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305331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57352.6

申请日:

2015.11.09

公开号:

CN106681051A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357申请日:20151109|||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57

主分类号:

G02F1/13357

申请人: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克然; 金亚东; 蒋富云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庆丰路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航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7

代理人:

张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膜,特别涉及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与发光二级管之间贴合不够紧密而泄露蓝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反射膜包括基膜和黄色膜,所述黄色膜粘结在基膜的一侧(或称一端)的上表面。所述黄色膜的材料选自黄色油墨。所述黄色膜是涂覆在基膜的表面上的黄色油墨条,或者,所述黄色膜是印刷在基膜的表面上的黄色油墨网点。该反射膜能够将漏出的蓝光反射为白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包括
基膜和黄色膜,所述黄色膜粘结在基膜的一侧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色膜的材料选自黄色油
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色膜是涂覆在基膜的表
面上的黄色油墨条,或者,所述黄色膜是印刷在基膜的表面上的黄色油墨网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色膜的长度大于或等于
显示模组中光源的长度,宽度是显示模组中的光源条和导光板之间的间隙的
2-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色膜的宽度是4-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色膜的厚度为1-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色油墨选自丙烯酸类油
墨、环氧树脂类油墨、聚氨酯类油墨、聚酯类油墨、乙烯基类油墨或橡胶类油
墨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色膜的宽度是8-20mm;
所述黄色膜的厚度为10-15μm;所述黄色油墨选自丙烯酸类油墨。
9.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包括
反射膜,光源条,导光板,量子点膜,辅助光学膜片;所述反射膜选自权利要
求1所述的反射膜。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裁切膜片:将反射膜的基膜裁切至所需要的大小和形状;
(2)涂覆油墨:在裁切完的基膜的一端的上表面涂覆黄色油墨条或印刷黄
色油墨网点。
(3)固化:将涂覆的黄色油墨条或黄色油墨网点固化。

说明书

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膜,特别涉及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电子设备上使用的LCD都是以设备背面的一组发光二极管作为白光
光源,液晶控制光的通过,滤色片为其增加色彩。白光光源价格昂贵,所以目
前显示器以及照明行业获得白光LED的方式主要是将黄色荧光粉覆盖于蓝光
发光二极管上,把发出的光转化为白光。这种方式获得的白光存在颜色偏蓝,
颜色纯度不高,色域值过低等缺点。现在研究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蓝光
发光二极管激发红色和绿色量子点,三色光混合形成白光。

量子点背光模组是在普通的背光模组添加量子点膜。图1是最常见的侧入
式量子点背光模组,由反射膜1、光源条2、导光板3、量子点膜4和其他光学
膜片5组成。量子点膜中的量子点可以把大约三分之二由背光源发出的蓝色光
转化为红光和绿光。与传统LCD发出的白光相比,有更多的红、绿、蓝色光透
过滤色片,因而更加明亮,色彩更丰富。但是由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与
光源条之间贴合的不够紧密,蓝光会从导光板与光源条的空隙处漏出来,使得
获得的白光偏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与发光二级管之间贴合不够紧密而泄露
蓝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该反射膜能够将漏出的蓝光反射为白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
基膜和黄色膜,所述黄色膜粘结在基膜的一侧(或称一端)的上表面。

所述基膜的另一侧的上表面不粘结黄色膜。

所述黄色膜的宽度为基膜宽度的1/70-1/7。

所述黄色膜的宽度略大于光源条和导光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膜中,所述黄色膜的材料选自黄色油墨。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膜中,所述黄色膜是涂覆在基膜的表面上的黄色油
墨条,或者,所述黄色膜是印刷在基膜的表面上的黄色油墨网点。

进一步的,所述基膜选自现有的反射膜。

在使用时,所述黄色油墨条或黄色油墨网点位于反射膜靠近光源的一侧。

所述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中的光源呈条状,也称为光源条。

进一步的,所述黄色油墨条或黄色油墨网点能够将光源漏出的蓝光反射为
白光。

所述黄色油墨条指黄色油墨形成的条状膜。黄色油墨网点指黄色油墨形成
的网点状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膜中,所述黄色膜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显示模组中光
源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膜中,所述黄色膜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显示模组中光
源的长度,宽度是显示模组中的光源条和导光板之间的间隙的2-10倍。

进一步的,所述黄色油墨条或黄色油墨网点的宽度是光源条和导光板之间
的间隙的3-5倍。

进一步的,所述黄色油墨条或黄色油墨网点的长度为白色基膜与光源平行
的一边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膜中,所述黄色膜的宽度是4-2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膜中,所述黄色膜的厚度为1-50μm。

进一步的,所述黄色油墨条或黄色油墨网点的厚度优选为5-25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膜中,所述黄色油墨选自丙烯酸类油墨、环氧树脂
类油墨、聚氨酯类油墨、聚酯类油墨、乙烯基类油墨或橡胶类油墨中的一种或
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黄色油墨选自丙烯酸类油墨。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膜中,所述黄色膜的宽度是8-20mm;所述黄色膜的
厚度为10-15μm;所述黄色油墨选自丙烯酸类油墨。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优选为白色聚酯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基膜选自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镀银反射膜中
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基膜选自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
膜SD188。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50-500μm。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厚
度优选为50-350μm,更优选的厚度为100-188μ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所述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包
括反射膜,光源条,导光板,量子点膜,辅助光学膜片;所述反射膜选自本发
明所述的反射膜。

