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建筑用的构架件与构架联接系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为钢建造用的构架件和构架联接系统。
在房屋、仓库和居住设备中用的所谓钢建筑里,建筑物的构架由钢的构架件联接而成。构架件通常由厚0.8~1.5毫米的钢板构成,而构架件有一底面和从这底面两侧升起的升高部分,形成一C形截面。诸构架件的表面通常是防锈的。
所述钢建筑是由所述构架件互相联接而成,构成的构架包括基础、支承、梁,桁架,支撑杆,并用水泥粘结或其他方法把钢板或灰胶纸板装到这构架上,形成墙,地板和屋顶等。
在联接构架件时,例如如果起支承作用的第一构架件的端部和起水平挡木作用的第二构架件的端部垂直连联结在一起,则第一构架件的直立截面与第二构架件的直立截面将被联结,而这些直立截面将用拧紧螺母与螺栓,或者用焊接或某些其它方法予以连接。
但是,具有一底面截面并在底面截面每一侧有多个直立截面地构架件,形成一C形截面,是一个弱强度的问题。就是说,当在直立方向,水平方向或者在扭转方向中诸构架件上加上负荷时,将发生扭曲与变形,特别是当从上向下在决定性的方向内施加一大力时,在垂直方向内的构架件的过渡截面在水平方向内可能有伸长的危险。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当诸构架件联结时,诸构架件难以相互定位,而且被联接的各部分可能有偏歪的危险,使联结构架件的工作复杂化。
为缓解以上缺点,已开发了本发明,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来把构架件联结起来的构架件和结构,即使一个负荷从任何方向施加都能够防止偏移和变形,这样就允许构筑成超强度的钢建筑物,为此把构架件联结起来的工作可以很容易地在施工现场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联结构架直立与水平元件的方法,在应用中可靠而且有效率。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构架联结系统,其中预制构架可以现成地排成端端相对的关系而形成一墙而且如果需要,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使一个处在另一个之上,例如,多层楼房的准备,或者准备比较小的墙板,这些可容易运输并且能一个堆在另一之上以及端端相接,形成墙的结构或者地板或者屋顶的结构。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大体上属于一种构架系统,包括有向构架件一面敞开的中央槽,还有与此相邻的且向着构架件另一面敞开的侧槽部分,而侧槽部分的底部在一个构架件的端部被切开形成缺口,以接纳相配的构架元件上突出的侧槽部分,此构架件侧槽部分超出它的中央槽部分。此相配构架件的中央槽部分的底部被切开以形成突出的侧槽部分。
被切开的侧槽底部被折回到槽内以作为辅助构架件底部的相配面,这些重叠的相配面可以用螺栓拧在一起。同样,中央槽切开的底部折叠到中央槽截面内因而它与互补部分的底部重叠。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建筑物构架件,其中一矩形的金属板由第1到第6折弯线分成第1到第7带状部分,这些折弯线沿同一方向平行延伸,而至少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分宽度相同,因而所述第1、第3、第5与第7带状部分对其余第2,第4与第6带状部分呈垂直关系,在所述第1,第2,第5与第6折线处,它们折成山谷状,而在其余第3与第4折线处形成山峰状,形成一中央槽部分,向构架件的一面敞开,而与之相邻的侧槽部分则向构架件的另一面敞开。
