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87742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56194.7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号:

CN106524442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1/00申请日:20161230|||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1/00

主分类号:

F24F11/00

申请人: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屈金祥; 杜鹏杰; 向兴华; 黄招彬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美的总部大楼B区26-2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对应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根据用户的活动量以及用户附近的温度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
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对应计算出随身感
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活
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对应计算出随身感值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时,根据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一随
身感值;
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时,根据低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二随
身感值;
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时,根据中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三随
身感值;
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时,根据高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四随
身感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随身
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
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
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
户附近的温度、风速参数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
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随身
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
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
运行舒适模式。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对
应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时,根据静活动量计算规
则算出对应的第一随身感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时,根据低活动量计算规
则算出对应的第二随身感值;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时,根据中活动量计算规
则算出对应的第三随身感值;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时,根据高活动量计算规
则算出对应的第四随身感值。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修正模块,用于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
近的温度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
舒适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模块还用于:
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
户附近的温度、风速参数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
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修正模块,用于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
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
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11.一种随身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身感控制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
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以及与所述空调器无线连接的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用于
向所述空调器上传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

说明书

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
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器通常需要用户先按下电源键,然后才能选择制冷、制热、睡眠、送风或除湿
等模式,而且具体的温度由用户自己进行设定,当空调器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式运行了一段
时间后,用户很可能感觉温度调的过高或过低了,此时,需要用户再次手动进行温度调整,
如此则会而降低用户体验。为解决这种问题,现有空调器采取的方案是以室内机的回风温
度为基础,自动控制室内环境温度。此技术的缺点是:回风温度并不能真实反映用户的温度
感受,若仅通过回风温度控制室内环境温度,并不能精准地达到舒适状态,因此,会导致舒
适性控制较差,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
制系统,旨在根据用户的活动量以及用户附近的温度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为用户提供
舒适的环境,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

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对应计算出随
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
对应计算出随身感值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时,根据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
一随身感值;

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时,根据低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
二随身感值;

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时,根据中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
三随身感值;

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时,根据高活动量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
四随身感值。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
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
间、用户附近的温度、风速参数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
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
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
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
度,对应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时,根据静活动量计
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一随身感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时,根据低活动量计
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二随身感值;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时,根据中活动量计
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三随身感值;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时,根据高活动量计
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四随身感值。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修正模块,用于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
户附近的温度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
运行舒适模式。

优选地,所述修正模块还用于:

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
间、用户附近的温度、风速参数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
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修正模块,用于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
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
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随身感控制系统,所述随身感控制系统包括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以及与所述空调器无线连接的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用于向
所述空调器上传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通过智能
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然后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
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对应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
行舒适模式。这样,通过根据用户的活动量以及用户附近的温度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结
合用户的实际状态,为用户提供适合的舒适环境,达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
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
度,对应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的细化流程示意
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计算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随身感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通过根
据用户的活动量以及用户附近的温度计算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状态,
为用户提供适合的舒适环境,达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具有步数、活动量、睡
眠、心率、体温、光照、环境噪声、饮食等多种检测功能,并与空调器进行无线连接。该智能穿
戴设备可以为未穿戴状态和佩戴状态,当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的是用户
附近的温度,而当智能穿戴设备佩戴状态时,检测的是用户的体表温度。本发明主要以智能
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附近的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例中,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
态时,可以将体表温度替换用户附近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用户的活动量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内设置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检
测,当然,还可以结合步数、心率等参数计算得出。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20、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对应
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的活动量可以分为静活动量、低活动量、中活动量以及高活
动量等四个区间,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再进一步细分,因此,并不局限于
上述列举的四个实施例。不同的活动量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因此,根据
活动量对应的计算规则,即可计算出对应的随身感值,从而可以确定用户的随身感受,进而
控制空调器根据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例如,当用户的活动量为58,该活动量处于静活动量区间,因此,可以根据对应的
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结合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计算出对应的随身感值AMV。若-3≤AMV
<-2,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冷,此时空调器则会运行对应的制热模式;若0<AMV≤0.5,对
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舒适,此时空调器继续运行当前的运行模式;若2<AMV≤3,对应的用
户随身感受为热,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热,此时空调器则会运行对应的制冷模式。以上针
对AMV仅列举较简单的几个区间,为了达到精细调节的目的,可以进一步对制冷或制热进行
微调,如调节温度、风速、风向等参数。本实施例对比不再作具体举例。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
以及用户的活动量,然后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
度,对应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这样,通过根据
用户的活动量以及用户附近的温度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状态,为用户
提供适合的舒适环境,达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时,根据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算
出对应的第一随身感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0,85),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58时,则
处于第一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静活动量,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为:

AMV1=A1*Ta-B1;

其中,A1、B1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A1可以设置为0.2389,B1可以设置6.1558,将
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一随身感值AMV1。当然,A1、B1还可以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

