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289660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1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61155.7

申请日:

2015.09.07

公开号:

CN106498659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6F37/12

主分类号:

D06F37/12

申请人: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宝珍; 王玲臣; 李梅; 公涛; 王硕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代理人:

张则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桶体下端外径缩小形成一圈内缩的凹部,桶体和桶底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该凹部。所述连接部的全部位于该凹部,连接部的外表面不凸出于桶体外壁。本发明所述洗衣机内桶桶底和桶体的连接,不会阻碍清洁颗粒在水流中的运动,也不会阻挡清洁颗粒从收藏腔室进入内外桶之间,或清洁颗粒从内外桶之间进入收藏腔室,且还能最大限度增大保证内桶的容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洗衣机内桶,包括:桶体和桶底,其特征在于:桶体下端外径缩小形成一
圈内缩的凹部,桶体和桶底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全部位于
该凹部,连接部的外表面不凸出于桶体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全部位于
该凹部,连接部的外表面与桶体外壁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和桶体
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下端设
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桶底周壁上沿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扣合形成
连接部,连接部与所述凹部的外表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洗衣机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所述
凹部下端周壁整体向外向上弯折形成的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周壁上沿向上延伸
后向内向下弯折形成的扣槽,所述扣槽包裹住所述翻边形成连接部。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洗衣机内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桶体和桶
底同心定位,凹部下端与桶底接触,将桶体和桶底滚铆连接后形成连接部,将连接部压
合到凹部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衣机内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下端圆
周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翻边,桶底的周壁上沿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翻边,第
二翻边的外径大于第一翻边的外径,
第一步:将桶体和桶底同心定位,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贴合,
第二步:将第二翻边大于第一翻边的部分向上向内弯折包裹住第一翻边,
第三步:将第二翻边及第二翻边包裹住的第一翻边向上弯折至与凹部外表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内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在第
一翻边外部的末端处将第二翻边向上向内弯折,第三步中,在第一翻边内部的起始端处
将第二翻边及第二翻边包裹住的第一翻边向上弯折,优选所述第一翻边长度略小于所述
凹部的高度,所述第二翻边外径大于第一翻边外径部分的长度略小于所述第一翻边的长
度。
10.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7所述内桶的洗衣机。

说明书

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洗衣机的卫生问题的解决已经
显的很迫切。相关科研机构对洗衣机内部环境的调查情况显示,洗衣机内、外桶之间污
染的严重性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洗衣机对洗涤物的二次污
垢,并且更好地对用户的健康负责,洗衣机内部环境的清洁难题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攻
克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出自清洁洗衣机,内、外桶之间设置清洁颗粒,利用清
洁颗粒在水流中的运动与内桶外壁和外桶内壁之间的碰撞、摩擦来清洗内桶,避免污垢
残留在内桶外壁和外桶内壁,因为塑料内桶由于注塑工艺和强度的问题会设置许多筋板
和肋板,筋板和肋板之间的死角不便于清洁颗粒的进入,造成清洁不彻底,还会卡住清
洁颗粒,上述自清洁洗衣机的内桶多采用金属内桶,金属内桶桶底和桶体的连接有多种
方式,最常用的是螺栓或螺钉连接,但是工艺复杂,对自动化工装精度要求高且造价高,
人工成本高,也影响自动化设备的规模化使用;螺钉紧固后的内桶部件精度不高,跳动
大,造成洗衣机振动、噪音增大,是洗衣机行业非常头痛的难题。

申请号201210364808.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内桶及采用该内桶的洗衣
机,内桶包括内桶桶体及与其连接的平衡环和桶底,所述平衡环、桶底分别与内桶桶体
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桶底、平衡环上分别设置有桶底限位筋、平衡环限位筋;所述
内桶桶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桶底限位筋和平衡环限位筋配合的定位筋,
用于限制内桶与平衡环、桶体之间相对运动;其平衡环、桶底分别与内桶桶体之间通过
螺纹旋合连接,并通过限位装置对旋紧后的平衡环、桶底和内桶桶体进行限位,通过螺
钉紧固止旋,此种内桶结构简单,各部件的加工方便;通过旋紧各部件之间的螺纹即可
实现内桶的装配,但是在平衡环、桶底、内桶桶体加工螺纹,对其壁厚有很大的限定,
且还需要加工限位筋、定位筋等结构。

申请号201320534077.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内桶及使用该内桶的洗衣机,
所述洗衣机内桶,包括桶体、位于桶体上部的平衡环和位于桶体下部的桶底,所述桶体
下部和桶底、桶体上部和平衡环至少一处为旋铆扣接连接,所述桶体和桶底配合处、桶
体和平衡环配合处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旋铆安装部,内桶无需螺钉连接,但是上述结构会
阻碍清洁颗粒在内、外桶之间的运动,不适合自清洁洗衣机。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机内桶,不会阻碍清洁颗粒的
运动,还能使内桶容积尽量做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上述内桶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内桶的洗衣机。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洗衣机内桶,包括:桶体和桶底,
桶体下端外径缩小形成一圈内缩的凹部,桶体和桶底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
部分位于所述凹部。

