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密封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密封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回转窑的密封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回转窑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
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冶金化工窑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
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铝矾土和铝厂焙烧熟料、氢
氧化铝;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
石。上述这些回转窑有一个共同特征:物料被加热的过程是外来燃气或物料本身含有煤或
重油等燃料与空气在回转窑内燃烧,物料被直接加热,有些需要还原的物料,则通过控制回
转窑内的空气量,使回转窑内不能完全燃烧,产生还原性气氛,如一氧化碳,但一氧化碳浓
度是相对较低的,窑内漏进点空气,或窑内漏出点浓度较低的还原性气体,对回转窑的安全
性没有重大危害,因此,这些回转窑虽然也需要密封,但由于回转窑的跳动大,窑内温度高,
做真正的密封,困难很大,通常通过鱼鳞密封,半柔性密封(还是鱼鳞密封的一种形式,只是
这种半柔性密封相当于两次鱼鳞密封,中间加了一层碳硅镍柔性复合板,相应较单层鱼鳞
密封漏气会少许多),迷宫型密封,盘根密封等,以上这些只能进行防止大气量泄漏的密封,
密封效果不够理想,很难保证对大气没有污染,粉尘和气体很容易从窑体内溢出。另外,外
部的空气不可避免的进入窑体内,造成内部化学反应环境的不纯净,影响反应的效果,且不
仅不能做到完全密封,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密封机构的使用寿命常常会因为旋转体的中
心跳动而大大降低。而煤或生物质热解,产生的煤气甲烷、一氧化碳、氢气含量高,热值高,
如果在密封处,无论是空气进入回转窑,还是煤气从回转窑泄漏出来,都对造价很高的热解
设备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容易影响反应的效果,这就需要安全、可靠、有效的不泄漏的旋
转密封。
申请人:爱沙尼亚能源石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回转窑端部密封组件、公开
(公告)号 102741596A的专利公开了回转窑的端部密封组件以及对其端部密封件(16)的改
进;而用在端部密封件中的第一和第二壳体环(2,3)由至少四个部分组成,并且在旋转壳体
环(1)的两侧上已形成有用于润滑剂的矩形切口的凹陷(81,91);并且相应地,在与第一和
第二壳体环(2,3)的旋转壳体环组装的一侧上已形成有用于润滑剂的凹陷(82,93),该凹陷
在制造时面向壳体环的相应凹陷(81,91),形成端部密封组件的壳体环(1)与第一和第二壳
体环(2,3)之间的润滑剂通道(8,9)。只是能够很好地解决润滑的问题,但是对旋转体的跳
动没有办法。
公开号为CN 104515382 A,申请人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
种回转窑的密封装置,它适用于各种回转窑对气流及灰尘的密封,该密封装置套装于回转
窑筒体上,通过摩擦块与回转窑筒体之间形成密封机构,密封装置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窑
头罩或窑尾罩连接;该密封装置包括:连接板、固定板、前楔块、后楔块、滑轮架、滑轮、钢丝
绳、配重砣、摩擦块。该发明密封装置虽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结构可靠、维修方便、防止物
料泄漏、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特点,解决现有技术中筒体受热产生轴向位移及径向跳动,
导致窑头、窑尾密封失效等问题,但摩擦块与回转窑筒体之间,以及摩擦块与摩擦块之间,
在运动过程中是存在间隙的,其密封仍然只能保证没有大的泄漏,刚性之间的密封仍然不
能保证气体的不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密封机构,以彻底解决因为旋转体的
