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580000623.8
2005.05.09
CN1819958A
2006.08.16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B65H5/00(2006.01); B41J2/01(2006.01); B41J29/00(2006.01)
B65H5/00
株式会社理光;
井本晋司; 伊东阳一; 小暮成一
日本东京都
2004.05.12 JP 142378/2004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王冉;杨梧
在成像装置中,AC偏压提供到传送带,并且在记录纸的打印侧上的电荷总量减少。在纸的打印侧上产生彼此不同的正极性电荷和负极性电荷,从而两种电荷彼此抵消,并且在纸的打印侧的电荷被消除。此外,当纸静电吸附到传送带并被传送到纸面对头的位置时,电荷消除体消除在纸的打印侧的电荷。
1、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头单元,具有用于排出墨水的排出喷嘴,其中所述头单元从排出喷嘴排出墨水以在记录纸上打印图像;传送单元,面对所述头单元并沿移动方向把纸传送到纸面对头单元的位置;充电单元,设置在所述传送单元中,以向所述传送单元提供AC偏压;和电荷消除单元,消除记录纸打印表面的电荷,所述电荷消除单元设置在沿传送单元的移动方向的充电单元的下游侧上以及头单元的上游侧上的位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电荷消除单元包括导电元件。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电荷消除单元由推动记录纸抵靠传送单元的压力辊组成。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电荷消除单元由导电刷组成。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导电刷构造得具有大于(1/2)X的宽度,其中X表示从传送单元的正充电部分到传送单元的负充电部分的距离。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在传送带面对电荷消除单元的位置向所述电荷消除单元供应与传送单元的传送带充电极性相反的电压的电压供应单元。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传送单元从充电单元到电荷消除单元的移动距离由从X的整数倍中减去(1/2)X而获得的距离表示,其中X代表从传送单元的正充电部分到传送单元的负充电部分的距离。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电压供应单元,从而当传送单元的移动停止时没有电压施加到充电单元和电荷消除单元。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电压供应单元,从而根据记录纸的类型而改变供应到电荷消除单元的电压。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单元包括缠绕至少两个辊的传送带,且所述电荷消除单元设置在记录纸被传送带沿所述至少两个辊的每个的曲率传送的位置的下游侧上,沿传送单元的移动方向。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电荷消除单元设置在靠近头单元的位置。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反转记录纸的纸反转单元;和纸分离单元,当传送单元在图像打印在记录纸的打印面上之后反相旋转以把记录纸传送到纸反转单元时,把电荷消除单元从记录纸分离。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加热记录纸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沿传送单元的移动方向设置在电荷消除单元上游侧的位置。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具有用于排出墨水的排出喷嘴的头单元,和面对头单元并把记录纸传送到面对头单元的位置的传送单元,其中头单元从排出喷嘴排出墨水到纸上,从而在记录纸上打印图像。 背景技术 常规地,喷墨打印机公知为从头单元的排出喷嘴排出墨滴并在来自存纸盒的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 在喷墨打印机中,从排出喷嘴排出的墨滴直接到达纸,且图像打印在纸上。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图像,需要提高在记录纸上的墨滴定位的精度。 已经有一些可想到的用于提高墨滴位置精度的方法:保持头与纸的距离固定,采用高精度进行纸的传送等。 日本待审专利申请第04-201469号和日本待审专利申请第09-254460号公开了用于采用高精度传送纸的方法,其中把纸传送到接触头单元的位置的传送带被均匀充电,且提供了用于把纸静电吸附到传送带的结构。 然而,均匀充电传送带的结果是,当纸静电吸附到传送带时,纸在传送带电场的影响下被介质极化。此介质极化导致在纸的传送带侧产生与传送带极性相反的电荷,并导致在纸的打印侧产生与传送带相同极性的电荷。 与此同时,具有与传送带相反极性的实际电荷从纸内部逐渐移动到纸的传送带侧,且具有与传送带相同极性的实际电荷从纸内部逐渐移动到纸的打印侧。因此,由于在传送带上的电荷与在纸的传送带侧的电荷是逐渐平衡的,传送带的电场变弱且通过介质极化产生在纸上的电荷总量减少。当纸被传送带传送到其接触头单元的位置时,在纸的打印侧上的大部分电荷变成实际电荷。 如图21(a)所示,在纸的打印侧上的实际电荷的影响下,在传送带120上的纸与头130之间产生电势差,且产生电场。因此,在电场的影响下,从头130的排出喷嘴131排出的墨滴如图21(b)所示被充电。 因此,墨滴的飞行在纸与头130之间的电场的影响下被干扰,且因此降落位置偏离。 此外,如图21的(c)和(d)所示,墨雾回流到头130,且墨雾粘附到头130的排出喷嘴,这将引起粘附的墨水干扰头130的墨水的正常排出的问题。 为了克服此问题,日本待审专利申请第2003-103857号公开了其中AC偏压施加到传送带且传送带被交替充电到正极性和负极性之一的结构。 然而,在把传送带交替充电到正极性和负极性之一的情况下,在从传送带上的正电荷到传送带的垂直方向产生不均匀电场,但该电场在其中心朝传送带上的负电荷偏离。 由于在传送带上产生闭合结构的电场,来自传送带的电场对纸的打印侧的影响变弱。因此,在纸的打印侧产生的电荷总量减小。 此外,如果经过延长的时间,移动到纸的打印侧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吸引并抵消。