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手柄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29030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0486.6

申请日:

2000.07.12

公开号:

CN1309222A

公开日:

2001.08.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B5/02; E05C3/04

主分类号:

E05B5/02; E05C3/04

申请人:

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佐木俊二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0.02.18 JP 041166/20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何腾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手柄装置,按压按扭时,手柄能可靠地上浮到初期伸出位置,已经上浮的手柄进一步拉出到最终伸出位置时,可比较轻快地进行驱动。手柄上跳用的弹簧为板弹簧30,在该板弹簧30的基部重叠有辅助板弹簧34。这两块板弹簧的结构设定成,手柄20上浮到初期伸出位置时,硬的弹簧系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手柄20进一步拉出到最终伸出位置时,柔的弹簧系数发挥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平面手柄装置,在固定于门的壳体基部的筒状轴承部上, 设置有可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的旋转轴,在该旋转轴的后端部固定有 挡板,在上述壳体的前面设置有手柄容纳凹槽,可自由出入该手柄容 纳凹槽的手柄基部通过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水平横截枢轴接着,在上 述手柄的基部近旁与旋转轴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使手柄竖起来的弹 簧,上述手柄的前端通过按扭保持弹簧的弹力与设置在壳体上的按扭 的系挂部卡合,通过克服保持弹簧的弹力按压上述按扭,该按扭可以 围绕按扭的第二横截枢轴转动,上述系挂部脱离手柄的自由端,另外, 手柄从竖起位置关闭手柄容纳凹槽时,手柄的自由端与按扭的前端接 触,由此,按扭围绕上述第二横截枢轴转动到手柄的自由端可通过的 位置,其特征是, 上述手柄(20)的弹簧由板簧(30)构成,用适当的固定装置(32), 将该板簧(30)的基部(31)固定在横截枢轴(22)附近的稍靠近其 自由端的手柄(20)的内表面,板簧(30),其中间部分远离手柄(20) 的内表面,并设置有第一稳定面(32),该第一稳定面(32)稍微推 压旋转轴(5)的前端面(5a),使手柄(20)可围绕横截枢轴(22) 转动,并使手柄(20)从容纳位置到伸出所需要角度的初期伸出位置 处于稳定状态,在板簧(30)的前端部,设置有与上述旋转轴(5)的 前端面(5a)接触并使手柄(20)从容纳位置到伸出所需要角度的最 终伸出位置处于稳定状态的第二稳定面(33),另外,在板簧(30) 的基部部分上,安装有重叠的加强板簧(35)。

说明书


平面手柄装置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配电盘容纳箱或其它门等的平面手柄装置。

    这种平面手柄装置,在本申请人在先开发的专利第251548号公报中有所记载,已是公知技术。

    这种平面手柄装置在固定于门的壳体基部的筒状轴承部上,设置有可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的旋转轴,在该旋转轴的后端部固定有挡板。在上述壳体的前面设置有手柄容纳凹槽。可自由出入该手柄容纳凹槽的手柄基部,通过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水平横截轴枢接着。在上述手柄的基部近旁与旋转轴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使手柄竖起来的弹簧。上述手柄的前端通过按扭保持弹簧的弹力与设置在壳体上的按扭系挂部卡合。通过克服保持弹簧的弹力按压上述按扭,该按扭可以围绕按扭的第二横截枢轴转动,上述系挂部脱离手柄的自由端,借助于与按扭为一体的手柄上推臂朝竖起方向把手柄推出。另外,手柄从竖起位置关闭手柄容纳凹槽时,手柄的自由端与按扭的前端接触,由此,按扭围绕上述第二横截枢轴转动到手柄的自由端可通过地位置。

    这种平面手柄装置,虽然最终成为成果,但是,装置本体在长期使用期间,在滑动或嵌合部分,其表面因磨耗产生翘起,使其与配合方部件的摩擦力增大,按压按扭时,手柄也能可靠地上浮到例如5度左右的初期伸出位置,但有时会突然竖起来。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手柄装置,该平面手柄装置即使在上述这种场合,如果按压按扭,手柄能可靠地上浮到初期伸出位置,随后也能进一步将手柄拉起到约45°程度的最终伸出位置,使操作轻快。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面手柄装置手柄容纳状态的纵断面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平面手柄装置的手柄拉出到最终伸出位置时的纵断面侧视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平面手柄装置,在固定于门1的壳体2基部的筒状轴承部3上,设置有可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的旋转轴5,在该旋转轴5的后端部固定有挡板4。在上述壳体2的前面设置有手柄容纳凹槽6。可自由出入该手柄容纳凹槽6的手柄20基部21,通过与上述旋转轴5垂直的水平横截枢轴22接着。在上述手柄20的基部21近旁与旋转轴5的外端面5a之间设置有使手柄20竖起来的弹簧。上述手柄20的前端通过按扭保持弹簧25的弹力与设置在壳体2上的按扭23的系挂部24卡合。通过克服保持弹簧25的弹力按压上述按扭23,该按扭23可以围绕按扭23的第二横截枢轴26转动,上述系挂部24脱离手柄20的自由端27,把手柄20朝竖起方向推出。另外,手柄20从竖起位置关闭手柄容纳凹槽6时,手柄20的自由端27与按扭23的前端接触,由此,按扭23围绕上述第二横截枢轴26转动到手柄20的自由端27可通过的位置。

