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建筑用的构架件与构架联接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9675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6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9594.1

申请日:

1998.06.09

公开号:

CN1201858A

公开日:

1998.1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CDS新制铁国际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CDS NU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权利人:中国香港中环德辅道中288号伊顿大厦11楼D座登记生效日:2014021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新宅邸轻钢房屋日本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CDS新制铁国际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东京都登记生效日:20110119|||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有限会社CDS国际 地址: 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权利人:新宅邸轻钢房屋日本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东京都登记生效日:2007.11.23|||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08

主分类号:

E04B1/08

申请人:

有限会社CDS国际;

发明人:

泽田泰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7.06.11 JP 169514/9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备麟;林长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建筑物构架件,具有优良的强度与寿命,而且便于装配。本构架件由第1到第6折线所分隔的第1到第7带状部分所组成,而至少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分以同一宽度形成,且所述第1,第2,第5与第6折线折成谷状,因而所述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分垂直于其余第2,第4与第6带状部分,而其余第3与第4折线折成峰状,具有一个向构架件的一面敞开的中央槽部分,该处的侧槽部分向构架件的另一面敞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供钢建筑物用构件,包括第1到第7带状部分,由沿同一 方向平行延伸的第1到第6折线所分割,而且至少第1,第3,第5和 第7带状部分是以相同宽度形成的,因而所述第1,第3,第5和第7 带状部分是垂直于其余第2,第4和第6带状部分,它们在所述第1, 第2,第5和第6折线处折成谷状,而在其余第3与第4折线处折成 峰状,形成一个向构架件的一面开放的中央槽部分,和与之相邻且向 构架件的另一面开放的侧槽部分。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架件,其特征在于沿构架件上第4 带状部分纵向的至少一端沿第3与第4折线有一个缺口形成,而在所 述第4带状部分的端部在两个缺口部分之间有一突舌形成,此缺口的 长度和所述第4带状部分的宽度相同,而这突舌相对所述第4带状部 分垂直向下曲折,由此在中央槽部分的端部形成一开口的矩形切口, 而在每个侧槽部分的端部形成一突出部分。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建筑物构架件,其特征在于沿第1 与第2折线沿构架件第2带状部分纵向的至少一端形成一缺口部分, 而此缺口部分的长度和所述第2带状部分的宽度一样,在所述第2带 状部分的末端,在两个缺口部分之间形成一突舌,沿所述构架件第6 带状部分的纵向的至少一端,沿着第5与第6折线加工有一缺口而此 缺口部分的长度和所述第6带状部分的宽度一样,在两个缺口部分之 间的所述第6带状部分的末端形成有一突舌,而所述两突舌分别相对 第2与第6带状部分垂直向上弯折,因而在各个侧槽部分的端部形成 一开口的矩形切口部分,而在中央槽部分的端部形成一凸出部分。