因此,当纸被传送到接触头单元的位置时,在纸的打印侧几乎不存在任何电荷。 因此,纸与头单元之间的电势差不再增加,且不产生电场。因此,抑制了墨滴被充电且墨滴的飞行被干扰且降落位置偏离,或者墨雾回流并粘附到头的排出喷嘴。 为了消除纸的打印侧的实际电荷,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因此,为了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在纸上的实际电荷,使得即使纸被传送到其接触头单元地位置也不存在电势差,需要保证从纸被静电吸附到传送带的瞬间到纸到达其接触头单元的位置的瞬间的时间。 常规地,如果为了提高打印速度而增加纸的传送速度,在纸的打印侧的实际电荷不能在纸到达其接触头单元的位置时消除。因此,电荷保持在纸的打印侧且在纸与头单元之间产生电场。因此,存在墨滴降落位置偏离,或者墨水雾粘附到头排出喷嘴的问题,且难于采用常规成像装置获得高质量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上述问题的改进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即使增加纸的传送速度以提高打印速度,该装置也能抑制墨滴降落位置的偏离和墨滴粘附到头排出喷嘴,并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头单元,具有用于排出墨水的排出喷嘴,其中所述头单元从排出喷嘴排出墨水以在记录纸上打印图像;传送单元,面对所述头单元并沿移动方向把纸传送到纸面对头单元的位置;充电单元,设置在所述传送单元中,从而向所述传送单元提供AC偏压;和电荷消除单元,消除记录纸打印表面的电荷,所述电荷消除单元设置在沿传送单元的移动方向的充电单元的下游侧上以及头单元的上游侧上的某一位置。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使电荷消除单元包括导电元件。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使电荷消除单元由相对传送单元推动记录纸的压力辊组成。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使电荷消除单元由导电刷组成。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使导电刷具有大于(1/2)X的宽度,其中X表示从传送单元正充电部分到传送单元负充电部分的距离。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还包括向所述电荷消除单元供应与传送单元的传送带充电极性相反的电压的电压供应单元,该电压供应单元位于传送带面对电荷消除单元的位置。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如此构造使得传送单元从充电单元到电荷消除单元的移动距离由从X的整数倍中减去(1/2)X所获得的距离表示,其中X代表从传送单元的正充电部分到传送单元的负充电部分的距离。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还包括控制电压供应单元的控制单元,从而当传送单元的移动停止时没有电压供应到充电单元和电荷消除单元。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成还包括控制电压供应单元的控制单元,从而根据记录纸的类型而改变供应到电荷消除单元的电压。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使传送单元包括缠绕至少两个辊的传送带,且电荷消除单元设置在记录纸被传送带沿至少两个辊的每一个的弧度传送的位置的下游侧,沿传送单元的移动方向。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使所述电荷消除单元设置在靠近头单元的位置。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还包括:反转记录纸的纸反转单元;和纸分离单元,当传送单元在图像打印在记录纸的打印面上之后反向旋转以把记录纸传送到纸反转单元时,把电荷消除单元从记录纸分离。 上述成像装置可以构造得还包括加热记录纸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沿传送单元的移动方向设置在电荷消除单元的上游一侧上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AC偏压供应到传送单元使得传送单元被交替充电到正极性和负极性之一,且在传送带上产生闭合电场。在记录纸打印表面上的电荷总量减少,且在记录纸的打印表面上产生正电荷和负电荷,使得两种电荷彼此抵消。因此,在纸的打印侧上的电荷被消除,且抑制了纸与头之间电场的产生。 此外,当记录纸被静电吸附到传送单元并传送到纸面对头的位置时,电荷消除单元消除在纸的打印表面上的电荷。因此,即使传送速度增加以缩短纸到达该位置的时间,且正电荷与负电荷难以彼此抵消时,电荷消除单元消除纸的打印表面上的电荷。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消除纸的打印表面上的大部分电荷。 因此,即使传送速度增加,通过采用电荷消除单元消除记录纸打印表面上的电荷,以及通过施加AC偏压到传送单元消除记录纸的打印表面上的电荷,可以抑制记录纸与头单元之间电场的发生。 这使得从头单元排出的墨滴的充电、墨滴降落位置的偏离、或者干扰头单元墨水正常排出的墨雾的回流及到头单元排出喷嘴的粘附可以得到抑制。因此,即使进行高速打印,也可以获得图像中无干扰的高质量图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定和优点将从下面接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喷墨打印机的轮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打印机的控制板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传送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4A是用于解释传送带上的电场的示意图,而图4B是用于解释纸的电荷极性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解释表面电势衰减时间与充电周期长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解释对于每张纸的表面电势与充电周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大宽度的电荷消除刷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小宽度的电荷消除刷的透视图; 