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板和分配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例如,该板式换热器可
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稳定性、降低陈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该板式换热器
包括: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换热板主体,形成在换热板主体中
的换热板开口,以及在所述换热板开口周围形成在换热板主体上的第
一定位结构;以及放置在换热板上的分配环,所述分配环包括:环状
主体、分配环内腔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
位结构配合以对分配环进行定位,所述换热板开口和分配环内腔形成
换热器的用于流体流入或流出的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是突出部分;以及所
述第二定位结构是切去所述分配环的环状主体的一部分形成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是围绕换热板主体的
所述换热板开口延伸的、细长的突起;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是形成
在所述分配环的环状主体中的狭缝。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是围绕换热板主体的
所述换热板开口延伸的、细长的C状突起;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是
形成在所述分配环的环状主体中的C状狭缝。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C状突起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
形状不同,且所述C状狭缝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形状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C状突起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
最大宽度不同,且所述C状狭缝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最大宽度不
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是从换热板主体突起
的多个凸出片;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是形成在所述分配环的环状主
体的外周上的凹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是从换热板主体突起
的管状凸出部;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是形成在所述分配环的环状主
体的外周上的凹部或形成在所述分配环的环状主体中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是从换热板主体突起
的管状凸出部,所述管状凸出部具有喇叭口状的形状;以及所述第二
定位结构是形成在所述分配环的环状主体的外周上的凹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管状凸出部在远离换热板主体的末
端具有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管状凸出部在远离换热板主体的末
端是封闭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板式换热器还包括:在环状主体
的径向方向上形成在环状主体中的分配孔,所述分配孔用于连通所述
通道的内部和外部,且形成在所述C状狭缝的两个端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定位结构与换热板主体是一体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换热板开
口的中心是非中心对称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
高产品稳定性、降低陈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沿图2中的线A-A
的示意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分配环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口部分
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分配环的示意立体
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口部分
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口部分
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
口部分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分配环的示
意立体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
口部分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
口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
口部分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分配环的示
意立体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
口部分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
口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
口部分的示意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分配环的示
意立体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
口部分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21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端
口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22为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
端口部分的示意图;
图23为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分配环的
示意立体图;
图24为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
端口部分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25为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的
端口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以及
图26为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换热板的端口部分的、
沿图25中的线A-A的示意剖视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图27为根据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
的端口部分的示意图;
图28为根据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分配环
的示意立体图;
图29为根据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
的端口部分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以及
图30为根据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
的端口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其中分配环安装在换热板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3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100包括:
换热板10,放置在换热板10上的分配环20、端板、流体入口、流体
出口等。
如图1至30所示,所述换热板10包括:换热板主体11,形成
在换热板主体11中的换热板开口12,以及在所述换热板开口12周
围形成在换热板主体11上的第一定位结构15,例如,所述第一定位
结构15可以相对于所述换热板开口12的中心是非中心对称的。所述
分配环20包括:环状主体21、分配环内腔22和第二定位结构23,
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3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5配合以对分配环20进
行定位,所述换热板开口12和分配环内腔22形成换热器100的用于
流体流入或流出的通道30。例如,所述换热板开口12和分配环内腔
22形成换热器100的用于流体流入的通道30。第一定位结构15可以
与换热板主体11是一体的,例如通过冲压在换热板主体11上形成第
一定位结构15。第一定位结构15还可以用于固定分配环20。
如图6至30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5是突出部分;以及所
述第二定位结构23是切去所述分配环20的环状主体21的一部分形
成的结构。
如图6至9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5是围绕换热板主体11
的所述换热板开口12延伸的、细长的突起;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3是形成在所述分配环20的环状主体21中的狭缝。根据本发明的
示例,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5是围绕换热板主体11的所述换热板开口
12延伸的、细长的C状突起;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3是形成在所
述分配环20的环状主体21中的C状狭缝。所述C状突起的第一端
部和第二端部的形状可以不同,且所述C状狭缝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
部的形状可以不同。例如,所述C状突起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最
大宽度不同,且所述C状狭缝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最大宽度不
同,有此可以防止分配环20放反。所述板式换热器100还包括:在
环状主体21的径向方向上形成在环状主体21中的分配孔25,所述
分配孔25用于连通所述通道30的内部和外部,且形成在所述C状狭
缝的两个端部之间。
如图10至13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5是从换热板主体11
突起的多个凸出片;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3是形成在所述分配环
20的环状主体21的外周上的凹部。凸出片可以将分配环20固定,
且防止分配环20脱落,同时,可防止分配环20的分配孔25错误安
装。
如图14至30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5是从换热板主体11
突起的管状凸出部;以及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3是形成在所述分配环
20的环状主体21的外周上的凹部或形成在所述分配环20的环状主
体21中的通孔。
如图22至25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15是从换热板主体11
突起的管状凸出部,所述管状凸出部具有喇叭口状的形状(在远离换
热板主体11的方向上管状凸出部的直径逐渐增加);以及所述第二
定位结构23是形成在所述分配环20的环状主体21的外周上的凹部。
由于所述管状凸出部具有喇叭口状的形状,有此可以将分配环20固
定于换热板主体11。
如图22、24至27、29至30所示,所述管状凸出部在远离换热
板主体11的末端具有通孔。作为选择,如图14、16至18、20至21
所示,所述管状凸出部在远离换热板主体11的末端是封闭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利用第一定位结构15和第
二定位结构23,可以定位分配环的位置和方向,可以防止分配环安
装错误,以及可以防止分配环反向放置。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的板式换热器,利用第一定位结构15和第二定位结构23,可以有效
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稳定性、降低陈本,使得产品的装配稳定性
通过结构设计保证而不是工艺保证,并且能够防止因工人误操作或者
工艺不合理导致的装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