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辅助显像管消隐及光点保护电路的电视设备.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337239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1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2659.2

申请日:

2000.05.27

公开号:

CN1312640A

公开日:

2001.09.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N 3/20申请日:20000527授权公告日:20040804终止日期:201005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N3/16

主分类号:

H04N3/16

申请人:

汤姆森许可公司;

发明人:

D·F·格里彭特洛格

地址:

法国 布洛涅斯迪克斯

优先权:

1999.05.27 US 09/32097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志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含消隐信号发生器(60)的栅极偏置控制电路(50)在接收器/监视器(10)中产生附加栅极消隐和光点保护,该发生器产生消隐输出信号(S1),无论是否有垂直(VB)和水平(HB)消隐信号都无图像成分。电容(C1)去除消隐信号的直流部分,参考信号(S2)加到栅极偏置发生器的调制输入端(84),以产生可被消隐信号交流部分调制的输出栅极偏置参考电压(Vr)。参考电压(Vr)通过光点保护电路(100)和栅极耦合电路(120)接到三个投影显像管(16、18、20)的控制栅极上。在栅极消隐脉冲中可能出现的失真通过接在复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视设备,包括: 信号源,提供视频信号到显像管阴极,并具有提供扫描消失指示信号的输 出端,该视频信号包含有表示图像的部分和消隐信号部分; 光点保护电路,响应于扫描消失指示信号的第一值而提供正向栅极偏置电 压到显像管栅极;并且响应于扫描消失指示信号的第二值而提供反向电子束切 断电压到栅极;以及 电路装置,在所述的回扫间隔期间通过所说光点保护电路将消隐信号部分 提供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说回扫间隔期间由所说的电路装置提供到所说控制栅极的所说消隐信 号部分包含无图像表示的部分。
3: 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具有在所说回扫间隔期间提供所说消隐信号部分的输出端的消隐信号发生 器;及 电容器装置,用于把所说消隐信号部分经一参考电压发生器交流耦合到所 说光点保护电路的一个输入端。
4: 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滤波器装置,用于把由所说的消隐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消隐信号的高频部分 经旁路所说光点保护电路后形成的电路连接到所说控制栅极。
5: 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电路装置包含: 门装置,用于产生所说消隐信号部分,该门装置具有接收来自所说信号源 的水平和垂直消隐信号的输入端,并且具有交流耦合到所说光点保护电路输入 端的输出端。
6: 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电路装置包含: 在回扫间隔期间用于产生所说消隐信号的消隐信号发生器; 电容器,用于去除由所说消隐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消隐信号的任何直流部分, 并且把最终的消隐信号接到一参考电压发生器的调制输入端,以产生调制的参 考输出电压、具有正向直流部分的Vr和交流消隐信号部分;以及 用于施加所说参考输出电压到所说光点保护电路的参考电压输入端上的装 置。
7: 按照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路装置包含: 消隐信号发生器(60),用于产生回扫消隐输出信号(S1),无论水平消隐信号 (VB)或垂直消隐信号(HB)是否存在,都无任何图像代表部分; 电容器(C1),用于从所说发生器(60)产生的消隐信号中去除直流部分并连 接成施加所产生的信号(S2)到栅极偏置发生器(80)的调制输入端(84)上,以产生 由发生器(60)产生的消隐信号的交流部分调制的输出栅极偏置参考电压(Vr);及 通过光点保护电路(100)和栅极耦合电路(120)把参考电压(Vr)连接到显像管 显示装置(16、1
8: 20)的各控制栅极(G1a、G1b、G1c)的装置。 8、按照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高频校正电路(140),它连接在复合消隐发生器(60)的输出端(66)和栅极耦 合电路(120)的输入端(122)之间。
9: 一种电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源,提供视频信号到显像管阴极,该视频信号包含有表示图像的部分 和回扫消隐信号部分;以及 用于施加无任何图像代表部分的消隐信号部分到所说显像管控制栅极的电 路装置。
10: 按照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消隐信号发生器,具有在所说回扫间隔期间提供所说的无任何图像代表部 分的消隐信号部分的输出端,以及 电容器装置,用于将由所说发生器产生的所说消隐信号部分交流连接到所 说的栅极。
11: 按照权利要求10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滤波器装置,连接到所说的电容器上,用于将所说消隐信号发生器产生的 消隐信号的高频部分连接到所说的控制电路。
12: 按照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电路装置包含: 用于产生所说的消隐信号部分的门装置,该门装置具有接收来自所说信 号源的水平和垂直消隐信号的输入端,并且具有交流连接到所说栅极的输出 端。
13: 按照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电路装置包含: 消隐信号发生器,用于在扫描间隔期间产生无任何图像表示部分的消隐信 号部分; 电容器,用于去除由所述消隐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消隐信号的任何直流部分, 并且将产生的消隐信号连接到一参考电压发生器的调制输入端,以产生调制的 参考输出电压、具有正向直流部分的Vr和交流消隐信号部分;以及 用于施加所说参考输出电压到所说显像管的所说栅极上的装置。