    本发明的特点是,上述手柄20的弹簧由板簧30构成,用适当的固定装置32,将该板簧30的基部31固定在横截枢轴22附近的稍靠近其自由端的手柄20的内表面。板簧30,其中间部分远离手柄20的内表面,并设置有第一稳定面33,该第一稳定面33稍微推压旋转轴5的前端面5a,使手柄20可围绕横截枢轴22转动,并使手柄20从容纳位置到伸出所需要角度的初期伸出位置处于稳定状态。在板簧30的前端部,设置有与上述旋转轴5的前端面5a接触并使手柄20从容纳位置到伸出所需要角度的最终伸出位置处于稳定状态的第二稳定面34。另外,在板簧30的基部31部分上,安装有重叠的加强板簧35。

    在这种平面手柄装置中,如图2所示,在手柄20围绕横截枢轴21转动到例如45°左右的最终伸出位置的状态下,旋转轴5内端的挡板4处在与配电盘或其它门1的固定框侧所设置的锁舌片(图中未示)卡合的状态。这时,手柄20的相位与围绕旋转轴5的容纳凹槽6正好一致。

    这种手柄20大幅度拉出时,板簧30的第二接触面34与旋转轴5的前端面5a接触,由此,手柄20在该最终伸出位置处于稳定状态并保持这种姿势。

    其次,克服板簧30的弹力推压手柄20的自由端27时,由于板簧30其前端部分为一块,很容易发生挠曲,这样,其第一接触面33处在与旋转轴5的前端面5a接触的状态,手柄20从壳体1的内表面到例如约5度倾斜的初期伸出位置,再次处于稳定状态。

    此时,继续克服板簧30及辅助弹簧35的弹力,比前面更用力地推压手柄20时,手柄20的自由端27与按扭23的上端部接触,手柄20的前端或按扭23的上端的任何一方或双方上面所设置的凸轮面29处于接触状态,按扭23围绕第二横截枢轴26沿图1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按扭23转动到手柄20的自由端27可通过的位置(参照图1符号23部分的虚线)。

    此时,将与按扭23成一体的上推臂28稍向上抬,在上述手柄20通过按扭时,上述押臂28与手柄20的内面一部分接触,手柄20的自由端27通过按扭23的位置,按扭23的系挂部24处于手板20的外侧,由按扭保持弹簧25而复归,按押手柄20的自由端27,同时臂28也与壳体1的后壁内面8接触,手柄20不会过分地向外方凸出(参照图1的实线)。

    进而,把图中未示的钥匙插入手柄20的自由端27附近所设置的锁头装置40中,使与锁头装置40内的转子为一体的锁板41转动,把锁板41的前端部卡合到壳体1上所设置的锁定槽7中。由此,将手柄20锁定在容纳于壳体1的位置。

    接着,使用手柄20时,首先,借助钥匙解除锁板41与壳体1的锁定槽7的卡合。然后,推压按扭23的下端附近,使按扭23围绕第二枢轴26沿图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按扭23的上端部从手柄20的自由端后退(参照图1符号23的虚线)。

    借助于板簧30及辅助弹簧34更强的恢复力或上推臂28推压手柄20的一部分背面,使手柄20快速上浮到约5度的初期伸出位置,板簧30的第一接触面33与外端面5a平面地接触,并保持这种稳定状态。

    然后,手指离开按扭23时,借助于按扭保持弹簧25的恢复力,按扭23停止在上推臂28与壳体1的后壁内表面8接触的位置。这时,按扭23的表面与壳体1的表面基本齐平面。

    接着,进一步向上拉手柄20的自由端27时,只有板簧30的一块部分发生挠曲,第一接触面33脱离旋转轴的外端面5a,第二接触面34与旋转轴的外端面5a接触并保持这种姿势,在以后的每次开闭中反复进行这种操作就可以了。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同为完成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及发明作用中所描述的内容一样,其重复说明省略。

    壳体1由通常的结实的模铸成形品构成,其一端上形成有旋转轴5可穿过的筒状轴承部3,其表面一侧形成有上述的容纳凹槽6及与该容纳凹槽6相连的按扭安装室8。

    另外,在壳体1的背面外侧,设置有把壳体1固定在门等上所使用的两个螺钉孔45、垫板46、固定螺栓及小螺钉。

    上述板簧30通常由磷青铜板、弹簧钢板形成,其基部31固定在较横截枢轴22更靠近下侧的手柄20的内表面,弯曲成曲柄形状,从横截枢轴22的位置延伸到上方,形成第一接触面33,其前端再次向手柄20的表面一侧弯曲,形成第二接触面34。

    辅助板簧35比较短,其长度长到第一接触面33的基部附近,只与板簧30重叠。另外,其材料也与板簧30相同。

    因而,板簧30的基部部分具有与辅助板簧34合并的硬的弹簧系数,其前端附近与上述长度为一体,因而具有柔的弹簧系数。

    由于采用了上述构成,因此,具有下述作用,在本发明的平面手柄装置中,即使壳体2与手柄部的滑动部或转动部发生磨耗或撬起现象、与配合方部件的摩擦力增大,如果推压按扭23,手柄20也能可靠地上浮到所需要的初期伸出位置,并使该姿势处在稳定状态,进一步向上拉到所需要的最终伸出位置时,由于只有一块弹簧板30,所以阻力比较小。另外,在最终伸出位置也能保持稳定姿势,手柄2的旋转操作也简单易行。

平面手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平面手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平面手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手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手柄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手柄装置,按压按扭时,手柄能可靠地上浮到初期伸出位置,已经上浮的手柄进一步拉出到最终伸出位置时,可比较轻快地进行驱动。手柄上跳用的弹簧为板弹簧30,在该板弹簧30的基部重叠有辅助板弹簧34。这两块板弹簧的结构设定成,手柄20上浮到初期伸出位置时,硬的弹簧系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手柄20进一步拉出到最终伸出位置时,柔的弹簧系数发挥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