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团回转窑窑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球团回转窑窑尾.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4318A43申请公布日20110309CN101984318ACN101984318A21申请号201010571720522申请日20101201F27B7/2020060171申请人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056000河北省邯郸经济开发区世纪大街2号72发明人许瑞杰王玉铭卢彦会程海霞李冰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代理人韩登营张焕亮54发明名称一种球团回转窑窑尾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窑的窑尾,特别是球团回转窑的窑尾。窑尾筒体的右侧为锥状收口,窑尾筒体右侧的外端固定冷风筒,在窑尾筒体与冷风筒之间的右端口上整圈固定304。
2、0块窑尾护铁;窑尾护铁为“F”型,其上板的上端有缺口,其中板上有螺栓孔,窑尾护铁通过缺口与冷风筒扣合,通过螺栓孔与窑尾筒体固定。它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1984321A1/1页21一种球团回转窑窑尾,其特征在于窑尾筒体2的右侧为锥状收口,窑尾筒体2右侧的外端固定冷风筒1,在窑尾筒体2与冷风筒1之间的右端口上固定3040块窑尾护铁5;窑尾护铁5为“F”型,其上板7的上端有缺口6,其中板8上有螺栓孔9,窑尾护铁5通过缺口6与冷风筒1扣合,通过螺栓孔9与窑尾筒体2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团回转。
3、窑窑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窑尾护铁5的中板8下端有筋板10,筋板10上有螺栓孔11。权利要求书CN101984318ACN101984321A1/2页3一种球团回转窑窑尾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窑的窑尾,特别是球团回转窑的窑尾。背景技术0002球团回转窑窑尾入料口需要收口,以防物料溢出。目前4X30M球团回转窑窑尾收口是通过窑尾护铁的结构来获得。护铁的数量为8块,形成窑尾直径为2600MM的入料口。这种护铁单块重量为398KG,8块共3184KG。安装和检修更换时不方便,且由于护铁为耐热铸件,形状复杂,铸造工艺难度大,在后期回转窑运行过程中由于为热态使用,铸件易出现裂纹,使用周期短。窑尾。
4、冷却风槽全部为钢板焊接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冷却风槽底部易出现缝隙,影响冷却效果。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团回转窑窑尾,它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窑尾筒体的右侧为锥状收口,窑尾筒体右侧的外端固定冷风筒,在窑尾筒体与冷风筒之间的右端口上整圈固定3040块窑尾护铁;窑尾护铁为“F”型,其上板的上端有缺口,其中板上有螺栓孔,窑尾护铁通过缺口与冷风筒扣合,通过螺栓孔与窑尾筒体固定。0005所述窑尾护铁的中板下端有筋板,筋板上有螺栓孔。0006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1、结构简单,重量轻,铸造、安装简便;2、窑尾护铁结构简单,体积小,数。
5、量在圆周方向每10度为一块,热变形小,膨胀变形可通过护铁之间的间隙补偿,不易出现裂纹,使用周期长;3、窑尾冷却风槽的底部为护铁的一部分,比原钢板焊接结构结实耐用,不易漏风;4、检修时人力即可,不用借助大型机械起重设备,更换方便;5制作成本和后期备件成本低。附图说明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局部截面图;0009图2为本发明窑尾护铁主视图;0010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如图1所示,窑尾筒体2的右侧为锥状收口,窑尾筒体2右侧的外端固定冷风筒1,在窑尾筒体2与冷风筒1之间的右端口上整圈固定36块窑尾护铁5。0012如图2、3所示,窑尾护铁5为“F”型,其上板7的上端有缺口6,其中板8上有螺栓孔9,窑尾护铁5通过缺口6与冷风筒1扣合,通过螺栓孔9与窑尾筒体2固定。所述窑尾说明书CN101984318ACN101984321A2/2页4护铁5的中板8下端有筋板10,筋板10上有螺栓孔11。说明书CN101984318ACN101984321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843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