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301084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9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58867.2

申请日:

2015.12.18

公开号:

CN106896904A

公开日:

2017.06.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 3/01申请日:20151218|||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1; G06F3/147; G06F1/16

主分类号:

G06F3/01

申请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席龙; 李彬; 周晓煜; 沈文京; 罗应文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代理人:

蒋雅洁;姚开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固定体固定在一物体上,所述固定体至少具有固定状态,所述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固定体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不能够被一用户同时观察到的至少两部分;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并控制窗口显示在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上,其中,所述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最大显示面积。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固定体固定在一物体上,所述固定体至少具有固定状态,所
述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
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固定体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不能够
被一用户同时观察到的至少两部分;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并控制窗口显
示在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上,其中,所述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单元
的最大显示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
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显示单元上除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背光;或,
将所述其它区域的亮度值调整为预设值,其中,所述预设值小于所述窗口
显示区域的亮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其它区域的亮度
值调整为预设值,包括:
生成一覆盖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整个显示区域的覆盖图像,其中,所述覆盖
图像包括透明度为第一值的透明区域和透明度为第二值的非透明区域,所述第
一值小于所述第二值,所述透明区域在所述覆盖图像中的位置与所述窗口显示
区域对应,所述非透明区域与所述其它区域对应;
将所述覆盖图像覆盖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整个显示区域上,使得所述其它区
域的亮度值为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
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上除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亮度值由第一
边至第二边依次递减,其中,所述其它区域与所述窗口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边
重合,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窗口
显示在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窗口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位置,从所述显示单元的全部
显示内容中确定所述窗口的显示内容;
在所述窗口中显示所述窗口的显示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窗口
显示在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对所述显示单元的全部显示内容进行排版,
使得排版后的全部显示内容与所述窗口匹配;
将所述全部显示内容在所述窗口中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
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一显示基准点;
以所述显示基准点为中心,按照预设面积值,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所述
窗口显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
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单元的当前可视区域;
将所述当前可视区域确定为所述窗口显示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显
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包括:
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进行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当
前姿态进行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参数,包括:
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进行检测,获得所述电子设备转动的角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
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包括:
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观察区域内的所述用户的视线进行追踪,获得所述第一
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
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与前一次采集到的第二参数是否相同,其中,所述第二
参数用于表示前一次用户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聚焦位置;
当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不同时,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显示
单元上将所述窗口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二参数对应的区域调整为所述第一参数对
应的区域。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
固定体,与所述本体连接,至少具有固定状态,所述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
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
本体通过所述固定体固定于一物体上;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表面上,其中,当所述固定体处于所述固定
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不能够一用户同时观察到的至少两部分;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
数;
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显示单元
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并控制窗口显示在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上,其中,所述窗
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最大显示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
用于关闭所述显示单元上除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背光;或,将
所述其它区域的亮度值调整为预设值,其中,所述预设值小于所述窗口显示区
域的亮度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
用于生成一覆盖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整个显示区域的覆盖图像,其中,所述覆盖
图像包括透明度为第一值的透明区域和透明度为第二值的非透明区域,所述第
一值小于所述第二值,所述透明区域在所述覆盖图像中的位置与所述窗口显示
区域对应,所述非透明区域与所述其它区域对应;将所述覆盖图像覆盖在所述
显示单元的整个显示区域上,使得所述其它区域的亮度值为预设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
于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之后,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上除所述窗口
显示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亮度值由第一边至第二边依次递减,其中,所述其
它区域与所述窗口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边重合,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相对。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制单元,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窗口显示在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上之后,根据所述窗
口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位置,从所述显示单元的全部显示内容中确定
所述窗口的显示内容;在所述窗口中显示所述窗口的显示内容。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
元,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窗口显示在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上之后,根据所述窗口显
示区域的面积,对所述显示单元的全部显示内容进行排版,使得排版后的全部
显示内容与所述窗口匹配;将所述全部显示内容在所述窗口中显示。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包括:
姿态传感单元,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进行检测,获得所述第一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传感单元,
具体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进行检测,获得所述电子设备转动的角度
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包括:
图像传感单元,用于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观察区域内的所述用户的视线进行追踪,
获得所述第一参数,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单元的采集区域与所述观察区域重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
于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与前一次采集到的第二参数是否相同,其中,所述第二参
数用于表示前一次用户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聚焦位置;当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
二参数不同时,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将所述窗口显示区域由
所述第二参数对应的区域调整为所述第一参数对应的区域。