中心跳动影响旋转密封的技术问题。
一种旋转密封机构,设置在固定体和旋转体之间,它包括:所述旋转体圆周上设置
的与所述旋转体旋转连接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和所述固定体连接的柔性连接体;所
述密封组件上设置周向限位部件。
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的随动支撑机构,所述随动支撑机构限定密封组件与所述旋
转体的同轴度。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架体,所述密封架体内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定位环、密封圈
压盖。
所述固定体与所述柔性连接体之间设置法兰。
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润滑脂通道。
所述固定体与其所连接的固定体法兰之间设置筒体,所述筒体的直径尺寸在固定
体直径与旋转体直径尺寸之间,此筒体可以是固定体的一部分,所述筒体与旋转体之间设
置迷宫式挡灰隔热墙。
所述固定体与其所连接的固定体法兰之间设置筒体,所述筒体的直径尺寸在固定
体直径与旋转体直径尺寸之间,此筒体可以是固定体的一部分,所述筒体与旋转体之间设
置降温装置。
所述密封组件与旋转体之间设置轮带,所述轮带与旋转体之间靠近柔性体的一侧
设置环板并焊接密封。
所述旋转体与轮带间设置降温机构,进一步的是,此机构可以是风冷机构或水冷
机构。
本发明针对旋转密封特别是中大型设备中的旋转密封中容易出现的旋转体中心
跳动带来的密封不严、密封效果差、密封部件寿命短的问题,创造性地将旋转体与固定体之
间的旋转密封做了分解处理,即由旋转密封分解为旋转体与密封组件之间的旋转密封,密
封组件与固定体之间的柔性跳动密封。这样将原来的旋转、跳动、扭动、滑移,集中在一起的
复杂密封,转变为一个单一旋转密封和一个将跳动、扭动、滑移的多项运动转变为一个吸收
跳动、扭动、滑移的柔性变化的柔性密封;这两种密封都是可以达到完全密封的。
在所述旋转体圆周上设置与旋转体旋转连接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和旋转体接
触,在确保密封组件和旋转体接触的过程中,实现密封组件与旋转体之间的良好旋转密封,
所述密封组件通过柔性连接体与所述固定体连接,柔性连接体一端与密封组件连接,另一
端与所述固定体连接,在旋转体旋转的过程中,密封组件与旋转体相对运动,但是其在相对
运动的过程中,径向随着旋转体上下左右跳动,而密封组件在跳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固定体
是通过柔性连接体连接,柔性连接体自身是柔软的,可以发生各种形变,特别是径向方向上
的形变,不会将密封组件上的位置变化传导到固定体上,就可以实现了固定体的不动与密
封组件跳动的长期共存,互不影响,密封组件在理想轴线和实际动态轴线之间位置的频繁
动态变动,会由柔性连接体通过自身柔性自动消化,柔性连接体可以确保固定体与密封组
件之间的位置上的互不干涉,又能实现固定体和密封组件之间的可靠密封。
在旋转密封的设计过程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理念都集中在如何让旋转
体的旋转过程中的中心跳动更小,或是最好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以适应固定体与旋转
体之间密封件的形变,也就是说,从各个方面来减小旋转体的跳动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
人员在做旋转密封设计时的技术心理推进方向,这是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方
向。而在旋转体的旋转过程中的中心跳动不能够达到理想尺寸的时候,所属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一般是想办法增加密封件的形变尺寸和变形能力,让密封件的形变尺寸变大,以适
应旋转体的旋转中心跳动幅度,尽可能地减小漏气。更为重要的是,在旋转密封设计的思路
上无论是大型设备还是小型设置,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更紧凑,更小间距是实现一切密封
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所以更精密制造材料,更高端设计工艺以更好的减小旋转体中心跳动
