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向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形成的真空中发射电子的方式的显示装置,特别是将配置于显示区域且平行地保持前述两基板的间隔保持构件做成独立构造,用该间隔保持构件高精度地保持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间的间隔而实现稳定的显示特性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述了旨在提供如下的平板型图像显示装置构成,该图像显示装置是在显示基板与背面基板间具有相对于大气压保持两基板的隔板的平板型图像显示装置,前述隔板使用了组合成格子状的金属板,在该金属板上设有真空排气用的孔,该隔板容易进行加工与组装,可高精度地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隔板,可防止由振动、冲击等引起的裂纹、崩碎,从而减少了图像缺陷。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记述了如下的图像显示装置构造,通过使金属板的板厚与显示基板的荧光体间的间隔一致而形成黑矩阵,不需另外形成黑矩阵就可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记述了这样地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用加热、烧结含有玻璃和从硅、锌、铝、锡、锰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金属的密封用导电性熔合玻璃而成的密封构件结合背面板与隔板,可不使之产生热应力地接合构件之间并可赋予导电性。
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记述了,通过铝膜密封前面基板与侧壁,并使支撑构件的高度形成得比侧壁的高度低,可以容易而确实地进行真空外围器的密封接合,可更加确实使前面基板与侧壁的接合面无间隙地接触,从而可以得到具有高真空气密性的图像形成装置。
专利文献1:第25661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3385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2-358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背景技术中,当使多个金属板组合成格子状来构成隔板时,即使是各金属板精度比较高,由多个金属板组合成格子状引起的积累误差也大,因此存在有可能由隔板遮蔽一部分有效图像而产生图像缺陷等,使得这种显示装置不能满足所要求的尺寸精度。
而且,当使隔板的高度比侧壁低时,存在如下的问题: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有可能产生翘曲,该翘曲有可能使基板产生裂纹,并且使得在基板整面范围中难以使两基板间的间隔均一。
上述问题、可以借助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该技术案是:特别设定两基板的压缩应力与设置在两基板间的间隔保持构件(以下称作隔板组装体)的数量和压曲强度、由陶瓷材料构成隔板组装体并使该隔板组装体成为可自立的构造,在显示区域配置多个这样的隔板组装体。
采用本发明,可防止由大气压引起基板产生裂纹、同时可高精度地保持两基板间的间隔,从而可得到高清晰度的大型显示装置。另外,由于其压曲强度比由玻璃制作的隔板组装体高数倍左右,因此可减少单位面积中的隔板组装体的配置数量,同时可减少由隔板组装体遮蔽有效图像一部分而引起图像缺陷的可能性。
采用本发明,由于是由集合体形成的隔板组装体,该集合体是将多个平板状的支撑构件(以下称作隔板)相组合做成可独立的构造,可防止隔板组装体的倒塌和倾斜,高精度地保持两基板间的间隔。另外,由于分散配置多个隔板组装体,从而可以避免因隔板组装体遮蔽一部分有效图像而产生图像缺陷的可能性。再者,由于隔板组装体可自立,因此隔板组装体与基板的固定比较容易。
采用本发明,通过构成一个隔板组装体的多个隔板中的一个或多个隔板的高度改变为其它的高度,不减小排气传导性就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所希望的高真空,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隔板组装体与基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轻电极损伤与隔板产生崩碎的可能性。