说明书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
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
各种类型的智能终端,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

目前,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被越来越多的人佩戴。为了更
为贴合用户的腕部的曲面,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也被设计成曲面的,那么,这样
就存在一个问题,即显示屏的可视区域无法包括整个屏幕,也就是说,用户总
是无法同时观察到整个显示屏,那么,用户就会错过其所无法观察到的区域上
的显示内容,影响用户使用。

所以,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不够智能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以提高电子
设备的智能程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
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固定
体固定在一物体上,所述固定体至少具有固定状态,所述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
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
固定体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不能够被一用户同时观察到的
至少两部分;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并控
制窗口显示在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上,其中,所述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
显示单元的最大显示面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固定体,与所述本
体连接,至少具有固定状态,所述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
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固定体固
定于一物体上;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表面上,其中,当所述固定体处
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不能够一用户同时观察到的至少两部分;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
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
定窗口显示区域,并控制窗口显示在所述窗口显示区域上,其中,所述窗口显
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最大显示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
备具有相连的本体和固定体,固定体至少具有固定状态,本体通过固定体固定
于一物体上,并且,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
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在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单元,当固定
体处于固定状态时,显示单元包括不能够被一用户同时观察到的至少两部分,
也就是说,此时,显示单元呈曲面。首先,电子设备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显示
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然后,根据第一参数,在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
显示区域,并控制窗口显示在窗口显示区域上,其中,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小
于显示单元的最大显示面积。可见,电子设备根据用户在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
置,确定窗口的显示位置,如此,避免了用户无法观察到整个显示单元,而漏
掉部分显示内容,提高电子设备的智能程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四中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四中的固定体与本体的连接关系示意
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四中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手镯等穿
戴式设备,参见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固定体2、显示单元3、
采集单元4以及控制单元5;

这里,本体1中容置有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如处理器、电源管理模块、控
制器等,这些电子器件能够实现至少一个功能;

固定体2设置在本体1上,至少具有固定状态,固定体2能作为一环状空
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本体1
通过固定体2固定于一物体上;

需要说明的是,环状空间上开设有一开口即为上述近似环状空间,那么,
上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是指近似环状空间上的开口长度较小,当固
定体2处于固定状态时,近似环状空间上的开口长度小于其所固定的物体的口
径,也就是说,开口长度的小于近似环状空间周长的一半,该开口的中心角小
于180°。

进一步地,当固定体2处于固定状态时,上述环状空间或近似环状空间能
够固定或者围绕在一物体的外围,此时,该物体的口径应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即物体的口径小于该环状空间或者近似环状空间的口径。较优地,为了避免处
于固定状态的固定体2从物体上脱落,物体至少有一端的口径大于环状空间或
近似环状空间的口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固定体2和本体1有且不限有以下两种连接关系。

第一种,本体1具有相对的两端,固定体2分别与这两端连接,这样,固
定体2和本体1就可以形成一个环状空间或者近似环状空间,固定体2则为该
环状空间或者近似环状空间的一部分,此时,固定体2处于固定状态,能够将
本体1固定在一物体上,该物体可以为柱状物体,如人体的手腕。