说明书


具有辅助显像管消隐及光点 保护电路的电视设备

    本发明涉及电视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光点烧毁(spot-burn)的光点保护和辅助显像管消隐的电视设备的改进。

     当一传统的电视系统切断电源时(例如,从运行工作模式切换到待机操作模式),光栅的压缩可能把显像管电子束上的能量汇聚到一很小的点上,从而可能导致显像管磷光粉烧毁。一种通常采用的防止这种“光点烧毁”的方式是去检测扫描状态的消失并施加一相当高的负压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栅极“G1”),足以切断电子束。显像管光束的切断电压典型地为负200伏电压或与阴极相关。这种形式的保护电路就是较为通用的“栅反冲”(“Grid Kick”)保护电路。

    更具体地来说,在光点保护的栅反冲方法中,一电荷存储装置(例如电容)被连接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并且被进一步通过一开关电路连接到相对正向高压电源上。电荷存储装置通过开关电路,当在扫描信号存在时的正常工作期间,被高压电源充电。

    当扫描消失时,开关电路动作,以将正向的电容极面接地,以便在连接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的电容的另一极面上产生高负压。在这种方式中,在阴极和控制栅极间被维持有充足的电压差别。当偏转或扫描信号压缩以减少电子束的电流至零,并且这样显像管的荧光材料没有被烧毁的危险。

    一种光点保护电路的“栅反冲”型的例子,在1992年2月18日授权给John B.George以“阴极射线管的保护电路”为题的美国专利5,089,754号中公开发表。另一件例子在1991年8月27日授权给Gurley等以“具有显像管光点保护电路的视频显示设备”为题的美国专利第5,043,639号中公开发表。

    在采用显像管作为显示装置的电视系统中,将被显示的视频信号(例如R,G,B),施加到相应的显像管阴极中,通过相应的高压显像管驱动放大器被显著的放大。特别地,阴极驱动器所需的高压可处于200到300伏的范围内。在改进能源效率和减少驱动放大器组件的电压等级的目的下,减少驱动放大器全部高压需求是最理想的。

    然而,当考虑到为阴极驱动放大器减少高压时,有一问题存在。具体地,有一点可能达到,其中,当视频信号的回扫消隐部分能被如此多的减少,以至在显示的图像中显现回扫电子束的痕迹。

    问题的根源在于,电子束回扫消隐是遭受来自工作电压减少的阴极驱动信号中很靠前的部分。这是因为回扫信号(例如水平或垂直消隐)是阴极驱动信号最正向的部分。更具体地,代表图象的部分出现在电压较低的区域,其峰值白为最低图像电平,并且图像黑出现在中间电平处。消隐部分,例如水平和垂直消隐(黑色电平以上的40IRE,即所谓的“比黑更黑”的部分),出现在最大阴极驱动电平处。

    为克服当阴极驱动放大器电压减少时,带来的回扫消隐消失的问题,必须考虑提供辅助回扫消隐到显像管控制栅极(栅极号为“G1”)上。

    一种具有辅助显像管消隐的电视设备的例子,在1986年8月5日授权给James C.Peele以“阴极射线管驱动电路”为题的美国专利第4,604,647号公开发表了,Peele所保证解决的问题是减少显像管上的用作放大视频信号部分(R、G、B)的单个半导体放大器所需的工作电压。

    在Peele设备中,一视频信号,通过从正向电源上接收正向高压(+V直流)并产生相对应地正向偏置的视频输出信号的第一驱动放大器,被连接到显像管阴极。视频信号,通过第二驱动放大器(反转型),也连接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第二驱动放大器提供有从负向电源上提供的负向高压(-V直流),并且产生相应于地呈负向偏置的视频输出信号。总的来说,本设备需要3个阴极驱动放大器和一正向高压电源以及3个具有负向高压电源的栅极驱动放大器。

