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幕触控方法以及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屏幕触控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幕设备正日益流行。例如,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配置有触摸敏感显示器,使
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敏感显示器的多个部分来提供输入。但现有的触摸体验中,但是仍然
存在缺陷。例如,现在的手机普遍流行大屏幕,但屏幕上部区域难以触摸到的问题却一直没
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例如,当手机屏幕过大时,在用户单手操作手机的情况下,由于屏幕过
大,除了用户手托拿手机的所在的部分屏幕外,屏幕其余位置手无法触及,只能双手,或者
将手机放在桌面上单手触摸屏幕,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触摸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描
述中,单手触摸屏幕所带来的缺陷,提高用户的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给了一种屏幕触控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
包括:
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的触摸映射指令;
根据所述触摸映射指令显示触控区域;
感测所述触控区域的触摸;
将所述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所述屏幕的映射区域。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预设操作包括:
在预设的触摸区域上点击所述屏幕,且点击后与屏幕保持触摸状态;
或,
在所述预设的触摸区域上以预设轨迹在所述屏幕上滑动手指,且与所述屏幕保持
触摸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触控区域位于所述屏幕的左下侧或右下侧,所述映射
区域是所述触控区域以外的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触控位置与所述映射区域的第一映射
位置对应,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二触控位置与所述映射区域的第二映射位置对应;所述将所
述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所述屏幕的映射区域具体包括:
当手指与第一触控位置保持接触时,在所述第一映射位置显示一个投影标记;当
手指从第一触控位置滑动到第二触控位置时,将所述投影标记从所述第一映射位置移动到
第二映射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映射位置有应用图标,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点击所述第二触控位置,并在点击后离开所述第二触控位置时,触发点击
所述第二映射位置的应用图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映射位置有应用图标,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触摸停留在所述第二触控位置的时间达到预设值时,触发点击所述第二映
射位置的应用图标。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触控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该屏幕触控
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的触摸映射指令;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触摸映射指令显示触控区域;
感测模块,用于感测所述显示模块显示的所述触控区域的触摸;
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感测模块感测的所述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所述屏幕的映
射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在预设的触摸区域上点击所述屏幕,且点击后与屏幕保持
触摸状态;
或,
在所述预设的触摸区域上以预设轨迹在所述屏幕上滑动手指,且与所述屏幕保持
触摸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触控区域位于所述屏幕的左下侧或右下侧,所述映射
区域是所述触控区域以外的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触控位置与所述映射区域的第一映射
位置对应,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二触控位置与所述映射区域的第二映射位置对应;所述映射
模块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当手指与第一触控位置保持接触时,在所述第一映射位置显示一
个投影标记;
映射单元,用于当手指从第一触控位置滑动到第二触控位置时,将所述显示单元
显示的所述投影标记从所述第一映射位置移动到第二映射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映射位置有应用图标,所述装置还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当用户点击所述第二触控位置,并在点击后离开所述第二触控位
置时,触发点击所述第二映射位置的应用图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映射位置有应用图标,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当用户触摸停留在所述第二触控位置的时间达到预设值时,
触发点击所述第二映射位置的应用图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触控方法以及对应的装
置,通过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的触摸映射指令;根据触摸映射指
令显示触控区域;感测触控区域的触摸;最后将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映射区域。即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触控区域内的触摸,并将触控区域内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
映射区域,通过映射达到对屏幕的映射区域的触摸,当屏幕过大时,在用户单手操作手机的
情况下,通过触控区域内的触摸,也可以达到对屏幕的映射区域,即其余位置的触摸功能
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方法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方法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方法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装置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
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
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
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
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
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
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
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屏幕触控方法以及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
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移动电脑、ipad等移动终端,尤其应用于屏幕就比较大,用户单手操作难
以触摸到整个屏幕区域移动终端中。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方法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方法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包括:
101、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的触摸映射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在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对应的触摸
映射指令。
102、根据所述触摸映射指令显示触控区域。
当产生了用户的预设操作所对应的映射指令后,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触控区
域。
103、感测所述触控区域的触摸。
当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触控区域后,感测触控区域的触摸,即会感测是否有
用户在触控区域上进行触摸操作。
104、将所述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所述屏幕的映射区域。
当有用户在触控区域进行触摸操作时,将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映射区
域。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触控方法,在该屏幕触控方法中,通过接
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的触摸映射指令;根据触摸映射指令显示触控
区域;感测触控区域的触摸;最后将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映射区域。即本发明实施
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触控区域内的触摸,并将触控区域内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映射区域,通
过映射达到对屏幕的映射区域的触摸,当屏幕过大时,在用户单手操作手机的情况下,通过