图9是用于解释大宽度电荷消除刷与小宽度电荷消除刷的电荷消除效果差别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电荷消除刷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解释电荷消除效果与电荷消除刷设置位置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是用于解释分离机构工作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偏压供应到电荷消除刷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A是示出导辊用作电荷消除辊的结构的示意图,而图14B是示出压力辊用作电荷消除辊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电荷消除辊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解释电荷消除效果与电荷消除辊设置位置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7是用于解释充电周期长度变短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荷消除辊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开关的开启/关闭时序的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解释控制开关的开启/关闭时序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21是用于解释常规图像形成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给出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 下面,将喷墨打印机(也称为打印机)作为实施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而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轮廓结构。 如图1所示,打印机100包括打印机械单元23,其具有被可移动支撑的托架9。该托架9通过驱动单元工具(未示出)在垂直于记录纸的传送方向(主扫描线)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此外,打印机100包括传送单元21,其把纸从馈纸盘18通过纸面对打印机械单元23的位置传送到导出盘26。 打印头13设置在打印机械单元23的托架9上,该打印头具有用于排出彩色的例如Y(黄)、M(品红)、C(青)和B(黑)各种墨水到记录纸的排出喷嘴。 传送单元21包括其中装载多张纸的馈纸盘18、从馈纸盘18送出纸到传送辊10的送纸辊19、从馈纸盘18中的多张纸中分离出一张并把该纸送出到传送辊10的分离衬垫20和引导从馈纸盘18供应的纸的移动的馈纸导向装置27。 传送辊10与张力辊11一起向传送带12施加张力。传送带12把从馈纸盘18供应的纸传送到纸面对头13的位置。 通过驱动单元(未示出),在图1中传送辊10顺时针旋转,使得传送带12沿图1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以循环方式移动。 此外,传送单元21还包括推动纸抵靠传送辊10的压力辊16、引导纸的移动的纸导件22、导辊28和对传送带12表面充电的充电辊15。 纸导件22具有大于传送辊10的曲率半径的曲率半径,以形成用于改变纸的传送方向的传送通道,该传送通道几乎沿传送辊10的曲率的垂直方向,约90度向上传送。 由于压力辊16推动传送带12抵靠传送辊10,传送带12与传送辊10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这用于防止传送带12到传送辊10的移动,并且可能以足够的精度实现纸的传送。 此外,消除纸的打印侧上的电荷的电荷消除元件29设置在充电辊15与头13之间。此外,设置在面对头13位置的是传送导板14,其引导传送带12,而且此传送导板14设置在传送带12的内周表面侧上。 此外,传送单元21还包括把其上打印有图像的纸与传送带12分离的分离元件17、把纸导出到导出盘26的导出辊25和具有类星状横截面的辊24。 此外,在此实施例的打印机100中设置反转纸的纸反转单元30,且该打印机100能在纸的两侧打印图像。 图2示出打印机100的控制板43的结构。该控制板43包括CPU 40、ROM 41和RAM 42。传感器45、用于驱动头13的驱动电路44、传送单元21、连接到充电辊15的AC偏压单元32等连接到控制板43。AC偏压供应单元32将在后面解释。 接着,将解释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打印操作。 图像信号从个人计算机发送到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且根据图像信号进行打印。 首先,纸通过馈纸辊19从馈纸盘18供应到传送辊10。从馈纸盘18供应的纸被引导元件22和压力辊16引导,并由传送带12几乎沿垂直方向向上传送。 用充电辊15充电传送带12的表面,使得纸被静电吸附到传送带12。 吸附到传送带的纸被纸导件22和压力辊引导,纸传送的方向改变约90度,且纸几乎在水平状态被传送到纸面对头13的打印位置。 当由传送带12传送的纸到达纸面对头13的位置时,传送带12的移动中止且纸的移动也停止。 并且当托架9根据图像信号沿主扫描线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头13排出墨滴到停止的纸的预定部分,从而在纸上打印出图像的一条线。这条线意味着沿着其中头13能在纸上打印图像的子扫描线方向的范围。 在沿主扫描线方向完成图像的一条线的打印之后,进行预定时间的传送带12的驱动,纸沿着朝向导出盘26的方向移动一条线,且纸的移动停止。 与上面类似,根据图像信号,当托架9沿主扫描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头13打印图像的一条线。上述程序重复预定次数且整个图像打印在纸上。 因此,当重复纸的传送和停止并在纸上形成图像时,纸被静电吸附到传送带,且可以稳定地将纸传送到纸面对头的位置。此外,由于纸被压力辊16推动抵靠于传送带,纸可以确定地静电吸附到传送带12。 打印有整个图像的纸被分离元件17从传送带12分离,并被导出辊25和辊24传送到导出盘26,从而导出打印过的纸。 在双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中,在整个图像打印在纸的一面上之后,传送带12反向旋转,且纸被传送到纸反转单元30。