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30120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16352.5

申请日:

2010.02.26

公开号:

CN101787771A

公开日:

2010.07.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C 3/3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市和美建筑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哈工大校区变更后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金牛西路16号华瀚科技工业园2号厂房二楼220室登记生效日:201302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C 3/34申请日:20100226|||公开

IPC分类号:

E04C3/34; E02D5/30

主分类号:

E04C3/34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发明人:

查晓雄; 刘轶翔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哈工大校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代理人:

胡吉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构件,包括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还包括容纳所述再生混凝土的柱状基体,将所述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本发明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钙,由于碳酸钙混在再生混凝土中能改善废弃混凝土骨料与水泥的接触界面,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减少再生混凝土的孔隙,提高了再生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还包括容纳所述再生混凝土的柱状基体,将所述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基体为钢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铝硅酸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聚异氰酸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将混凝土骨料、水泥、水及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按比例搅拌混和时,其搅拌混和环境的气压高于大气压。
6: 一种制备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再生混凝土: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 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将所述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再生混凝土步骤中,其搅拌混和环境的气压高于大气压。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再生混凝土步骤中,所述外加剂为铝硅酸盐时,先将铝硅酸盐吸咐二氧化碳。

说明书


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成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建筑物及建筑工程越来越多,混凝土构件广泛应用于杆塔结构、工业厂房与民用建筑的柱和基础桩中。而随着城市的改造,造成城市中大量废弃建筑物形成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不仅需要大面积的堆场,而且还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建筑科学的发展,有效利用建筑垃圾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现有技术中,将废弃建筑物混凝土形成的建筑垃圾通过碎化后形成再生混凝土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处理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且也节省了建筑材料。但在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混凝土的骨料时,其界面强度要低于天然骨料的界面强度,从而导致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强度。同时,废弃混凝土作为骨料时,其界面孔隙要多于天然骨料的界面孔隙,且再生混凝土的吸水率比较高,这都会使得用废弃混凝土作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要低于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再生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包括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还包括容纳所述再生混凝土的柱状基体,将所述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柱状基体为钢管。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加剂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铝硅酸盐。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加剂为聚异氰酸盐。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将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水泥、水及吸附了外加剂按比例搅拌混和时,其搅拌混和环境的气压高于大气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备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再生混凝土: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

    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将所述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制备再生混凝土步骤中,其搅拌混和环境的气压高于大气压。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制备再生混凝土步骤中,所述外加剂为铝硅酸盐时,先将铝硅酸盐吸咐二氧化碳。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钙,由于碳酸钙混在再生混凝土中能改善废弃混凝土骨料与水泥的接触界面,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减少再生混凝土的孔隙,提高了再生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构建一种再生混凝土构件,包括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2,还包括容纳所述再生混凝土的柱状基体1,将所述再生混凝土2灌入所述柱状基体1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本发明中,由于再生混凝土2中含有大量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所述再生混凝土2在所述柱状基体1中成形后放置在常混常压下,二氧化碳地吸附剂释放出二氧化碳,再生混凝土2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钙,即:Ca(OH)2+CO2=CaCO3+H2O,由于碳酸钙混在再生混凝土2中能改善混凝土骨料与水泥浆的接触界面,增强再生混凝土2的强度,减少再生混凝土2的孔隙,从而提高再生混凝土2的耐久性,这样大大提高了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和质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为:首先,将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混凝土骨料。然后,对于需要先行吸附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先让其吸附二氧化碳,待吸附好二氧化碳后,再将吸附好二氧化碳的外加剂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2。所述外加剂为铝硅酸盐时,先将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由于外加剂吸附二氧化碳的数量通常会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通常将铝硅酸盐在高于常压的条件下吸附,可以吸附更多二氧化碳。吸附好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的铝硅酸盐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待搅拌混和好后形成再生混凝土,将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1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对于在搅拌中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外加剂,直接将这类外加剂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搅拌混和。所述外加剂为聚异氰酸盐时,将聚异氰酸盐与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一起充分搅拌混和,待搅拌混和好后形成再生混凝土,将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1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聚异氰酸盐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RNCO+H2O=RNH2+CO2。由于再生混凝土2中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所述再生混凝土2在所述柱状基体1中成形后放置在常混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吸附剂释放出二氧化碳,再生混凝土2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钙,即:Ca(OH)2+CO2=CaCO3+H2O,由于碳酸钙混在再生混凝土2中能改善废弃混凝土骨料与水泥浆的接触界面,增强再生混凝土2的强度,减少再生混凝土2的孔隙,提高了再生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基体为钢管,在将混凝土骨料、水泥、水及吸附了外加剂按比例搅拌混和时,其搅拌混和环境的气压高于大气压。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制备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制备再生混凝土:本发明中,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2。首先,对于需要先行吸附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先让其吸附二氧化碳,待吸附好二氧化碳后,再将吸附好二氧化碳的外加剂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2。所述外加剂为铝硅酸盐时,先将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吸附好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的铝硅酸盐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待搅拌混和好后形成再生混凝土。对于在搅拌中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外加剂,直接将这类外加剂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搅拌混和。所述外加剂为聚异氰酸盐时,将聚异氰酸盐与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一起充分搅拌混和,待搅拌混和好后形成再生混凝土。

    步骤200: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将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1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对于需要先行吸附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将吸附好二氧化碳的外加剂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搅拌混和,将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1中成形。在常温常压下,外加剂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再生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即:Ca(OH)2+CO2=CaCO3+H2O。对于在搅拌中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外加剂与水泥、水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搅拌混和,将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1中成形。聚异氰酸盐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再生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即:Ca(OH)2+CO2=CaCO3+H2O。

    本发明中,外加剂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再生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由于碳酸钙混在再生混凝土2中能改善混凝土骨料与水泥浆的接触界面,增强再生混凝土2的强度,减少再生混凝土2的孔隙,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基体为钢管,在将混凝土骨料、水泥、水及吸附了外加剂按比例搅拌混和时,其搅拌混和环境的气压高于大气压。本发明中,通过外加剂吸附二氧化碳,减少了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改善了环境。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构件,包括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搅拌混和形成再生混凝土,还包括容纳所述再生混凝土的柱状基体,将所述再生混凝土灌入所述柱状基体中成形后形成再生混凝土构件。本发明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将水泥、水、能释放二氧化碳的外加剂及由废弃混凝土碎化后形成的混凝土骨料按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