和增加密封件形变尺寸为方向。断然不会想到用一种与旋转密封完全不相干的部件去允许
和补偿旋转体中心跳动的跳动,也就是说,本发明将旋转体与固定体之间的旋转密封做的
分解处理,即由旋转密封分解为旋转体与密封组件之间的旋转密封,密封组件与固定体之
间的柔性跳动密封,是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常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方向,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没有任何理由得到用柔性连接体来连接旋转密封的技术启示,用于
解决旋转体跳动过程中旋转体与固定体之间的旋转密封问题。
另外,特别惊奇的是,在旋转体的旋转过程中,柔性连接体不仅能够适应旋转体在
中心跳动时,密封组件在径向的跳动问题,让密封组件在径向随旋转体一起跳动,来确保密
封组件与旋转体的同轴度问题,密封组件内密封件所受的压力和形变在正常范围内,提高
其密封效果和密封件的寿命。同时,在旋转体的旋转的过程中,密封组件中的密封件受到旋
转体的摩擦,在周向上受到的力,会卸荷到柔性体上,密封组件在周向的位置也会发生变
化,柔性连接体自身的特点决定,也可以允许密封组件在周向的位置发生一定的扭动变化,
这种摩擦旋转力通过柔性体,最终卸荷在固定体上,而造成扭动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又通
过柔性体使密封组件转动受限,只能在一个小范围。而且在密封组件在周向旋转后,必然带
动柔性连接体一定程度的扭曲,这种扭曲会改变柔性连接体所受到的拉力,这个拉力又限
制密封组件继续在周向旋转,所以柔性连接体在密封组件径向跳动和周向转动的合成使用
下,允许密封组件径向跳动,限定周向转动,又完成密封组件与固定体之间的密封,是处于
动态旋转密封中的关键部件。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柔性连接体和随动支撑机构连接的固定体、密封组件、旋转
体,柔性连接体和随动支撑机构是匹配的结合体,分别对应旋转体较大的中心跳动,密封组
件与旋转体较稳定的间距、较小的摩擦力、密封件正常的形变和较好的密封效果,只有其较
小的摩擦力才能由柔性连接体满足密封组件径向的变化和周向的牵制,所以本发明是一个
动态的整体创新体系,是基于旋转密封的创新思路下的一个各部件间相互支撑的技术成
果。
更为奇特的是,在中心跳动的旋转体与固定体在工作的过程中,本发明旋转密封
机构实际上并不限制旋转体的中心跳动,而让旋转体中心跳动在不影响密封的情况下由柔
性连接体补偿中心跳动,使跳动停止向固定体传导,允许密封组件随着旋转体中心跳动,将
中心跳动和周向摩擦两个力用柔性连接体有效消除,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旋转体的中心
跳动幅度居然会逐渐减小,慢慢会到一个更容易控制的范围内,而且这个速度相比于不是
密封部件解放的旋转体而言,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快到两倍以上。尽管大中型窑体的形状
也会在旋转的过程中慢慢发生局部形变,形状更接近理想旋转体,更有利于完成旋转体的
旋转,但是像这种更接近于旋转体的速度,确实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因为大中型旋转体的结
构一般为金属结构形式,体量很大,内部又承载较多的物料,又伴随着高温化学反应过程,
没有想到在高温旋转高承载的大中型旋转体或回转设备在旋转的过程中圆筒体形状会如
此快的发生形变,更有利于旋转,中心跳动也更小,也更利于密封。
通过在密封组件上设置周向限位的配合部件和在固定体上设置限位部件,使所述
密封组件径向随所述旋转体沿中心线跳动而周向不动。所述周向限位部件可以采用多种形
式,均可实现密封组件在径向浮动的过程中周向不动,所述周向限位部件对密封组件周向
进行限位,将密封组件在旋转体转动时产生的转动摩擦力直接卸荷在固定体上,从而避免
了密封组件产生的摩擦阻力传递给柔性连接体,使柔性连接体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柔性连
接体可以采用橡胶制品,柔性较强,可有效地保证柔性连接体随回转窑的转动而变形、摆动
和窜动,通过柔性连接体的复杂运动,补偿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位置变化,解决了密封组件
在旋转密封的过程中可能对柔性连接体产生周向扭力的作用,使柔性体尽可能减少受力,
