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8777A43申请公布日20110323CN101988777ACN101988777A21申请号200910041719922申请日20090807F25B39/02200601F28F19/02200601F28F1/02200601F24F13/2220060171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19015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六号72发明人梁祥飞郑波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代理人李双皓54发明名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包括有上集管、下集管、连接于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之间。
2、并与上集管和下集管内腔相通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上集管和下集管呈相互垂直方向安装。所述换热管包括有一根以上的扁管,所述每根扁管内腔中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制冷剂流道;所述上集管的底壁面和下集管的上壁面设置有所述扁管的安装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除湿机,所述除湿机的机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上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所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由于不采用翅片作为换热部件,能够利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利于排水的优点来改善冷凝水的排除效果,从而提高除湿机的性能;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制造成本。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1988777A1/1页21除湿用微。
3、通道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集管1、下集管3、连接于所述上集管1和下集管3之间并与上集管1和下集管3内腔相通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有一根以上的扁管2,所述扁管一端与上集管1连通,另一端与下集管3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2内腔中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制冷剂流道;所述上集管1的底壁面和下集管3的上壁面设置有所述扁管的安装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管1、下集管3整体为圆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外表面是金属表面。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
4、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外表面是通过特殊处理之后的憎水表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通过挤压方式成型,其外表面具有防腐层。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通过高频焊方式成型,其内、外表面均有耐腐材料层。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扁管2上倾斜布置一个或多个排液隔片4,所述排液隔片4与水平位置呈一定夹角,090,且所述排液隔片4始终位于该微通道管换热器的背风侧。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上集管包括有由集气管组件5、分液管组件6;所述除湿用微。
5、通道管换热器还包括下集管3和若干扁管2组成;所述集气管组件5由集气管51和集气支管52组成,集气管组件5位于扁管2的顶部;所述集气支管52连接于集气管51的下壁面;扁管2的顶部与集气支管52连通;所述分液管组件6由分液管61、分液支管62和分液头63组成,所述分液支管62连接于分液管61的下壁面,扁管2的顶部与分液支管62连通。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扁管2上等距或不等距倾斜布置一个或多个排液隔片4,所述排液隔片4与水平位置呈一定夹角,O90,且所述排液隔片4始终位于该微通道管换热器的背风侧。11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的机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8或。
6、10所述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权利要求书CN101988777A1/3页3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除湿用途的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除湿机所用蒸发器为传统的翅片管式换热器,而带翅片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多集中在汽车空调和房间空调器冷凝器领域。在除湿机上使用翅片管式蒸发器不但不利于冷凝水的排除,并且随着铜材价格的上涨,除湿机的制造成本越来越高。因此,需要结合各种换热器的特点,为除湿机设计一种新的换热器,不仅要降低除湿机的制造成本,还要改善冷凝水的排除状况,并提高除湿机的性能。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
7、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所述换热器能够改善除湿时冷凝水的排除状况,并提高除湿性能。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5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中,包括有上集管、下集管、连接于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之间并与上集管和下集管内腔相通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有一根以上的扁管,所述扁管一端与上集管连通,另一端与下集管连通。0006所述扁管内腔中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制冷剂流道;所述上集管的底壁面和下集管的上壁面设置有所述扁管的安装孔。0007除湿机,其中,所述除湿机的机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上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0009本发明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由于。
8、包括有上集管、下集管、连接于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之间并与上集管和下集管内腔相通的换热管,不采用翅片作为换热部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传热和传质动力,还能够利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利于排水的优点来改善冷凝水的排除效果,从而提高除湿机的性能;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发明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1的上集管和下集管结构示意图;0012图3为本发明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1的扁管断面结构示意图;0013图4为本发明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5为图4中B处放大。