进一步地,固定体2可以为连接本体1两端的一个整体部件,也可以由多
个子部件组成。比如,参见图2A所示,固定体2为具有第一端201和第二端
202的带状部件,第一端201能够与本体1的一端连接,第二端202能够与本
体1的另一端连接。当固定体2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分别与本体1的两
端连接时,固定体2处于固定状态,能够将本体1固定在上述物体上;或者,
参见图2B所示,固定体2包含两个子部件,第一子部件21的一端能够与本体
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子部件22的一端能够与本体1的另一端
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此时,固定体2形似智能手表的表带,那么,当第一
子部件21的自由端和第二子部件22的自由端连接时,固定体2处于固定状态,
能够将本体1固定在上述物体上。

第二种,主体1设置在固定体2的外表面上,比如,本体1贴合在固定体
2的外表面上,或者主体1还可以嵌入固定体2中,并外露于固定体2的外表
面,参见图2C所示,由于固定体2承载着主体1,所以,固定体2为一个整体
部件,具有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当固定体2的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
连接时,固定体2自身形成一环状空间或者近似环状空间,此时,固定体2处
于固定状态,能够将本体1固定在上述物体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连接”均可以为固定连接或可分离连接。固定连
接可以为螺接、焊接、粘接等,可分离连接可以为卡合、磁吸附等。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本体1中还设置有显示单元3、采集单元4以及控制
单元5。

具体来说,显示单元3设置在本体1的外表面,即环状空间/近似环状空间
的外环表面,成为外环表面的一部分。显示单元3至少包括不能够被一用户同
时观察到的至少两部分。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单元3可以为不可形变的曲面显
示单元,也可以为可行变得柔性显示单元。那么,当固定体2处于固定状态时,
存在至少两部分不能够被一用户同时观察到,也就是说,当固定体2将本体1
固定在一物体上时,显示单元3是不能够被同一个观看者完全观察到的,该观
看者仅能够观察到显示单元上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固定体2除了具有固定状态外,还可以具有非固定状态。当固
定体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离时,固定体2能够从其所固定的物体上脱落。比
如,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时,固定体2为表带,固定体2能够固定在用户的手
腕上,那么,当用户想要摘除智能手表时,就可以打开表带,此时,智能手表
的表带,即固定体2处于非固定状态。当然,如果电子设备是智能手环或者智
能手镯的话,就仅具有固定状态,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较优地,当上述显示单元3为柔性显示单元时,当固定体2处于固定状态
时,本体1被固定在一物体上,显示单元3贴合该物体的外表面,形变为曲面;
当固定体2处于非固定状态时,显示单元3形变,使得显示单元所有部分能够
被一用户同时观察到,此时,显示单元3可以形变为曲率较大的曲面,或者朝
反向弯曲,甚至被拉伸呈平面。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除了上述形态之外,还可以采用本体1替代上述
固定体2,也就是说,参见图3所示,本体1自身能够呈现满足上述第一预设
条件的近似环状。显示单元3覆盖在整个本体1的外表面上。由于本体1具备
一定的刚性,所以,电子设备就可以直接固定在上述物体上。

进一步,本体1还可以被拉伸,呈一个板状设备,此时,电子设备就能够
作为智能手机被使用。

采集单元4可以为姿态传感单元,如陀螺仪、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等,还可以为图像传感单元装置,如普通摄像头、红外摄像头、摄像头阵列等,
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控制单元5可以为CPU、DSP等处理器,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上述电子设备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

具体来说,当固定体将本体固定在一物体上,如智能手表固定在用户手腕
时,由于显示单元呈曲面,此时,用户是无法同时观察到整个显示单元的显示
区域的。那么,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即智能手表的过程中,采集单元可以周
期性地,或者响应用户的操作,采集第一参数,这里,第一参数用于表示用户
在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集单元可以为姿态传感单元,那么,S401可以为:
对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参数,也就是说,采集单元对电子
设备,也可以认为是本体的当前姿态进行检测,获得其转动的角度值、或者其
在空间坐标中的角度值,当然,第一参数还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其他姿态参数,
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采集单元还可以为图像传感单元,那么,S401可以为:
对显示单元的观察区域内的用户的视线进行追踪,获得第一参数。这里,第一
参数可以为用户视线聚焦位置在显示单元上的坐标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像传感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至少由两个图像传
感器件组成,可以均匀排布在主体上靠近显示单元边缘的位置,使得该图像传
感单元的采集区域与显示单元的观察区域重合,这样,无论观看者是在显示单
元上哪个观察区域,其视线都能够被图像传感单元采集到。