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旋转体跳动带来的旋转密封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所述周向限位部件设置
在固定体上,也可以设置在其它固定体上,甚至是设置在柔性连接体内,只要能够对密封组
件施加力的作用,阻止其周向运动均可。
本发明在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了随动支撑机构,通过所述随动支撑机构限定密封
组件与所述旋转体的同轴度,使得密封组件内的密封件与旋转体的两个旋转中心之间不能
有大的偏差,从而保证密封组件中的密封圈的中心与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不能有大的偏差,
密封组件与旋转体周边距离就更均匀,密封圈的正常密封补偿间隙能力得到保证,随动支
撑机构既保证与旋转体有适当间隙,不能在某个接触部位产生卡滞现象,同时随动支撑机
构与旋转体之间间隙又不能过大,以确保密封;如果没有随动支撑机构或随动支撑机构与
旋转体之间间隙过大,密封组件就不可能保证与旋转体同轴,密封组件与旋转体周边的间
隙会出现严重的不均匀现象,密封组件的密封圈的中心与旋转体的中心偏距过大,密封圈
的密封可能同时产生两种现象,一方面,在间隙过小的部位,密封圈严重变形,甚至密封圈
唇边被挤裂、严重磨损,另一方面,在间隙过大的部位,密封圈的最大补偿能力不能填补间
隙,造成该部位的漏气。随动支撑机构有多种实现形式,密封组件两侧或者中间设置滑动或
者滚动机构,始终保证密封组件一直在和旋转体发生周向相对运动,一直确保密封组件和
旋转体之间的同轴度在一定范围内,因为随动支撑机构的存在,使得密封组件在旋转体径
向方向一直随着旋转体中心跳动,在随之中心跳动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同轴度在一定范
围内,两者的相对运动不受影响,密封圈的补偿能力完全满足密封间隙的需要,实现两者的
可靠密封。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架体,所述密封架体内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定位环、密封圈
压盖。
所述固定体与所述柔性连接体之间设置法兰,便于设备的安装。
设置挡灰部件,是为减少灰尘进入密封组件与旋转体之间的部位,以减轻对密封
圈的磨损,另外能够起到很好隔热作用,可减轻窑体内高温对柔性连接体及密封圈的热辐
射,保护柔性连接体及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筒体与旋转体之间设置降温装置,可以冷却进
入密封区气体,更有利于降低对柔性连接体及密封圈材质的耐温要求,提高柔性连接体及
密封圈的寿命。更优地,在降温装置的外侧,即远离固定体接近密封圈的位置,在窑头外壁
上固接一个挡圈,此挡圈与筒体法兰之间以不产生摩擦为宜,挡圈与降温装置共同起挡灰、
防热辐射作用。
所述密封组件与旋转体之间设置轮带,密封组件与旋转体的滑动摩擦需要对旋转
体与密封组件接触部件进行光滑处理以减小摩擦,并且提高密封组件对旋转体的密封效
果;而对大型的旋转体进行局部的磨削光滑处理难度很大,而使用轮带等于减小了加工尺
寸,轮带的尺寸相对于旋转体而言体量更少,便于对其表面进行加工,也便于安装、检修和
更换,同时可以拉开密封组件与旋转体的距离,减少热量自旋转体向外传导给密封组件,提
高密封的性能,增加密封组件的寿命。所述轮带与旋转体之间在有柔性体的一端设置环板
并焊接密封,其目的是保证轮带与旋转体之间不存在与旋转体内漏气问题。
所述密封组件的密封圈、密封圈定位环和密封架体上设置润滑脂通道,可以方便
地实现向密封圈注入润滑脂,减小密封圈与窑头固接的轮带之间的摩擦,延长密封圈的使
用寿命。所述密封圈为Y型或J型密封圈,所述Y型或J型密封圈具有尺寸补偿量大的特点,其
补偿量主要依靠Y型或J型密封圈的唇圈,其唇圈有较大的弹性补偿能力,橡胶与旋转体固
接的轮带之间不存在间隙或缝隙,其密封效果要远高于鱼鳞片等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三中密封组件、限位部件、限位配合部件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旋转密封机构,设置在固定体1和旋转体2之间,固定体的直径大
于旋转体的直径,所述固定体和旋转体可以认为是回转窑的窑头罩和回转窑的窑体,它包
括:所述旋转体2外圆周上设置的与所述旋转体2旋转连接的密封组件3,所述密封组件3和