采用本发明,通过使构成隔板组装体的隔板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隔板上具有组合用的结合部,可提高隔板组装体的尺寸精度,从而可高精度地保持两基板间的间隔,可得到高品质的显示。
采用本发明,通过以隔板的高度为基准设定接合部的深度,可使隔板组装体实现自立。另外,由于使相结合的隔板的各凹部底面相互非接触,可避免凹部的应力集中,从而可保持隔板的强度,且可使组合起来的隔板组装体成为规定的高度。
采用本发明,可避开隔板组装体引起的电场紊乱,由于隔板组装体是单独可自立的,因此可缩短作业工序。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表示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图1(a)是从前面基板侧看的俯视图,图1(b)是从图1(a)的A方向看的侧视图。
图2是取去图1的前面基板表示的背面基板的要部俯视图。
图3是沿图2的B-B线的背面基板的部分剖视图和与该背面基板相对应部分的前面基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的C-C线的背面基板的局部剖视图和与该背面基板相对应部分的前面基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6(a)、图6(b)与图6(c)是详细表示隔板组装体的图,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侧视图,图6(c)是正视图。
图7是长隔板的立体图。
图8是短隔板的立体图。
图9是结合部的立体图。
图10(a)、图10(b)与图10(c)是表示本发明的隔板组装体的另一例子的图,图10(a)是俯视图,图10(b)是侧视图,图10(c)是正视图。
图11是第二长隔板的立体图。
图12(a)、图12(b)与图12(c)是表示本发明的隔板组装体的再一例子的图,图12(a)是俯视图,图12(b)是侧视图,图12(c)是正视图。
图13是第三长隔板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二短隔板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隔板组装体的又一例子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隔板组装体的配置形式的另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隔板组装体的布置形式的再一例的俯视图。
图18(a)、图18(b)与图18(c)是说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的隔板组装体和基板的固定方法的模式图,图18(a)是俯视图,图18(b)是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8(c)是沿图18(a)D-D的要部剖视图。
图19是表明本发明的隔板的布置形式的又一例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隔板的又一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a)-图5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a)与图1(b)表示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图1(a)是从前面基板侧看的俯视图,图1(b)是从图1(a)A方向看的侧视图,图2是取去图1的前面基板的、表示的背面基板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B-B线的背面基板的部分剖视图和与其背面基板相对应部分的前面基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的C-C线的背面基板的部分剖视图和与其背面基板相对应部分的前面基板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在这些图1(a)~图5中,参照附图标记1是背面基板、2是前面基板,该两基板1、2由数mm、例如3mm的玻璃板构成。3是支撑体,该支撑体3由数mm、例如3mm的玻璃板或熔合玻璃板的烧结体构成。4是排气管。前述支撑体3呈环绕状夹设在前述两基板1、2的周缘部间,通过两基板1、2与熔合玻璃那样的密封接合构件5被气密密封接合。由该支撑体3和两基板1、2与密封接合构件5围成的空间通过前述排气管4被排气,例如保持10-3~10-5Pa真空度而构成显示区6。另外,前述排气管4安装于前述背面基板1的外表面上,与贯穿该背面基板1而设置的通孔7连通。