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一种构架件,其特征在于构架件的 表面经过处理以防生锈。
5: 一种构件联结系统,供联结第一与第二构架件之用,每个所述 构件包括第1到第7带状部分,被沿一个方向平行伸展的第1到第6 折线所分割,至少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是以同样的宽度形成 的,因而所述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分与其余第2,第4及第 6带状部分互相垂直,在所述第1,第2,第5及第6折线处它们被折 成谷状,而在其余第3,与第4折线处被折成峰状,形成一个向构架 件一个面敞开的中央槽部分以及在邻近处的并向构架件另顼敞开的侧 槽部分。 所述第一构架件至少有一端沿着其所述第3与第4折线形成有一 缺口部分,在两个所述缺口部分之间的所述第4带状部分的端部、形 成一突舌,缺口的长度和所述第4带状部分的宽度一样,而所述突舌 相对于所述第4带状部分垂直向下弯折,这样在中央槽部分的端部形 成一开口矩形缺口,而在每个侧槽部分的端部形成一个突舌部分。 至少所述第二构架件的一端,沿其所述第1与第2折线形成一缺 口部分,在两个缺口部分之间的所述第2带状部分的末端形成一突 舌,而所述缺口部分的长度和所述第2带状部分的宽度相同,而沿其 所述第5与第6折线形成一缺口部分,在两个缺口部分之间的第6带 状部分的端部形成一突舌,所述缺口的长度与所述第6带状部分的宽 度相同,而两个所述突舌分别相对于所述第2及第6带状部分垂直向 上折弯,因而在每个侧槽部分的端部形成一开口矩形的缺口部分,而 在中央槽部分的末端形成一突出部分。 而且至少所述第二构架件的第2与第6带状部分和所述第一构架 件的第2与第6带状部分有同样宽度或稍宽,而且至少所述第2构架 件的第4带状部分和所述第一构架件的第4带状部分宽度一样或稍 窄。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构架件为平行设置,且有一规定的间隔,而且 在顶侧面上的联结位置设有平行并有规定的间隔,而在这些第一构架 件中每一个的顶侧面的联结位置上和下侧面的联结位置上,所述第二 构架件被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或相对于所述诸第一构架件成垂直方 向安装,而且还使由所述第二构架件上的第3到第5带状部分形成的 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一构架件的所述切口部分端相配合,而由所述第一 构架件的第1到第3和第5到第7带状部分所形成的突出部分与所述 第二构架件的所述切口部分相配合,而所述第一与第二构架件的重叠 部分用联结件联结。
6: 一种构架联接系统,供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第一构架件与第二 构架的联结之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构架件以规定的间隔成平 行设置,而在这些第一构架件中每个的顶侧面上的联结位置上和下侧 面的联结位置上,所述第二构架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架件成垂直设 置,除了使由所述第二构架件的第3到第5带状部分形成的突出部分 与所述第一构架件端部的缺口部分相配合外,由所述第一构架件的第1 到第3带状部分与第5到第7带状部分所形成的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二 构架件的缺口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与第二构架件重叠的部分用联结 件联结起来,形成复式构架,而其中所述复式构架的第一构架件的中 央槽部分以背靠背的状态联结一起,而在结合部分的两侧由重叠的第 一构架件的侧槽部分形成一空心部分。
7: 一构架联接系统,供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 架件联结之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构架件以规定的间隔平行配 置,在这些第一构架件每一个的顶侧同的联结位置上和在下侧面的联 结位置上,所述第二构架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构架件成垂直配置,除了 使由所述第二构架件的第3到第5带状部分构成的突出部分和所述第 一构架件末端的缺口部分配合之外,由第1构架件第5到第7带状部 分和第1到第3带状部分所形成的突出部分与所述第2构架件的缺口 部分相配合,所述第1与第2构架件重叠的部分用联结件联结,从而 形成复式构架,其中所述复式构架的第二构架件的侧槽部分以背靠背 方式联结在一起,而这些联结部分之间的重叠的第二构架件的中央槽 部分形成一空心部分。

