点在于,其他实施例的数码摄像机10如图22所示省略了3GP文件用。

49、的后处理电路28,如图23所示省略了3GP文件用的YUV图像区域24C。另外,由图22所示的CPU36执行的图24的摄像作业及图25的切取控制作业1,在以下点上与图10所示的摄像作业及图12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1不同。0121在图24的步骤S105中,在MP4文件及3GP文件中,只作成且打开MP4文件。另外,在步骤S107中,为了开始记录处理,而启动MP4编解码器40及I/F46。而且,MP4编解码器40停留在将YUV图像区域24B存储的基于1080/60I方式的图像数据的压缩图像数据写入记录图像区域24D。I/F46也停留在将记录图像区域24D存储的压缩图像数据写入在步骤S105中作成的MP4文件。在步骤S111中,为了结束记录处理,而停止MP4编解码器40说明书CN101998095ACN101998100A10/11页14及I/F46。在步骤S113中,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MP4文件。此外,步骤S101、S103及S109的处理与步骤S1、S3及S9的处理相同。0122在图25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1中,在步骤S121S129中执行与图12所示的步骤S31S39同样的处理,当步骤S129的处理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123。也就是说,在图25所示的切取控制作业1中,省略了相当于图12所示的步骤S41S47的处理。0123另外,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