    Peele系统的唯一拓扑学结论是,阴极和栅极电极被不同的视频信号所驱动,并且有效栅一阴极驱动电压是由每一高压驱动放大器产生电压的两倍。由于每一放大器不得不提供仅为“单端”(例如,无微分)正常需求一半的显像管驱动放大器,因此允许减少正极(+V直流)和负极(-V直流)放大器高压电源的幅度。

    其中,认识到Peele设备具有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一对补充的高压电源来形成每个显像管电子束。这种双正极和负极的高压电源的需求可能极大的增加成本和接收器的复杂生。

    另一问题是关于匹配阴极和栅极的反转和非反转放大器的特性,为寻求最大的带宽,放大器应当具有相似的特性。既然放大器有相反的极性的电源电压和相反极性的偏置电压。放大器交流和直流特性的匹配可能很困难。例如如果放大器设计成电互补,将难以精炼具有很好匹配的交流和直流特性的NPN和PNP型晶体管,另一方面,如果放大器是同样的但偏置在地以上和以下,将需要使施加到栅极驱动放大器上的视频信号反转的其它反向放大器。

    Peele设备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关于显像管光点保护。特别地,在以上的讨论中,最理想的是:在电视显示系统中,当关闭系统时可能出现的扫描信号消失时,保护显像管免于光点烧毁。在Peele设备中,3个阴极驱动放大器和3个栅极驱动放大器(具有补偿的直流偏置)的需求将表明需要多个光点保护电路,用于每个阴极放大器和每个控制栅极放大器,以在扫描消失时提供电子束切断。这就期望避免6个放大器的复杂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克服以上讨论的采用现有技术设备中的问题的视频显示系统。

    采用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电视设备包含一信号源,它连接成提供视频信号到显像管的阴极上,并提供扫描信号到一显像管的偏转线圈且具有提供扫描消失指示信号的输出,视频信号包含代表图像的部分和在回扫间隔期间回扫消隐信号的部分。一个光点保护电路,响应扫描消失指示信号的第一值施加一正向栅极偏置电压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并且响应扫描消失指示信号的第二值施加一负向电子束切断电压到控制栅极。设置一电路装置以通过光点保护电路在回扫间隔期间施加消隐信号部分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

    采用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电视设备包含一信号源,它连接成提供视频信号到显像管的阴极上,视频信号包含有代表图像的部分和在回扫间隔期间回扫消隐信号的部分。设置一电路装置,以在回扫间隔期间将回扫消隐信号部分和无任何代表图像的部分,提供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

    本发明的前述的和其它特征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其中:

    图1是采用本发明具有栅极偏置控制电路的电视设备的简化框图。

    图2是图1中栅极偏置控制电路带有电路元件值的详细电路图。

    图3A-3C和4A-4C是图1和图2设备工作方式的波型图。

    图1中的电视设备在接收器/监视器应用中是很有用的,它可以和单向观看显像管或如图所示,在一投影显示应用中的三个显像管一起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更突出特征的总体简述,在本发明中具有增强栅极消隐的光点保护仅需要为三个栅极配有一个栅极偏置电路(50)。正如将要描述的,通过保持动态视频远离所说的栅极即可部分地达到上述目的。

    图1中的投影系统10包含有一个视频处理和偏转单元34,具有用于接收将被显示的视频信号的多个视频信号输入端14。单元12可包含一调谐RF视频输入信号的调谐器(未在图中显示)以及在RF和基带视频输入言号中进行选择的适当的开关电路。

    单元34提供传统的视频处理和偏转功能,具有连接到相应的红(R),兰(B)和绿(G)基带视频信号上的输出端31、33和35,它们通过用于显示的相应的高压阴极驱动放大器(22、24、26)连接到相应投影显像管(16、18、20)的相应阴极(K1、K2、K3)。视频信号均包含有消隐信号部分和图像代表部分。正如在插入的简图(在驱动放大器26的输出端)所示的,视频信号的消隐部分包含有正向前向脉冲。在显像管20的栅极的简图中,示出有栅极偏置电压,在系统的正常工作中,在水平消隐间隔中带有负向前向脉冲的扫描间隔期间,是正向电压。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栅极消隐信号无任何图像代表部分,并在显像管阴极上具有与消隐信号相反的极性。