说明书


钢建筑用的构架件与构架联接系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为钢建造用的构架件和构架联接系统。

    在房屋、仓库和居住设备中用的所谓钢建筑里,建筑物的构架由钢的构架件联接而成。构架件通常由厚0.8~1.5毫米的钢板构成,而构架件有一底面和从这底面两侧升起的升高部分,形成一C形截面。诸构架件的表面通常是防锈的。

    所述钢建筑是由所述构架件互相联接而成,构成的构架包括基础、支承、梁,桁架,支撑杆,并用水泥粘结或其他方法把钢板或灰胶纸板装到这构架上,形成墙,地板和屋顶等。

    在联接构架件时,例如如果起支承作用的第一构架件的端部和起水平挡木作用的第二构架件的端部垂直连联结在一起,则第一构架件的直立截面与第二构架件的直立截面将被联结,而这些直立截面将用拧紧螺母与螺栓,或者用焊接或某些其它方法予以连接。

    但是,具有一底面截面并在底面截面每一侧有多个直立截面地构架件,形成一C形截面,是一个弱强度的问题。就是说,当在直立方向,水平方向或者在扭转方向中诸构架件上加上负荷时,将发生扭曲与变形,特别是当从上向下在决定性的方向内施加一大力时,在垂直方向内的构架件的过渡截面在水平方向内可能有伸长的危险。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当诸构架件联结时,诸构架件难以相互定位,而且被联接的各部分可能有偏歪的危险,使联结构架件的工作复杂化。

    为缓解以上缺点,已开发了本发明,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来把构架件联结起来的构架件和结构,即使一个负荷从任何方向施加都能够防止偏移和变形,这样就允许构筑成超强度的钢建筑物,为此把构架件联结起来的工作可以很容易地在施工现场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联结构架直立与水平元件的方法,在应用中可靠而且有效率。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构架联结系统,其中预制构架可以现成地排成端端相对的关系而形成一墙而且如果需要,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使一个处在另一个之上,例如,多层楼房的准备,或者准备比较小的墙板,这些可容易运输并且能一个堆在另一之上以及端端相接,形成墙的结构或者地板或者屋顶的结构。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大体上属于一种构架系统,包括有向构架件一面敞开的中央槽,还有与此相邻的且向着构架件另一面敞开的侧槽部分,而侧槽部分的底部在一个构架件的端部被切开形成缺口,以接纳相配的构架元件上突出的侧槽部分,此构架件侧槽部分超出它的中央槽部分。此相配构架件的中央槽部分的底部被切开以形成突出的侧槽部分。

    被切开的侧槽底部被折回到槽内以作为辅助构架件底部的相配面,这些重叠的相配面可以用螺栓拧在一起。同样,中央槽切开的底部折叠到中央槽截面内因而它与互补部分的底部重叠。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建筑物构架件,其中一矩形的金属板由第1到第6折弯线分成第1到第7带状部分,这些折弯线沿同一方向平行延伸,而至少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分宽度相同,因而所述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分对其余第2,第4与第6带状部分呈垂直关系,在所述第1,第2,第5与第6折线处,它们折成山谷状,而在其余第3与第4折线处形成山峰状,形成一中央槽部分,向构架件的一面敞开,而与之相邻的侧槽部分则向构架件的另一面敞开。

    本发明还提供一构架件,其中在上述诸构架件中,沿第3与第5弯折线在构架件上第4带状部分的纵向两端形成一缺口,而在所述第4带状部分端部在两缺口部分之间形成一个突舌,而缺口的长度与所述第4带状部分的宽度相同,然后将突舌相对于所述第4带状部分向下弯折成直角,这样就形成一个由所述突舌与第3及第5带状部分围成的开端的矩形缺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构架件,其中在上述钢结构构架件中在此构架件第2带状部分纵向沿第1及第2折弯线两端形成一缺口,缺口长度与所述第2带状部分的宽度一样,而在两个缺口部分的所述第2带状部分的末端有一突舌形成,而在所述构架件的第六带状部分在纵向两端沿着第5及第6折弯线形成一缺口部分,而且此缺口部分的长度与第6带状部分的宽度相同,在两个缺口部分之间的所述第6带状的两端形成突舌,而所述两突舌分别相对第2及第6带状部分垂直向上弯折,从而形成开端矩形的两个缺口,分别由所述突舌与第1及第3带状部分以及由所述突舌与第5及第7带状部分所包围。

    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构架件的展开的坯料;

    图2表示成形后的构架件的横截面图;

    图3表示成形后的构架件的透视图;

    图4表示在中央槽部分的端部有切口的构架件,(a)为展开图,(b)为端视图,(c)为俯视图;

    图5为图4的构架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6表示在侧槽部分端部有切口的水平构架元件,(a)为展开图,(b)为端视图,而(c)为俯视图;

    图7为图6的构架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8为说明垂直与水平构架件联结的透视图;

