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通讯的通讯控制设备及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21202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23291.4

申请日:

1998.12.10

公开号:

CN1230061A

公开日:

1999.09.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00

主分类号:

H04L1/00

申请人: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浅沼广树; 田中康夫; 下园良二; 河崎绫; 森田纯惠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1998.03.19 JP 069599/9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蒋世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个主装置控制双联的远程装置。如果由于处理器故障等等不能与主系统远程装置进行通讯,则主装置通过直接传送控制信号到远程装置的硬件而转换子系统远程装置为主系统远程装置,使得继续服务。另外,通过使用主装置和远程装置的硬件之间的通讯链路,编目信息传送到主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通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包括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 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包括: 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以及 第二控制装置,用于当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发生故障 时,通过在远程装置的硬件和上级装置之间的不同通讯链路上进行通讯使 得上级装置继续控制该远程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控制设备,其中当故障发生时,所述第二 控制装置根据从上级装置发布的请求复位该远程装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控制设备,还包括: 第三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上级装置和一个双联配置子装置的硬件之间 的通讯链路,这里远程装置是主装置,并且用于当故障发生时根据从上级 装置发布的请求转换子装置为主装置。
4: 一种通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包括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 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包括: 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以帧为单位的通讯; 以及 第二控制装置,用于当在以帧为单位的通讯中发生故障时,通过在远 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进行以位为单位的通讯使得上级装置继续控制该远 程装置。
5: 一种通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包括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 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包括: 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的直接存储器存取通 讯;以及 第二控制装置,用于当在直接存储器存取通讯中发生故障时,通过在 远程装置的硬件和上级装置之间进行通讯使得上级装置继续控制该远程装 置。
6: 一种通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由一个主装置和一个子装置双联的远 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包括: 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主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 第二控制装置,用于当在主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上发生故 障时,通过在子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上进行通讯来通知子装置 从上级装置发布的转换请求。 第三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主装置和子装置之间的通讯用于转换子装置 为主装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控制设备,还包括: 第四控制装置,用于在主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不同的通讯链路上进行 通讯,并且用于当故障发生时,根据从上级装置发布的请求复位主装置。
8: 一种通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由一个主装置和一个子装置双联的远 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包括: 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主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 第二控制装置,用于当在子装置发生故障时,通过在子装置和上级装 置之间的通讯链路上进行通讯来通知上级装置故障发生,并且用于根据从 上级装置发布的请求复位子装置。
9: 一种通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包括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 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包括: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要被传送到上级装置的信息;以及 传送装置,用于在连接到所述存储装置的硬件和上级装置之间的不同 通讯链路上传送信息到上级装置。
10: 一种通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包括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 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包括: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以帧为单位的通讯;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要被传送到上级装置的信息;以及 传送装置,用于以位为单位传送该信息到上级装置。
11: 一种通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 装置之间的通讯,包括: 控制装置,用于在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分配多个固定的通讯路 径;以及 通讯装置,用于通过使用多个固定的通讯路径来下载信息。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讯控制设备,其中所述通讯装置通过使用 多个固定通讯路径中的一些路径使得上级装置继续控制远程装置,同时通 过使用多个固定通讯路径中其他路径来下载信息。
13: 一种通讯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由一个主装置和一个子装置双联的 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包括步骤: 在主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上进行通讯; 当在主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上发生故障时,在主装置和上 级装置之间的不同通讯链路上通知上级装置故障发生; 在子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上通知子装置从上级装置发布的 转换请求;以及 通过在主装置和子装置之间进行通讯转换子装置为主装置。

说明书


控制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通讯的通讯控制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控制设备及方法,用于当故障发生时转换系统,或者在包括处理器如数字线路电路控制器等的远程装置和它的上级装置(一种较高等级的装置)之间的通讯中传送编目信息。

    DLCC(数字用户电路控制器)是一种调节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BRI(基本速率接口)的数字用户所要求的控制组件。这种控制器能够控制例如多达224个用户。

    如图1所示,常规的DLCC具有包括一个主系统和一个子系统的双联(duplex)(冗余的)配置,并且完成DLC(数字用户电路)和一个上级装置CPR(呼叫处理机)之间通讯所要求的控制。同样CPR和DLCC中间的SGC(信令控制器)是双联的,与DLCC无关。

    在正常操作时,主系统DLCC经过主系统SGC在CPR和DLCC本身之间建立一个信号信道的LAPD(在D信道上的链路接入协议),并且完成通讯控制。DLCC具有一个接口用于经过SGC传送到CPR的呼叫控制信息或接收来自CPR的装置控制信息。

    如果如LAPD断开(链路断开)等的故障发生,就变得不可能与CPR通讯了。在这种情况下,在主系统DLCC的固件/硬件控制下,子系统DLCC被转换用作为主系统DLCC。然后,在新的主系统DLCC和主系统SGC之间建立起LAPD,使得通讯继续进行。

    如果在主系统DLCC地处理器中发生故障,则它的固件/硬件可能不正常工作,这导致可能在主系统和子系统之间不能进行平滑地转换。因此,由CPR完成的各种控制操作如装置复位操作、系统转换操作、编目信息读操作等等不能完成。对于上级装置的CPR,远程DLCC被隔开并且不能工作。

