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加湿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湿膜加湿是一种绝热加湿,通过供水管路或循环水系统将水送到湿膜顶部,水
在重力作用下沿湿膜表面往下流,从而将湿膜表面润湿,当空气穿过潮湿的湿膜时,
其湿度增加,温度下降,这一加湿过程为等焓加湿过程。此种方式为交叉流传质,
效率较低,单位加湿量电功率是0.08kW/(kg/H)。优点是结构简单,噪音小,能耗
低。缺点是体积大,加湿量小,用水量大,易结垢,易滋生病菌,一般不应用与数
据机房。
传统的机房空调采用的加湿设备为电极加湿,属于蒸发加湿,需要耗费电能。
机房空调为了维持室内温度场均匀和调节的稳定性,风速可达10m/s以上,利用机
房空调大风量小焓差温湿度调节的特点,采用类似湿膜或冷却塔的方式对机房空气
进行加湿处理。
在夏季空气处理过程为降温除湿工况,因为数据机房属于常年内部存在大量显
热负荷的场所,北方干燥地区在过渡季节及冬季会存在降温加湿的工况,此设计针
对此工况进行设计。
常规的机房空调加湿器为电极式加湿器。电极加湿是通过将水加热到沸腾形成
蒸汽实现加湿。水分的蒸发与空气进行混合,将使空气的焓值大幅增加,最终将转
变为机房空调的制冷负荷,从而形成机房压缩制冷系统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风冷加湿器,在机房空调中利
用送风风机产生的负压带动气流,对机房内空气进行绝热加湿,节省加湿器能耗,
减小压缩制冷空调系统负荷,从而进一步降低能耗。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加湿器,包括壳体、喷淋管、进风口、
积水盘、溢流口和支架,其中:
所述壳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壳体的内部装有填料;
所述喷淋管横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上部,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
淋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喷淋管的端连接一软化水供水装置;
所述进风口呈长条形,所述进风口横向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下部;
所述积水盘呈圆形,所述积水盘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所述溢流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且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积水盘外侧;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上述的一种风冷加湿器,其中,所述风冷加湿器的加湿传质的动力源为机房风
机。
本发明的风冷加湿器,在机房空调中利用送风风机产生的负压带动气流,在加
湿器内部进行逆流传质,对机房内空气进行绝热加湿,节省加湿器能耗,减小压缩
制冷空调系统加湿用电负荷,从而进一步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风冷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
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一种风冷加湿器,包括壳体1、喷淋管2、
进风口3、积水盘4、溢流口5和支架6。壳体1呈内部中空的圆柱形,壳体1的内
部装有填料;喷淋管2横向设置在壳体1内的上部,喷淋管2上设置有喷嘴,喷淋
管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且喷淋管2的该端连接一软化水供水装置。进
风口3呈长条形,进风口3横向开设在壳体1的外表面的下部;积水盘4呈圆形,
积水盘4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溢流口5设置在壳体1的下表面,且溢流口5位于
积水盘4外侧,在溢流槽外部,溢流口4外接排水管,防止加湿用水过多时可以及
时排走;支架6设置在壳体1的外表面,以方便与壳体1连接为宜。
本发明的风冷加湿器,在使用时,通过支架6安装在上送风精密空调的敞开式
出风口,在机房空调中利用送风风机产生的400~800Pa的负压带动气流通过进风口
3进入壳体1内部;喷淋管2喷出的水,浸润壳体1内的填料后进入积水盘4,多余
的水通过与溢流口5相连的排水管排出,通过进风口3进入壳体1内部的气流蒸发
壳体1内的水份,对机房内空气进行绝热加湿,节省加湿器能耗,减小压缩制冷空
调系统负荷,从而进一步降低能耗。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
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