    图9构成在垂直的与水平的构架件间完成的连接的若干视图,(a)为放大的透视图,(b)为从箭头X方向的前视图,而(c)则是从箭头Y方向的前视图;

    图10是用前面所示的构架元件与联接件所构成的长方形构架的前视图;

    图11表示沿水平方向联接的图10中所示的构架,(a)是前视图,而(b)是沿A-A的横截面图;

    图12是沿水平方向联接的图10中所示的构架,(a)是前视图,而(b)是沿B-B线的横截面图。

    根据附图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3表示构造钢建筑的构架件,图中1是构架件的坯料,由厚度为0.7毫米到5.0毫米的矩形金属板例如钢板或者铁板滚压成形,而且表面经过处理的防生锈。构架件的坯料由第一到第六折线2a到2f分成规则的区间,这些折线在纵向平行分布,从而形成第1到第7等宽度的带状部分3a至3g。

    为了使所述第1,第3,第5及第7带状部分3a,3c,3e及3g垂直于其余的第2,第4与第6带状部分3b,3d与3f,所述第1,第2,第5与第6折线2a,2b,2e与2f弯折成成谷槽状,而其余第3与第4折线2c与2d则弯折成山峰状。构架件1于是形成槽状结构的区间,有一中央槽区间5向构架件的一个面开放而两侧槽区间4与之相邻并向构架件的另一面开放。

    图4与图5表示立向构架件11包括有所述构架件1,而在第4带状部分3d的纵向端上沿着第3与第4折线2c与2d形成缺口部分6,缺口部分6的长度L1和第4带状部分3d的宽度L2一样,而突舌7是在所述第4带状部分3d的末端上在两缺口部分6之间形成的。然后突舌7相对第4带状部分3d垂直向下折弯,从而开端的矩形切口部分8形成,此切口由突舌7,第3带状部分3c与第5带状部分3e包围(参看图4b)。这由此在构架件11的两纵向端上造成突出部分9,此突出部分9由第1到第5带状部分3a到3c和第5到第7带状部分3e到3g在切口部分两边形成。

    图6与7表示水平构架件12,由所述构架件1形成,而缺口部分13是沿第1与第2折线2a与2b在第2带状部分3b的两纵向端上形成的。缺口部分13的长度L3和第2带状部分3b的宽度L4一样,而突舌14在第2带状部分3b的末端在两缺口13之间形成。相似地,缺口15是在第6带状部分3f的端部,沿着第5与第6折线2e与2f形成。缺口部分15的长度L5和第6带状部分3f的宽度L6一样,而突舌16在第6带状部分3f的端部在两缺口部分15之间形成。

    然后两突舌14与16分别相对第2与第6带状部分向上垂直折弯、形成由突舌14与第1和第3带状部分3a和3c所包围的开口矩形缺口17,而相似地开口矩形缺口18是由突舌16与第5及第7带状部分3e与3g所包围形成。相应地,突出部分19分别由第3到第5带状部分3c到3e在位于构架件12的中央槽部分的两纵向端上的17,18缺口部分之间形成。

    再者,构架件12的第2与第6带状部分3b与3f比构架件11的第2与第6带状部分3b与3f宽度相同或者稍宽,而构架件12的第4带状部分3d与构架件11的第4带状部分3d的宽度相同或者稍窄。

    此外,攻螺纹的螺孔20在第6与第7带状部分3f与3g上以及第1与第2带状部分3a与3b上钻出,这些构成突出部分9以及构架件11的突舌7,还有攻螺纹的螺孔21在构成突出部分19的第4带状部分上和第1与第7带状部分3a与3g以及构架件12的突舌14,16上钻出。(参看图8)。

    下面描述联接图8至图10中所示构架件11,12的步骤,,首先两个直立构架元件11平行安排,并在它们之间留出规定的区间,而在这些直立构架件11的顶边联接的位置,以及在底边联接的位置,把构架件12平行且垂直于构架件11安排好。当构架件11端部的缺口8与构架件12的突出部分19相配等,构架件11的突出部分9与构架件12的缺口17与18相配,形成一阴一阳联接。