    当信息从CPR下载到DLCC时,使用上述LAPD(64Kbps)的一个信道。然而,如果当替换一个装置控制信息文件的内容时数据量变得庞大,则要求相当多的时间量来完成下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控制设备及方法,用于在上级装置如CPR和远程装置如DLCC之间的通讯中改进防止故障发生的系统可靠性和通讯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讯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并且打算控制包括一个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当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上发生故障时,第二控制单元通过在远程装置的硬件和上级装置之间的另一个通讯链路上进行通讯使得上级装置继续控制远程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讯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并且打算控制包括一个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以帧为单位的通讯。当在以帧为单位的通讯中发生故障时,第二控制单元通过在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进行以位为单位的通讯使得上级装置继续控制远程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讯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并且打算控制包括一个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处理器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的DMA(直接存储器存取)通讯。当在DMA通讯中发生故障时,第二控制单元通过在远程装置的硬件和上级装置之间进行通讯使得上级装置继续控制远程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通讯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以及第三控制单元,并且打算控制由一个主装置和一个子装置双联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第一控制单元控制主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当在主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上发生故障时,第二控制单元经过子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进行通讯来通知子装置由上级装置产生的转换请求。第三控制单元通过控制主装置和子装置之间的通讯来转换子装置为主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通讯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并且打算控制由一个主装置和一个子装置双联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第一控制单元控制主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当在子装置上发生故障时,第二控制单元经过子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进行通讯来通知上级装置子装置中发生故障,并且根据从上级装置产生的请求复位子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第六方面,通讯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控制单元、一个存储单元以及一个传送单元,并且打算控制包括一个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控制单元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链路。存储单元存储要被传送到上级装置的信息。传送单元经过连接到存储单元的硬件和上级装置之间的另一个通讯链路传送这个信息到上级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第七方面,通讯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控制单元、一个存储单元以及一个传送单元,并且打算控制包括一个处理器的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控制单元控制处理器和上级装置之间以帧为单位的通讯。存储单元存储要被传送到上级装置的信息。传送单元以位为单位传送这个信息到上级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第八方面,通讯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通讯单元,并且打算控制远程装置和控制该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之间的通讯。控制单元在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分配多个固定通讯路径。通讯单元通过使用多个固定路径下载信息。

    图1展示了一种常规的通讯控制;

    图2A是一个展示本发明的通讯控制设备原理的方框图;

    图2B是一个展示通讯控制系统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展示基本配置的方框图;

    图4是一个展示双联配置的方框图;

    图5是一个展示信号流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展示缺少故障通知路由的电路方框图;

    图7是一个展示DLCC配置的电路图;

    图8展示通讯链路的连接;

    图9展示一个双联DLCC的作用范围;

    图10是一个展示了系统内部通讯和存储器复制能力的方框图;

    图11展示了第一故障序列;

    图12展示了第二故障序列;

    图13展示了第三故障序列;

    图14展示了第四故障序列;

    图15展示了第五故障序列;

    图16展示了第六故障序列;

    图17展示了第七故障序列;

    图18展示了一个DLCC和一个外部装置之间的接口;

    图19展示了第一位调节(No.1);

    图20展示了第一位调节(No.2);

    图21展示了第一位调节(No.3);

    图22展示了第一位调节(No.4);

    图23展示了第二位调节(No.1);

    图24展示了第二位调节(No.2);

    图25展示了第一位功能;

    图26展示了第二位功能;

    图27展示了LAPD的帧配置;

    图28展示了一个SCN调节(No.1);

    图29展示了一个SCN调节(No.2);

    图30展示了一个SD调节;

    图31展示了一个存储变换;

    图32是一个展示编目存储单元配置的方框图;

    图33展示了一种写格式;

    图34展示了一种装置格式;

    图35是一个编目存储单元的电路图;

    图36展示了一个读操作的时序图;

    图37展示了用于建立多个信道的序列。

    下面参照附图,提供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有关细节的解释。

    图2A是一个展示本发明的通讯控制设备原理的方框图。图2A中展示的通讯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和第二控制单元2,并且打算控制包括处理器3的远程装置4和控制远程装置4的上级装置5之间的通讯。

    控制单元1控制处理器3和上级装置5之间的通讯链路6。

    当故障发生时,控制单元2通过在远程装置4的硬件和上级装置5之间的另一个通讯链路7上进行通讯使得上级装置5继续控制远程装置4。

    通讯链路6在处理器3和上级装置5之间进行以帧为单位的DMA通讯。通讯链路7在远程装置4和上级装置5之间进行以位为单位的通讯。

    在以帧为单位的通讯中,包括在每一帧中的整个位串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在以位为单位的通讯中,要被传送的每一位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以位为单位的信息也可以由硬件容易地解释,因此直接地控制远程装置4的硬件,而不经过由处理器3完成的处理。

    因此,安排这样两种类型的通讯链路6和7允许上级装置5不仅经过处理器3控制远程装置4,而且还直接地控制远程装置4的硬件。另外,如果由于在处理器3发生故障等通讯链路6变得不能利用时,经过通讯链路7继续控制远程装置4,因此完成系统转换或者装置复位。

    例如,如果远程装置4由于主装置和子装置双联,在主装置和上级装置5之间建立通讯链路6,同时在主装置和上级装置5之间以及在子装置和上级装置5之间建立通讯链路7。

    如果故障发生在通讯链路6上,控制单元2在子装置和上级装置5之间的通讯链路7上进行通讯,并且通知子装置从上级装置5产生的转换请求。这时,通过控制主装置和子装置之间的系统内部通讯的第三控制单元子装置被转换为主装置。

    由于图2A所示的通讯控制设备,既使在远程装置4和上级装置5之间的通讯中发生故障,如系统转换操作、装置复位操作等等的控制操作能够继续。结果,可以改进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通讯控制设备包括上述控制单元1、存储单元以及一个传送单元。存储单元存储要被传送到上级装置5的信息。传送单元传送这个信息到上级装置5。在这种情况下,通讯链路7是连接到存储单元的硬件和上级装置5之间的接口。

    使用直接通讯链路7,而不经过由处理器3完成的处理,允许编目信息等总是被传送而不管是否从上级装置5产生请求。另外,即使在处理器3中发生故障,上级装置5也可以参考编目信息等。结果,改进了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通讯控制设备包括上述控制单元1和通讯单元。控制单元1在远程装置4和上级装置5之间分配多个固定的通讯路径。通过使用多个固定的通讯路径,通讯单元下载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在远程装置4和上级装置5之间建立多个信道的通讯链路6作为固有的路径。借助于这些链路,从上级装置5到远程装置4进行通讯的能力提高,因此改进了下载速度。

    例如,图2A所示的控制单元1相应于在图7所示并将在以后描述的CPU(中央处理器)31、CD-CONT 33以及EMACH34。图2A所示的控制单元2相应于图7所示的CD-CONT33。图2A所示的处理器3相应于图7所示的CPU31。