触控区域内的触摸,也可以达到对屏幕的映射区域,即其余位置的触摸功能更,提高了用户
的体验。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的叙述,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
明实施例一种屏幕触控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包括:
201、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的触摸映射指令。
其中,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可以是指:在预设的触摸区域上以预设
轨迹在所述屏幕上滑动手指,且与所述屏幕保持触摸状态。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在预设的触摸区域的范围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实际
应用中,预设的触摸区域位于所述屏幕的左下侧或右下侧,上以预设轨迹在所述屏幕上滑
动手指,且与所述屏幕保持触摸状态具体是指,在屏幕的左下侧所对应的触控区域内,用手
指从触控区域的下方向上滑动,并与屏幕保持触摸状态;或从触控区域的上方向下滑动,并
与屏幕保持触摸状态。
或是在屏幕的右下侧所对应的触控区域内,用手指从触控区域的下方向上滑动,
并与屏幕保持触摸状态;或从触控区域的上方向下滑动,并与屏幕保持触摸状态,具体此处
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还可以是指:在
预设的触摸区域上点击屏幕,且点击后与屏幕保持触摸状态。具体的,在具有3D-TOUCH功能
的屏幕上,预设操作可以是指在预设的触摸区域上重击屏幕,并与屏幕保持触摸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在预设操作均是指未触发到预设的触摸区域内的应用图标为
前提下进行的。
202、根据所述触摸映射指令显示触控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经过步骤2012所描述的预设操作后会产生触摸映射指令,
并根据该触摸映射指令显示触控区域。
203、当手指与第一触控位置保持接触时,在所述第一映射位置显示一个投影标
记。
其中,该第一触控位置为触控区域的位置,该第一映射位置为映射区域的位置,触
控区域的第二触控位置与所述映射区域的第二映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投影标记具体可以用一光晕圆圈来表示,或波纹圆圈等形式来
表示,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204、当手指从第一触控位置滑动到第二触控位置时,将所述投影标记从所述第一
映射位置移动到第二映射位置。
其中,第二触控位置为触控区域的位置,第二映射位置为映射区域的位置,第二触
控位置与第二映射位置相对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手指从第一触控位置滑动到第
二触控位置时,将原本在第一映射位置的投影标记移动到第二映射位置。即用户在触控区
域所做的触摸操作被一一的映射到了映射区域。
205、当用户点击所述第二触控位置,并在点击后离开所述第二触控位置时,触发
点击所述第二映射位置的应用图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映射位置有应用图标,当用户点击所述第二触控位置,并
在点击后离开所述第二触控位置时,触发点击所述第二映射位置的应用图标。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触发点击的方式外,还可以有其他的触发点击方式,具体
此处不做限定,例如:
当用户触摸停留在所述第二触控位置的时间达到预设值时,触发点击所述第二映
射位置的应用图标。其中,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进行描述:
1、如图3所示,用户在移动终端的右下侧向上滑动并保持与与屏幕的触摸状态。如
图4所示,经过图3所示的操作后,显示一触控区域。假设手指的位置停留在A1位置,在A2位
置处显示一投影圆圈。
2、用户手指没有离开屏幕,从A1位置滑动到B1位置时,投影圆圈也从A2位置移动
到B2位置;
3.用户手指没有离开屏幕,从B1位置滑动到C1位置时,投影圆圈也从B2位置移动
到C2位置;
4.当用户再次重按屏幕,之后如果用户手马上离开屏幕,触发C2位置的点击事件,
如果那里有按钮或者说应用图标接受这个点击,则触发该按钮或应用图标的点击。最后退
出触摸投影,C2位置的投影圆圈消失。
如果用户重按后马上滑动屏幕,则触发投影区域的滑动操作,然后C2位置投影圆
圈随着用户在触控区域的触摸而在映射区域对应移动。
如果用户在触摸的时候手指离开屏幕,退出触摸投影,当前投影圆圈消失。另外,
图4中右下角区域并非屏幕的等比例缩小区域,确定区域大小后根据算来的计算投影的目
的地,尽量让投影的位置集中在用户难以触摸的地方,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触控方法,在该屏幕触控方法中,通过接
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的触摸映射指令;根据触摸映射指令显示触控
区域;感测触控区域的触摸;最后将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映射区域。即本发明实施
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触控区域内的触摸,并将触控区域内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映射区域,通
过映射达到对屏幕的映射区域的触摸,当屏幕过大时,在用户单手操作手机的情况下,通过
触控区域内的触摸,也可以达到对屏幕的映射区域,即其余位置的触摸功能更,提高了用户
的体验。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屏幕触控方法进行了描述,针对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
例还提供了一种屏幕触控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屏幕
触控装置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的触摸映射指
令;
显示模块50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501接收的触摸映射指令显示触控区域;
感测模块503,用于感测显示模块502显示的触控区域的触摸;
映射模块504,用于将感测模块503感测的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映射区
域。
结合图5,请参阅图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区域的第一触控位置与
映射区域的第一映射位置对应,触控区域的第二触控位置与映射区域的第二映射位置对
应;映射模块504包括:
显示单元5041,用于当手指与第一触控位置保持接触时,在第一映射位置显示一
个投影标记;
映射单元5042,用于当手指从第一触控位置滑动到第二触控位置时,将显示单元
5041显示的投影标记从第一映射位置移动到第二映射位置。
结合图6,请参阅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映射位置有应用图标,装置
还包括:
触发模块505,用于当用户点击第二触控位置,并在点击后离开第二触控位置时,
触发点击第二映射位置的应用图标。
可选地,在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映射位置有应用图标,触发模块505,用于当
用户触摸停留在第二触控位置的时间达到预设值时,触发点击第二映射位置的应用图标。
由此可见,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触控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
在该屏幕触控装置中,接收模块通过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的预设操作而产生的触摸
映射指令;显示模块根据触摸映射指令显示触控区域;感测模块感测触控区域的触摸;最后
映射模块将触控区域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映射区域。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触
控区域内的触摸,并将触控区域内的触摸映射至屏幕的映射区域,通过映射达到对屏幕的
映射区域的触摸,当屏幕过大时,在用户单手操作手机的情况下,通过触控区域内的触摸,
也可以达到对屏幕的映射区域,即其余位置的触摸功能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以及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
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
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
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
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
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
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
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
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
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
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
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
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
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
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
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
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
Memory,英文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简称: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
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