被纸反转单元30反转的纸被再次引导到引导元件22或压力辊16附近,并被传送带12传送。 当纸到达纸面对头单元13的位置时,进行与上述同样的过程,且整个图像打印在纸的另一侧上。 并且在两侧均打印有整个图像的纸被分离元件17从传送带12分离,并被导出辊25和辊24传送并导出到导出盘26。 接着,将解释传送带12。图3A和图3B是传送带12的截面图。 无论是图3A所示的包括绝缘层30的一层结构的环形带,还是图3B所示的包括绝缘层30和导电层31的两层结构的环形传送带,都可以用作传送带12。 在两层结构的传送带12中,绝缘层30用作接触充电辊15和纸的外周表面。导电层31用作与传送辊12或张力辊11形成接触的内周表面。 有可能通过使用装配类型在环形结构中设置传送带。或者传送带12的两端可以通过胶等连接到一起,且可以使其成环形结构。绝缘层30由不包括任何导电控制材料的材料形成,诸如PET、PEI、PVDF、PC、ETFE和PTFE的树脂以及人造橡胶。 至于绝缘层30的体电阻率,期望超过1012[Ωcm]。更优选地,绝缘层30的体电阻率是1015[Ωcm]。导电层31包括与绝缘层30同样的树脂或人造橡胶。导电层31可以包括碳作为导电控制材料,且调整得使其体电阻率设为105-107[Ωcm]。 充电辊15由具有106-109[Ωcm]的体电阻率的导电元件形成。此外,供应±2kV的AC偏压到充电辊15的AC偏压供应单元32连接到充电辊15。 虽然各种波,例如正弦波和三角波都可以用作施加到充电辊15的AC偏压,但方波被认为是理想的。并且用充电辊15将极性交替不同的电压施加到传送带12的绝缘层30,且在传送带12的绝缘层30中不同的极性电荷被轮流充电。 如图4A所示,在传送带上,垂直于传送带产生传送带12上的正电荷,且在传送带12上产生中途弯曲并面对负电荷的微小电侧面(minute electricside)。 由于此时绝缘层30的体电阻率设为超过1012[Ωcm],在绝缘层30上充电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移动,且相互电荷(mutual charge)没有抵消。因此,可以轮流获得在传送带12上稳定并被负充电的正电。 如果从馈纸盘18传送的纸被传送带12传送,纸将被从传送带12产生的电场50进行介质极化,如图4B所示。 通过此介质极化在面对纸的传送带12上产生充电极性的电荷,而在纸的传送带12侧中产生相反的极性,并且纸在传送带12上进行静电吸附。 另一方面,在纸的打印侧由传送带的电场产生很少的电荷,因为与产生在传送带12侧中的电荷相比,纸的打印侧受到从传送带12产生的电场的影响很小。 来自传送带的电场在传送带上部圆形地弯曲。因此,靠近传送带被正充电的部分与传送带被负充电部分之间的边界的电场变得平行于纸,且在纸的打印侧不产生电势。 因此,在位于传送带12被正充电的部分与进行负充电的部分的边界附近的纸的打印侧不产生电荷。因此,产生在纸的打印侧的电荷与产生在传送带12侧的电荷相比减少了。 并且如果时间流逝,面对纸张的传送带12上的充电极性的电荷以及相反极性的电荷将从纸内部逐渐移动到纸的传送带侧,并将弱化传送带的电场的影响。并且在传送带的电场影响下由介质极化所产生的电荷总量减少。 此外,传送带12上的充电极性的电荷同时面对这种情况,并且这一极性从纸内部逐渐移动到纸的打印侧。 此外,虽然纸的表面电阻是1011-1013[Ω/□]并且这是高电阻,但是由于其具有导电性,移动到打印侧的电荷和到达的电荷处于不稳定状态。 因此,随着时间的进行,在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荷彼此引起不同的极性、消失、并减少在纸打印侧附近的电势。 在另一方面,与纸的打印侧相似,由于来自传送带的强大的电场发挥作用,电荷抵消纸的传送带侧,其存在并且不消失。因此,由于失去了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荷,纸和传送带的静电吸附力增加。 此外,由于通过纸的打印侧抵消电荷以及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势变低,结果产生在头与纸的打印侧之间的电场停止。因此,从头排出的墨滴能抑制产生降落位置偏离,或者墨雾响应于电场的影响粘附到头。 图5是用于解释表面电势衰减时间与充电周期长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施加到传送带12的电压设为±2kV,且此时将纸表面电势设为小于500V。 此外,充电周期长度是从电荷从传送带12的负(正)充电到正(负)充电的位置到电荷从后面的负(正)充电到正(负)充电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如图4A所示。 此外,改变传送带12的传送速度使得充电周期长度不同。即,当充电周期长度被缩短时使传送速度进行得晚,而充电周期长度被延长时使传送速度进行得早。 如图5所示,其显示出表面电势的衰减时间与充电周期长度的2nd次幂成比例。 因此,如果充电周期长度缩短,电势衰减时间就能缩短。随着充电周期长度变长,正(负)极性的充电部分变长。 结果,为了使正(负)极性充电部分中心附近的电荷可以抵消负(正)极性电荷而移动的距离变长,且电荷移动的实际电阻率变高。 因此,正/负极性电荷的距离分离的结果,正负电荷充分放出并且彼此抵消的时间增加。结果,电势的衰减时间变长。 图6是用于解释三种根据实验要求的表面电阻不同的纸表面电势与充电周期长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型式A的表面电阻率是1.8×1013[Ω/□],型式B的表面电阻率是1.2×1012[Ω/□],而型式C的表面电阻率是5×1011[Ω/□]。 此外,施加到传送带12的电压设为±2KV,而纸接触传送带12并测量1.6秒之后的表面电势。 如果不考虑图6所示的纸的表面电阻率而缩短充电周期长度,则可以使纸的表面电势低。这被认为是表面电势如上所述变低且充电周期长度变短,因为表面电势衰减时间具有较短的充电周期长度。 此外,在纸表面产生的电场增加,且移动到纸表面的电荷的数量增加,从而充电周期长度是长的。因此,表面电势变高,从而充电周期是长的。 此外,具有高的表面电阻率的纸与具有低的表面电阻率的纸相比被认为表面电势是高的。难于在纸表面上移动电荷,且因此单位时间内电荷的移动量变小,从而纸的表面电阻是高的。 结果,对于具有高表面电阻的纸来说,与具有低表面电阻的纸相比,由于纸表面上的电荷被抵消的时间变长,所以认为表面电势变高。 从图5和图6的结果,如果充电周期长度缩短,在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势可以降低,且墨滴可以抑制降落位置产生偏离或者墨雾响应于电场的影响而粘附到头的排出喷嘴。 作为缩短充电周期长度的方法,可以使传送带12的传送速度慢。然而,如果使传送带12的传送速度慢,打印时间不能变慢且不能进行高速打印。 此外,虽然也考虑缩短AC偏压的一个周期的时间,虽然电压从0V开始到±2KV,当AC偏压供应单元32必需为10mSec时,一个循环需要40msec。 