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偶极子天线.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344401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08506.6

申请日:

2010.02.10

公开号:

CN101867089A

公开日:

2010.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Q 13/08申请公布日:201010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Q 13/08申请日:20100210|||公开

IPC分类号:

H01Q13/08

主分类号:

H01Q13/08

申请人: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腾秀文; 彭嗥; 汪泽; 牛书强; 申江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府大道76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代理人:

黄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天线,涉及通信和广播等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偶极子天线产品中存在的体积庞大笨重、调试复杂、成品一致性差、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1)印制于T型印制板上,微带偶极子臂长(15)=0.4×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臂宽(16)=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高(17)=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2×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宽(18)=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2×光速/天线工作频率。本发明适用于通信和广播等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

1.微带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偶极子(1)印制于T型印制板上,微带偶极子臂长(15)=0.4×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臂宽(16)=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高(17)=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2×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宽(18)=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2×光速/天线工作频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偶极子臂长(15)=0.43×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臂宽(16)=0.1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高(17)=0.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宽(18)=0.14×光速/天线工作频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印制板的厚度为2mm,介电常数为2.5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偶极子的辐射阻抗ZR满足公式前式中L为微带偶极子臂长(15);W0为微带偶极子臂宽(16)。

说明书

微带偶极子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一种用于通信和广播等技术领域的微带偶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现有的偶极子天线多用金属管料和棒料制作,存在如下不足:

1.由于主要采用金属管料和棒料,不仅造成工作频带窄,而且体积大又笨重,工艺流程较复杂,成本高,一致性差;

2.由于一致性差,调试起来很费力,组阵使用中单元天线出了故障又难互换,造成维修延误。

3.由于体积大、笨重,运输时往往需拆散包装,到达施工现场又往往得重新组装、重新调试,这即不利于现场施工也不利于现场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偶极子天线产品中存在的体积庞大笨重、调试复杂、成品一致性差、成本高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采用平面集成方式、体积小、重量轻、一致性好、稳定性高、成本低的微带偶极子天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天线,微带偶极子1印制于T型印制板上,微带偶极子臂长15=0.4×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臂宽16=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高17=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2×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宽18=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2×光速/天线工作频率。

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天线,其中所述微带偶极子臂长15=0.43×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臂宽16=0.1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高17=0.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宽18=0.14×光速/天线工作频率。

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天线,其中所述T型印制板的厚度为2mm,介电常数为2.55。

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天线,其中所述微带偶极子的辐射阻抗ZR满足公式前式中L为微带偶极子臂长15;W0为微带偶极子臂宽16。

本发明微带偶极子天线的有益效果:

1.平面集成,成品一致性好、稳定性高;

2.体积小、重量轻;

3.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适合于批量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微带偶极子、15微带偶极子臂长、16微带偶极子臂宽、17微带偶极子底边高、18微带偶极子底边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天线,微带偶极子1印制于T型印制板上,微带偶极子臂长15=0.43×光速/天线工频率;微带偶极子臂宽16=0.1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高17=0.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宽18=0.14×光速/天线工作频率。

T型印制板的厚度为2mm,介电常数为2.55。

微带偶极子的辐射阻抗ZR满足公式前式中L为微带偶极子臂长15;W0为微带偶极子臂宽16。

本发明微带偶极子天线,采用平面微带线印制电路,印制基片轻薄,有效的减小了天线体积、重量、降低了成本,为天线的小型化、模块化设计创造了条件。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设计天线的工作频率f0=700MHz

波长λ0=c/f0=428mm(注:c为光速)

微带偶极子臂长15取作0.43λ0,即为184.3mm。

微带偶极子臂宽16取作0.115λ0,即为49mm。

微带偶极子底边高17取作0.15λ0,即为64.2mm。

微带偶极子底边宽18取作0.14λ0,即为60mm。

印制板的厚度为2mm,介电常数为2.55。

由微带偶极子的辐射阻抗ZR满足公式L为微带偶极子臂长15;W0为微带偶极子臂宽16,由前述公式计算可得ZR=170Ω。ZR代表天线输入阻抗,作用为匹配天线后级接收机的阻抗,减小反射,提高功率发射利用率通过实测验证,本发明的实施例微带偶极子在600~800MHz的频带范围内驻波小,指标达到或超过传统偶极子天线,但本发明在体积、重量、稳定性、可集成性、成本低等各方面均远远超过传统产品。

从上所述,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天线具有平面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一致性好、稳定性高、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微带偶极子天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微带偶极子天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微带偶极子天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带偶极子天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带偶极子天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天线,涉及通信和广播等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偶极子天线产品中存在的体积庞大笨重、调试复杂、成品一致性差、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微带偶极子(1)印制于T型印制板上,微带偶极子臂长(15)0.4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臂宽(16)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15光速/天线工作频率;微带偶极子底边高(17)0.1光速/天线工作频率0.2光速/天线工作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