所述固定体1连接的柔性连接体4;柔性连接体4可以是尺寸补偿性能好的耐高温的橡胶制
品或者其他制品,起到补偿跳动和可靠密封作用。所述密封组件3包括密封架体7,所述密封
架体7内设置密封圈9、密封圈定位环8、密封圈压盖10,所述密封圈9为J型密封圈,J型密封
圈的密封唇部设计的直径方向带宽大,带宽尺寸可达10—20mm,补偿能力单边可达5—
10mm,优化地,所述橡胶密封圈的材质为硅橡胶或氟橡胶或氢化丁晴橡胶(HNBR),耐温达
250℃。周向限位部件包括密封架体7上设置的限位配合部件5,所述限位配合部件5是限位
孔板或定位挡块或定位挡板;所述固定体1上设置的限制密封组件3周向转动的限位部件6
是支撑杆,所述限位部件6的一端固定在固定体1上,所述限位部件6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限位
配合部件的限位孔板5内,限位孔板5沿旋转体径向和周向方向有一定空间,可以让所述限
位部件6在旋转体旋转的过程中,在旋转体径向方向的限位孔板5内自由移动,而在沿旋转
体周向方向的限位孔板5内空间有限,仅满足于限位部件6和限位配合部件5不固定死,同时
阻碍限位孔板5沿周向移动,从而使密封组件3可以径向随所述旋转体2转动,左右、上下沿
中心线跳动而周向不发生转动。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在密封架体7和密
封圈压盖10的两侧设置随动支撑部件11,所述随动支撑部件11为支撑滚轮,支撑滚轮为耐
磨材料,可以在旋转体外圆周上滚动,确保密封组件3与旋转体2的同轴度要求,不致影响密
封。所述随动支撑滚轮与旋转体之间设有一定间隙,是避免因旋转体的微小椭圆及随动支
撑滚轮的微小椭圆或变形,在某个运动部位没有间隙,出现卡滞现象,不能相对运动,另一
方面又防止间隙过大,使密封圈和随动支撑滚轮与旋转体之间缝隙偏大,产生空隙漏气现
象,或局部间隙过小,产生密封圈唇边挤裂的现象。
实施例三:
如图4、图5所示:一种旋转密封机构,设置在固定体1和旋转体2之间,所述固定体1是即
回转窑的窑头罩,旋转体2是回转窑的窑体,旋转密封机构包括:所述旋转体2外圆周上设置
的与所述旋转体2旋转连接的密封组件3;所述密封组件3和所述固定体1连接的柔性连接体
4;柔性连接体4可以是尺寸补偿性能好的耐高温的橡胶制品或者其他制品,起到补偿跳动
和可靠密封作用。所述密封组件3包括密封架体7,所述密封架体7内设置密封圈9、密封圈定
位环8、密封圈压盖10,所述密封圈9为Y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的密封唇部设计的直径方向带
宽大,带宽尺寸可达10—20mm,补偿能力单边可达5—10mm,优化地所述橡胶密封圈的材质
为硅橡胶或氟橡胶或氢化丁晴橡胶(HNBR),耐温达250℃。所述密封组件3在密封架体7和密
封圈压盖10的两侧设置随动支撑部件11,随动支撑部件11为支撑环或支撑块,支撑环或支
撑块为耐磨材料,可以在旋转体外圆周上滑动。所述密封组件3上设置的限位配合部件限位
孔板5,所述固定体1上设置限制密封组件3周向转动的限位部件支撑架6,所述固定体1通过
法兰与所述柔性连接体4连接,柔性连接体4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密封架体7连接,所述限位
配合部件限位孔板5设置在密封架体的法兰上,所述限位部件支撑架6一端设置在窑头罩
上,另一端伸入限位配合部件5端部,挡住限位配合部件5的转动,限位部件6不限制旋转体
径向方向,使得所述密封组件3径向随所述旋转体2沿中心线跳动而周向不动。所述固定体
与其连接的法兰间设置筒体12,所述筒体12的直径尺寸在固定体1直径与旋转体2直径尺寸
之间,此筒体12是固定体1的一部分,所述筒体12与旋转体2之间设置迷宫式挡灰隔热墙14。
迷宫式挡灰隔热墙14可以防止窑体内产生的灰进入密封组件,对密封组件造成损害。所述
密封组件上设置润滑脂通道15。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三相比,实施例四中,在密封组件3和旋转体2之间设置了轮带16,
一是减小摩擦力的需要,二是密封的需要,三是加工便利的需要,四是安装方便的需要。即
光滑的轮带外表面可以减小摩擦力同时提高与密封组件与轮带16之间的密封性能;接触部
位进行光滑处理以减小摩擦,提高密封的效果,而对大型超长的旋转体进行局部的磨削处
理的难度很大,在安装时,校对超长的旋转体更难,所以设置轮带可解决系列问题,同时使
用轮带16可以拉开密封组件3与旋转体2的距离,减轻了回转窑向密封部位的传热。轮带的
尺寸相对于旋转体而言体量更小,便于对其表面进行加工。所述轮带16与旋转体2之间在有
柔性体4的一端设置环板24并焊接密封,其目的是保证轮带与旋转体之间不存在与旋转体