所述连接部的全部位于该凹部,连接部的外表面不凸出于桶体外壁。

所述连接部的全部位于该凹部,连接部的外表面与桶体外壁平齐。

所述凹部和桶体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所述凹部下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桶底周壁上沿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
第二连接部扣合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与所述凹部的外表面贴合。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所述凹部下端周壁整体向外向上弯折形成的翻边,所述第二连接
部为所述周壁上沿向上延伸后向内向下弯折形成的扣槽,所述扣槽包裹住所述翻边形成
连接部。

一种上述洗衣机内桶的加工工艺,将桶体和桶底同心定位,凹部下端与桶底接触,
将桶体和桶底滚铆连接后形成连接部,将连接部压合到凹部的外周。

所述凹部下端圆周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翻边,桶底的周壁上沿向外延伸
形成的第二翻边,第二翻边的外径大于第一翻边的外径,

第一步:将桶体和桶底同心定位,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贴合,

第二步:将第二翻边大于第一翻边的部分向上向内弯折包裹住第一翻边,

第三步:将第二翻边及第二翻边包裹住的第一翻边向上弯折至与凹部外表面贴合。

第二步中,在第一翻边外部的末端处将第二翻边向上向内弯折,第三步中,在第一
翻边内部的起始端处将第二翻边及第二翻边包裹住的第一翻边向上弯折,优选所述第一
翻边长度略小于所述凹部的高度,所述第二翻边外径大于第一翻边外径部分的长度略小
于所述第一翻边的长度。

一种具有上述内桶的洗衣机。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洗衣机内桶外表面圆滑过渡,无污垢残留死角,清洁颗粒可对其进
行彻底清洗,清洁效果好。

2、本发明所述洗衣机内桶桶底和桶体的连接,不会阻碍清洁颗粒在水流中的运动,
也不会阻挡清洁颗粒从收藏腔室进入内外桶之间,或清洁颗粒从内外桶之间进入收藏腔
室,且还能最大限度增大保证内桶的容积。

3、本发明所述洗衣机内桶桶体和桶底的连接,加工简单,连接可靠,自动化程度
高,不会阻碍清洁颗粒在内、外桶之间的运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研发过程中采用的结构图

图2: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本发明所述洗衣机结构图

图4:图2的B处放大图

图5:本发明所述内桶加工工艺过程图

其中:1、内桶,2、外桶,3、箱体,4、桶体,5、桶底,7、凹部,8、连接部,
9、翻边,10、扣槽,11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一种洗衣机内桶,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自清洁洗衣机的内桶,若采用塑料
内桶由于注塑工艺和强度的问题会设置许多筋板和肋板,筋板和肋板之间的死角不便于
清洁颗粒的进入,造成清洁不彻底,还会卡住清洁颗粒,所以上述自清洁洗衣机的内桶
多采用金属内桶,金属内桶桶底和桶体的连接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螺栓或螺钉连接,
但是工艺复杂,对自动化工装精度要求高且造价高,人工成本高,也影响自动化设备的
规模化使用;滚铆压接由于其加工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逐渐成为洗衣机内桶加工的趋势,
内桶的桶体和桶底采用滚铆压接的方式,但是所述连接方式并不适用于内外桶之间设置
清洁颗粒的自清洁洗衣机,由于连接处设有径向向外的一圈连接筋,会阻碍清洁颗粒在
内外桶之间的运动,且在对清洁颗粒进行收集时,会阻挡清洁颗粒的向下的运动,导致
清洁颗粒收集不彻底,脱水时再内外桶之间会造成很大的噪音。

为此提出如图1、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桶底5和桶体4的连接部8贴合到内桶桶
体外壁上,但是该连接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清洁颗粒的直径略小于内外桶之间的距
离清洁效果最好,按照内外桶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清洁颗粒的直径设置,这样桶体4和桶
底5的连接部8到外桶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内外桶之间的距离,可能造成阻挡清洁颗粒,
使清洁颗粒从收藏腔室进入内外桶之间变的不顺畅,或者使清洁颗粒从内外桶之间进入
收藏腔室变的不顺畅,但是如果将桶体4和桶底5的连接部8到外桶内壁之间的距离设
置成略大于清洁颗粒的直径,这样内外桶之间的距离就会更大于清洁颗粒的直径,使清
洁效果变差,同时会造成内桶1的容积变小。

为此提出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内桶1,如图2、图3所示,所述内桶1包括:桶体4
和桶底5,桶体4和桶底5形成连接部8,桶体4下端外径缩小形成一圈内缩的凹部7,
所述桶底5与凹部7连接,连接部8至少部分位于凹部7的外周,这样可以减小连接部
8的外表面至外桶内壁之间的距离,使该距离设置成略大于清洁颗粒的直径,这样就不
会阻挡清洁颗粒从收藏腔室进入内外桶之间,也不会阻挡清洁颗粒从内外桶之间进入收
藏腔室,内桶外壁和外桶内壁之间的距离也会比图1所示的距离小,故清洁效果要好,
而内桶的容积也会比如图1、图2所示的内桶1的容积大。