    另外,上述存储单元相应于图32所示并将在以后描述的ROM(只读存储器)63。而上述传送单元相应于图32所示的CD-CONT33和编目存储单元61。上述通讯装置相应于图7所示的CPU31、CD-CONT33以及EMACH34。

    图2B是一个展示这个优选实施例的通讯控制系统配置的示意图。在这个图中,相应于上级装置如一个CPR等的主装置(HOST)11经过双联的SGC12和12’、LRPC(用户计次器路径控制器)13和13’以及TSW(时分接线器)14和14’与安装在用户调节架上的装置通讯。

    用户调节架配备有DLCC16和16’以及用于选择信号线的电路LTC(Line Terminal Commons,线路终端中心)15和15’。这里,DLCC由主系统和子系统的两个组件16和16’双联,与如TSW14和14’的双联配置无关。

    根据本发明,除了上述的信号链路LAPD以外,经过LRPC13安排信号链路SD/SCN(信号分配器/扫描器),以及主装置11使用的用于装置控制的命令/状态分配给主系统DLCC16和子系统DLCC16′。来自主装置11的SD信号被传送到DLCC16和16′,而来自DLCC16和16′的SCN信号被传送到主装置11。

    LAPD通过使用被称为以帧为单位的位串完成主装置11的处理器和DLCC16的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通过使用位异步完成这种数据传送,并且伴随有帧组合/去组合处理。相反,通过使用特别对于硬件的位配置,SD/SCN以位为单位交换信息,而不经过DLCC16的处理器。这些交换操作通过使用位同步完成。计时和位配置在传送源和目的地之间是同步的。

    因此,在SD/SCN上不要求伴随着通讯的如帧组合/去组合过程的复杂过程。所以,能够以较简单的以位为单位的硬件控制进行通讯,因而通讯的可靠性大于LAPD的可靠性。

    在图2B所示的例子中,安排了两种类型的通讯路径:用于经过LAPD从主系统DLCC16到主装置11进行站内部通讯的DMA通讯路径,以及用于经过LRPC13从DLCC16和16′进行通讯的SD/SCN通讯路径。

    当由于故障链路断开时,DLCC16和16′通过使用SCN信号来通知主装置11主系统故障的内容。主装置11完成控制操作,如以SD信号在DLCC系统之间转换的操作、复位操作等等。

    通过在主装置11和DLCC16和16′之间安排这种SD/SCN,既使链路断开,主装置11也可以完成各种控制操作。SD/SCN也可以用于自编目信息等等的读操作。

    另外,可以安排用于LAPD通讯的多个固定的通讯路径(固定路径),因而改进了从主装置11到DCLL16的下载速度,并且在下载期间完成各种DMA通讯。这里,固定路径意味着时隙在时分多路复用串行通讯中以硬件方式固定。

    图3展示了在双联以前上述系统的基本配置。这里,CPR用作为主装置11,它经过SGC12和LRPC13连接到TSW14。用户调节架(LTSHB-A)21连接到TSW14,并且包括LTC15、DLCC16、模拟用户电路(16SLC)22,以及数字用户电路(8DLC)23。

    模拟用户电路22借助于模拟线路连接到多个模拟电话24,同时数字用户电话23借助于ISDN BRI线路连接到多个NT1(网络终端1)25,其中每一个与一个或多个TE(终端设备)26连接。

    用户调节架(DTSHA-H)27连接到TSW14,并且包括DTC(Digital Terminal Common,数字终端中心)28和PRI-DT(用于一次群速率接口的数字终端)29。

    PRI-DT29借助于ISDN PRI(一次群速率接口)线路与多个NT2(网络终端2)30连接。多个NT2 30中的每一个例如包括一个PBX(专用小交换机),并且与模拟电话24或TE26连接。

    由于这样一种配置,使用时分多路复用时隙在上级装置的主装置11和远程装置的DLCC16之间进行串行通讯,因此对于用户提供通讯服务。

    图3所示的基本配置如图4所示被双联。在这个图中,主装置11、SGC12、LRPC13、TSW14、LTC15以及DLCC16是主系统装置,对于它们中每一个分配一个标识符号码“#0”。主装置11′、SGC12′、LRPC13′、TSW14′、LTC15′以及DLCC16′是子系统装置,对于它们中每一个分配一个标识符号码“#1”。

    LRPC、TSW以及LTC被认为是相关的部件,并且全部被双联。然而,主装置(CPR)、SGC以及DLCC与其他系统无关被双联。

    图3所示的基本配置中的信号流如图5所示。用于数字用户的通讯服务包括话音服务和64Kbps承载业务。这些服务被认为是线路转换类型服务,并且分配两个64Kbps话音B-ch(B1和B2信道)给每个用户。这些话音信道直接地从DLC23连接到LTC15,而不经过DLCC16,并且被LTC15多路复用/去多路复用。

    用于传送控制数据(呼叫控制信息)的D-ch由DLCC终接并且集中,随后在固定路径的站内部通讯链路(LAPD)上传送到SGC12。DLCC16配备有CPU(中央处理器)31以便控制D-ch的数据传送。

    DLCC16控制用于安装在用户调节架21上的DLC23的U和S/T接口层-1(物理层)。图5所示的U和S/T点是由ISDN接口说明规定的参考点。

    层-1控制操作包括控制激活/非激活的过程,它们由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部分)G.960(03/93)和I.430(03/93)规定,并且分别对于多达224个用户完成。

    借助于控制激活/非激活的过程,对于逐个呼叫基本上完成层-1的激活/非激活,它的内容如下:

    (1)热启动和冷启动

    因为在U点采用回波消除器方法作为一种传输方法,包括在DLC/NT1中的回波消除器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系数(估计传输数据回波的滤波器系数)必须预先满足线路条件(完成回波消除器的排序),以便获得双向数据透明度。如果不知线路条件(连接后的初始通讯),对于这种排序要求大量的时间(高达15秒)。这种类型的激活称为冷启动激活。

