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式触键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键。
现有的触键,不论是电话机上的,还是计算机上的,都是采用垂直按下的方式,而且每个触键只代表一至两个字符,因此占用面板面积大,不利于向小型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而且在暗处或夜间必须增设夜光装置,才能看清触键,使用不够方便,而且成本也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用面板面积小,在暗处或夜间无需增设夜光装置,使用方便的平推式触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其包括键钮、键盘和压合式开关,键钮设置在键盘上,在键钮的水平方向上设有八个键头,键头呈“米”字形结构排列;每个键头前端处的键盘上都设置有一个压合式开关,在键钮的底部也设有一个压合开关。
为使平推触键时有准确的方向感,本发明在所述的两相邻键头之间的夹角处设有一限位尖角及复位弹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所述的键钮为一钮块,钮块与各键头连成一体;所述复位弹片呈“U”字形结构,限位尖角与复位弹片都与键钮连为一体;在“U”字形弹片的夹角处设置有一挡块,挡块固定在键盘上,挡块与限位尖角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所述的键钮为一钮杆,所述的挡块与两相邻键头之间的夹角形状相适配,并与键盘连为一体。
本发明平推式触键,在键钮的水平方向上设有八个开关,在底部设有一开关,共有九个开关,配合翻转键,每一键可代表两个字符,故最多可代表18个字符。依次平推键钮八个方向地键头,相应方向的开关便触动接通,完成相应的字符功能;当用力按下键钮时便触动底部开关,完成其代表的字符功能。
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复位弹片,当每次平推键钮动作完成后,在复位弹片的作用下,将键钮推回原始位置;当手的推力方向不在键头方向上时,也在限位尖角的作用下,迫使键头朝开关方向滑去,避免了因方向不对而按出错误的字符。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使用时具有很强的方向感,在暗处或夜间无需增设夜光装置,而且占用面板面积小、整个平推式触键最多时可代表18个字符,使用非常方便,尤其适合盲人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6、7、8分别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所示的平推式触键,包括键钮1、键盘2和压合式开关3,键钮1设置在键盘2上;所述的键钮1为钮块,在键钮1的水平方向上设有八个键头4,钮块1与各键头4连成一体,键头4呈“米”字形结构排列;每个键头4前端处的键盘2上都设置有一个压合式开关3,在键钮1的底部也设有一个压合式开关3;在两相邻键头4之间的夹角处设有限位尖角5、复位弹片6,弹片6呈“U”字形结构,尖角5与弹片6都与键钮1连为一体;在复位弹片6的夹角处设置有一挡块7,挡块7固定在键盘2上,挡块7与尖角5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所示的平推式触键,包括键钮1'、键盘2和压合开关3,键钮1'设置在键盘2上;所述的键钮1'为一钮杆,在钮杆1'的水平方向上设有八个键头4,键头4呈“米“字形结构排列;每个键头4前端处的键盘2上都设置有一个压合式开关3,在钮杆1'的底部也设有一个压合式开关3;在两相邻键头4之间的夹角处设有一挡块7,挡块7与键盘2相连。
如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电话机的示意图。图中,拨号键8向八个不同方向推动即可拨同“1~8”个号码,快速按下拨出“9”,按下停半秒再抬起拨出“0”;功能键9按下为“接听”,其余平推各方向分别控制各常用功能。所指电话机包括无绳电话、手机。
如图6,为本发明应用于遥控器的示意图。以电视遥控为例,功能键10平推各方向分别控制各常用功能,频道键11平推选择“1~8”频道,按下表示“+10”,如按下两次,再推向“3”,表示“23”频道。
如图7,为本发明应用于全功能键盘鼠标的示意图。鼠标12除原有鼠标功能外,各推键13可完成键盘所有功能,从而抛弃了传统大而笨的键盘,而且单手即能操作,尤其适合于设计人员。
如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密码键盘的示意图。14为平推键,15为辅助键,16为确认指示灯,每拨一码亮一灯以表示确认。本密码键盘优点是结构简单耐用,最突出的优点是保密性-旁人根本无法看出拨码者所拨何码。可广泛应用于自动柜员机、保险柜、密码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