8是阴极配线,该阴极配线8在前述背面基板1的内表面向一方向(x方向)延伸设置数个,该数个阴极配线8在与该方向相交叉的另一方向(y方向)上并列设置。该阴极配线8例如由蒸镀形成的,或者是将在粒径为数μm、例如1-5μm左右的导电性银粒子中混入呈现绝缘性的低熔点玻璃而成的银胶进行厚膜印刷,然后例如在600℃左右烧结而形成的。
在该阴极配线8的表面上以规定的间距形成有含有碳纳米管(CNT)的电子源(未图示)。该阴极配线8的端部被引出到支撑体3的外侧。9是控制电极,10是绝缘层,前述控制电极9具有以与前述阴极配线8同样的间距开孔的电子通过孔91。而绝缘层10也具有与前述电子通过孔91同轴的开口101。该绝缘层10是由厚膜印刷或者干膜与浸蚀的组合等方法形成的。控制电极9形成在上述绝缘层10的另一面上,是用例如银胶直接印刷的方法、或者用金属蒸镀法、或电镀等层叠形成的方法、或者用搭载其他构件的方法等构成的。
附图标记11是由陶瓷材料构成的隔板组装体,该隔板组装体11配置于背面基板1与前面基板2间,将其上下端面例如以含有银的粘接剂那样的导电性构件12分别固定于背面基板1与前面基板2上。该隔板组装体11的构成是,在各自的结合部分以正交配置的方式将板状的长隔板111和同样呈板状且比前述长隔板111短的短隔板112相嵌合,组合成大致交叉状(十字架)而成为可自立的集合体。
将由这些可自立的集合体构成的隔板组装体11分散配置于显示区域6内。这些组装体11的配置数量与配置位置应设计为,由大气压所产生的应力能够大致均等地施加于所配置的各隔板组装体11上,不产生基板损伤和隔板组装体压曲等。另外,如前所述,将各隔板组装体的上下端面用导电性构件12分别固定于背面基板1与前面基板2上。
另一方面,在前面基板2的背面基板1一侧配置了萤光体层14和覆盖该萤光体层14的金属敷层(阳极)15,从电子源发出并通过绝缘层10的开口101和控制电极9的电子通过孔91的电子束穿过金属敷层(阳极)15射到荧光体层14上而发光。另外,也可以采取图中未示出的以黑矩阵(BM)膜围着荧光体层14的周围构成。
图6(a)、图6(b)与图6(c)是详细表示前述隔板组装体11的图,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侧视图,图6(c)是正视图,图7是长隔板111的立体图,图8是短隔板112的立体图,图9是结合部的立体图,对与前述图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
在图6(a)~图9中,长隔板111是长度为b1、高度为L1、厚度为h1的板状隔板,在长度b1的大致中央具有结合部13。该结合部13由在一端面111a一侧具有开口、从那里向另一端面111b延伸的宽度为Wa、深度为La的长方形的凹部构成,在其底部111c为了避免应力集中使其带有圆角。该结合部13的深度La被设定为隔板高度L1的2/3~7/15,成了与其他隔板组合时相互的底部111c间为非接触状态的尺寸。当结合部13的深度La超出这个范围而过深时,产生强度降低的问题,反过来,若结合部13的深度La过浅,则在组合时影响到隔板组装体的尺寸、且有可能造成隔板损伤,所以最好还是在前述范围内。
另一方面,短隔板112除了长度b2比前述长度b1短以外,其高度L2、厚度h2与结合部13分别与前述长隔板111的相应尺寸、形状相同。使这样的长隔板111与短隔板112在结合部13以正交配置方式相配合,将高度与L1相同的集合体作为隔板组装体11。
对这样的隔板组装体11如前所述,要求具有克服施加于两基板1、2上的负荷保持两基板的间隔为规定值的功能,因此,要求具有所希望的压曲强度Pk。
在这里,这种隔板的压曲强度Pk用以下的一般式子表示。即、
Pk=nπ2EI/L2 (式子1)
式中:n:由支撑方法决定的系数,
E:杨氏模量(kgf/mm2),
I:断面惯性矩(mm4),
L:隔板高度(mm)。
另外,压缩应力σ与极限压缩应力σk分别由以下的一般式子表示。
首先是压缩应力σ、
σ=W/(b×h×s) (式子2)
式中:W:负荷(表面积×压力),
b:隔板长度(mm),
h:隔板板厚(mm),
s:隔板块数(块)。
极限压缩应力σk为
σk=Pk/(b×h) (式子3)
一般,前述基板1、2使用的是等离子体显示板等的平板显示装置所采用的由高应变点玻璃所构成的板厚为数mm、例如3mm左右的玻璃板。但是,该玻璃板的弯曲应力≤6.7kgf/mm2,从而,如果隔板间隔较大,则有着由大气压使玻璃板破裂的危险,如果考虑到安全系数,例如最好是以例如≤50mm的间隔配置隔板。另外,最好是隔板最低应具有能够承耐作用于100Cm2的大气压的压曲强度。
在本发明中,将前述压曲强度Pk、极限压缩应力σk、隔板件数S的关系设定为:
1≤σk×S/Pk<10
这样,可成为最佳的隔板配置,不会损伤基板和隔板,可以得到高可靠性的显示装置。