步骤S202、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时,根据低活动量计算规则算
出对应的第二随身感值;

本实施例中,第二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85,12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93时,
则处于第二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低活动量,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为:

AMV1=A2*Ta-B2;

其中,A2、B2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A2可以设置为0.175,B2可以设置3.643,将检
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二随身感值AMV2。当然,A2、B2还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

步骤S203、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时,根据中活动量计算规则算
出对应的第三随身感值;

本实施例中,第三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120,15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123
时,则处于第三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中活动量,对应的中活动量计算规则为:

AMV3=A3*Ta-B3;

其中,A3、B3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A3可以设置为0.174,B3可以设置3.358,将检
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三随身感值AMV3。当然,A3、B3还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

步骤S204、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时,根据高活动量计算规则算
出对应的第四随身感值。

本实施例中,第四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150,18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157
时,则处于第四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高活动量,对应的高活动量计算规则为:

AMV4=A4*Ta-B4;

其中,A4、B4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A4可以设置为0.265,B4可以设置4.158,将检
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四随身感值AMV4。当然,A4、B4还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
近的温度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
舒适模式。

本实施例中,风速参数包括风档、风向等,根据风速参数对随身感进行修正的修正
值A1具体可以参见下表一:

风档(%)
风对人吹(A1)
摆风(A1)
避风(A1)
1-20
-0.2
-0.1
0
21-40
-0.4
-0.2
0
41-60
-0.6
-0.4
0
61-80
-0.8
-0.6
-0.1
81-100
-1
-0.8
-0.1

表一

根据表一,在检测的风档为2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吹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
A1为-0.2;在检测的风档为4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避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在
检测的风档为6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摆风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4;在检测的风
档为10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避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1。

本实施例中,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

AMV=A*(Ta+A1)-B;

不同的活动量分别对应不同的A、B,具体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
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
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本实施例中,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与空调器之间的无线连接
信号如蓝牙的强度进行判断的,此时,可以理解的是,智能穿戴设备若处于未佩戴状态,也
应该在用户附近的位置;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空调器上设置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L对随身感进行修正的修正值A2具体可
以参见下表二:

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m)
修正量A2
0<L≤1
-2
1<L≤2
-1
2<L≤3
-0.5
L>3
0

表二

根据表二,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0<L≤1时,对应的修正量A2为-
2;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1<L≤2时,对应的修正量A2为-1;在用户距离空调
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2<L≤3时,对应的修正量A2为-0.5;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
范围为L>3时,对应的修正量A2为0。

本实施例中,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

AMV=A*(Ta+A2)-B;

不同的活动量分别对应不同的A、B,具体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图3所示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
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风速参数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
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本实施例中,若既获取到风速参数,还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则具体
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

AMV=A*(Ta+A1+A2)-B;

不同的活动量分别对应不同的A、B,具体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在获取到风速参数和/或距离参数时,A、B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
要有所改变,并不一定需要与随身感值修正前初始的A、B值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1,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1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具有步数、活动量、睡
眠、心率、体温、光照、环境噪声、饮食等多种检测功能,并与空调器进行无线连接。该智能穿
戴设备可以为未穿戴状态和佩戴状态,当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的是用户
附近的温度,而当智能穿戴设备佩戴状态时,检测的是用户的体表温度。本发明主要以智能
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附近的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例中,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
态时,可以将体表温度替换用户附近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用户的活动量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内设置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检
测,当然,还可以结合步数、心率等参数计算得出。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计算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
度,对应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的活动量可以分为静活动量、低活动量、中活动量以及高活
动量等四个区间,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再进一步细分,因此,并不局限于
上述列举的四个实施例。不同的活动量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因此,根据
活动量对应的计算规则,即可计算出对应的随身感值,从而可以确定用户的随身感受,进而
控制空调器根据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例如,当用户的活动量为58,该活动量处于静活动量区间,因此,可以根据对应的
静活动量计算规则,结合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计算出对应的随身感值AMV。若-3≤AMV
<-2,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冷,此时空调器则会运行对应的制热模式;若0<AMV≤0.5,对
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舒适,此时空调器继续运行当前的运行模式;若2<AMV≤3,对应的用
户随身感受为热,对应的用户随身感受为热,此时空调器则会运行对应的制冷模式。以上针
对AMV仅列举较简单的几个区间,为了达到精细调节的目的,可以进一步对制冷或制热进行
微调,如调节温度、风速、风向等参数。本实施例对比不再作具体举例。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
量,然后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对应计算出随
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这样,通过根据用户的活动量以及
用户附近的温度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状态,为用户提供适合的舒适环
境,达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上述图6所示的基础上,所述计算模块20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201,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一区间范围时,根据静活动量
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一随身感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0,85),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58时,则
处于第一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静活动量,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为:

AMV1=A1*Ta-B1;

