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具体涉及一种房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各类房屋基本采用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形成,其中砖混结构中,是采用混凝土填充在各相邻两块砖之间,容易在气候干燥或振动的情况下引起混凝土的断裂脱落,从而使得砖与砖之间的连接松动而引起安全事故;同时,现有结构中的墙体也有采用板体连接形成的结构,但是该结构一般是用在简易住房中,且相邻两块板体之间仅通过相互的插接或扣接连接形成一体,显然其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连接可靠性的房屋连接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房屋连接结构,包括由多块板体相互拼接组合形成的墙体,在相邻两块板体之间填充有糊状连接材料,在糊状连接材料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筋。
进一步的是,在上下两层墙体之间搭设有楼板,所述楼板由多块板体拼接组合形成,在相邻两块板体之间填充有糊状连接材料,在糊状连接材料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筋。
进一步的是,在同一楼层相邻两面墙体的拐角处设置有柱体,柱体与板体之间填充有糊状连接材料,在糊状连接材料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筋。
进一步的是,在柱体外表面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是,在柱体内插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出柱体的顶端。
进一步的是,在板体侧面设置有连接孔,糊状连接材料伸入到连接孔内。
进一步的是,在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起,与安装凸起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凸起相适配的凹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筋采用玻纤丝制作。
进一步的是,在相邻两楼层之间搭设有楼梯,所述楼梯采用糊状连接材料制作,在糊状连接材料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筋采用竹筋与玻纤丝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筋,可在糊状连接材料固化后将糊状连接材料有机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在糊状连接材料内部形成对糊状连接材料有效的牵制作用,从而在干燥的天气或受强烈振动时,可避免糊状连接材料开裂,大大提高了相邻两块板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也就提高了墙体的结构强度;而设置的连接孔,可使糊状连接材料进入到该连接孔内,可更好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尤其适合在各种建筑结构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面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置有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板体1、糊状连接材料2、第一连接筋3、连接孔4、安装凸起5、凹口6、柱体7、楼梯8、第二连接筋9、凹槽10、加强筋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房屋连接结构,包括由多块板体1相互拼接组合形成的墙体,在相邻两块板体1之间填充有糊状连接材料2,在糊状连接材料2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筋3。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筋3,可在糊状连接材料2固化后将糊状连接材料2有机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在糊状连接材料2内部形成对糊状连接材料2有效的牵制作用,从而在干燥的天气或受强烈振动时,可避免糊状连接材料2开裂,大大提高了相邻两块板体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也就提高了墙体的结构强度。该糊状连接材料2可采用混凝土,也可以采用废弃农作物添加固化剂或废木屑添加固化剂或采用其它的可固化的糊状连接材料均可。
而对于一栋房屋而言,一般都具有多层,则在上下两层墙体之间搭设有楼板,所述楼板由多块板体1拼接组合形成,在相邻两块板体1之间填充有糊状连接材料2,在糊状连接材料2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筋3。同样地,该第一连接筋3同样是起到在糊状连接材料2固化后将糊状连接材料2有机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楼板的结构强度。
而为了提高同一楼层相邻两面墙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在同一楼层相邻两面墙体的拐角处设置有柱体7,柱体7与板体1之间填充有糊状连接材料2,在糊状连接材料2内设置有第一连接筋3。同样地,该第一连接筋3同样是起到在糊状连接材料2固化后将糊状连接材料2有机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相邻两面墙体之间的结构强度;而柱体7的设置可增加整栋房屋的框架结构强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提高柱体7与板体1之间糊状连接材料2的连接可靠性,在柱体7外表面设置有凹槽10。则糊状连接材料2填充到柱体7与板体1之间时,可使糊状连接材料2充分填充到该柱体7外表面的凹槽10内,使得可增加糊状连接材料2对柱体7与板体1的连接强度,提高连接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提高柱体7的自身强度,在柱体7内插接有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延伸出柱体7地顶端。加强筋11可采用钢筋、木柱等制作,当该加强筋11插接到柱体7内后,可使得柱体7的强度增强;而将加强筋11延伸出柱体7的顶端,可使得延伸出去的部分插接到上一楼层的柱体7内,从而有机地将两个楼层之间的柱体7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为提高相邻两块板体1、柱体7与板体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在板体1侧面设置有连接孔4,糊状连接材料2伸入到连接孔4内。则填充糊状连接材料2时,因为连接孔4的设置,可使糊状连接材料2进入到该连接孔4内,从而也就增加了相邻两块板体1、柱体7与板体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了抗振能力,该连接孔4可以是盲孔、通孔,其结构形式最好采用如图4所示的锥形结构。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可直接将相邻的两块板体1侧面对侧面安装配合在一起,但不利于安装过程中的稳定,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起5,与安装凸起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凸起5相适配的凹口6。则在安装板体1时,可将一块板体1的安装凸起5安装到另一块板体1的凹口6内,可大大提高安装墙体的效率,同时可提高安装过程的可靠性。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筋3可采用刚性的钢筋、竹筋等材料制作,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筋3采用玻纤丝制作。因为玻纤丝具有较好的柔性,在糊状连接材料2内放好玻纤丝后填充到相邻两块板体1、柱体7与板体1之间时,使得玻纤丝可随着糊状连接材料2流动到相邻的两板体1之间、连接孔4内以及柱体7的凹槽10内,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相邻两楼层之间搭设有楼梯8,所述楼梯8采用糊状连接材料2制作,在糊状连接材料2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筋9。同样地,该第二连接筋9同样是起到在糊状连接材料2固化后将糊状连接材料2有机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而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连接筋9由于是设置在楼梯8处,因此,该第二连接筋9最好同时采用竹筋与玻纤丝制作,可提高楼梯的结构强度,同时,竹筋的设置可避免楼梯8在制作过程中的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