在这里,如果前述σk×S/Pk<1,则不能确保保持隔板的可靠性,难以保持两基板的平行,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其值大于10,作业性必然降低,更重要的问题是难以确保各电极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显示缺陷。
因而,当综合考虑安全性、作业性与显示品质等时,最好是:
3≤σk×S/Pk<5。
其次,在前述的实施例的具体例中,以陶瓷制作隔板,以基板间隔3mm夹着支撑体3粘接固定两基板1、2。从而,
E=40000、L=3mm、n=4,
并取h1=0.05mm、b1=85mm、b2=10mm、h2=0.05mm,以支撑体3围着的尺寸为:470mm×455mm,
将长短两个板状隔板111、112呈交叉状(十字架)组合起来而成的隔板组装体11的断面惯性矩I为;
I=(b1×h13+b2×h23)/12。
在该具体例的构成中,首先算出隔板组装体11的压曲强度Pk,
Pk=(4×3.14×3.14×40000×I)/(3×3),
再由I=(85×0.053+10×0.053)/12
求得Pk=173(kgf)。
即,该隔板组装体11的压曲负荷Pk=173(kgf)。
另一方面,从σk=Pk/(b×h)得到
σk=36.4(kgf/mm2)。
从而,由1≤σk×S/Pk<10得到
S=5~47个。因此、在图2中配置21个,将隔板组装体11的间隔在X、Y方向都设定为50mm。
另外,压缩应力σ由W/(b×h×S)得到
470×455×0.01(大气压)/(85×0.05+10×0.05)×S,在图2的例中,压缩应力σ为21.4(kgf/mm2)。
在该实施例中,可考虑作业性与安全性等配置隔板组装体,可提供基板无裂纹、而且隔板组装体无压曲、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另外,该隔板组装体的配置数量可这样选择配置:从作业性考虑数量少些、而从安全性考虑数量多些。
由于各隔板组装体11是可自立的构造,故其具有与基板的固定作业容易,自然可望提高作业效率,可高精度控制其与各电极的相互位置的特征。
另外,由于各隔板组装体11是可自立的构造,与基板固定时可保持相互位置一定,所以可避免组装后的基板变形,从而可提供能够尺寸精度高的显示装置。再者,通过用结合部将板状隔板组合起来,可做成能自立的集合体的隔板组装体,故能容易确保隔板组装体。
第二实施例
图10(a)、图10(b)与图10(c)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隔板组装体的另一例子的图,图10(a)是俯视图,图10(b)是侧视图,图10(c)是正视图,图11是第二长隔板113的立体图,对和前述图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些图中,第二长隔板113是在将长度b3大致3等分的两位置设置结合部13,除此之外,高度L3、厚度h3与结合部13分别与前述长隔板111的相应尺寸、形状相同。
使该第二长隔板113的各结合部13与前述短隔板112的结合部13分别以正交配置形式相配合,将高度和L3相同的集合体作为隔板组合体21。高度L3、厚度h3与结合部13分别与前述长隔板111的相应尺寸、形状相同。
在该构成中,压曲强度比前述的隔板组装体11更大,该隔板组装体21的压曲负荷Pk≈192(kgf)。
另一方面,由σk=Pk/(b×h)求得
σk≈36.6(kgf/mm2)。
从而,由1≤σk×S/Pk<10得到
S=6~53个。
另外,由于压缩应力σ=W/(b×h×S),与图2的例子一样,在S=21时、压缩应力σ=19.4(kgf/mm2)。
在该实施例中,隔板组装体21的自立变得更容易,可以防止隔板组装体的倒塌和倾斜,从而,使得从作业性与安全性等方面考虑来配置隔板组装体变得更容易,可以提供基板无裂纹、隔板组装体无压曲的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这种隔板组装体的配置数量可以这样选择配置:如前所述,从作业性考虑可以少些,从安全性考虑可以多些。
第三实施例
图12(a)、图12(b)与图12(c)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隔板组装体的再一例子的图,图12(a)是俯视图,图12(b)是侧视图,图12(c)是正视图,图13是第三长隔板114的立体图,图14是第二短隔板115的立体图,对和前述图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第三长隔板114为没有结合部的构造,除此之外,高度L4、厚度h4分别与前述长隔板111的相应尺寸、形状相同。
另一方面,第二短隔板115与前述的第一短隔板112不同,将板厚h5作成前述板厚h2的约2倍左右或2倍以上,另外,将高度L5做成前述高度L2的约1/2左右矮,并将结合部13的深度做成前述板厚h5的约1/2左右的深度L6。