    同时,根据假设线路条件不会突然变化,在非激活之前的下一个激活通过立即使用该系数减少排序时间量到300ms的方法称为热启动激活。

    如果可以热启动NT1,使用逐个呼叫的激活/非激活进行操作。对于不能热启动的NT1,必须设置CSO(只能冷启动)位=0并且通知网络一侧。在这种情况下,DLCC不控制层-1的非激活,并且以激活状态继续操作它。

    (2)通过软件/固件完成的控制方法

    因为上述排序过程包括在DLC/NT1的回波消除器LSI中,由软件/固件完成的控制操作仅仅监控激活/非激活请求(开始位)和激活状态(SYNS/激活位)。当层-1是在非激活状态(在激活等待状态)时,NT1是在低耗功率模式。但是,功率必须提供到站。

    如果检测用户电路/线路,因为线路条件改变而使用冷启动。在检测完成后,通过使用冷启动必须在U点进行激活,并且必须可进行下一个热启动。

    另外,由于监控层-1控制操作中层-1故障的操作,DLCC监控下面有关层-1的故障,并且通知主装置。

    (1)在各个单元中的没有电路故障

    如图6所示,在各个单元(SLC和DLC)和LTC之间存在话音公共信道(HW),同时在DLCC和各个单元(DLC)之间存在D信道公共信道(Dch-HW)。在公共信道每一个上固定状态(stuck state)由LTC/DLCC的固定检查器32连续地监控,并且它的结果作为没有组件报警通知给主装置。

    话音HW中每一个的保留状态(保留A)由LTC监控,并且不仅以SCN信号通知到主装置,也通知到DLCC。Dch-HW的固定状态(固定B)由DLCC监控,并且对于各个单元中每一个以固定A在被逻辑“或”之后经过SGC通知给主装置。

    因为SLC不具有Dch-HW接口,根据电路类型(SLC或DLC),在DLCC内完成屏蔽处理。同时,因为DLC具有话音HW和Dch-HW,足以满足DLCC监控Dch-HW的固定状态。因此来自LTC通知的没有组件报警被认为是无效的。

    (2)层-1的不同步

    对于正在进行激活的数字用户检测到U或S/T点不同步,并且将它作为层-1的报警通知给主装置。

    (3)站的电源故障

    对于所有的数字用户在DLC内监控NT1的电源故障,并且将它作为层-1的报警通知给主装置。

    (4)过压输入故障

    对于所有的数字用户检测用户线路的过压输入(AC故障),并且将它通知给主装置。

    下面提供有关DLCC硬件配置的解释。DLCC具有图7所示的配置。DLCC包括CPU31、CD-CONT33、EMACH34、MACAO35、开关(RST SW)36、复位产生电路37、时钟驱动器(CLKDRV)38、时钟电路(CLK)39、快闪存储器40、系统存储器(SDRAM)41,以及调试程序接口(DEB)42。CPU31、CD-CONT33、EMACH34,以及MACAO35连接到内部总线43。

    MACAO35与CPU31接口,同时这个部件具有作为一个CPU外围LSI的各种能力,如系统存储器41的控制能力、总线判优能力、PIC(优先中断控制器)/NMI(不可屏蔽的中断)控制能力、复位能力、DMA(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能力等等。此外,它具有在称为配对DLCC的另一个DLCC(在双联配置中正副二者之一)和用于双联操作的MACAO35本身之间的系统内部传输/通讯能力。

    CD-CONT33是一个LSI用于与CPU31接口,在用户线路一侧和上级装置一侧的外部装置之间进行串行通讯。CD-CONT33具有在外部装置和CD-CONT33本身之间的SD/SCN通讯控制能力,同时也具有用于多路复用/去多路复用公共信道数据(D-ch)的能力以便以多路复用串行模式与EMACH34接口。

    EMACH34是一个与CPU31接口的LSI。这个部件终接在用户线路一侧的D-ch和SGC一侧的信道,并且组合/去组合LAPD帧。为了实现这些能力,EMACH34以多路复用串行模式与CD-CONT33接口,并且具有一个根据LAPD协议的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能力。HDLC的帧结构将在以后描述。另外,EMACH34也使用LAPD控制DMA通讯。

    开关36由操作员用于产生的强制复位。复位产生电路37产生加电复位信号。时钟电路39产生时钟信号并且输入产生的信号到MACAO35。时钟驱动器38分配在MACAO35内降低的时钟信号的频率到CPU31、CD-CONT33、EMACH34等。

    快闪存储器40由MACAO35控制并且存储一个固件程序。这个程序在系统存储器41中扩展,并且由CPU31执行。当调试程序时,调试程序接口42作为一个接口与调试装置如个人计算机连接。

    通过使用这样一种DLCC,如下面所述实现终接层-2(数据链路层)的能力。在DLCC中,根据LAPD协议终接来自辅助用户的D-ch,以及有效的帧被集中并且传送到连接SGC的固定路径。来自SGC的信号分配到每个用户的16Kbps D-ch,并且随后被传送。

    终接层-2的能力如图7所示由CD-CONT33和EMACH34实现,并且固件控制有效帧的传输/接收。层-2中通讯的信息是在ISDN终端和交换网络之间的呼叫控制信息。

    另外,如图8所示,通过使用64Kbps×1ch的话音路径终接主系统DLCC16和主系统SGC12之间的通讯链路,该路径是作为一个站内通讯链路固定建立在TSW14中。分配到DLCC16的16个话音信道中的后8个信道作为这个通讯链路可以得到。

    LTC15用选择器51选择TSW14的固定路径,并且与DLCC16进行连接。LTC15也用选择器52选择来自DLCC16的8个信道,并且与TSW14的固定路径进行连接。