本发明还提供一构架件,其中在上述诸构架件中,沿第3与第5弯折线在构架件上第4带状部分的纵向两端形成一缺口,而在所述第4带状部分端部在两缺口部分之间形成一个突舌,而缺口的长度与所述第4带状部分的宽度相同,然后将突舌相对于所述第4带状部分向下弯折成直角,这样就形成一个由所述突舌与第3及第5带状部分围成的开端的矩形缺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构架件,其中在上述钢结构构架件中在此构架件第2带状部分纵向沿第1及第2折弯线两端形成一缺口,缺口长度与所述第2带状部分的宽度一样,而在两个缺口部分的所述第2带状部分的末端有一突舌形成,而在所述构架件的第六带状部分在纵向两端沿着第5及第6折弯线形成一缺口部分,而且此缺口部分的长度与第6带状部分的宽度相同,在两个缺口部分之间的所述第6带状的两端形成突舌,而所述两突舌分别相对第2及第6带状部分垂直向上弯折,从而形成开端矩形的两个缺口,分别由所述突舌与第1及第3带状部分以及由所述突舌与第5及第7带状部分所包围。
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构架件的展开的坯料;
图2表示成形后的构架件的横截面图;
图3表示成形后的构架件的透视图;
图4表示在中央槽部分的端部有切口的构架件,(a)为展开图,(b)为端视图,(c)为俯视图;
图5为图4的构架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6表示在侧槽部分端部有切口的水平构架元件,(a)为展开图,(b)为端视图,而(c)为俯视图;
图7为图6的构架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8为说明垂直与水平构架件联结的透视图;
图9构成在垂直的与水平的构架件间完成的连接的若干视图,(a)为放大的透视图,(b)为从箭头X方向的前视图,而(c)则是从箭头Y方向的前视图;
图10是用前面所示的构架元件与联接件所构成的长方形构架的前视图;
图11表示沿水平方向联接的图10中所示的构架,(a)是前视图,而(b)是沿A-A的横截面图;
图12是沿水平方向联接的图10中所示的构架,(a)是前视图,而(b)是沿B-B线的横截面图。
根据附图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3表示构造钢建筑的构架件,图中1是构架件的坯料,由厚度为0.7毫米到5.0毫米的矩形金属板例如钢板或者铁板滚压成形,而且表面经过处理的防生锈。构架件的坯料由第一到第六折线2a到2f分成规则的区间,这些折线在纵向平行分布,从而形成第1到第7等宽度的带状部分3a至3g。
为了使所述第1,第3,第5及第7带状部分3a,3c,3e及3g垂直于其余的第2,第4与第6带状部分3b,3d与3f,所述第1,第2,第5与第6折线2a,2b,2e与2f弯折成成谷槽状,而其余第3与第4折线2c与2d则弯折成山峰状。构架件1于是形成槽状结构的区间,有一中央槽区间5向构架件的一个面开放而两侧槽区间4与之相邻并向构架件的另一面开放。
图4与图5表示立向构架件11包括有所述构架件1,而在第4带状部分3d的纵向端上沿着第3与第4折线2c与2d形成缺口部分6,缺口部分6的长度L1和第4带状部分3d的宽度L2一样,而突舌7是在所述第4带状部分3d的末端上在两缺口部分6之间形成的。然后突舌7相对第4带状部分3d垂直向下折弯,从而开端的矩形切口部分8形成,此切口由突舌7,第3带状部分3c与第5带状部分3e包围(参看图4b)。这由此在构架件11的两纵向端上造成突出部分9,此突出部分9由第1到第5带状部分3a到3c和第5到第7带状部分3e到3g在切口部分两边形成。
图6与7表示水平构架件12,由所述构架件1形成,而缺口部分13是沿第1与第2折线2a与2b在第2带状部分3b的两纵向端上形成的。缺口部分13的长度L3和第2带状部分3b的宽度L4一样,而突舌14在第2带状部分3b的末端在两缺口13之间形成。相似地,缺口15是在第6带状部分3f的端部,沿着第5与第6折线2e与2f形成。缺口部分15的长度L5和第6带状部分3f的宽度L6一样,而突舌16在第6带状部分3f的端部在两缺口部分15之间形成。
