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80017340.X
2004.06.10
CN1809990A
2006.07.26
终止
无权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H04L12/28(2006.01)
H04L12/28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
胜又俊和; 清水英夫; 野村浩史
日本东京都
2003.06.23 JP 177524/2003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杨凯;王忠忠
一种设有各自终端T被关联设定的、且在NMS下被管理的多个基站AP1~3的无线LAN通信系统,所述各基站设有将与终端的关联信息用信标对终端发送的关联信息发送功能部,上述各终端设有根据从上述基站发送的关联信息来选定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的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选定功能部;根据基站发送的关联信息,终端独自选择连接目的方基站,从而进行基站的负载分配。
1. 一种设有各自终端被关联设定的、且在NMS下被管理的多个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基站设有将与终端的关联信息用信标对终端发送的关联信息发送功能部,所述各终端设有根据从所述基站发送的关联信息来选定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的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选定功能部。2. 如权利请求1所述的无线LAN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基站设有与终端的关联量超过规定值时,用中断来通知所述NMS的关联量超过通知功能部。3. 如权利请求1或2所述的无线LAN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信息包含该基站上的关联富余数。4. 如权利请求1所述的无线LAN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LAN通信系统是进行声音数据通信的VoIP用户被作为VoIP登录用户预先登录的系统,所述关联信息包含该基站上的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5. 如权利请求3所述的无线LAN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关联信息,包含该基站上的所述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及关联富余数,根据在所述终端的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选定功能部中的所述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及关联富余数,选定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6. 如权利请求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MS设有根据操作者的输入指示在基站对终端发送取消关联请求的取消关联请求发送指示功能部,响应该指示,所述基站及终端各自用所述关联信息发送功能部及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选定功能部进行关联的设定目的方基站的选定。
无线LAN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LAN通信系统,特别涉及在基站之间的负载分配(负载分散)。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无线LAN通信系统中,各基站业务量超过规定时,进行这样的处理:选择属下的终端中业务量超过规定的终端,使该终端的信道变更到业务量处于规定值以下的其它基站的信道。在这种场合,业务量处于规定值以下的其它基站的信道是根据设在各基站上的其它信道监视用接收机得到的监视结果来确定的(参照例如特开2001-237856号公报)。 在以上的传统的无线LAN通信系统中,在基站间的负载分配中,当信道变更时,为了确定业务量处于规定值以下的其它的基站的信道,基站必需监视其它的各信道。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无线LAN通信系统,其中基站的负载分配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根据从基站发送的关联数信息,由终端独自选择连接目的方基站。 发明的公开 鉴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设有各终端被关联设定、且在NMS下管理的多个基站的无线LAN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基站设有将与终端的关联信息的关联信息用信标对终端发送的关联信息发送功能部;上述各基站设有;上述各终端设有根据从上述基站发送的关联信息选定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的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选定功能部。