    对于来自子系统DLCC16’的相应的话音信道,形成在返回DLCC16’的方向的环回用于在LTC15中用选择器53连续地检验通讯链路。

    同时通过控制如图7所示的CD-CONT33和EMACH34的固件实现终接通讯链路的这种能力,并且控制有效帧的传输/接收的固件类似于上述用于终接层-2的能力。

    图4所示的系统中,通过嵌入两个主系统和子系统组件DLCC16和16’到用户调节架21上单工的(simplexed)单独单元(一个特定间隙)来双联DLCC。由装置的基本故障比率判断,最好是DLCC独立于TSW系统而双联。同时,因为LTC具有如TSW相同的系统配置,组件被分开。这是因为DLCC和LTC被认为是不同的维护单元。因此,主系统和子系统DLCC16和16’以及主系统和子系统LTC15和15’之间的连接关系将变为图9所示。在图9中,DLCC16和16’中的每一个连接到LTC15和15’。

    如图10所示,DLCC具有在主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存储器复制能力,以及在CPU之间的系统内部通讯能力。由于存储器复制能力,主系统CPU31写到存储器41的数据经过MACAO35和35’之间的总线与数据地址一起传送到子系统。然后MACAO35′将接收的数据写到子系统存储器41′。主系统CPU31和子系统31′通过使用MACAO35和35′之间的串行通讯能力进行双向通讯。

    如上所述,通过在主系统和子系统DLCC之间进行系统内部通讯以及存储器复制,保持两个DLCC存储的数据的一致性。因此,既使主系统中发生故障,通过子系统DLCC能够立即重新开始/继续服务。

    一般经过上述站内部通讯链路控制DLCC。然而,也可以由经过SD/SCN链路的LRPC控制它。在这种情况下,主装置控制LRPC,它作为DLCC的上级装置在SD/SCN链路上控制DLCC。LRPC包括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并且负责由主装置作为固件完成的控制处理部分。

    因为使用SD/SCN链路的控制路由与DLCC固件的操作无关,既使当站内部通讯链路断开时也能够控制DLCC。使用这种路由的控制操作包括例如下面的操作。

    (1)指示器控制

    控制是否用SD信号点亮一对中一个系统DLCC的LED(发光二极管)指示器。

    (2)装置复位

    以硬件方式用SD信号复位CPU。因为来自DLCC的SCN信号包括一个回波位,LRPC通过检验回波位使用SD信号作为复位脉冲控制在ON(通)和OFF(断)之间的转换。另外,在CPU复位之后,DLCC用SCN信号通知LRPC完成了复位。

    (3)ACT控制操作

    当进行初始设置时以硬件方式用SD信号确定ACT(激活)或者SBY(备用)。它的结果用SCN信号通知给LRPC。根据SD信号的电平直接地点亮指示激活状态的ACT-LED。

    在周期性转换时,用SD信号传送系统转换请求,并且用SCN信号返回系统转换响应(确认)。然后,以类似于在初始化设置时完成的操作进行系统转换。一旦完成转换,用SCN信号通知给LRPC。

    (4)诊断激活

    一旦接收到用SD信号请求激活在线自检程序,DLCC激活自检诊断程序,并且用SCN信号通知LRPC诊断正在执行或者已经完成。诊断的结果经过SGC通知给主装置。

    (5)故障处理

    DLCC用一个包括在SCN信号中的故障通知位通知LRPC故障发生。例如,当已经发生NMI时,DLCC以硬件的方式用SCN信号通知LRPC它自己系统的硬件故障的发生和细节。当其他故障(如中断等等)发生时,由固件建立故障的内容。然后,硬件自动地产生NMI,使得故障发生用SCN信号通知给LRPC。

    当主系统故障发生时,它的内容用SCN信号通知给主系统,并且系统转换请求和复位以及重新启动请求用SD信号传送给DLCC。然而,应该注意当电源故障或主系统的没有组件故障发生时,硬件本身自动地完成系统转换并且等待从主装置产生的复位和重新启动请求。当在系统内部交接单元中发生故障时,系统内部交接单元故障用SCN信号通知到LRPC。

    这里,通过参考图11到图17,详细解释了故障处理序列。在这些图中,以时间顺序从头至尾说明了DLCC、SGC、LRPC和主装置之间的信号交换。

    图11展示了主系统DLCC的故障序列。假设一开始主系统DLCC#0是激活状态(ACT)而子系统DLCC#1是备用状态(SBY)。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在主系统DLCC#0中发生故障,DLCC#0用SCN信号HALM将故障发生通知主系统LRPC。同时,用SCN信号HALMINF通知故障的内容。

    接着,主系统LRPC用SD信号LB-SW-REQ传送系统转换请求到DLCC#1。另外,用SD信号iACT使DLCC#1进入激活状态,同时使DLCC#0进入备用状态。在DLCC#1和DLCC#0以硬件转换它们的状态之后,它们用SCN信号INDACT将结果通知主系统LRPC。

    然后,在DLCC#1和DLCC#0之间进行系统转换,并且它的结果用SCN信号SW-STATUS-INF和SW-STATUS通知到主系统LRPC。一旦接收到这个通知,LRPC用SD信号LB-SW-REQ通知DLCC#1取消系统转换请求。

    在DLCC#1清除故障的内容并且完成自动复位以后,它用SCN信号SW-STATUS通知主系统LRPC操作重新启动的准备已经完成。这时,LRPC传送DLCC#0的故障发生通知到主装置,使得用于重新启动一个新的主系统的序列在主装置和DLCC#1之间经过SGC的通讯链路上执行。以这种方式,DLCC#1变为一个新的主系统DLCC,同时DLCC#0进入服务终接状态(OUS)。

    接着,主装置确定故障已经在DLCC#0的CPU中发生,并且传送到主系统LRPC对于DLCC#0的阻塞控制请求。随后LRPC用SD信号SDRST复位CPU以便去除在DLCC#0的CPU中已经发生的故障。这时,用于ON和OFF传送两遍SD信号SDRST,并且SCN信号SDRST-e作为来自DLCC#0的它们的回波返回。一旦完成复位操作,LRPC传送DLCC#0的阻塞控制响应到主装置。

    图12展示了没有主系统组件的故障序列。用户调节架通过使用硬件具有检测DLCC组件的存在/缺少的能力,并且通知LRPC检测的结果。当用户调节架检测到主系统DLCC#0组件没有时,它用信号RMVALM将故障发生通知主系统LRPC。