在第二短隔板115的结合部13上以分别成正交配置形式配合前述第三长隔板114的两端,将高度与L4相同的集合体作为隔板组装体31。
在这种构成中、第二短隔板115当然有助于隔板组装体31自立,并具有形成排气时的气体流通路的构成。另外,如果在长隔板114上设置穿孔,则可以起到提高排气效率的作用。
该隔板组装体31的压曲强度比前述隔板组装体11的小,该隔板组装体31的压曲负荷Pk≈155(kgf)。
另一方面,从σk=Pk/(b×h)得到,
σk≈36.5(kgf/mm2)。
从而,从1≤σk×S/Pk<10得到
S=5~43个。
另外,由压缩应力σ=W/(b×h×S),和图2的例子一样,在S=21时、压缩应力σ=24(kgf/mm2)。
在该实施例中,容易实现隔板组装体31的自立,可以防止隔板组装体的倒塌或倾斜,另外,可使隔板组装体的高度均一,从而,可使从作业性与安全性等考虑来配置隔板组装体变得更为容易,可以提供基板无裂纹、而且隔板组装体无压曲的、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关于该隔板组装体的配置数量,如前所述,可以这样选择配置,从作业性考虑可以少些,而从安全性考虑可以多些。
第四实施例
图15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隔板组装体的又一例子,对和前述图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15中,隔板组装体41是将4个第二长隔板113在各结合部13组合而做成方形的集合体。在这里,在各长隔板113的中间部分开设通孔,这有可能提高排气传导性。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组装体41的自立变得比较容易,可以防止隔板组装体的倒塌或倾斜,从而,考虑作业性与安全性的隔板组装体配置变得更加容易,可以提供基板无裂纹、且隔板无压曲的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该隔板组装体的配置数量可以这样选择配置:如前所述,若从作业性考虑可少些,而从安全性考虑可以多些。
第五实施例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隔板组装体的布置形式的其他例的俯视图。对和前述图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16中,将前述隔板组装体11和由组合2个前述短隔板112而成的集合体构成的,比隔板组装体11小的隔板组装体51组合起来、配置成可均等地保持整个显示区6。
即,将这些尺寸不同的两种隔板组装体适当组合,在不能设置隔板组装体11的区域内,补充配置比前述隔板组装体11小的隔板组装体51。这样,在Y方向隔板组装体相互间以及最外层隔板组装体与支撑体3之间的间隔分别为LV1,在Y方向上等间隔配置多个隔板组装体;而在X方向的多列隔板组装体相互间以及最外侧隔板组装体与支撑体3之间的间隔分别为LH1,在X方向上等间隔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多个隔板组装体11和与其尺寸不同的多个隔板组装体51组合配置,可均等保持基板整个领域,可使由大气压产生的应力大致均衡地作用于各隔板组装体11、51,这样可提供基板无损伤、隔板组装体无压曲、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另外,由于各隔板组装体11、51具可自立的构造,其与基板的固定作业变得容易,当然可提高作业效率,且具有可高精度控制与各电极之间的相互位置的特征。还有,由于使最外侧隔板组装体与支撑体3之间的间隔和隔板组装体相互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最外侧隔板组装体不会受到支撑体与密封结合构件固定的影响,可在整个显示区均等保持基体。
第六实施例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隔板组装体的配置形式的另一例的俯视图。对和前述图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17中,在整个显示区6中,将前述隔板组装体21布置成为,使Y方向的隔板组装体相互间的间隔及最外侧隔板组装体与支撑体3之间的间隔分别为LV2;在Y方向上等间隔配置多个隔板组装体21;而使X方向的多列隔板组装体相互间的间隔及最外侧隔板组装体及支撑体3之间的间隔分别为LH2,在X方向上等间隔配置各隔板组装体;各隔板组装体21可均衡保持基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一种隔板组装体可向各隔板组装体均等施加负荷,可防止隔板组装体受到损伤。另外,可简化隔板组装体固定时的夹具构造,使作业管理变容易。再者,由于各隔板组装体21是可自立的构造,使其与基板的固定作业变得容易,当然可提高作业性,同时具有可高精度地控制与各电极的相互位置的特征。
