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石和仿木砼栏杆的制造方法及生产工艺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栏杆,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利河道、 市政桥梁、 景观栈道、 水库 围护等装饰工程用的仿石砼栏杆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现有栏杆都是用金属或木制成的。 前者成型繁琐, 劳动强度大, 工效低, 能耗大, 成 本高。后者必须涂上保护漆, 不仅工序繁杂繁琐, 费事费时, 且容易褪色, 成型繁难。劳动强 度大, 成本高 ; 而且要消耗大量木材, 破坏环境, 影响生态平衡。
铁艺栏杆易盗易锈, 年年要刷漆维护, 大大浪费了人力、 物力及财力。不锈钢栏杆 易损坏, 变形, 不适合做户外装饰, PVC 塑料制品易老化、 不耐风吹日晒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着弊端。
目前, 水泥栏杆是房屋、 庭院、 花坛装饰的建筑之一, 其是通过模具生产的。 现有的 水泥栏杆的模具, 其结构由两个相同可相对合模的模壳构成, 每个模壳有一个合模面, 两个 侧壁和两个端壁。 每个模壳的合模面上, 都有一个形如二分之一水泥栏杆的凹型腔, 以及两 组在合模时, 使两个模壳相对准的定位装置。 在模壳的上端壁上有一个半圆形的浇口, 且与 所述凹型腔连通。 当两个模壳合模后, 可将钢筋和混凝土通过浇口置于模具的型腔中, 经养 护数日固化, 将成形的水泥栏杆脱模。 这类水泥栏杆的模具, 通常是采用玻璃钢材料手工制 作的, 模壳壁薄, 在使用时, 需在型腔的外表面、 内侧面及内端面之间形成的非工作区充装 砂土填料加固, 以维护型面、 合模面的形状稳定。因而, 模具重量大, 搬运和操作不方便。又 由于玻璃钢的模壳成型是通过手工制作的, 尺寸精度低, 互换性差, 且模壳表面质硬壁薄, 容易翘曲变形, 合模时, 合模处的缝隙大, 影响栏杆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混凝土的浪费 ; 此外 模具易老化, 使用寿命仅仅一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仿石砼 栏杆的制造方法, 该仿石砼栏杆应具有强度高, 耐水、 耐候性能强 ; 安装方便牢固, 使用寿命 长, 节能环保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仿石和仿木砼栏杆的制作方法, 其 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1) 模具准备 : 将模具的内表面清洁平整, 在模具内壁涂以脱模剂 ;
2) 搅拌材料准备 : 对搅拌材料按比例进行称重,
3) 搅拌 : 在搅拌机中, 已称重的搅拌材料依次投入 ;
4) 每一次投入的搅拌材料, 搅拌时间为 N 分钟 ;
5) 成型 : 将上述搅拌均匀的拌合物放入模具中成型。
6) 振捣 : 将上述已搅拌均匀的拌合料后, 放入砼栏杆的模具中成型 ; 首先, 将上述 搅拌得到的混凝土拌合物分层均匀装入模具, 其次, 用振动泵、 振动轴插捣, 每层的振捣要达到密实程度 ; 最后, 刮除浇口处的多余混凝士, 并用抹刀抹平 ;
7) 凉干 : 在常温下, 静置 2-3 小时间后, 待拌合物强度增强 ;
8) 拆模 : 拆除模具 ;
9) 养护 : 对初成型的栏杆构件进行养护, 一般每隔 2-3 小时洒水一次, 连续洒水一 周以上。
10) 仿石和仿木砼栏杆的表面处理 : 对栏杆构件进行批嵌、 打磨、 除尘处理。
所述搅拌机为 350# 型号的立式搅拌机。
所述脱模剂为力高 - 使力 LEYCO-SLICK。
所述搅拌材料的配合比为 : 以一袋水泥 50 公斤为例,
水泥 : 50 公斤 ;
黄沙 : 94.5 公斤 ;
石子 : 202 公斤 ;
水: 26.9 公斤。
所述搅拌材料投入的次序依次为 : 黄砂、 水泥、 碎石、 水和添加剂。
所述搅拌时间 N 为 : 5-8 分钟。 所述水泥采用 425 低碱度硫铝酸盐快硬水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结构简单合理、 使用方便 ; 通过仿石砼栏杆的模具制备得 到的仿石砼栏杆具有 1、 完美逼真的天然石材的艺术效果, 气派非凡、 外观豪华、 质感坚硬、 稳重 ; 2、 高强度、 耐水、 耐候性能 ; 3、 节约了有限的天然石材资源和木材, 达到生态环保要 求, 充分展现自然生态的和谐 ; 4、 安装方便牢固, 使用寿命长, 无需养护 ; 5、 无放射性污染, 节能环保 ; 另外本发明的生产步骤简单, 生产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 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的仿石和仿木砼栏杆的制作方法, 其步骤 :
1) 模具准备 : 将仿石模具或仿木模具的内表面清洁平整, 在模具内壁涂以脱模 剂, 所述脱模剂是浓度为 5%的力高 - 使力 LEYCO-SLICK,
2) 搅拌材料准备 : 对搅拌材料按比例进行称重, 搅拌材料的比例为 : 以一袋水泥 50 公斤为例, 水泥 : 50 公斤、 黄沙 : 94.5 公斤、 石子 : 202 公斤、 水: 26.9 公斤。 所述水泥采用 425 低碱度硫铝酸盐快硬水泥。
3) 搅拌 : 由于本发明中原始材料有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 该水泥初凝时间较短, 故选用 350# 立式搅拌机 ; 另外立式搅拌机比滚筒式搅拌机容易清洗。在搅拌机中, 已称重 的搅拌材料依次投入 ; 搅拌材料投入的次序依次为 : 黄砂、 水泥、 碎石、 水和混凝土添加剂。
4) 每一次投入的搅拌材料, 搅拌时间为 4-8 分钟。
5) 将上述搅拌均匀的拌合物放入模具中成型。
6) 振捣 : 将上述已搅拌均匀的拌合料后, 放入仿木或仿石砼栏杆的模具中成型 ; 首先, 将上述搅拌得到的混凝土拌合物分层均匀装入模具, 其次, 用振动泵、 振动轴插捣, 每 层的振捣要达到密实程度 ; 最后, 刮除浇口处的多余混凝士, 并用抹刀抹平 ;7) 凉干 : 在常温下, 静置 2-3 小时间后, 待拌合物强度增强。
8) 拆模 : 待构件强度达到 75-80%后, 进行拆模。