虽然也可以通过使AC偏压供应单元32的功率供应能力增加而使电压启动时间加快,但在这种情况下AC偏压供应单元32将扩大,且将导致器件的扩大和成本增加。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打印移除充电辊15与头13之间的纸打印侧附近的电荷的电荷消除体29,并移除纸打印侧附近的电荷。即使加速传送并且通过这样充电周期长度有利于高速打印,当纸面对头13时,可以使纸打印侧的电势低。 因此,实现了高速打印,且从头排出的墨滴能抑制降落位置产生偏离,或者墨雾响应于电场的影响而粘附到头排出喷嘴。 电荷消除刷、导电辊等可以用作移除上述位于纸打印侧附近的电荷的电荷消除体29。 此外,使施加到传送带12的AC偏压和移动半个周期的AC偏压施加到纸打印侧的元件也可以用作电荷消除体29。 将给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的描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电荷消除刷作为成像装置中的电荷消除体29。 图7示出了具有较大宽度并设置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中的电荷消除体的电荷消除刷129的结构。 图7所示的电荷消除刷129由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电荷消除刷129的材料可以是例如丙烯酸树脂或聚酯树脂的树脂纤维,或者具有采用金属电镀的约8-20微米直径的不锈钢纤维。作为选择,其中包含碳或碳化金属粉末的树脂被碳化的导电碳纤维可以用作电荷消除刷129的材料。 电荷消除刷129的体电阻率在1011[Ωcm]以下,且更理想的是在108[Ωcm]以下。碳纤维与具有15微米厚度和10mm长度的尼龙(注册商标)纤维混合的材料用作本实施例的电荷消除刷129。 此外,本实施例的电荷消除刷129设置为具有大于充电周期长度X的1/2的大宽度,其中X代表从传送带的正充电部分到传送带的负充电部分的距离。 图8示出具有小于充电周期长度X的1/2的小宽度的电荷消除刷129a的组成。 接着,对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大宽度(大于1/2X)的电荷消除刷129及图8所示的小宽度(小于1/2X)电荷消除刷129a的每个进行探测安装在打印机内时的电荷消除效果的测量。测量结果在图9中示出。 此外,图9所示的常规示例是当无电荷消除刷设置在打印机内时的测量结果。 如图9所示,当与小宽度的电荷消除刷129a比较时,大宽度的电荷消除刷129具有较大的电荷消除效果。在小宽度的电荷消除刷129a的情况中,从记录纸移除的实际电荷移动到连接到电荷消除刷的地,且实际电荷被抵消并消除。因此,通过此电荷消除刷的放电需要一些额外时间,且电荷消除刷本身倾向于被充电。电荷消除刷的充电将减小电荷消除能力。因此,可以想象,当与大宽度的电荷消除刷129比较时,小宽度的电荷消除刷129a的电荷消除效果降低。 另一方面,在大宽度的电荷消除刷129的情况中,其具有大于沿传送方向的充电周期长度X的1/2的宽度,电荷消除刷129接触纸的负充电部分和正充电部分。即,电荷消除刷129将从纸除去负电荷和正电荷。 因此,由于在电荷消除刷中电荷被抵消,电荷消除刷129不易被充电。因此,放电能力不会降低,且大宽度的电荷消除刷129具有比小宽度的电荷消除刷129a大的电荷消除效果。 接着,将解释电荷消除刷的设置位置。图10示出了电荷消除刷的设置位置A、B和C。 采用具有不同电阻的两张纸探测了在图10所示的每个位置A、B和C的电荷消除刷的电荷消除效果。测量结果在图11中示出。纸A的表面电阻率是1.8×1013[Ω/□],且纸B的表面电阻率是1.2×1012[Ω/□]。 此外,图11中的常规示例代表在不使用电荷消除刷打印的情况下纸的表面电势。此外,表面电势的测量是在头设置的位置进行的。 如图11所示,不考虑记录纸的类型,所发现的是靠近头位置的电荷消除刷具有更高的电荷消除效果。 当纸刚刚吸附到传送带12时,由于电场在纸内部的电荷尚未充分地出现在纸表面上。因此,可以想象,设置在纸刚刚吸附到传送带12时刷A接触纸的位置A处的电荷消除刷A不能获得足够的电荷消除效果。 此外,由于纸适应于传送辊的曲率,在其移动到辊时,设置在与纸形成接触的位置B处的电荷消除刷B与电荷消除刷A相比具有足够的电荷消除效果。 由于当纸吸附到传送带12的时间与位置A相比长,且纸中的电荷出现在表面上,因此认为电荷消除效果增加。 此外,对于电荷,例如振动和热的能量提高了其移动。当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时,纸变形以沿传送辊的曲率移动。 通过记录纸的变形加速了电荷的移动,产生到表面的电荷增加,且沿位置B的电荷消除刷B方向的电荷消除效果与位置A的电荷消除刷A相比增加了。 此外,在位置C处的电荷消除刷C与电荷消除刷B相比具有高的电荷消除效果。由于纸吸附到传送带12且时间过去,纸中的许多电荷出现在表面上,且认为电荷消除效果增加。 此外,通过从托架移动到的驱动马达所发散的热、电路的热等,纸中电荷加速移动的结果,纸中的许多电荷出现在表面上,且认为位置C的电荷消除刷C的电荷消除效果增加了。 上述实验显示,对于电荷消除刷129,预备靠近头的方向能增加电荷消除效果。 然而,如果电荷消除刷129设置得靠近头,在双面打印且纸在纸反转单元30中传送时的传送带12的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纸的打印侧可能不够干燥且打印侧可能被电荷消除刷129弄脏。 为了克服当电荷消除刷129靠近头设置时的问题,设置了分离机构51,如果传送带12进行反向旋转,该分离机构进行使电荷消除刷与纸分开的分离。 图12A和12B是用于解释分离机构51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2A示出当传送辊10进行向前旋转时分离机构51的状态。图12B示出当传送辊10进行反向旋转时分离机构51的状态。 如图12A所示,第一齿轮52安装到传送辊10的末端。第二齿轮53与第一齿轮52啮合。第三齿轮54与第二齿轮53啮合。电荷消除刷129可以通过杆55安装到第三齿轮54。 此外,分离机构51包括在传送辊10向前旋转时接触杆55的第一接触单元56和在传送辊10反向旋转时接触杆55的第二接触单元57。 如图12A所示,传送辊10向前旋转时,传送辊10的旋转驱动力通过第一齿轮52和第二齿轮53被传送到第三齿轮54。 然后,电荷消除刷129如图12A所示顺时针旋转。杆55接触第一接触单元56。因此,防止了电荷消除刷129不必要地移动到纸侧。 如果电荷消除刷129将不移动杆55与第一接触单元56形成接触,转矩将启动每个齿轮。 然后,未示出的套管被切断,且传送辊10的旋转驱动力不再传送到电荷消除刷129。 如果传送辊10反相旋转以把纸送到纸反转单元30,未示出的套管将被连接且传送辊10的驱动力将通过每个齿轮被传送到电荷消除刷129。 然后,如图12B所示,电荷消除刷129逆时针旋转且其与纸分离。