其中,A1、B1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A1可以设置为0.2389,B1可以设置6.1558,将
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一随身感值AMV1。当然,A1、B1还可以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

第二计算单元202,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二区间范围时,根据低活动量
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二随身感值;

本实施例中,第二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85,12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93时,
则处于第二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低活动量,对应的静活动量计算规则为:

AMV1=A2*Ta-B2;

其中,A2、B2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A2可以设置为0.175,B2可以设置3.643,将检
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二随身感值AMV2。当然,A2、B2还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

第三计算单元203,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三区间范围时,根据中活动量
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三随身感值;

本实施例中,第三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120,15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123
时,则处于第三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中活动量,对应的中活动量计算规则为:

AMV3=A3*Ta-B3;

其中,A3、B3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A3可以设置为0.174,B3可以设置3.358,将检
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三随身感值AMV3。当然,A3、B3还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

第四计算单元204,用于在所述用户的活动量处于第四区间范围时,根据高活动量
计算规则算出对应的第四随身感值。

本实施例中,第四区间范围可以设置为[150,180),当检测的用户活动量M为157
时,则处于第四区间范围,该活动量为高活动量,对应的高活动量计算规则为:

AMV4=A4*Ta-B4;

其中,A4、B4为常数(根据实验得到),A4可以设置为0.265,B4可以设置4.158,将检
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Ta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得到第四随身感值AMV4。当然,A4、B4还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合理数值,并不限于列举的具体数值。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上述图6所示的基础上,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修正模块30,用于在获取到风速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
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风速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据修正随身感
值运行舒适模式。

本实施例中,风速参数包括风档、风向等,根据风速参数对随身感进行修正的修正
值A1具体可以参见下表一:

风档(%)
风对人吹(A1)
摆风(A1)
避风(A1)
1-20
-0.2
-0.1
0
21-40
-0.4
-0.2
0
41-60
-0.6
-0.4
0
61-80
-0.8
-0.6
-0.1
81-100
-1
-0.8
-0.1

表一

根据表一,在检测的风档为2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吹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
A1为-0.2;在检测的风档为4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避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在
检测的风档为6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摆风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4;在检测的风
档为100%时,若此时空调器为避人模式,此时对应的修正值A1为-0.1。

本实施例中,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

AMV=A*(Ta+A1)-B;

不同的活动量分别对应不同的A、B,具体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图8所示的基础上,所述修正模块30还用于:

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
间、用户附近的温度、风速参数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器根
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本实施例中,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与空调器之间的无线连接
信号如蓝牙的强度进行判断的,此时,可以理解的是,智能穿戴设备若处于未佩戴状态,也
应该在用户附近的位置;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空调器上设置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L对随身感进行修正的修正值A2具体可
以参见下表二:

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m)
修正量A2
0<L≤1
-2
1<L≤2
-1
2<L≤3
-0.5
L>3
0

表二

根据表二,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0<L≤1时,对应的修正量A2为-
2;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1<L≤2时,对应的修正量A2为-1;在用户距离空调
的距离L所处的范围为2<L≤3时,对应的修正量A2为-0.5;在用户距离空调的距离L所处的
范围为L>3时,对应的修正量A2为0。

本实施例中,具体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

AMV=A*(Ta+A2)-B;

不同的活动量分别对应不同的A、B,具体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上述图6所示的基础上,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修正模块30,用于在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时,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
量所处的范围区间、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距离参数,对应计算出修正随身感值,并控制空调
器根据修正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

本实施例中,若既获取到风速参数,还获取到用户距离空调器的距离参数,则具体
修正的随身感值计算规则如下:

AMV=A*(Ta+A1+A2)-B;

不同的活动量分别对应不同的A、B,具体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在获取到风速参数和/或距离参数时,A、B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
要有所改变,并不一定需要与随身感值修正前初始的A、B值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随身感控制系统100,参照图9,包括如上的空调器1以及与所述
空调器无线连接的智能穿戴设备2,所述智能穿戴设备2用于向所述空调器上传检测的用户
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具有步数、活动量、睡
眠、心率、体温、光照、环境噪声、饮食等多种检测功能,并与空调器进行无线连接。该智能穿
戴设备可以为未穿戴状态和佩戴状态,当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的是用户
附近的温度,而当智能穿戴设备佩戴状态时,检测的是用户的体表温度。本发明主要以智能
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附近的温度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实施例中,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
态时,可以将体表温度替换用户附近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2用于向所述空调器上传检测的用户附近的温度
以及用户的活动量。用户的活动量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内设置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检
测,当然,还可以结合步数、心率等参数计算得出。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身感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随身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用户附近的温度以及用户的活动量;根据所述用户的活动量所处的范围区间以及所述用户附近的温度,对应计算出随身感值,以控制空调器根据所述随身感值运行舒适模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以及随身感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根据用户的活动量以及用户附近的温度得到随身感值,如此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