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运动体间互不干扰运行的方法与设施.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32560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9524.1

申请日:

1991.10.14

公开号:

CN1064329A

公开日:

1992.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00

主分类号:

E01D1/00

申请人:

齐有奎;

发明人:

齐有奎

地址:

029200内蒙古自治区霍林河矿区多种经营总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市内运动体间互不干扰运行的方法与设施,它所属技术领域为交通规则与路口桥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同一平面行人车辆间的相互干扰、效率低、事故多,投入高浪费大的问题。主要技术特征为:在交叉路口设置一座三层带耳直通桥,并由其若干构成组合式立交桥,形成运动体同向同行,相向分离,耳桥调向,人车各行其道的运行秩序。

权利要求书

1: 路口三层带耳(双耳或四耳)直通桥,由其最上层专供机动车辆直行或按规定转向并同时与中层联结沟通;中层供机动车辆与行人纵向平行分离行驶并通过耳桥和坡路与上层和下层桥面联结沟通,起到转向作用的特点,将同一平面纵横相向运动的物体规范地分离开来,并且,每一座三层带耳直通桥都是组合式立交桥的一部分。
2: 由权利要求1所述之设施,其特征是三层带耳直通桥对市内运动体所具有的导向和分离功能。
3: 由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三层带耳直通桥群可构成组合式立交桥。
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其特征是供机动车辆调向的耳桥和供非机动车辆或行人调向的坡路在不同层次上的同时存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设施,其特点是在三个桥面之间的空间辟为自行车(含摩托车)存放场。

说明书


本发明是根据现代城市交通的客观要求,设计一种能够使车辆行人等运动体在运行中有效分离的交通设施-路口三层带耳直通桥并采用新的市内交通规则。

    现行交通规则,在路口处于同一平面的情况下,仍具有前行和左右转向功能,致使路口运动体间相互干扰严重,效率极低,交通事故频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通常采用两种作法,一是人为的强制性措施,即在路口设置交通指挥指示系统,强制车辆行人间断性交替通过。二是采用客观性措施即在交叉路口建立交桥。但这两种作法均不完善。前者人力物力投入多,投入期限没有止境,投入效果差,路口车人通过率均低于50%,这更加恶化了城市交通状况造成极大浪费。且难于避免交通事故;后者投资大,占地多,搬迁任务重;除主要交通路口外,均难于(或不宜)采用,事实证明,这两种办法都不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由新的交通设施交叉路口三层带耳直通桥的自身功能来确定市内交通规则,实现城市交通的高速、安全和增效节支。

    三层带耳直通桥的构造与功能

    一、单体构造与功能

    1、最上层是专供机动车辆行驶的桥面,在直通桥面的两侧带有耳桥与中层联结以供转向并使不同层次相互沟通。其中,单向行驶桥两边各有一个耳桥,一个供左向转向,一个供右向转向,双向行驶桥两边各有两个耳桥,只供右向转向,不允许左向转向。

    2、中层桥面与上层方向垂直,分机动车道和人(包括自行车)行道,两种道路之间封闭,纵向平行。在正桥侧,人行道通过上、下坡路与最下层桥面联结沟通,引导行人调转方向。

    3、最下层是两条专供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下通道,在它的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处各有一条坡路与中层人行道联结,引导行人调转方向。

    二、三层带耳直通桥群的整体功能:

    三层带耳直通桥群可组合成组合式立体交叉桥,其条件是:a、完全单行带耳直通桥群成四边形地,由十六座桥构成组合式立交桥(见示图2)。b,完全双行带耳直通桥或两座双行带耳直通桥居中成四边形的,需由九座桥构成(见示图一)。c、只有一座双行带耳直通桥居中与其他桥构成四边形的,需要十二座桥构成(参见示图一、二)。

    双行桥不居中的,其数量与单行桥相同。

    桥的数量或构成形状满足不了以上条件的,组合不成完整的组合式立交桥。

    的组合式立交桥。

    以上单行三层带耳(双耳)直通桥和双行三层带耳(四耳)直通桥是就一般交叉路口而言的,对于那些特别狭窄的交叉路口则不宜采用这两种桥。

    狭窄交叉口应采用两层直通桥与三层带耳直通桥相配合。

    两层直通桥的构造与功能:

    1、两层桥面间纵横垂直,每层桥面均有纵向平行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两层桥间人行道通过引桥联结。

    2、在两桥面上,机动车辆只能直接通行,不能调转方向;行人既可以直接通行,又可以通过引桥调转方向。

    这样,市内交通规则就可以确定为:(人与车)右侧能行、耳(引)桥调向

    充分实现本发明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最佳方式是

    1、在每一交叉路口都设置一座三层带耳(双耳或四耳)直通桥或两层直通桥。

    2、相邻桥之间要用栅栏封闭以便分离机动车辆与行人。

    3、有机动车辆出入的企事业单位门前或公共汽车站前,要用活动栅栏封闭,满足人与车辆出入,避免行人闯入车道。

    4、街区封闭较长的,要在期间适当位置设置地下或空中人行通道供行人通过。

    实施本发明的优点:

    1、路口三层带耳直通桥,能够使同一平面上纵横相向交叉化为不同层次上互不干扰的直接通过,路口车人通过率可达100%。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车速,减少费用,节约能源,美化环境。

    2、由桥的功能决定了转向规则,转向比较规范且不与其他运动体发生冲突,在快捷高速的情况下实现安全运行。

    3、能够有效地规范运动体的行使,车与人各行其道,相互不会因外界干扰减速或停滞

    4、由于三层带耳(双耳或四耳)直通桥和双层直通桥自身功能能够满足现代城市交通的需要,路口的交通指挥人员和信号系统与设施均可撤除。

    5、各类型多层直通桥可广泛地适应各种十字交叉路口的需要。

    6、能够大幅度多方面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利用正桥柱间和引桥下面的空间存放自行车(含摩托),能够有效地解决厂区自行车存放场地紧张的问题。

    8、利用三层带耳直通桥的组合功能组成立交桥,可以使城市交通更便捷且不用增加新的投资。

市内运动体间互不干扰运行的方法与设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内运动体间互不干扰运行的方法与设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内运动体间互不干扰运行的方法与设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内运动体间互不干扰运行的方法与设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内运动体间互不干扰运行的方法与设施.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市内运动体间互不干扰运行的方法与设施,它所属技术领域为交通规则与路口桥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同一平面行人车辆间的相互干扰、效率低、事故多,投入高浪费大的问题。主要技术特征为:在交叉路口设置一座三层带耳直通桥,并由其若干构成组合式立交桥,形成运动体同向同行,相向分离,耳桥调向,人车各行其道的运行秩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