9、并旋转一定角度视图;0015图6为本发明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7为本发明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3的集气管组件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1988777A2/3页40017图8为本发明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3的分液管组件结构示意图;0018图9为图7中CC截面旋转90示意图;0019图10为本发明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00211上集管;2扁管;3下集管;4排液隔片;5集气管组件;51集气管;52集气支管;6分液管组件;61分液管;62分液支管;63分液头。具体实施例0022请见图1至图3,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
10、器,其中,包括有上集管1、下集管3、连接于所述上集管1和下集管3之间并与上集管1和下集管3内腔相通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上集管1和下集管3呈相互垂直方向安装。0023所述换热管包括有一根以上的扁管2,所述每根扁管2内腔中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制冷剂流道;所述上集管1的底壁面和下集管3的上壁面设置有所述扁管的安装孔。0024所述上集管1、下集管3整体为圆管,也可以是其它密封形式。0025所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外表面可以是金属表面,也可以是通过特殊处理之后的憎水表面。0026所述扁管2的加工方式可以是挤压方式成型,也可以是高频焊方式成型。0027所述扁管通过挤压方式成型的,其外表面具有防腐层。002。
11、8所述扁管通过高频焊方式成型的,其内、外表面均有耐腐材料层,其扁管内可以走制冷剂或冷冻液。0029实施例1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由上集管1、下集管3和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相互平行且与上下集管相互垂直的若干扁管2组成。所述上集管1和所述下集管3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图中仅示出了集管为圆管的情况,事实上,集管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如方形管、椭圆形管等。所述扁管3的横截面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图中仅示出了横截面流道为圆形的情形,实际上,横截面流道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如方形、三角形等。0031将该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用于除湿机换热器时,来自节流装置的制冷剂气液两相混合物从上集管1的入。
12、口处图中未示出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变为过热的制冷剂蒸汽,由下集管3流出。流过换热器外表面的湿空气因与换热器换热温度降低,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因碰到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的冷壁面而在冷壁面上凝结,凝结后的凝露水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扁管2流下。0032实施例2003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扁管2上倾斜布置一个或多个排液隔片4,排液隔片4可以是等距或不等距分布,本实施例为等距离分布。所述排液隔片4与所述扁管2的相对位置见图5,图5中,所述排液隔片4与水平位置呈一定夹角090,且所述排液隔片4始终位于该微通道管换热器的背风侧。这样凝结在所述扁管2上的凝露水。
13、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所述扁管2流下,当凝露水到达所述排液隔片4时,凝露水就会顺着所述排液隔片4流下,即所述排水隔片4能够减少所述扁管2上的凝露水量,使得所述扁管2上的液膜厚度减薄。这样不仅能够加速凝露说明书CN101988777A3/3页5水的排泄,提高除湿性能,还能够有效减少滴落到下集管3上的凝露水量,从而延缓下集管3的腐蚀。0034实施例30035如图6所示,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其上集管包括有由集气管组件5、分液管组件6;所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还包括下集管3和若干扁管2组成;所述集气管组件5如图7所示,图中集气管组件5由集气管51和集气支管52组成,集气管组件5位于扁管2的顶部;所述集气支。
14、管52连接于集气管51的下壁面。其中集气支管52与扁管2连接部位截面视图如图9所示,扁管2的顶部与集气支管52连通。图7中示出的仅为一种集气管组件形式,实际上也可以为其它形式。所述分液管组件6见图8所示,图中示出的仅是分液管组件的一种形式,所述分液管组件6由分液管61、分液支管62和分液头63组成,所述分液支管62连接于分液管61的下壁面,其中分液支管62与扁管2的连接部位同样如图9所示,扁管2的顶部与分液支管62连通。0036将该微通道管换热器用于除湿机换热器时,来自节流装置的制冷剂气液两相混合物从分液管组件6的入口处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变为过热的制冷剂蒸汽,由集气管组件5流出。。
15、流过换热器外表面的湿空气因与换热器换热温度降低,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因碰到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的冷壁面而在冷壁面上凝结,凝结后的凝露水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扁管2流下。0037采用分液管组件6和集气管组件5能够有效改善该微通道管换热器的分流均匀性,从而提高微通道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0038实施例40039如图10所示,实施例4中的微通道管换热器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所述扁管2上等距或不等距倾斜布置一个或多个排液隔片4,所述排液隔片4与所述扁管2的相对位置见图5,图5中,所述排液隔片4与水平位置呈一定夹角090,且所述排液隔片4始终位于该微通道管换热器的背风侧。这样不仅能够加速凝露水的排泄,提高除湿性能,还能够有效减少滴落到下集管3上的凝露水量,从而延缓下集管3的腐蚀。0040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除湿机,其中,所述除湿机的机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上述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0041上述所列具体实现方式为非限制性的,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进和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1988777A1/4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88777A2/4页7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88777A3/4页8图6图7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1988777A4/4页9图10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