第七实施例
图18(a)、图18(b)与图18(c)是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隔板组装体与基板的固定方法的模式图,图18(a)是俯视图,图18(b)是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8(c)是沿图18(a)的D-D要部剖视图,对和前述图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18(a)、图18(b)、图18(c)中,将内面具有荧光体层与阳极等的前面基板2的外面侧定位固定于均热台43上。接着,在前面基板2的内面上例如通过银胶等的导电性粘接剂固定隔板组装体11。在这种固定中,使用了后述的隔板安装板44、隔板固定板45与多个板弹簧46等。
首先,隔板安装板44具有与隔板组装体11大致相同形状的交叉形状的贯穿孔441、与该贯穿孔441相连通地设置的用于收纳前述板弹簧46的弹簧收纳部442以及与前述贯穿孔441连通并比该贯穿孔441宽的观察孔443。另外,前述隔板固定板45在对应于前述隔板安装板44的观察孔443的位置具有大致相同尺寸的观察孔453。
使用这些夹具,将长隔板111与短隔板112相交叉并将其插入竖立于隔板安装板44的贯穿孔441、利用观察孔443使位置对准后,以配置于弹簧收纳部442的板弹簧46垂直推压上述两隔板的板面而将前述两隔板定位。尔后,将隔板固定板45载置于前述隔板安装板44上,在利用观察孔453使其位置对准后,从隔板固定板45的上侧对其施加负荷、并对其进行加热、例如若是使银胶的导电性构件,则加热到450℃左右,从而将隔板组装体11熔接固定于前面基板2上。
在这里,前述隔板安装板与隔板固定板等的隔板固定用夹具,最好是以与基板等热膨胀系数大致相同的或者相近的材料构成,这样在熔接固定时可以抑制其变形,并且在固定后容易取下夹具。另外,隔板可从预先设置结合部的陶瓷块切出希望的形状、厚度而制成的,这样可以廉价获得隔板。
按照本实施例,由于可以以结合部将隔板组装体的两个隔板组合起来并以可独立的形状将它们固定,可将隔板组装体直立于前面基板,可防止隔板的倾斜,故可提供高品质的显示装置。另外,由于在固定时使夹具与前面基板的相互位置保持一定,固定后在前面基板上不容易产生变形。再者,固定后容易取下夹具,取下时夹具不会损伤隔板。
第八实施例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隔板的配置形式的又一例子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隔板的又一例子的立体图,对与前述图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19与同20中,如图20所详细表示的那样,隔板116是高度为L6、厚度为h6和一边的长度为b6的大致方筒形,在其一面上设置有与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的开口116a,是可以单体自立的构造。在整个显示区域6中,可将该隔板116配置为:在Y方向上等间隔配置多个上述隔板116,Y方向的隔板相互间的间隔和最外侧隔板与支撑体3之间的间隔分别是LV3;而在X方向的多列隔板相互间的间隔和最外侧隔板与支撑体3之间的间隔分别是LH3,并且,该多列隔板在X方向上等间隔配置,各隔板116均等地保持基板。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一种隔板可对各隔板均等施加负荷,从而可防止损伤隔板。另外,可简化固定隔板时夹具构造,且作业管理容易。再者,由于各隔板是可以单体自立的构造,使得各隔板与基板的固定作业变得容易,当然可望提高作业性,并具有可高精度控制隔板组装体与各电极的相互位置的特征。
如上所述,由于基于压曲强度、极限压缩应力、负荷等特别确定隔板组装体的配置,故可提供基板无破裂、隔板组装体无压曲、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另外,由于隔板组装体是可自立的构造,使其与基板的固定作业变容易,自然提高了作业性,同时具有可高精度地控制隔板组装体与各电极的相互位置的特征。
由于在隔板组装体与基板固定时可将基板与隔板组装体的相互位置保持一定,可以防止组装后的基板的变形,可提供高尺寸精度的显示装置。另外,通过用结合部组合板状隔板,可形成自立的集合体形式的隔板组装体,故可很容易地确保隔板组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