并且导致电荷消除刷129不超出需要地移动杆55与第二接触单元57形成接触。 如果电荷消除刷129将不移动杆55与第二接触单元57形成接触,转矩将启动齿轮。然后,未示出的停止单元工作,且电荷消除刷129保持在图12B所示的位置。 套管(未示出)同时脱离,且使得传送辊10的驱动力不传送到电荷消除刷129。 并且纸被送到纸反转单元30,且如果取消了传送辊10的右旋转将不示出停止单元的操作。 未示出的套管同时连接,且传送辊的驱动力通过每个齿轮传送到电荷消除刷129。此时,电荷消除刷129移动,第一接触单元56接触,且电荷消除刷129接触纸。 为了将纸送到纸反转单元30,当传送辊10反相旋转且纸被其向后拖时,电荷消除刷129从纸分离。因此,纸的打印单元不被电荷消除刷129弄脏。 接着,将描述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的电荷消除体。在本实施例中,电荷消除体设置有电荷消除刷129,且与传送带上的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偏压供应到该电荷消除刷129,从而纸的打印侧上的电荷被除去。 图13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偏压施加到电荷消除刷129的结构。 如果充电周期长度X定义为图13所示从带12的正充电部分到带12的负充电部分的距离,电荷消除刷129沿传送带12的外围设置在距离充电辊15为1.5X(=2X-0.5X)的位置。电荷消除刷129沿传送带12外围的位置从充电周期长度X的位置移动(1/2)X。 此外,电荷消除刷129通过电阻R连接到AC偏压供应单元32,该AC偏压供应单元32依次供应电压到充电辊15。施加到电荷消除刷129的电压被AC偏压供应单元32与电荷消除刷129之间的电阻R减少到约施加到充电辊15的电压的1/2。 由于电荷消除刷129和充电辊15连接于同样的电源供应单元,同样极性的偏压同时分别施加到电荷消除刷129和充电辊15。 如上所述,电荷消除刷129沿传送带12的外围设置在距离充电辊15为1.5X的位置,且该位置从充电周期长度X的位置移动(1/2)X。因此,如果同样极性的偏压同时施加到电荷消除刷129和充电辊15,可以使得电荷消除刷129上的电荷极性与此时面对电荷消除刷129的传送带12位置上的充电极性相反。 如图4B所示,传送带12上的充电极性和纸的打印侧上的实际电荷的极性是相同的。因此,如果与面对电荷消除刷129的传送带12的位置上充电极性相反极性的偏压施加到电荷消除刷129,纸的打印侧上的电荷和施加到电荷消除刷129的偏压彼此抵消,并且纸的打印侧上的电荷可以被消除。 此外,由于纸的打印侧的电势小于传送带12的电势,如果供应到电荷消除刷129的偏压与供应到充电辊15的电压相同,纸的打印侧可以被电荷消除刷129充电。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施加到电荷消除刷129的偏压减小到供应到充电辊15的电压的大约1/2。因此,纸的打印侧上的实际电荷可以被消除,而纸打印侧不被电荷消除刷129充电。 此外,沿与充电辊15的位置分离的传送带12外围设置的电荷消除刷129的位置从充电周期长度X的整数倍移动(1/2)X。同样的AC偏压供应单元可以用于提供电压到充电辊和电荷消除刷。可以降低成像装置的空间和成本。 此外,不需要进行电压控制以适合上述充电周期长度。可以防止使用常规技术中的复杂控制和复杂器件结构。 虽然本实施例的电荷消除刷129如图13所示设置在电荷消除刷129面对传送辊10的位置,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例如,如果电荷消除刷129设置在靠近头的位置,电荷消除效果可以提高。 接着,将解释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电荷消除体。在本实施例的电荷消除刷29中,与传送带上充电极性相反的偏压供应到压力辊16或导辊28,且纸的打印侧上的电荷被消除,如图14A所示的电荷消除体。 图14A示出了导辊28用作电荷消除辊29的结构。图14B示出了压力辊16用作电荷消除辊29的结构。 在图14A的电荷消除辊29中,当充电周期长度设为X时,离开充电辊15的位置、沿传送带12的外围设置的电荷消除辊29(或导辊28)的位置设为1.5X,并且其从充电周期长度X的整数倍的位置移动(1/2)X。 此外,在图14B的电荷消除辊29中,与充电辊15的位置分离的、沿传送带12外围设置的电荷消除辊29(或压力辊16)的位置设为3.5X,并且其从充电周期长度X的整数倍的位置移动(1/2)X。 此外,图14A或图14B所示的电荷消除辊29通过电阻R连接到与充电辊15同样的AC偏压供应单元32。施加到电荷消除辊29的电压可以减小到由电阻器R施加到充电辊15的电压的约1/2。电荷消除辊29和充电辊15连接到同样的电源。 同样极性的偏压分别同时施加到电荷消除辊29和充电辊15。电荷消除辊29的位置移动充电周期长度X的(1/2)。因此,如果按照与充电辊15同样的时序将同样极性的偏压施加到电荷消除辊29,电荷消除辊29的偏压、面对的传送带上的充电极性和反转极性将施加到电荷消除辊29。 在纸打印侧,在传送带12上产生与充电极性相同极性的电荷。通过向电荷消除辊29施加在传送带12上的充电极性以及相反极性的偏压,在纸打印侧附近的电荷可以被消除。 接着,在电荷消除辊29的设置位置附近探测。图15示出了电荷消除辊的设置位置。在图15中,A、B和C代表电荷消除辊29的设置位置。 使用电阻不同的两张纸A和B探测在图15所示位置A、B和C的每一位置中的电荷消除辊29的电荷消除效果。纸A的表面电阻率是1.8×1013[Ω/□],而纸B的表面电阻率是1.2×1012[Ω/□]。 图16示出了电荷消除辊29的电荷消除效果的测量结果。 图16所示的条件是当不设置电荷消除辊时纸的表面电势。此外,在头设置的位置进行表面电势测量。 如图16所示,也是在电荷消除辊29中,在纸沿着传送辊10的曲率移动后,设置在位置B和C处的电荷消除辊B和C方向上的电荷消除效果比在纸沿着传送辊10的曲率移动前在位置A处的电荷消除刷类似设置的电荷消除辊A的电荷消除效果高。 与电荷消除刷类似,作为纸沿传送辊10的曲率移动的结果,纸内电荷的移动加速,且这被认为是因为在纸表面产生许多电荷之后,纸表面上的电荷被消除。 因此,如果电荷消除辊29靠近头设置,电荷消除效果将提高。然而,与电荷消除刷129类似,电荷消除辊29可能在双面打印时弄脏纸的打印侧。 至于电荷消除辊29,还设置有与电荷消除刷中一样并在纸被传送到纸反转单元30时把电荷消除辊29与纸分离的分离机构。 即,吸附到图12A的分离机构51的杆55的电荷消除刷129被电荷消除辊29所取代。通过此结构,当纸被传送到纸反转单元30时,电荷消除辊29与纸分离。因此,纸的打印侧不会被弄脏。 将给出对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描述。 在上述打印机中,在图像打印在纸上时传送带12是停止的。如果当处于传送带12停止状态中时,对充电辊15或电荷消除体29的AC偏压的供应是连续的,充电周期长度的偏离可能增加。 