具体来说,图像传感单元可以为图像采集单元阵列,此时,图像采集单元
阵列排布在显示单元上,一个图像采集单元与一个RGB点构成一个像素点。当
然,视线传感单元还可以有其它形式,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S502:根据第一参数,在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

这里,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显示单元的最大显示面积;

具体来说,由于第一参数用于表示用户在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那么,
控制单元就能够根据第一参数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单元上的观察区域,也就是
在显示单元上确定出窗口显示区域,该窗口显示区域用于显示一窗口,如应用
界面、桌面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解锁界面等。例如,第一参数为电
子设备转动的角度值,控制单元根据电子设备转动的角度值,就能够确定出用
户视线在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移动角度,进而确定出窗口显示区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S402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参数,在显示单元上确定一
显示基准点;以显示基准点为中心,按照预设面积值,在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
显示区域。比如,根据显示单元弯曲后的曲率,经过多次实验确定出符合大众
需求的预设面积值,并作为缺省设置,那么,控制单元在每次确定窗口显示区
域的时候,就可以在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出显示基准点之后,按照缺省设置的面
积值,确定出窗口显示区域;或者,电子设备提供调整接口给用户,用户可通
过该接口,根据自身佩戴电子设备的情况,对预设面积值进行调整并保存,那
么,控制单元在每次确定窗口显示区域的时候,就可以在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出
显示基准点之后,按照用户设置的面积值,确定出窗口显示区域了。

在另一实施例中,S402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参数,确定显示单元的当前
可视区域;将当前可视区域确定为窗口显示区域。

具体来说,控制单元根据第一参数,能够估计出显示单元的当前可视区域。
假设,第一参数为电子设备在空间坐标中的角度值,以电子设备佩戴在用户左
手腕为例,如果电子设备当前的角度值为0°,就说明此时电子设备处于水平
状态,那么,对应的当前可视区域即为显示单元上与手背同侧的显示区域,而
如果角度值为270°,就说明此时电子设备处于垂直状态且手心侧朝向用户身
体,那么,对应的当前可视区域即为显示单元上与拇指同侧的显示区域。当然,
第一参数与当前可视区域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它情况,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可见,通过上述步骤所确定出的窗口显示区域与用户当前在显示单元上的
聚焦位置匹配,也就是说,如此确定出来的窗口显示区域就是用户当前的观察
区域。那么,当用户在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发生改变时,窗口显示区域随着
聚焦位置的移动而移动。所以,S402还可以包括:判断第一参数与前一次采集
到的第二参数是否相同,其中,第二参数用于表示前一次用户对显示单元的聚
焦位置;当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不同时,根据第一参数,在显示单元上将窗口
显示区域由第二参数对应的区域调整为第一参数对应的区域。

具体来说,控制单元将S401中获得的第一参数与上一次采集单元所采集的
用于表示前一次用户在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二参数进行比较;当两者不
同时,就说明用户的视线发生了移动,那么,对应的窗口显示区域在显示单元
上的位置也随之发生移动,所以,控制单元在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不同的情况
下,确定出第一参数对应的区域,然后,将窗口显示区域由第二参数对应的区
域调整为第一参数对应的区域。此时,在显示单元上窗口显示区域位置发生改
变,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是无法感知这样的改变的,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S403:控制窗口显示在窗口显示区域上。

至此,便完成了对窗口显示位置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通过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显示单元上聚焦位置的
第一参数,在显示单元上确定出对应的窗口显示区域,然后,控制窗口显示在
该窗口显示区域内,如此,避免了用户无法观察到整个显示单元,而漏掉部分
显示内容,提高电子设备的智能程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那么,参见图4所示,
在S4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501a:关闭显示单元上除窗口显示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背光;