    单元34还有输出端37,连接提供偏转(扫描)信号到显像管偏转线圈(Y1、Y2、Y3)上。单元34也有输出端41、43和39,分别提供水平消隐信号(HB),垂直消隐信号(VB)和扫描消失指示信号SL。扫描消失指示信号SL通过在单元34中的检测器(未在图中展示出)产生并提供在关闭系统期间偏转(扫描)信号的崩潰时由光点保护电路100(以下将被描述)使用的指示。这些检测器是很常见的并可包含有直接监测扫描信号或提供监测扫描电路低电压电源的检测器。

    视频处理和偏转单元34的控制由通过控制总线38由接连到单元34上的控制单元36来提供。单元36可包含有一传统设计的微处理器,并包含有用于接收用户产生的控制信号的遥控单元,以及通过总线38来发送信号的处理电路,以控制单元34中的各种处理功能(例如频道选择、信号源选择、色彩、色调等)。控制单元36具有输出端40,其连接用于提供运行/待机控制信号RS到电源42的控制输入端上。电源42产生为在栅极偏置控制电路50中低压电路工作所需的几十伏的相对较低的电压LV,它也产生相对较高的电压HV,在200伏左右,用于驱动显像管驱动放大器22,24和26以及驱动栅极偏置控制电路50中的驱动光点保护电路(下文将描述)。

    投影显像管16、18和20均包含有各自的控制栅极(G1a、1b、G1c),按照本发明,它们都被提供有来自栅极偏置控制电路50提供的栅极偏置。在系统的正常工作模式期间(运行模式),栅极偏置控制电路50提供一正向控制栅极偏置(具有附加回扫消隐)到每一显像管的栅极。电路50提供一高幅度负电压到栅极,以便在从运行工作模式切换到待机模式其间将电子束切断,这样就提供了光点保护。

    在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栅极偏置控制电路50包含有这样一个电路,它将无任何图像代表部分的消隐信号通过包含有光点保护电路100的电路路径施加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现将详细讨论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为实行偏置控制电路50的具体电路将在随后的图2的讨论中描述。

    实施本发明技术的栅极偏置控制电路50(在图中标虚线部分),包含有6个电路,即复合消隐信号发生器60、电容C1、正向栅极偏置发生器80、光点保护电路100、栅极附着电路120和高频(HF)校正滤波器140。在随后的这些电路的讨论中,将首先单独讨论他们然后将描述他们的整体协作关系。

    复合消隐信号发生器60如此连接,以致于在输入端62和64上接收从处理单元34的输出端41和43提供的水平及垂直消隐信号(HB与VB)。该发生器60是本发明中一种特殊的类型。它不会累计(Sandcastle)或增加从单元34上提供的消隐输入信号HB和VB。相反,发生器60提供特有的“或”门功能,其中最终的输出信号1呈现为一给定的逻辑状态,只要存在任何一个或两个消隐信号的话。为了阐明和讨论,假设消隐信号出现时为高,发生器60提供逻辑NOR(或非)操作,以便在输出端66上的输出信号S1为低电平(地电平),只要任何一个消隐信号存在的话,否则输出信号S1为高电平,且与电源42提供到输入端68上的低电压LV值相等。理想中,发生器60在其输出器上包含有缓冲放大器以便于驱动随后讨论的具有相对低输出阻抗的偏置和校正电路。需指出的是:在消隐信号存在(动态的低)时消隐信号HB和VB正常为高且变低的例子中,另一种逻辑也可用于发生器60。例如,当消隐信号都存在且其一或两者都为低时,“与”门将产生所需的低电平输出信号。关键之处在于,无论逻辑电路为何种类型,只要存在有任一消隐信号时,输出信号S1呈现有从正电压到低电压的过渡期。

    特别指出,发生器60的输出信号S1,它是“纯”消隐信号。换句话说,它仅包含有回扫消隐部分和无任何图像代表部分。本发明的这一特征便于随后阐述的光点烧毁校正电路的偏置调制和脉冲放大校正。

    消隐信号S1,无任何图像表示部分,被施加到电容C1上。电容C1(去除)复合消隐信号发生器60的输出信号S1的直流部分,以便电容输出最终的消隐信号S2无任何表示图像的部分和任何直流部分。有利地,去除发生器60提供的消隐信号的直流部分便于随后的栅极偏置发生器80中的正向栅极偏置调制,而无须相对复杂的直流电平转移或缩放电路。