即,如图17所示,根据传送带12的移动重新开始的时序,充电周期长度X是短的,会出现长的部分X’。 因此,传送带的极性和施加到纸的AC偏压可能无法从电荷消除体29除去偏离部分和纸表面上的电荷。 此外,由于在传送带12停止时,电压是连续的并从电荷消除体29施加到纸的同一部分,因此电荷可以从电荷消除体29反向供应到纸。 此外,由于电压是连续的并从充电辊15供应到传送带12的同一部分,传送带12可以产生热。因此,当传送带12产生热时,会产生小孔并发展为泄漏。 然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当分别在电荷消除体29与AC偏压供应单元32之间以及充电辊15与AC偏压供应单元32之间设置开关61和62且传送带12停止时,开关61和61的每个都被关闭。 图19示出开关的开启/关闭时序。 如图19所示,传送带12的移动停止(图19的A),且开关61和62的每个都被关闭且对充电辊15的AC偏压供应以及对电荷消除体29的AC偏压供应停止。 此时当前施加到充电辊和电荷消除体的电压的极性和此极性电压的电压施加时间被存储。 且当AC偏压供应单元32存储的电压极性和电压施加时间到来时(图19的B),每个开关61和62都被开启,且AC偏压提供到充电辊15和电荷消除体29。 与此同时,传送带的移动重新开始。因此,如图19所示,传送带充电周期的偏离没发生。 图20是用于解释控制开关61和62时序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20所示,首先,图像信号从个人计算机等输入到打印机,且打印机启动(S1)。 当打印开始时,传送辊10的驱动开关被开启,且传送辊被驱动(S2)。传送带12缠绕传送辊且传送辊10的驱动导致张力辊旋转。 接着,AC偏压供应单元32与充电辊15之间的开关62被开启,且AC偏压施加到充电辊15(S3)。 另一方面,当打印开始时,进行馈纸操作,且纸从馈纸盘18传送到传送带12(S4)。并且探测纸的前沿是否已经到达电荷消除体29(S5)。 当纸的前沿到达电荷消除体29(S5的YES)时,电荷消除体29与AC偏压供应单元32之间的开关61被开启,且AC偏压施加到电荷消除体29(S6)。 并且当纸前沿传送到纸面对头13的位置时,开始打印操作(S7)。具体地,在此步骤中,传送带12的移动停止,托架9沿主扫描线方向移动,且一条线的图像打印在纸上。 在打印操作开始后,探测传送带12是否停止(S8)。 当传送带12的移动停止时(S8的YES),充电辊15和电荷消除体29的开关61和62的每个都被开启(S9),从而不再提供AC偏压。 此外,在步骤S9中,当前提供到充电辊15和电荷消除体29的电压的极性以及该极性的电压的电压施加时间在开关被关闭前立即被临时存储在存储器中。 接着,在纸上完成打印一条线的图像后,探测移动传送带的控制信号是否被接收了(S10)。 当移动传送带的信号被接收时(S10的YES),充电辊15和电荷消除体29的开关61和62在那时被开启,从而施加的AC偏压具有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相同的极性和电压施加时间(S11)。 传送带12的移动在AC偏压施加到充电辊15和电荷消除体29的同时被重新启动(S12)。 接着,探测整个图像的打印操作是否完成(S13)。当存在待打印的下面的行的剩余图像时(S13的NO),控制转移到上面的步骤S8且重复同样的程序。 另一方面,当打印操作完成且没有待打印图像时(S13的YES),进行纸导出操作(S14)。然后,在纸上完成整个图像的打印(S15)。 此外,当在步骤S7开始打印操作时,探测纸后沿是否通过电荷消除体19(S16)。 当纸后沿通过电荷消除体29(S16的YES)时,充电辊15和电荷消除体29的开关61和62被开启(S17),且打印完成(S15)。 因此,当传送带12的移动停止时,AC偏压不供应到电荷消除体29和充电辊15,且AC偏压不连续施加到相同部分。 因此,可以防止电荷从电荷消除体29被施加到纸,或者传送带12被加热以引起小孔或导致泄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开关61和62被关闭时AC偏压极性和电压施加时间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开关61和62在那时被开启,从而由AC偏压供应单元32供应的AC偏压具有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相同的极性和电压施加时间。在开关61和62的开启同时,传送带12的驱动被重启。因此,充电周期不偏离且纸表面上的电荷可以确定地被消除。 此外,开关61和62的每个被开启,且可以使其根据纸的类型而关闭。例如,在高电阻纸例如OHP纸的情况中,在纸由传送带的电场进行介质极化后,需要一段时间来使电荷移动到纸的打印侧。 因此,从电荷消除体给出超过在纸表面上相互抵消的电荷,并且纸表面被反向充电。 此外,在纸到达头以及其面对头的位置时,足够的电荷不会移动,且传送带的电场的影响不会变弱。 因此,由介质极化产生的电荷将存在于纸的打印侧,且在纸的打印侧将产生电势。因此,在纸与头之间将发生电场。 然后,控制每个开关61和62的开启、关闭,这使得在头与纸之间不产生电场。 充电辊的开关62被根据时序特别地关闭,在该时序中,OHP纸被传送并进行固定时间的周期,这使得传送带的电场在OHP纸边缘工作。 并且充电辊的开关62被根据时序开启,在该时序中,OHP纸的后端早于与传送带接触的时序,这使得传送带的电场在该纸后端工作。 因此,仅OHP纸的边缘和后端响应于传送带电场的影响在传送带进行静电吸附。因此,OHP纸能以高精度传送。 此外,OHP的图像被记录的部分没有传送带电场的影响。因此,在纸与头中间的、其上记录OHP纸的图像的部分不产生电场。 此外,当OHP纸被传送时,电荷消除体的开关61被关闭,且其控制不使偏压施加到电荷消除体29。通过这样就防止了电荷超过必要的从电荷消除体供给纸,且能防止纸的打印侧被电荷消除体充电。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虽然在一个位置预备了例如电荷消除刷129和电荷消除辊29的电荷消除体,但可以预备两个或多个电荷消除体。 此外,压力辊16和导辊28采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打印,其下降接地,且有可能使其除去纸的剩余电荷。 此外,在下游侧预备例如加热器的加热单元,并且有可能在传送带移动方向使其加热纸而不是电荷消除单元。 因此,通过加热纸,可以加速纸内部的电荷移动到打印侧。因此,在纸被加热后,通过电荷消除体除去打印侧附近的电荷,纸内的电荷是可移动的。 因此,在通过电荷消除体除去打印侧附近的电荷之后,从纸内部移动到打印侧的电荷量可以停止,这抑制了在头与纸之间设置电场,且能抑制墨滴被充电。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AC偏压被施加到传送带,而产生到纸的打印侧的电荷量降低,纸的打印侧中产生不同的正极性和负极性的电荷,其彼此抵消,且在纸打印侧附近的电荷被除去。 