    这时,构架件11的突舌7覆盖在构架件12的突出部分19的上表面上,突舌7起限位器作用,而构架件11在垂直方向被定位。此外,构架元件12的突舌14与16与构架件11的突出部分9与9的侧面重叠,而突舌14与16起限位器使用,因而构架件11在水平方向内被定位。于是,当构架件11与12被定位彼此互相垂直,定位在构架件11端部上的螺纹孔20与定位在构架件12端部上的螺纹孔21彼此相对。

    然后,将攻丝螺钉22作为一联接件拧入构架件11,12的搭接部分的攻丝螺孔20与21中,使构架元件11,12在端部联接,构成图10所示的矩形构架23。

    目前的发明包括矩形构架23如图10所示,由四个构架件11,12用螺纹或螺栓联接在其端部联接起来。

    当构筑钢建筑物时,复式构架23在联接起来之前先装配好,如图11中所示,将复式构架23在水平方向内平行排好,把构架件11的背靠背的方式联接到中央槽部分5上去,然后用攻丝螺钉或类似的联接物把此联接部分24联起来,构成了在这联接部分24的两侧有四个凹部的空心部分25(参看图11(b))。这就是说,用空心部分25构成了一个匣形件,因而可以提高包括有两个直立构架件11的双支架26的强度。

    如图12所示,将复式构架23在水平方向内平行排列,而且把构架件12以背靠背方式联接到侧槽部分4,然后用攻丝螺钉或类似的联接物把这些联接部分27联起来,就形成了在构架件12上这些联接部分27之间带有两个凹部的空心部分28。就是说,由空心部分28形成了一个箱形部分,因而可能改善具有两个水平构架件12的双支架29的强度。

    此外,可能使结构物甚至更坚强,只要在图11与12中所表示的空心截面25,28中镶嵌充填材料或者一种强化材料例如方木棍或者空心方管,而且用联接或其他手段把构架件11与12固定在位置上。还可以把水管线路,电气,线路或空调用的冷却管道通过空心截向25,28,这种结构可以不使电线,管路外露因而改善外观。

    在所述实施的形式中,联接构架元件11与12的部分以及构架23的联接是用攻丝螺钉实现的,但也可以用自攻丝螺钉或者螺母与螺栓来实现紧固及固定。

    而且,按照所述实施形式,描述的是构架件11与12的端部在一端联接的情况,但是也可能用相似的构造联接其他端部。此外,还可以改变攻丝螺钉或者自攻丝螺钉的数目,用来和构件的尺寸和使用部位适当地配合。

    如上所述,本发明有以下效果。在钢建筑构架结构的建造中,可以在建筑现场很容易把构架件或多个构架联接起来,因而消除了联接工作的复杂性。不仅如此,而且诸构架件都有槽式结构,从而改善了构架刚性,而且使有优异承载能力的钢建筑基架得以建造成功,这种基架受到垂直向,水平或扭转的力不会变形。

    而且,当把基架联接而成向构架被联在一起时,由基架件的凹陷部分形成一凹空部分,因而形成一匣形的结构,这是一种更结实的结构。它还有一种效果就是可以通过水管,电气线路或空调器用的冷却液管道穿过空心部分。

钢建筑用的构架件与构架联接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钢建筑用的构架件与构架联接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钢建筑用的构架件与构架联接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建筑用的构架件与构架联接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建筑用的构架件与构架联接系统.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建筑物构架件,具有优良的强度与寿命,而且便于装配。本构架件由第1到第6折线所分隔的第1到第7带状部分所组成,而至少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分以同一宽度形成,且所述第1,第2,第5与第6折线折成谷状,因而所述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分垂直于其余第2,第4与第6带状部分,而其余第3与第4折线折成峰状,具有一个向构架件的一面敞开的中央槽部分,该处的侧槽部分向构架件的另一面敞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