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概略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LAN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线LAN通信系统的基站中的动作之一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线LAN通信系统的终端中的动作之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关联目的方基站选定中的动作之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线LAN通信系统的NMS中的动作之一例的流程图。 图6说明本发明的无线LAN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强制转换。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无线LAN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强制转换中的动作之一例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概略表示由本发明产生的无线LAN通信系统的结构,在NMS(网络管理系统)中,多个无线基站AP1~AP3(例如,这里是3站)被连接在有线网络NW上。然后在这些无线基站AP1~AP3与终端T之间进行无线通信WT。实际上,许多终端T分别地与各基站AP1~AP3关联。 在本发明中,终端根据从基站AP1~AP3发送的关联数信息,通过独自选择连接目的方基站,使基站AP1~AP3的负载分散。这时,连接终端T做到被分散地收容,使负载在基站AP1~AP3间分散。因此,由于业务量增大,对于在同一服务区域增设了基站等场合,可防止负载极端地偏侧。另外,为发保证VoIP(声音数据)质量,设法将VoIP登录用户分散收容在多个基站中。 基站AP1~AP3将关联富余数(关联信息)用信标帧通知到终端T,终端T根据基站AP1~AP3通知的关联富余数、或者再根据与基站AP1~AP3的无线接收状态(RSSI(电波电平))、PER(通信质量:数据包差错率)确定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亦即,根据在基站间公平分散负载的负载分配,选择最好的AP(接入点)。 这里,所谓关联富余数,一般是从赋予了IP地址的终端数中扣除关联着的终端数后的数值。另外,在将特定的终端编入组中优先进行通信的场合,也可以将关联富余数作为在特定组中除去所属地终端以外的终端数后的数,即为:(赋予了IP地址的终端数)-(属于关联着的特定组中的终端数)。 基站自动选择 在本发明中,基站AP1~AP3在信标帧上设定关联富余数后进行发送。来自终端T的关联设定请求在不超过最大关联数的限度内受理。另外,在关联数超过阈值的场合,用中断(trap)通过网络向NMS通知阈值超过的情况。 图2表示图1的各基站AP1~AP3的动作流程图。在各基站AP1~AP3中,在信标帧上设定关联富余数并向各终端T发送(步骤S21)。然后,终端T有关联(设定)请求时(步骤S22),判断是否超过最大关联数(S23步),如果没有超过,则受理该终端T(步骤S24)。然后,判断是否因此超过预定的关联数阈值(比最大关联数小的数)(步骤S25),如果超过,则通过网络NW向NMS发送超过关联数阈值的情况(步骤S26)。 图3表示图1的终端T的动作流程图。首先在终端T读取用来自各基站AP1~AP3的信标帧通知的基站的关联富余数(步骤S31),还考虑这些关联富余数和需要时再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收状态(RSSI,PER),并选定关联目的方基站(步骤S32)。检测无线接收状态(RSSI,PER)的功能是各终端T通常具有的功能。 进行关联目的方基站的选定,以根据负载分配来使其选择最优AP。然后,在关联目的方基站的选定中,如图4所示,根据关联富余数来确定基站AP1~AP3的优先顺序(步骤S321)。在设有优先连接基站的场合,将优先顺序设为最高(步骤S322)。另外,在有后述的强制转换指示的场合,将原先连接的基站的优先顺序设于最低(步骤S323)。 返回至图3,首先,如果选定关联目的方基站,则向优先顺序高的基站进行关联(步骤S33)。然后,如果不能对该基站关联(步骤S34),则将试过关联的基站的优先顺序置于最低(步骤S35),返回至步骤S32,再次选定关联目的方基站。 图5表示图1的NMS的动作流程图。NMS不参与终端T的基站选择,而作为统计信息,周期性地监视各基站AP1~AP3的负载(业务量、例如收发数据包量),并且用中断分别监视关联数阈值。然后,一旦从基站收到关于超过了关联数阈值的通知(步骤S51),就告知操作者是否有通知(例如在监视器画面上显示)(步骤S52),如果有用于操作者的强制转换的输入指示(步骤S53),则通过基站向相符的终端执行强制转换指示(步骤S54)。该强制转换将在后面叙述。 再者,由于VoIP(声音数据)要求即时性,需要耗费无线资源,基站的负载增大。因此,为了保证VoIP(声音数据)质量,从所谓将VoIP使用用户分散收容在多个基站的观点出发,预先将VoIP使用用户在系统侧作为VoIP登录用户预先登录,各基站预先掌握关联数,同时也掌握VoIP登录用户数。在这样的系统中,作为关联信息,也可以在关联富余数上再组合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或者,也可以用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代替关联富余数。 