此外,在电荷消除体到达进行静电吸附的纸面对传送带与头接触的位置时,电荷消除体将除去在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荷。 即使传送速度增加,也可以据此避免形成几乎存在于纸的打印侧的、到达头及其面对的位置的电荷。因此,抑制了在纸与头之间防止产生电场的墨水,以及从头排出的墨水被充电。 因此,同样在高速打印中,墨滴的降落位置不移动,并抑制了粘附到头的排出喷嘴的墨雾以及对正常墨水排出的阻隔。因此,在高速打印中也可以获得高质量图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电荷消除体包括导电材料。因此,在纸打印侧附近的电荷被顺利地除去。 此外,通过使用电荷消除体作为压力辊,当推动纸抵靠传送带时,纸的打印侧的电荷被除去。 此外,通过使用作为导电刷的电荷消除刷作为电荷消除体,在纸打印侧附近的电荷被顺利除去。 此外,通过设置电荷消除刷的宽度大于充电周期长度X的(1/2),纸的负充电部分和正充电部分可以被覆盖和接触。因此,负电荷和正电荷可以采用一个电荷消除刷消除。 因此,由于电荷在电荷消除刷内被抵消,电荷消除刷不能容易地被充电。因此,由于放电能力未降低,在纸打印侧附近的电荷仍然可以更顺利地除去。 此外,通过向电荷消除体施加电荷消除体的偏压、面对电荷消除体的传送带上的充电极性和相反的极性除去在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荷。 负电荷移动到面对传送带进行负充电的部分的纸的打印侧的表面,且正电荷移动到面对传送带进行正充电部分的纸的打印侧的表面。 因此,通过向电荷消除体施加电荷消除体的偏压、面对电荷消除体的传送带上的充电极性和相反的极性,电荷消除体的电压、在面对电荷消除体的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荷极性和相反的极性会被施加到电荷消除体。 因此,在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荷抵消了存在的电荷消除体的电荷,且可以除去在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荷。 此外,当充电周期长度设为X时,传送带从充电辊到电荷消除体的移动距离作为X(a-0.5)(其中a是整数)。 因此,传送带从充电辊到电荷消除体的移动距离从充电周期长度的整数倍移动半个周期。 然后,如果根据与充电辊、电荷消除刷相同的时序,将同样极性的偏压施加到电荷消除体,则此时可以改变在面对位置处在传送带上的充电极性和施加到电荷消除刷的极性。 因此,可以采用与充电辊和电荷消除体的电压供应单元相同的AC偏压供应单元。可以获得成像器件的空间节省和成本的降低。 此外,不需要控制电压以适应上述充电周期,因此,可以抑制控制的复杂和器件的复杂。 此外,当传送带停止时,不施加电压到充电辊和电荷消除体。因此,电压不从充电辊施加到传送带的相同部分。因此,传送带产生热,引起了小孔,且其很快发展为泄漏。 此外,由于电压未从纸的同一部分后面的电荷消除体施加,可以防止电荷从电荷消除体29施加到纸并且充电纸的打印侧。 此外,在所述元件的情况中,纸--高电阻的OHP等,控制不使偏压施加到电荷消除体。这防止不必要的从电荷消除体向纸提供电荷,且其能够防止纸的打印侧被电荷消除体充电。 此外,控制充电辊的开关,且使得传送带仅在OHP纸的边缘和后端进行静电吸附。可以使传送带进行OHP纸的静电吸附。可以采用高精度传送OHP纸。 此外,电荷在传送带面对记录OHP纸的图像的部分处不会被提供到该传送带。因此,记录OHP纸的图像的部分不受传送带电场的影响,且不通过纸的打印侧的静电极化产生电荷。因此,在头与纸之间不产生电场,且其上形成OHP纸的图像的部分可以获得好的图像。 因此,当难于通过高电阻的OHP等移动电荷并与头面对时,不能减弱传送带的电场影响的纸也能以高精度传送纸,并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此外,在纸进行静电吸附并沿传送辊10的曲率移动到传送带之后,电荷消除体移除在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荷。如果纸在传送带进行静电吸附,纸的极化将通过传送带的电场进行。 因此,传送带的充电极性的电荷和极性移动,且与传送带的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电荷在纸的传送带侧处移动到纸的打印侧。 然而,在纸内部的电荷移动到打印侧需要时间。出于这个原因,在通过电荷消除体除去纸的打印侧附近的电荷之后,纸内部的电荷可以移动到打印侧。 因此,尽管已经通过电荷消除体移除了打印侧附近的电荷,所存在情况是,存在于纸的打印侧的电荷在头中以及面对的位置传送。 在另一方面,由于纸沿传送辊的曲率移动而加速了纸内部电荷的移动。因此,在纸沿传送辊的曲率移动之后,在纸内部的电荷移动到打印侧。 因此,在纸沿传送辊的曲率移动之后,通过采用电荷消除体除去打印侧附近的电荷,纸内部的电荷也是可以移除的。 因此,在通过电荷消除体除去打印侧附近的电荷之后,从纸内部移动到打印侧的电荷量可以停止。 因此,在头中和面对位置处,电荷难以存在于传送的纸的打印侧。这抑制了在头与纸之间所提供的电场,且可以确定地抑制墨滴被充电。 此外,通过靠近头预备电荷消除体,纸能延长吸附到传送带12的时间,直到位于纸表面上的电荷被电荷消除体除去。 因此,在到达电荷消除体时,在纸内能产生纸表面上的许多电荷,且电荷消除效果可以提高。 此外,当传送带进行反向旋转时,使电荷消除体从纸分离的分离机构工作,以使得纸反转单元30传送纸。因此,纸的打印单元不会被电荷消除体弄脏。 此外,在传送带的移动方向上,上游侧包括加热元件而不是电荷消除体。因此,在纸到达电荷消除体之前,通过加热元件,纸内部的电荷的移动可以被加速,且纸内部的电荷可以移动到打印侧。 因此,纸内部的电荷也可以被电荷消除体移除。因此,几乎没有电荷存在于传送到纸面对头的位置的纸的打印侧上。可以抑制在头与纸之间的电场的形成,并且可以确定地抑制墨滴被充电。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且可以不脱离本发明范畴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进。
《成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像装置.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成像装置中,AC偏压提供到传送带,并且在记录纸的打印侧上的电荷总量减少。在纸的打印侧上产生彼此不同的正极性电荷和负极性电荷,从而两种电荷彼此抵消,并且在纸的打印侧的电荷被消除。此外,当纸静电吸附到传送带并被传送到纸面对头的位置时,电荷消除体消除在纸的打印侧的电荷。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