    接着,主系统LRPC传送读公共信道故障的请求到子系统LRPC,并且接收公共信道的检查结果,这是由LTC作为它的响应进行的。然后,主系统LRPC以一个类似于图11所示的序列转换DLCC系统。主装置以类似于图11所示的序列经过主系统LRPC复位DLCC#0的CPU。

    一旦接收到来自LRPC的阻塞控制响应,主装置将故障监控控制传送到LRPC用于暂停没有组件故障的监控,并且接收它的响应。另外,主系统SGC通过使用如DM、SABME以及UA信号与DLCC#1进行通讯而建立一个通讯链路,并且传送链路建立通知到主装置。此外,DLCC#1传送到主装置一个远程装置重新启动处理发生通知,包括经过SGC到主装置的指示组件(RMV)的存在/没有和电源故障(PAL)存在/没有的信息。

    这样,DLCC#1变为一个新的主系统DLCC,而DLCC#0进入OUS状态。然后主装置传送DLCC#0的故障恢复监控指令到DLCC#1,并且接收它的响应。

    图13展示了对于主系统和子系统DLCC的故障序列。这个图假设当子系统DLCC#1当前在OUS状态时故障已经在主系统DLCC#0发生。当故障在DLCC#0发生时,DLCC#0用SCN信号HALM通知主系统LRPC故障发生,并且用SCN信号HALMINF通知故障的内容。然后DLCC#0进入OUS状态。

    这时,LRPC将DLCC#0的故障发生通知传送给主装置,并且从主装置接收DLCC#0的阻塞控制请求。随后LRPC根据类似于图11所示的序列复位DLCC#0的CPU,并且传送给主装置DLCC#0的阻塞控制响应。此后,主装置监控恢复状态。

    图14展示了子系统DLCC的故障序列。这个图假设当主系统DLCC#0在激活状态时故障已经发生在备用状态的子系统DLCC#1。当故障在DLCC#1发生时,DLCC#1用SCN信号HALM将故障发生通知主系统LRPC,并且用SCN信号HALMINF通知故障的内容。DLCC#1进入OUS状态。这时,LRPC传送给主装置DLCC#1的故障发生通知。

    接着,主装置经过主系统SGC传送用于使一对中一个系统DLCC#1(以双联配置)进入OUS状态的指令给DLCC#0。DLCC#0使DLCC#1进入OUS状态,并且同时,它返回对于这个指令的响应到主装置。主装置随后根据类似于图11所示的序列经过主系统LRPC复位DLCC#1的CPU。

    图15展示了没有子系统组件的故障序列。当用户调节架检测到没有子系统组件DLCC#1时,它用信号RMVALM通知主系统LRPC故障发生。

    接着,主系统LRPC传送公共信道故障读请求到子系统LRPC,接收它的响应,并且传送DLCC#1的故障发生通知到主装置。

    主装置经过主系统SGC传送用于使一对中一个系统DLCC#1进入OUS状态的指令到DLCC#0。DLCC#0使得DLCC#1进入OUS状态,并且返回对这个指令的响应到主装置。主装置随后根据类似于图14所示的序列复位DLCC#1的CPU。

    一旦从LRPC接收到阻塞控制响应,主装置传送故障监控控制到LRPC用于暂停组件没有故障的监控,并且接收它的响应。主装置也经过主系统SGC传送用于读取故障详细信息的指令到DLCC#0,并且接收它的响应。另外,主装置传送给DLCC#0用于监控DLCC#1的故障恢复的指令,并且接收它的响应。

    图16展示了对于两个DLCC之间系统内部交接单元的故障序列。当主系统DLCC#0检测到系统内部交接单元发生的故障时,DLCC#0用SCN信号MALM通知主系统LRPC故障发生,并且用SCN信号MALMINF通知故障的内容。LRPC传送DLCC#0的故障发生通知到主装置。

    然后,主装置根据类似于图14所示的序列使得DLCC#1经过主系统SGC进入OUS状态,并且根据类似于图14所示的序列经过主系统LRPC复位DLCC#1的CPU。

    图17展示了系统内部交接单元的另一个故障序列。这个图假设不是主系统DLCC#0而是子系统DLCC#1检测到系统内部交接单元中发生的故障。当DLCC#1检测到故障时,DLCC#1用SCN信号MALM通知主系统LRPC故障发生,并且用SCN信号MALMINF通知故障的内容。LRPC传送DLCC#1的故障发生通知到主装置。

    然后主装置根据类似于图14所示的序列使得DLCC#1经过主系统SGC进入OUS状态,并且根据类似于图14所示的序列经过主系统LRPC复位DLCC#1的CPU。

    通过对于各种故障使用SD/SCN链路,这些故障发生在如图11到17所示的主系统或子系统DLCC或者在系统内部交接单元中,使得可能控制系统转换或者来自如主装置、LRPC等等的上级装置的复位和重新启动。

    参考图18到31,下面提供关于DLCC和外部装置之间各种类型接口的细节。

    如图18所示,DLCC与上级装置一侧的LTC和用户线路一侧的多个DLC连接。V-ch和S-ch数据在DLCC16和LTC15之间传送/接收,而D-ch和C-ch数据在DLCC16和DLC23之间传送/接收。V-ch用于传送话音数据,而D-ch用于传送控制数据。S-ch和C-ch用于传送SD/SCN信号。

    V-ch和D-ch数据根据HDLC的帧格式由EMACH34经过CD-CONT33控制。同时,S-ch和C-ch数据根据SD/SCN的位定义由CD-CONT33控制。

    图19到22说明了要从DLCC16到LTC15传送的V-ch和S-ch数据位。帧00到15中的每一个包括64个时隙(TS)TS00到TS63,它们中的每一个包括8位数据。

    图20中,帧00的各个TS32、TS36、TS40、TS44、TS48、TS52以及TS56相应于经过SGC的站内部通讯链路的固定路径。因此,在这个例子中建立了7个固定路径(7个信道)。