进一步的,所述量子点膜含有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光学膜片为扩散膜、增亮膜或DBEF中的一种或多种
的组合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
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裁切膜片:将反射膜的基膜裁切至所需要的大小和形状;

(2)涂覆油墨:在裁切完的基膜的一端的上表面涂覆黄色油墨条或印刷黄
色油墨网点。

(3)固化:将涂覆的黄色油墨条或黄色油墨网点固化。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在涂覆黄色油墨条或印刷黄色油墨网点之前需经过
表面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表面处理方法选自电晕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机
械打毛法、涂层法等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黄色油墨条或黄色油墨网点的固化方式是热固化或紫外固
化中的一种或两种。

针对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侧边漏出蓝色光的问题,本发明在反射片靠近
光源条的一侧涂上黄色油墨条。漏出的蓝光经过黄色油墨条反射为白光,大大
提高了获得的白光的纯度。

本发明提供的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能够将光源和导光板的间隙
漏出的蓝光反射为白光。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在反射膜裁切完毕
后,于反射片靠近光源条的一边涂覆黄色油墨条或印刷黄色油墨网点,使光源
和导光板的间隙漏出的光转化为白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置于光源下面的俯视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导光板3与光源条2之间贴合的不够紧
密,光源条2发射的蓝光从光源条2与导光板3之间的间隙泄露出来,导致获得的
白光偏蓝。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1。
所述反射膜1的靠近光源条的一侧的上表面涂覆黄色油墨条或印刷黄色油墨网
点12。黄色油墨条或油墨网点12位于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长度为反射膜
与光源条平行的边部的长度,宽度略大于光源条和导光板之间的间隙。所述基
膜的另一侧的上表面11不粘结黄色膜。

本发明制得的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按照下述方法进行主要性能
的检测:

色坐标测试:

取一张10.1寸大小的反射膜片,放置在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
用辉度计(苏州弗士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型号:BM-7A)测量色度坐标。
色度坐标越接近于纯正的白光坐标(0.33,0.33)表明获得的白光的纯度越高。
该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的架构由下至上依次为反射膜,导光板,量子点膜,
增亮膜和扩散膜。

辉度测试:

取一张10.1寸大小的反射膜片,放置在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
用辉度计(苏州弗士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型号:BM-7A)测量辉度,并
用实施例辉度与对比例1辉度的差值除以对比例1的辉度得到辉度的变化率;
实施例3的辉度变化率是用实施例3的辉度与对比例2辉度的差值除以对比例
2的辉度得到的。所得的值为正,说明使辉度提高了,值越高,说明对辉度的
提升越多;所得的值为负,说明使辉度降低了。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基
膜和黄色膜,所述黄色膜粘结在基膜的一侧(或称一端)的上表面。所述黄色
膜的材料选自黄色油墨。其中,基膜为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
薄膜SD188。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薄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
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
覆8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
后,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
辉度,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薄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
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印
刷8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网点,印刷厚度为15μm。加热固
化后,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
和辉度,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基
膜和黄色膜,所述黄色膜粘结在基膜的一侧(或称一端)的上表面。所述黄色
膜的材料选自黄色油墨。其中,基膜为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
薄膜SD100。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00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
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印刷
8mm宽,228mm长的聚氨酯类黄色油墨网点,印刷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
后,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得
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
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4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
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6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
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10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
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20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
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8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9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
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8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5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0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子
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8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25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1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子
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8mm宽,228mm长的丙烯酸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50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2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子
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8mm宽,228mm长的环氧树脂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
后,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
辉度,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3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子
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8mm宽,228mm长的聚氨酯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4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子
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8mm宽,228mm长的聚酯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后,将
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5

如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量子
点背光模组的大小。在反射膜靠近光源条的一侧、平行于光源条的方向涂覆
8mm宽,228mm长的乙烯基类黄色油墨条,涂覆厚度为15μm。加热固化后,
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
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6

如实施例7提供的应用于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的反射膜,其中,

黄色油墨条的涂覆厚度为10μm。加热固化后,将反射膜置于10.1寸的侧
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的色坐标和辉度,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薄膜SD188裁切成10.1寸侧入式
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
的色坐标和辉度,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将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白色聚酯薄膜SD100裁切成10.1寸侧入式
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大小,置于10.1寸的侧入式量子点背光模组中,测试反射膜
的色坐标和辉度,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16和对比例1-2所得反射膜的色坐标及辉度


由上述表1的检测结果可以得出。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应用于显示模组中
后,显示模组能提供更接近白光的光源,并且,对辉度的影响也较小。其中,
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7和实施例16提供的反射膜的综合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内。

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膜,特别涉及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与发光二级管之间贴合不够紧密而泄露蓝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入式量子点显示模组用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反射膜包括基膜和黄色膜,所述黄色膜粘结在基膜的一侧(或称一端)的上表面。所述黄色膜的材料选自黄色油墨。所述黄色膜是涂覆在基膜的表面上的黄色油墨条,或者,所述黄色膜是印刷在基膜的表面上的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