    在本发明中的栅极偏置发生器80也有一具体的型号。这个发生器有接收从电源42提供的低电压LV的输入端82和接收电容C1提供的调制信号S2的输入端86。发生器80的输出端84提供一参考电压Vr,其包含有电源42提供的直流部分和C1电容提供的复合消隐信号S1的交流部分S2。在系统正常工作期间,调制的参考电压Vr通过光点保护电路100和栅极耦合电路120连接到显像管16、18和20的栅极上。

    栅极耦合电路120连接有供栅极G1a、G1b、G1c电荷载入的光点保护电路100的输出端108。载入电荷的适中量被证明有助于保持显示系统最大的带宽。更具体的说,在接收器/监视器应用中,显像管驱动放大器22、24和26应为相对较宽的带宽,以提供最大的解析度。为了这一目的,需要栅极存在有相对较低的高频阻抗以便栅极电压稳定,并且栅极接有阴极电压,在视频扫描间隔期间,完全与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相等。

    栅极的电容载入方便地提供所需的扫描间隔期间的栅极电压的稳定性。然而这种载入具有导致通过光点保护电路100连接到栅极上的调制参考电压Vr中的消隐信号脉冲部分的失真的倾向。

    按照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栅极消隐脉冲失真可通过高频校正滤波器140所减弱。这一滤波器接收回扫消隐信号S1中的交流部分S2并产生信号S2中包含高频部分的输出信号S3。这种高频校正信号(其便于栅极的电荷载入)被施加到电路节点N1上,在其间与施加到栅极耦合电路120的输入端122的光点保护电路100的输出信号S4相加。

    图3A-3C阐述了在垂直栅极消隐时的HF校正电路140所起的效果,在图3A中,波形310展示了由发生器60提供的垂直消隐信号。图3B中波形320展示了无高频校正时在栅极出现的垂直消隐信号。如图所示,其具有明显的垂直消隐信号的平滑特征。图3C的波形330展示了通过滤波器140还原的垂直消隐信号。

    图4A-4C阐述了在水平栅极消隐时HF校正电路140所起的效果。在图4A中,波形图410展示了由发生器60产生的水平消隐信号部分。高平间隔HT412代表水平扫描周期和低平间隔HB414代表水平消隐信号波形。图4B的波形420展示了无高频校正时出现在栅极上的水平消隐信号。如图示,其具有水平消隐信号所包含的扫描间隔HT422和消隐间隔HB424的明显的平滑特征。图4C的波形图430中,阐述了通过滤波器140校正了的水平消隐信号的还原图。如图示,扫描间隔432和消隐间隔完全恢复了的原始形状。

    光点保护电路100在本发明中具有两种功能。在正常的系统工作其间,当由单元34提供扫描消失指示信号SL并施加到输入端104以显示正常的扫描状态时,电路100施加一正向栅极偏置电压到显像管栅极。在这种模式中,栅极消隐信号S2,无任何图像部分,通过发生器80提供的参考电压Vr的调制,方便地经包含有光点保护电路的电路施加到显像管栅极上。如图所示,通过图1插入的栅极电压波形,这种电压在扫描间隔是正向的且在消隐间隔减少。另外,在正常工作模式中(运行模式),电源42施加到输入端106的高压HV用于电路100中的电容充电(例如200伏或更高)。在扫描消失状态期间,在输入端104上的扫描消失信号SL把具有内部电容的电路100置于保护模式,以把高负压施加到显像管栅极上,这样就切断了显像管电子束并保护显像管免于光点烧毁。

    保护电路100应用通称的如先前所讨论的光点保护的“栅反冲”方式。在这种方式中,电荷保存装置(例如电容)连接到显像管的控制栅极并且进一步通过开关电路连接到相对正向高压电源上。如先前阐述的,电荷保存装置通过开关电路,当在扫描信号存在时的正常工作期间,被高压电源充电。当扫描消失时,开关电路切断施加到电荷保存装置上的电压及在显像管栅极上设置负向电子束切断电压。在这种方式中,阴极和控制栅极维持有足够的电压差,当阴极电压压缩以至减少电子束电流到零时,这样显像管显示层就会免于荧光屏被烧毁了。采用保护电路100的具体电路的例子已在图2中所示并将在下文描述。然而,通过适当的电路修改,别的光点保护电路(先前所提的)可以被使用。