具体来说,当固定体固定在一物体上时,显示单元弯曲,存在不能够被一
用户同时观察到的至少两部分,那么,为了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节省资源,
在S402之后,控制单元就会关闭显示单元上无法被用户观察到的区域,也就是
除了S402中确定出来的窗口显示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背光。

进一步地,其它区域的显示内容还可能会涉及用户隐私,那么,关闭其它
区域的背光,还可以保护用户隐私。

在另一实施例中,仍参见图4所示,在S4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501b:将其它区域的亮度值调整为预设值;

其中,预设值小于窗口显示区域的亮度值;

具体来说,为了达到降低功耗的效果,除了将其它区域的背光关闭之外,
还可以调整其它区域的亮度值至预设值,例如,降低背光亮度、控制显示一亮
度值为预设值的图像,较优地,控制其它区域显示黑色图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S501b可以包括:生成一覆盖在显示单元的整个显示
区域的覆盖图像,其中,覆盖图像包括透明度为第一值的透明区域和透明度为
第二值的非透明区域,第一值小于第二值,透明区域在覆盖图像中的位置与窗
口显示区域对应,非透明区域与其它区域对应;将覆盖图像覆盖在显示单元的
整个显示区域上,使得其它区域的亮度值为预设值。

进一步地,仍参见图4所示,在S4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501c:控制显示单元上除窗口显示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亮度值由第一边
至第二边依次递减;

其中,其它区域与窗口显示区域在第一边重合,第二边与第一边相对。

具体来说,为了兼顾功耗和视觉效果,控制单元还可以控制其它区域的背
光亮度值由与窗口显示区域重合的边,也就是第一边朝其它区域上与之相对的
边,也就是第二边逐渐变暗,或者,控制其它区域上显示有第一边朝向第二边
亮度依次递减的预设图像。

较优地,S501c包括:生成一覆盖在显示单元的整个显示区域的覆盖图像,
其中,覆盖图像包括透明度为第一值的透明区域和透明度由第一边至第二边依
次递减的非透明区域,透明区域在覆盖图像中的位置与窗口显示区域对应,非
透明区域与其它区域对应;将覆盖图像覆盖在显示单元的整个显示区域上,使
得其它区域的亮度值由第一边至第二边依次递减。

当然,对于其他区域的控制方式,只要能够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即可,本
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只能够观察到显示单元的一部分,即窗口显示区
域,那么,控制单元在窗口显示区域确定了之后,就可以将其它区域关闭,或
者使其亮度值调整至预设值,如此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同时,如果其它区
域的显示内容涉及用户隐私的话,如此控制其它区域还可以保证用户隐私的安
全性。进一步地,为了兼顾视觉效果,可以控制其它区域的亮度值由靠近窗口
显示区域的一端朝外逐渐降低。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那么,参见图5所示,
在S4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601a:根据窗口显示区域在显示单元上的位置,从显示单元的全部显示内
容中确定窗口的显示内容;

S602a:在窗口中显示窗口的显示内容。

S601a~S602a具体来说,控制单元在控制窗口在窗口显示区域内显示且控
制其它区域变暗之后,还需要确定窗口中所要显示的内容,那么,控制单元按
照窗口显示区域在显示单元上的位置,从显示单元的全部显示内容中确定出来,
并在窗口中显示,此时,用户能够观察到的显示内容是保持不变的。例如,显
示单元的全部显示内容为锁屏界面,那么,控制单元确定出窗口显示区域,即
窗口显示区域位于显示单元的下半部分,然后,控制单元根据该区域在显示单
元上的位置,将锁屏界面的下半部分确定为窗口的显示内容,并在窗口中显示。