    在图19和20中,帧00的TS01、TS05、TS09、TS13、TS17、TS21、TS25、TS29、TS33、TS37、TS41、TS45、TS49、TS53、TS57以及TS61中的每一个的位B2用作为一个SCN信号。7个固定路径和以位为单位的SCN信号也如图21和22所示分配到其他的帧。

    图23和24描述了要从LTC15到DLCC16传送的V-ch和S-ch数据的位调节。同样在这些位调节中,7个固定路径和以位为单位的SCN信号分配到各个帧。

    图25展示了图19到22所示的V-ch和S-ch数据的位功能。这里,“信号名”表示V-ch数据或者SCN信号(1位)的每一位的名称。“极性”表示软件的逻辑(0或1),以及用户调节架的背面配线盘(BWB)的电压电平(L或H)。“逻辑极性”表示相应于每一位两个值中每一个的能力。“内容”表示每一位的使用目的。

    在图25中,各个信号如SGC#0到#6、UP-D0、UP-D1、DOWN-D0以及DOWN-D1相应于V-ch的数据位,而其他信号相应于SCN信号。

    例如,SDRST-e用作为从如图11到图17所示的上级装置产生的复位指令的回波。HALM用于对如图11、13和14所示的上级装置通知故障发生。MALM用于通知上级装置如图16和17所示的系统内部交接单元中已经发生的故障。INDACT用于对如图11和12所示的上级装置显示ACT/SBY。

    SCN1a#0到SCN4h#0的32位分配到图11、13、14、16和17所示的HALMINF和MALMINF,并且用于将故障的细节通知上级装置。

    图26展示了如图23和24所示的V-ch和S-ch数据的位功能。这里,“信号名”表示V-ch数据或SD信号(1位)中每一位的名称。各个信号如SGC#0到SGC#6、UP-D0、UP-D1、DOWN-DO以及DOWN-D1相应于V-ch数据位。其他信号相应于SD信号。

    例如,SDRST信号用于从如图11到图17所示的上级装置产生的复位指令。iACT信号用于来自如图11和12所示的上级装置的ACT/SBY控制。

    如上所述,数据在EMACH控制下以HDLC的帧格式在DLCC和外部装置之间传送/接收。当经过LAPD进行通讯时HDLC帧的位配置如图27所示那样。

    在图27中,标记序列(F)表示帧的开始或结束,地址字段(A)表示识别逻辑链路的信息,控制字段(C)表示控制一帧的信息,信息字段(I)表示传输信息,以及帧检查序列(FCS)用于检测接收的误差。

    这里,8、16、m(m=8,16)、8N(N多达260),以及16位分别用于标记序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以及帧检查序列。

    在这些部分中,标记序列和帧检查序列由硬件自动地增加/删除。剩余部分在固件的控制下由硬件组合/去组合。另外,标记控制、0插入和重新插入由硬件完成。

    图28和29展示了在软件界面中的SCN调节。这里,“SCN名称”相应于图25所示的SCN信号名称。“CCT No.”表示信道数(#0到#15)。“类型”表示信息类型。“计时”表示进行设置的时间。“属性”表示系统设计的属性。“初始”表示逻辑的初始值。“注释”表示每个逻辑值的意思。类型列中的“dev-con”表示装置控制信息。计时列中的“C”表示SCN信号使用时能够改变的可能性,以及“I”表示SCN信号在初始化时设置。当传送“0”时,初始值为1的信号变为ON,而当以后传送“1”时变为OFF。初始值为0的信号与上面描述的信号相反。

    例如,如图11和12所示,对于SCN-0b定义的SW-STATUS用于响应从上级装置产生的系统转换指令。如图11所示对于SCN-1c或SCN-1d定义的SW-STATUS-INF用于通知上级装置系统转换状态。如果这两位的值是“00”,则转换的结果是正常的。如果它们是“01”,则结果是不正常的。

    图30展示了软件界面中的SD调节。这里,“SD名”相应于图26所示的SD信号名称。例如,在SD-1b中定义的LB-SW-REQ用于如图11和12所示来自上级装置的系统转换指令。另外,SD信号OSL和ALML用于控制一对中一个系统DLCC的LED的点亮/熄灭。

    由MACAO35产生用于访问DLCC存储空间的所有片选信号。这个存储空间的变换例如类似图31所示的。这里,如图7所示,系统存储器41、包括在MACAO35中的寄存器,包括在EMACH34中的寄存器,包括在CD-CONT33中的存储器/寄存器,以及闪烁存储器40在存储器空间变换。

    由MACAO产生的片选信号目标仅仅是一个存储空间,并不产生用于I/O空间。因此,如果对于一个空的区域和一个I/O区域进行访问,MACAO产生一个NMI作为总线访问错误。

    使用DLCC的SD/SCN链路的系统转换的控制操作、装置复位操作等等如上所述。如果使用这个链路,DLCC的自编目信息可以传送到上级装置。下面三个是一般安排自编目能力的主要目的。

    (1)从DLCC接收各种信息如版本数、制造年月、组件代码等,以及使用为了识别装置的信息等。

    (2)保证主装置的软件和DLCC的硬件之间的兼容性。

    (3)由于装置的改型(版本更新)等等估计软件的修改量。

    通常,当主装置读自编目信息时,对于在线状态的每个DLCC组件由软件产生读请求。存储在每个组件的ROM(只读存储器)中的信息由固件读取,并且经过站内部通讯链路传送到主装置。

    根据这个优选实施例,DLCC嵌入到简化的编目系统装置中,并且类似于通常的写工具/格式用于在工厂写信息到ROM。通过使用硬件,信息的格式转换为专门对于该装置的格式,并且该信息总是作为SCN信号输出,根据主装置产生的读请求代替传送信息。

    这样,每当如主装置等的上级装置需要自编目信息时,它可以被参考而不会被DLCC的处理器故障、链路断开等等影响。也就是上级装置不再需要产生读自编目信息的请求,同时,通过建立一个LAPD链路,它变得不必完成复杂的通讯控制如帧的组合。另外,既使发生故障不用进行DLCC系统转换也可以得到信息。