在这种场合,基站用信标帧将关联富余数及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通知终端,终端根据无线接收状态(RSSI,PER)、基站通知的关联富余数及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来确定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 这里,所谓VoIP登录富余数,是在如下所述的系统中VoIP用户登录的基站中的富余数,相对于最大VoIP登录用户数的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该系统是将声音数据从通信数据中抽出、设置与普通数据分离而各自被分别控制的QoS参数、在将声音数据亦即VoIP以例如最高通信优先度控制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将使用VoIP的用户作为VoIP登录用户登录,将各基站中的负载公平分配。再者,只要是将使用VoIP的用户作为VoIP登录用户登录的系统,本发明就可适用,可以不是将VoIP作最优先控制的系统。 而且,基站AP1~AP3在信标帧上设定关联富余数以及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并进行发送。来自终端T的关联设定请求只要不超过最大关联数就被受理。另外,关联数以及VoIP登录用户数超过了阈值的场合,用中断通知NMS阈值超过的情况。 在终端T上,根据与基站AP1~AP3之间的无线接收状态(RSSI,PER)、来自各基站AP1~AP3的用信标帧通知的基站AP1~AP3的关联富余数以及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来确定连接的基站AP1~AP3,并设定与相符基站的关联。 适用于关联目的方基站AP1~AP3的选定的算法顺序可用固件升级等进行变更。例如,1)选择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大的基站。2)如果VoIP登录用户富余数相同,则选择关联富余数大的基站。3)如果关联富余数相同,则选择任意的基站。关于其它部分,基本上与上述的内容相同。 基站强制转换 提供强制转换功能,即在基站增设时或正常动作时,当检测到关联数、VoIP登录用户数或业务量偏侧时,为按照操作者的指示在多个基站AP1~AP3之间进行负载调整,将终端T的连接目的方基站转换。 图6说明基站强制转换的本发明的无线LAN通信系统,图7表示基站强制转换的顺序。根据两图来说明转换顺序。 在NMS中,操作者从画面显示等监视从各基站AP1~AP3周期性地收集的收发数据包量(业务量信息),检查有无基站间的业务量的不均衡。同时,从关联记录中取得各基站的关联数及VoIP登录用户数。其结果,在判断为终端的连接目的方基站需转换时,基于操作者的判断令(a)以后的步骤执行。 另外,在基站增设时等的网络结构变更时,以及来自基站的表示阈值超过(关联数,及VoIP登录用户数)的中断(trap)被接收时,也同样根据需要基于操作者的判断令(a)以后的步骤执行。 (a)按照上述状况,若操作者判断为必需在NMS中强制转换而将强制转换的指示输入到NMS的计算机中,则启动强制转换,对于作为对象的终端T的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AP3,进行终端强制切断请求(取消关联请求发送指示),以向对象终端T发送取消关联请求。NMS根据通常的通信和从各基站周期性地收集的信息来掌握各基站的关联终端。 (b)基站AP3向对象终端T发送取消关联请求,另外,将终端强制切断应答返回NMS。 (c)终端T对取消关联请求返回应答后,根据上述的负载分配起动最优AP选择过程并进行基于关联请求/应答的基站探索,确定新的关联设定目的方(例如基站AP2)。再者,终端T保持上述过程执行时测定的全部基站的无线状态(RSSI,PER)。 (d)另外,NMS在转换结束后,通过新的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AP2并通过现场勘测请求/应答,向终端T询问(操作者判断为需要时)在「连接目的方AP转换处理」过程中测量的基站的无线状态。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设有各个终端被关联设定的、且在NMS下管理的多个基站的无线LAN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基站设有将与终端的关联的信息用信标对终端 发送的关联信息发送功能部,上述各终端设有根据从上述基站发送的关联信息来选定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的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选定功能部,因而,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关联信息来独自选择连接目的方基站,从而能够进行基站的负载分配。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基本上可适用于全部的无线LAN通信系统。
《无线LAN通信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LAN通信系统.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设有各自终端T被关联设定的、且在NMS下被管理的多个基站AP13的无线LAN通信系统,所述各基站设有将与终端的关联信息用信标对终端发送的关联信息发送功能部,上述各终端设有根据从上述基站发送的关联信息来选定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的关联设定目的方基站选定功能部;根据基站发送的关联信息,终端独自选择连接目的方基站,从而进行基站的负载分配。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