如此,显示单元上所显示的内容就仅有用户可以观察到,且用户所观察到
的内容保持不变,于此同时,由于其它区域的显示内容无法被观察到,使得用
户隐私得到保护,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窗口中除了显示部分内容之外,还可以显示显示单元
的全部内容,那么,在S4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601b:根据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对显示单元的全部显示内容进行排版,
使得排版后的全部显示内容与窗口匹配;

S602b:将全部显示内容在窗口中显示。

具体来说,窗口中除了如上所述的显示部分内容之外,还可以显示整个显
示单元的显示内容,例如,在执行S401之前,整个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是电子书
阅读界面,那么,控制单元根据第一参数确定出窗口显示区域,然后,控制单
元确定出窗口显示区域,然后,控制单元根据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对显示单
元的全部显示内容,即电子书阅读界面进行重新排版,如调整行距、调整字号
等,使得排版后的全部显示内容与窗口匹配,最后,将排版后的显示内容在窗
口中显示。

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窗口就能观察到显示单元本应显示的全部内容,而无
需转动手腕,大大方便了用户操作,而且,其他区域的背光关闭,或者其亮度
被调暗,就使得电子设备的功耗大大降低,节约资源。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
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一致。

参见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固定体2,与本体1连接,至少
具有固定状态,固定体2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
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本体1通过固定体2固定于一物体上;显示
单元3,设置在本体1的表面上,其中,当固定体2处于固定状态时,显示单
元3包括不能够一用户同时观察到的至少两部分;采集单元4,用于采集用于
表示用户在显示单元3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控制单元5,设置于本体1
上,用于根据第一参数,在显示单元3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并控制窗口显示
在窗口显示区域上,其中,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小于显示单元3的最大显示面
积。

在上述方案中,控制单元5,具体用于关闭显示单元3上除窗口显示区域
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背光;或,将其它区域的亮度值调整为预设值,其中,预设
值小于窗口显示区域的亮度值。

在上述方案中,控制单元5,具体用于生成一覆盖在显示单元3的整个显
示区域的覆盖图像,其中,覆盖图像包括透明度为第一值的透明区域和透明度
为第二值的非透明区域,第一值小于第二值,透明区域在覆盖图像中的位置与
窗口显示区域对应,非透明区域与其它区域对应;将覆盖图像覆盖在显示单元
3的整个显示区域上,使得其它区域的亮度值为预设值。

在上述方案中,控制单元5,还用于在显示单元3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之
后,控制显示单元3上除窗口显示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亮度值由第一边至第
二边依次递减,其中,其它区域与窗口显示区域在第一边重合,第二边与第一
边相对。

在上述方案中,控制单元5,还用于在控制窗口显示在窗口显示区域上之
后,根据窗口显示区域在显示单元3上的位置,从显示单元3的全部显示内容
中确定窗口的显示内容;在窗口中显示窗口的显示内容。

在上述方案中,控制单元5,还用于在控制窗口显示在窗口显示区域上之
后,根据窗口显示区域的面积,对显示单元3的全部显示内容进行排版,使得
排版后的全部显示内容与窗口匹配;将全部显示内容在窗口中显示。

在上述方案中,采集单元4,包括:姿态传感单元,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当
前姿态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参数。

在上述方案中,姿态传感单元,具体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进行检测,
获得电子设备转动的角度值。

在上述方案中,采集单元4,包括:图像传感单元,用于对显示单元3的
观察区域内的用户的视线进行追踪,获得第一参数,其中,图像传感单元的采
集区域与观察区域重合。

在上述方案中,控制单元5,还用于判断第一参数与前一次采集到的第二
参数是否相同,其中,第二参数用于表示前一次用户对显示单元3的聚焦位置;
当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不同时,根据第一参数,在显示单元3上将窗口显示区
域由第二参数对应的区域调整为第一参数对应的区域。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
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
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
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
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
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
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
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
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
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
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
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
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
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
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
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用于表示用户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聚焦位置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固定体固定在一物体上,所述固定体至少具有固定状态,所述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固定体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不能够被一用户同时观察到的至少两部分;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确定窗口显示区域,并控制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