若只是连接部8的小部分位于凹部7的外部且位于桶体4外表面向下的延长面的内
部,即若只是连接部8的小部分位于凹部7内,清洁效果会比如图1、图2所示的内桶
1好,而内桶1的容积也会比如图1、图2所示的内桶1的容积大,但是效果不是太明
显,连接部8向外超出桶体4外表面的部分还会对清洁颗粒造成阻碍,所以优选的是连
接部8的大部分都位于凹部7的外部且位于桶体4外表面向下的延长面的内部,清洁效
果会比如图1所示的内桶好的多,而内桶的容积也会可以做到尽可能的大。

优选的设置方式为所述连接部8的全部位于凹部7的外部且位于桶体外表面向下的
延长面的内部,即所述连接部8的全部位于该凹部7,连接部8的外表面低于桶体4外
壁。再优选的设置方式为所述连接部8的全部位于凹部7的外部且位于桶体4外表面向
下的延长面的内部,且所述连接部7的外表面与所述桶体4的外表面在竖直方向上平齐,
即所述连接部8的全部位于该凹部7内,连接部8的外表面与桶体外壁平齐。能实现最
好的清洁效果,同时能得到最大的内桶1的容积。

所述凹部7至少包括一直径小于桶体的柱形桶,凹部7和桶体4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不会造成水流的激荡,同时不会造成污垢的残留死角,也不会对清洁颗粒造成损坏。

所述凹部7下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桶底周壁上沿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
与第二连接部扣合形成连接部8,连接部与所述凹部7的柱形桶的外表面贴合。连接部
8与凹部7的外表面贴合使连接部正好位于桶体内径缩小形成的空间内,不会对内外桶
之间的清洁颗粒造成阻挡。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所述凹部7下端周壁整体向外向上弯折形成的翻边9,所述第二
连接部为所述桶底5的周壁上沿向后向内向下弯折形成的扣槽10,所述扣槽10包裹住
所述翻边9形成连接部8。这样所述翻边9的末端位于所述扣槽10的内部,所述扣槽
10的末端位于所述翻边9和凹部7下端的内部,使板材的端部都不暴露在外部,避免对
清洁颗粒造成损坏。同时所述扣槽10包裹住所述翻边9形成连接部8,相当于桶体4
和桶底5相互挂接,竖直方向的连接可靠,这样设置桶体4和桶底5至少三个较大的面
相互接触,挤压后形成的摩擦力较大,圆周方向的连接可靠。

如图5所示为上述洗衣机内桶1的加工工艺,将桶体4和桶底5同心定位,凹部7
下端与桶底5接触,将桶体4和桶底5滚铆连接后,将连接部8压合到凹部7的外周。

所述凹部7下端圆周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翻边11,桶底5的外周设有沿
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翻边12,第二翻边12的外径大于第一翻边11的外径,

第一步:将桶体4和桶底5同心定位,第一翻边11与第二翻边112贴合,

第二步:将第二翻边12大于第一翻边11的部分向上向内弯折包裹住第一翻边11,

第三步:将第二翻边12及第二翻边12包裹住的第一翻边11向上弯折至与凹部7
外表面贴合。加工简单,连接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所述第一翻边11长度略小于所述凹部7的高度,所述第二翻边12外径大于第一翻
边11外径部分的长度略小于所述第一翻边11的长度,第二步中,在第一翻边11外部
的末端处将第二翻边12向上向内弯折,正好能够完全包裹住第一翻边11,第三步中,
在第一翻边11内部的起始端处将将第二翻边12及第二翻边12包裹住的第一翻边11向
上弯折,正好能够与凹部7的大部分外表面贴合,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圆周方向的
连接可靠。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具有内桶的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可以为自清洁洗衣机,即内
外桶之间设置清洁颗粒,清洁颗粒一般为柔性颗粒,采用上述内桶的洗衣机,对内桶外
壁和外桶内壁的清洁效果好,同时内桶的容积也可以实现最大。且不会对清洁颗粒造成
阻挡,破坏。

但是并不限于自清洁洗衣机,也可以为普通的洗衣机,采用上述内桶的洗衣机,内
桶容积能够做到最大。

洗衣机容积比是体现洗衣机极限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即在箱体部件外形以及外
桶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将内桶直径做大也是衡量极限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箱体3
和外桶2一定的情况下,在保证内桶1和外桶2最小间隙的前提下,本发明所述桶底和
桶体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的内桶直径最大,图3、图4和图1、图2相比,凹部7向内
缩2.5~4毫米,确保铆接叠边没有凸出于内桶外径,内桶1直径增大大5-8毫米;以7.0kg
洗衣机内桶为例,通常图3、图4的连接方式的内桶比图1、图2的连接方式的内桶容
积要大1.2L左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内桶及加工工艺及洗衣机,桶体下端外径缩小形成一圈内缩的凹部,桶体和桶底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该凹部。所述连接部的全部位于该凹部,连接部的外表面不凸出于桶体外壁。本发明所述洗衣机内桶桶底和桶体的连接,不会阻碍清洁颗粒在水流中的运动,也不会阻挡清洁颗粒从收藏腔室进入内外桶之间,或清洁颗粒从内外桶之间进入收藏腔室,且还能最大限度增大保证内桶的容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