    图32是一个展示用于存储这种自编目信息的编目存储单元配置的方框图。图32所示的编目存储单元61连接到图7所示的CD-CONT33。编目存储单元61包括连接器62、ROM63、读电路64以及代码转换电路65。

    连接器62安排用于连接写工具来写自编目信息到ROM63。读电路64和代码转换电路65读来自ROM63的信息,转换读信息为代码,并且输出转换的代码到CD-CONT33。输出信号作为一个SCN信号经过CD-CONT33传送到上级装置。

    对于ROM63,信息例如以图33所示的格式以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码被写入。这里,DLCC性能名称、产品名称、制造年月、制造号码、绘图号码、版本号码等等作为自编目信息列出。性能名称、产品名称、制造年月、制造号码最多由8个字母数字字符表示。绘图号码最多由14个字母数字字符表示,而版本号码最多由6个字母数字字符表示。

    代码转换电路65转换存储在ROM63中的代码格式为例如图34所示的装置格式。图34所示的各个位INV00到INV15相应于图25和29所示的SCN信号。这里,包括4个位(INV00到INV03)的版本号码相应于从ROM63读取的自编目信息。

    当从ROM63读版本号码时,读电路64和代码转换电路65例如如图35所示配置。读电路64包括计数器71和72、触发器(FF)73、NOT电路(倒相器)74、OR电路75、地址发生电路76以及AND电路77。代码转换电路65包括串行/并行(S/P)转换电路81、译码电路82以及FF83到86。串行ROM(SI-ROM)用作为ROM63,来自ROM63的数据被串行读取。

    一旦从CD-CONT33接收到时钟信号PALCK计数器71就工作,并且提供时钟信号到ROM63的端子SK。同时,计数器71经过NOT电路74提供时钟信号到S/P转换电路81的端子CK。一旦接收到时钟信号PALCK计数器72就工作,并且输出信号到OR电路75和AND电路77。一旦接收到时钟信号PALCK和AND电路77的输出FF73就工作,并且提供时钟信号到FF83、84、85、86中每一个的端子CK。

    一旦接收到计数器71和OR电路75的输出地址发生电路76就工作,并且输出地址数据到ROM63的端子DI。一旦接收到输入到端子SK的时钟信号和输入到端子DI的地址数据ROM63就工作,并且从端子D0输出它的存储数据到S/P转换电路81。

    接着,S/P转换电路81转换从ROM63输出的串行数据为5位代码(并行代码)。译码电路82转换这个数据为相应于INV00到INV03的4位代码,并且输出转换的代码为FF83到86。然后FF83到86输出分别相应于INV00到INV03的信号到CD-CONT33。

    来自ROM63的读操作时序图与图36所示相同。这个图展示了对于地址数据A,在地址A(A0到A5)读16位数据D0到D15,以及在下一个地址A+1的数据D9到D15的操作。

    地址数据A在输入到端子SK的时钟信号的下降沿输入到端子DI。ROM63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捕获地址数据A。然后,ROM63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从D0开始顺序地输出数据。

    借助于图35所示的配置,有可能自动地从ROM63读自编目信息,并且传送读信息到上级装置。这里,只有版本号码作为自编目信息输出。然而,通过使用一个类似的电路,存储在ROM63中的其他信息也可以输出到CD-CONT33。

    另外,图34所示包括8位(INV04到INV11)的组件代码不是从ROM63读的数据。这个代码由DLCC组件中信号线的上拉/下拉(Pull-up/Pull-down)产生。因此,这是一个专门用于硬件的信号,并且只要需要,CD-CONT33可以参考这个信号。

    下面提供根据这个优选实施例关于下载速度控制的解释。通常,控制信息的下载和DMA通讯通过使用在主装置和DLCC之间仅有的一个64Kbps固定路径信道在LAPD链路上完成。

    同时,根据这个优选实施例,准备了多个64Kbps固定路径信道,并且根据如图20、21和23所示的装置状态,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固定路径信道。结果,相应于信道数量能够改进下载速度。在图20、21以及23所示的例子中,可以同时使用7个固定的路径信道。另外,因为可以使用多个信道,可以在一些信道上从上级装置进行DMA通讯,同时控制信息在其他的信道上下载。

    图37展示了用于建立多个信道的序列。首先,主装置指定一个或多个信道数量,并且传送信道建立请求到主系统SGC和DLCC。这时,SGC和DLCC建立具有指定数量的信道,并且通知主装置信道建立已经完成。在DLCC中,CPU发指令给EMACH建立信道,并且完成由EMACH要求用于建立路径的操作。

    接着,主装置经过SGC传送为了设置信道建立LAPD链路的请求到DLCC。然后DLCC完成建立LAPD的操作,并且通知主装置链路建立已经完成。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在ISDN通讯服务的用户调节装置中安排的DLCC被认为是来自上级装置的控制目标。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处理器的任意远程装置。另外,如CPR等的主装置或LRPC假设是这个实施例中DLCC的上级装置。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包括处理器的任意上级装置。

    另外,自编目信息并不总是要求存储在ROM中。它可以存储在任意的存储介质,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寄存器、磁盘装置、光盘装置、磁光盘装置等等。

    根据本发明,既使链路断开或者在处理器中发生故障,在包括处理器的远程装置的上级装置的控制下立刻进行系统转换,因此继续通讯服务。另外,具有较高优先级的控制操作如系统转换直接地在硬件和上级装置的软件之间完成而不经过远程装置的固件处理,因此,去除了复杂的程序。所以,设计阶段中要求的工作量和时间量可以减少,同时改进了系统的可靠性。

控制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通讯的通讯控制设备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控制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通讯的通讯控制设备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控制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通讯的通讯控制设备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通讯的通讯控制设备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远程装置和上级装置之间通讯的通讯控制设备及方法.pdf(6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个主装置控制双联的远程装置。如果由于处理器故障等等不能与主系统远程装置进行通讯,则主装置通过直接传送控制信号到远程装置的硬件而转换子系统远程装置为主系统远程装置,使得继续服务。另外,通过使用主装置和远程装置的硬件之间的通讯链路,编目信息传送到主装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