内漏气问题。
另外,在轮带16与回转窑2之间设置螺旋叶片21,随回转窑的转动,强制自然风冷,
以降低轮带16的温度,避免轮带表面温度过高而影响密封和密封组件的寿命。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相比,实施例五不仅在旋转体2和密封组件3之间设
置了轮带16,所述轮带16与旋转体2之间在有柔性体4的一端设置环板24并焊接密封,其目
的是保证轮带与旋转体之间不存在与旋转体内漏气问题。
另外,在轮带的外边设置冷却喷头22,向轮带与回转窑之间的缝隙喷水冷却,在所
述固定体1为窑头罩,固定体1与其所连接的法兰之间设置筒体,筒体与旋转体2之间设置降
温箱13和挡灰隔热墙14部件。设置降温箱13 的作用是,回转窑内的高温,在降温箱处得到
有效降温,大大减轻窑内辐射热对柔性连接体4和密封组件3的热传递,使柔性连接体4和密
封组件3寿命得以延长更多;降温箱13和挡灰墙14的设置,还起到挡灰作用。
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固定体1的直径小于旋转体2的直径的情况下,一种旋转密封机构,设置在
固定体1和旋转体2之间,所述旋转体2内圆周上设置的与所述旋转体2旋转连接的密封组件
3;所述密封组件3和所述固定体1连接的柔性连接体4;柔性连接体4可以是尺寸补偿性能好
的耐高温的橡胶制品或者其他制品,起到补偿跳动和可靠密封作用。所述密封组件3包括密
封架体,所述密封架体内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定位环、密封圈压盖,所述密封圈9为Y型密封
圈,Y型密封圈的密封唇部设计的直径方向带宽大,带宽尺寸可达10~20mm,补偿能力单边可
达5~10mm,优化地所述橡胶密封圈的材质为硅橡胶或氟橡胶或氢化丁晴橡胶(HNBR),耐温
达250℃。所述密封组件3在密封架体和密封圈压盖的两侧设置随动支撑部件,随动支撑部
件为支撑环或支撑块,支撑环或支撑块为耐磨材料,可以在旋转体内圆周上滑动或者滚动。
所述密封组件3上设置的限位配合部件5,所述固定体1上设置限制密封组件3周向转动的限
位部件6,限位部件6一端固定在固定体上,另一端伸入限位配合部件5端部,因限位部件6与
限位配合部件5之间不是固定连接,限位部件6不限制配合部件5随旋转体径向运动,仅限制
配合部件5不能随旋转体周向运动,因配合部件5设置在密封组件3上,使得所述密封组件3
径向随所述旋转体2沿中心线跳动而周向不动。所述法兰内圆周与所述旋转体之间设置挡
灰部件,可以防止窑体内产生的粉尘或者气体从连接部件逸出,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实施例七:
如图9所示:周向限位部件设置在固定体和旋转体外,也能够实现对密封组件的周向限
位功能。如在密封组件3上设置挡块17,在固定体外旋转体的外部,如在密封组件下方的空
地上设置支撑杆18,支撑杆18与挡块17配合,可以阻隔密封组件3在周向摩擦力的作用向周
向转动,同时又因为两者之间设置适量的间隙,又可以满足密封组件3在径向的移动。在密
封组件下方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的受力状态较好,支撑杆牢固可靠。
实施例八:
如图10所示:周向限位部件设置在柔性连接体内,也能够实现对密封组件的周向限位
功能。如在柔性连接体4内设置的弹性合适的金属条19,或者其他非金属材料,或者弹簧亦
可以,能够实现或者基本实现与柔性连接体一侧连接的密封组件径向可以移动,周向基本
不动即可。
实施例九:
如图11所示:密封组件3包括不仅在与旋转体或者轮带接触的部位设置随动支撑部件
11,保证密封圈9正常工作,而且在旋转体或者轮带上设置滚动框20,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
滚动框20和旋转体2之间,通过在密封组件3上设置的多个滚动部件,结合滚动框20,可以确
保密封组件与旋转体的间隙是合适的和能够保障的。甚至柔性体本身的材料具有一定限定
与其连接的旋转体周向旋转的能力,而径向可以适当调整,均能够实现本发明所保护的技
术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比如给料机与回转窑之
间的密封等也可以此结构,对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发明做多种变
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皆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