9) 养护 : 对初成型的栏杆构件进行养护, 一般每隔 2-3 小时洒水一次, 连续洒水一 周以上, 保证强度增加。
10) 对构件表面进行批嵌、 打磨、 除尘处埋 ; 待批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再一次 进行打磨, 然后依据生产任务单指定的色板涂刷底涂 ; 确定底涂凝固干燥后, 涂刷面层涂 料。 饰面处理必须等待栏板构件的含水量达到 15-25%范围内, 才能涂刷涂料。 涂刷厚度必 须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涂料干厚时, 适当加入稀释剂, 确保可操作性。可供选择的涂料有水 性和油性两种, 为了減少气泡, 通常采用无气喷涂, 提高观赏性和美观性。
不同季节对添加剂有不同的要求, 常用的添加剂有 :
缓凝剂 : 作用是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混合重量按水泥参量的 0.1-0.3%。
减水剂 : 作用是减少拌和水, 保持原有的稠度, 显著提高水泥石的强度 ; 或保持原 有的强度和稠度, 节省水泥用量一般按水泥掺量的 0.3-0.5%。具体采用 : 木质素磺酸盐 类、 煤焦油系磺酸盐等。
早强剂 : 作用是 : 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具体采用氯盐、 三乙醇胺或芒硝等。
防冻剂 : 混凝土引气剂等。
为了保证仿木和仿石砼栏杆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应对试块进行试压检测。具体 检测方法为 : 在拌合物入模的地点对坍落度进行检测, 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坍落度测定方 法应符合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GBJ80-85) 规定。首先, 采用湿润坍落度筒, 把筒放在不吸水的刚性底板上 ; 然后, 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 将拌合物用小铲分三层均匀 地装入筒内, 角层用捣棒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 25 次, 顶层插捣完后, 应刮去多 余混凝土, 并用抹刀抹平, 将筒周边底板上混凝土清除后, 垂直而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 提 起过程应在 5-10 秒内完成, 量测筒高与坍落后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以 m/m 为单位 ( 精确至 5m/m), 即这高差就是该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一般应在 50-90m/m 为较正常。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
配制强度为 : 33.5(Mpa), 根据 《混凝士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规定, 混 凝土立方体试块经检测试压后, 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 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取三个试块强 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块的强度代表值。 B) 当该组试块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 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15%时, 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块的强度代表值。C) 当该组试块中强 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 15%时, 该组试块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 的依据。
产品的养护注意事项 :
混凝土的强度是在一定溫度、 湿度条件下, 通过水泥的水化逐步发展的 ; 为了满足 水泥水化的需要, 拌合物成型拆模 12 小时后, 应保持一定时间的潮湿, 一般进行洒水养护 或麻袋无纺布等洒水覆盖, 连续 3-5 天, 每天 5 次以上 . 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蒸汽养护和蒸 压养护, 提高或增强构件强度发展的效果更为理想。
成品的包装及堆垛的注意事项 :
构件饰面涂刷结束, 涂料干结凝固后, 用草片草绳或塑料发泡纸进行包扎 ; 在搬运 堆放过程中要轻抬轻放, 不同规格品种分别堆放, 并对成品堆做好标记牌, 方便发货时对成品规格 \ 数量等的核对, 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达 5 层, 每层必须垫小方木, 防止上下磨擦, 每曰 对成品进行统计登计, 进行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
运输、 装卸、 发货的注意事项 :
根据财务签发的发货单, 由仓库主管对合格产品进行发货 ; 发货时, 应核对产品 规格、 数量、 颜色等符合一致后才能进行, 发现不合格或残次产品不得装车, 保证出厂合格 率达到 100%。同时必须对承运车辆及驾驶员进行登记 ; 装运时应充分考虑到车辆行驶过 程中的颠疲, 在构件下方应每层铺垫小方木衬垫, 车箱栏板应用草帘填实, 防止车辆转弯引 起侧翻 ; 装车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 5 层。装运过程中, 由承运驾驶员对装运数量确认并签 字 . 发货员应对承运驾驶员进行安全交底, 督促驾驶员注意收货单位、 地址和收货联系人, 确保货物按时运到指定地点, 在提高服务质量、 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 提升公司的良好形 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