    图2是图1栅极偏置控制电路50的电路图,其带有元件值。相似的元件由各相似的参考符号所表示。复合消隐信号发生器60,其电路功能已在先前描述,包含一对电阻R7和R8,以在终端62上施加水平消隐信号HB和在终端64上通过载入电阻R9施加垂直消隐信号VB到NPN型晶体管Q3的基极,以接收电源42上的低电压LV。这些元件起一NOR门的功能,当任何一个消隐信号存在并且不同于高(+24V)输出信号时,以在Q3的集电极产生一低(地)输出信号。一缓冲放大器69包含有NPN晶体管Q4和PNP晶体管Q5,连接到Q3的集电极以在驱动栅极偏置发生器80和高频校正滤波器140的输出端66产生相对较低的输出阻抗。

    栅极偏置发生器80包含在电源端82地端串联连接的电阻R5、另一电阻R6、二极管D3和稳压二极管Z1。电阻R5和R6的连接被用来调制输入端86,该输入端接收来自电容C1的信号S2。电阻R6和二极管D3的连接用于提供调制参考电压Vr到光点保护电路100的输出端84上。在工作时,稳压二极管Z1,在扫描(动态视频)间隔期间,产生约8.2V的输出电压。当消隐信号S2减低时,无电流流过稳压二极管并导致参考电压Vr变为零伏。通过这种方式下,光点保护电路100的参考电压通过消隐信号S1调制。

    光点保护电路100包含一个共发射极连接的NPN晶体管Q1,其集电极负载电阻连接到电源端106以从电源42上接收高压HV(例如,215伏)。集电极负载电阻R1与电阻R3和二极管D2的串联电路并联。正如将要讨论的,在扫描消失期间,这些元件把PNP型开关晶体管Q2的工作电流去除。晶体管Q2的发射极被连接到二极管D2和电阻R3的共同结点上,同时也通过二极管D1连接到Q2的基极以及施加有调制参考电压Vr的输入端102上。Q2的集电极通过栅反冲电容CK连接到Q1的集电极上,并通过具有相对低值的限流电阻R4连接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108上。

    在正常的操作模式(运行模式)下,扫描消失信号SL是很低的,因此Q1关断。在这时,Q2处于饱和状态,其发射极电流由电阻R2提供,电阻R2预先偏置其发射极一基极结。因此,电容CK的第一极面(+)接收由R1提供的充电电流,并在电容的另外一极保持相对低电压Vr。于是,电容CK充电到约HV减去VR的电压(忽略Q2这一很小的饱和电压)。同时,Vr的消隐信号部分通过电阻R4经栅极耦合电路120连接到栅极Gla-Glc上。

    在扫描消失时,扫描消失信号增强,这样就把晶体管Q1置为开状态,并且将栅反冲电容CK的正极端箝位到地。由于电容CK已在正常或运行模式期间充电,在输出端108上于是产生有反向的高压。同时,二极管D2前向偏置,这样就从Q2去除了工作电流。同时二极管D1被前向偏置,这样就保证了Q2保持偏置为关状态。

    栅极偏置连接电路120包含有3个电阻R11、R12、R13,它们把保护电路100的输出连接到各自相应的红、绿、蓝控制栅极,每个都通过相应的电容C3,C4,C5接地。正如以前所阐述的,这些电容具有适中的大小(约几百皮法)并且发现对改善系统整个高频响应有效。由这些电容导致的失真或平滑也被前文所说的包含有一系列电阻100和相对较大的电容C2(约几千皮法)的串联连接的校正电路140所补偿。该串联连接电路连接在电容C1和电路节点N1之间,并且提供前文所说的栅极消隐信号的边缘恢复。

具有辅助显像管消隐及光点保护电路的电视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具有辅助显像管消隐及光点保护电路的电视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具有辅助显像管消隐及光点保护电路的电视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辅助显像管消隐及光点保护电路的电视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辅助显像管消隐及光点保护电路的电视设备.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含消隐信号发生器(60)的栅极偏置控制电路(50)在接收器/监视器(10)中产生附加栅极消隐和光点保护,该发生器产生消隐输出信号(S1),无论是否有垂直(VB)和水平(HB)消隐信号都无图像成分。电容(C1)去除消隐信号的直流部分,参考信号(S2)加到栅极偏置发生器的调制输入端(84),以产生可被消隐信号交流部分调制的输出栅极偏置参考电压(Vr)。参考电压(Vr)通过光点保护电路(100)和栅极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