然后两突舌14与16分别相对第2与第6带状部分向上垂直折弯、形成由突舌14与第1和第3带状部分3a和3c所包围的开口矩形缺口17,而相似地开口矩形缺口18是由突舌16与第5及第7带状部分3e与3g所包围形成。相应地,突出部分19分别由第3到第5带状部分3c到3e在位于构架件12的中央槽部分的两纵向端上的17,18缺口部分之间形成。
再者,构架件12的第2与第6带状部分3b与3f比构架件11的第2与第6带状部分3b与3f宽度相同或者稍宽,而构架件12的第4带状部分3d与构架件11的第4带状部分3d的宽度相同或者稍窄。
此外,攻螺纹的螺孔20在第6与第7带状部分3f与3g上以及第1与第2带状部分3a与3b上钻出,这些构成突出部分9以及构架件11的突舌7,还有攻螺纹的螺孔21在构成突出部分19的第4带状部分上和第1与第7带状部分3a与3g以及构架件12的突舌14,16上钻出。(参看图8)。
下面描述联接图8至图10中所示构架件11,12的步骤,,首先两个直立构架元件11平行安排,并在它们之间留出规定的区间,而在这些直立构架件11的顶边联接的位置,以及在底边联接的位置,把构架件12平行且垂直于构架件11安排好。当构架件11端部的缺口8与构架件12的突出部分19相配等,构架件11的突出部分9与构架件12的缺口17与18相配,形成一阴一阳联接。
这时,构架件11的突舌7覆盖在构架件12的突出部分19的上表面上,突舌7起限位器作用,而构架件11在垂直方向被定位。此外,构架元件12的突舌14与16与构架件11的突出部分9与9的侧面重叠,而突舌14与16起限位器使用,因而构架件11在水平方向内被定位。于是,当构架件11与12被定位彼此互相垂直,定位在构架件11端部上的螺纹孔20与定位在构架件12端部上的螺纹孔21彼此相对。
然后,将攻丝螺钉22作为一联接件拧入构架件11,12的搭接部分的攻丝螺孔20与21中,使构架元件11,12在端部联接,构成图10所示的矩形构架23。
目前的发明包括矩形构架23如图10所示,由四个构架件11,12用螺纹或螺栓联接在其端部联接起来。
当构筑钢建筑物时,复式构架23在联接起来之前先装配好,如图11中所示,将复式构架23在水平方向内平行排好,把构架件11的背靠背的方式联接到中央槽部分5上去,然后用攻丝螺钉或类似的联接物把此联接部分24联起来,构成了在这联接部分24的两侧有四个凹部的空心部分25(参看图11(b))。这就是说,用空心部分25构成了一个匣形件,因而可以提高包括有两个直立构架件11的双支架26的强度。
如图12所示,将复式构架23在水平方向内平行排列,而且把构架件12以背靠背方式联接到侧槽部分4,然后用攻丝螺钉或类似的联接物把这些联接部分27联起来,就形成了在构架件12上这些联接部分27之间带有两个凹部的空心部分28。就是说,由空心部分28形成了一个箱形部分,因而可能改善具有两个水平构架件12的双支架29的强度。
此外,可能使结构物甚至更坚强,只要在图11与12中所表示的空心截面25,28中镶嵌充填材料或者一种强化材料例如方木棍或者空心方管,而且用联接或其他手段把构架件11与12固定在位置上。还可以把水管线路,电气,线路或空调用的冷却管道通过空心截向25,28,这种结构可以不使电线,管路外露因而改善外观。
在所述实施的形式中,联接构架元件11与12的部分以及构架23的联接是用攻丝螺钉实现的,但也可以用自攻丝螺钉或者螺母与螺栓来实现紧固及固定。
而且,按照所述实施形式,描述的是构架件11与12的端部在一端联接的情况,但是也可能用相似的构造联接其他端部。此外,还可以改变攻丝螺钉或者自攻丝螺钉的数目,用来和构件的尺寸和使用部位适当地配合。
如上所述,本发明有以下效果。在钢建筑构架结构的建造中,可以在建筑现场很容易把构架件或多个构架联接起来,因而消除了联接工作的复杂性。不仅如此,而且诸构架件都有槽式结构,从而改善了构架刚性,而且使有优异承载能力的钢建筑基架得以建造成功,这种基架受到垂直向,水平或扭转的力不会变形。
而且,当把基架联接而成向构架被联在一起时,由基架件的凹陷部分形成一凹空部分,因而形成一匣形的结构,这是一种更结实的结构。它还有一种效果就是可以通过水管,电气线路或空调器用的冷却液管道穿过空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