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28051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28860.7

申请日:

2011.08.05

公开号:

CN102352595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9/08申请日:20110805|||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9/08

主分类号:

E01C19/08

申请人:

宝鸡市晋旺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张国庆

发明人:

张国庆; 关珍旺

地址:

721300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火车站东和平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安装在微波加热炉上,包括中空的主体和微波发生器,主体的外轮廓形状为沿中心线缩减,至少在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发生器朝同一个方向发射微波。本发明采用集束管结构使组群工作的小功率微波管发射的微波不对其它磁控管造成损坏,同时又将多束微波叠加、谐振放大,能量更加集中穿透效果(深度)更好,微波利用率高;PLC控制微波发生器形成旋转的微波场,等同于被加热物在微波炉内加热的同时不停的转动,使加热温度均匀、无死角。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 安装在微波加热炉上,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中空的主体和微波发生器, 所述主体的外轮廓形状为沿其中心线向前缩减, 至少 在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微波发生器, 所述微波发生器朝同一 个方向发射微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每个微波发生 器为分组单独供电。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体为沿中心 线对称的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微波发生器设 置于所述主体的周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体的外 壁上设置有安装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台阶面。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体为正六面 体, 所述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为阶梯形侧壁, 所述微波发生器安装在所述与出口相对 的侧壁的台阶面上。

说明书


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微波能加热物料的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的 微波加热炉。
     背景技术 公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而沥青路面以其舒适型、 平稳性、 耐久性、 良好的 抗滑性等优点, 在我国公路路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 沥青路面 在公路建设中的使用越来越多。 但是沥青路面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因沥青老化或路面受到非 正常碾压而产生路面病害, 从而导致公路路面不平整, 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因此沥 青路面的养护工作非常重要。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常见的路面病害有路面裂缝、 车辙、 水损 害、 表面功能损害、 坑槽、 局部变形、 鼓包等, 坑槽作为沥青路面病害的一种主要损害形式, 是由路面表层局部松散形成凹槽, 在水浸和车辆作用下进一步扩大发展形成。
     过去在修补沥青路面坑槽的施工过程中, 填补坑槽所用的沥青混合料一是采用在 修路现场将沥青料块用木材等燃料将沥青料块熔化, 再加入石料混合搅拌后制成, 这种加 工方式的缺点是采用明火加热沥青会使沥青混合料老化, 并改变沥青混合料的性质, 失去 原有沥青混合料的特性, 从而导致路面修补质量差, 同时还存在污染环境、 加热时间长、 浪 费燃料、 效率低等不足 ; 二是采用在拌合站用专用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将沥青料拌好后, 用 车辆将已加热的沥青混合料运到修补现场, 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拌合站启动一次拌料量 需达百吨以上, 对于小面积路面修补来说, 沥青加热、 混合料加热等燃料、 人工成本摊销太 大, 因此拌合站只适于生产新料, 用于新路建设或整段道路的翻新工程, 而且拌合站不能对 经拌合站拌合过的低温沥青混合料、 坑槽开挖出的废料进行二次利用加热, 再加上在运输 过程中沥青混合料运输车保温效果不好, 每次作业后都会剩余部分沥青混合料造成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两种方式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出现了应用微波能对沥青路面进行养 护的微波养护 / 加热设备, 由于微波能具有加热均匀、 效率高、 使用灵活方便、 不受外界环 境影响的特点, 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的方式在小面积路面修补上与前两种方式相比更具优 势, 应用越来越多。
     专利号为 200420014820.8、 名称为一种用于加热沥青混合料的微波加热器的中 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器, 其包括底座、 磁控管、 波导、 风机、 微波泄露防护装 置, 在底座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待加热沥青混合料块的单元腔体, 单元腔体前安装有设置 有微波泄露防护装置的炉门, 波导和磁控管设置于单元腔体内, 单元腔体上设置有风机。 该 微波加热器可以在修复施工现场对沥青混合料块进行加热, 克服了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沥 青混合料保温效果不好的缺点, 但是该微波加热器体积小, 一次不能加热太多的沥青混合 料块, 只适合于小型的修复施工作业, 无法应付工程量大的沥青路面修补施工。
     专利号为 200520120016.2、 名称为沥青料微波加热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一种微波加热车, 包括车头、 底盘、 车轮及驱动装置, 底盘上装设有底架总成, 底架总成上装 有微波加热装置、 供电及控制系统、 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及升降装置。施工时, 乳化沥青喷洒
     装置喷洒乳化沥青, 通过升降装置将微波加热装置加热好的沥青混凝土送到路面修补处, 扒平后用压路机压平、 振实。
     前述两种微波加热装置虽然可以按需要随时随地加热一定量的沥青混合料, 对施 工环境无污染, 但是微波加热炉的微波发生器均是布置在炉壁上, 由于微波发生器的功率 一定, 单次加热料量和微波发生器的功率或数量有关, 要使加热料量增加, 则只能采用大功 率的微波发生器或布置更多的微波发生器, 由于价格昂贵, 且受国外技术限制, 采用大功率 微波发生器目前来说并不现实, 而微波发生器的安装数量受微波加热炉侧壁面积限制, 要 布置更多的微波发生器, 微波加热炉的体积就会增大 ; 另一方面, 在微波加热炉周壁上布置 微波发生器, 相邻微波发生器、 相对微波发生器之间有可能存在相互的干扰, 导致某些位置 的微波发生器容易损坏, 故障率高, 影响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微波利用率高、 故障率低、 工作稳定可靠的在 微波加热炉上使用的集束管, 该集束管安装在微波加热炉上, 用于产生微波, 对微波加热炉 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
     一种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 安装在微波加热炉上, 包括中空的主体和微波发 生器, 主体的外轮廓形状为沿其中心线向前缩减, 至少在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 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微波发生器, 微波发生器朝同一个方向发射微波。
     优选的, 每个微波发生器为分组单独供电。
     优选的, 主体为沿中心线对称的结构。
     优选的, 微波发生器设置于主体的周壁上。
     优选的, 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微波发生器的台阶面。
     优选的, 主体为正六面体, 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为阶梯形侧壁, 微波发生器安 装在与出口相对的侧壁的台阶面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采用集束管结构, 将微波发 生器安装在集束管上, 不占用微波加热炉的空间, 在增加微波发生器的情况下不会增大微 波加热炉的体积, 而且集束管使组群工作的小功率微波管发射的微波不对其它磁控管造成 损坏, 同时又将多束微波叠加、 谐振放大, 能量更加集中穿透效果 ( 深度 ) 更好, 微波利用率 高; PLC 控制微波发生器形成旋转的微波场, 等同于被加热物在微波炉内加热的同时不停 的转动, 使加热温度均匀、 无死角 ; 因为采取了以上多项措施, 促使加热时间明显缩短, 节约 能源, 加热时间短 ; 微波发生器采用分组独立供电的形式, 即使部分微波发生器出现故障将 会导致加热时间略微延长, 但不会影响正常生产, 回到基地再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 3 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安装在微波加热炉 10 的顶壁 上, 微波加热炉 10 内放置待加热的物料 a。 该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包括主体 1 和微波发 生器 2, 主体 1 为中空形结构, 在主体 1 周壁上间隔装设有多个微波发生器 2, 本发明的主体 1 的外轮廓形状为沿中心线向前缩减, 即, 将主体 1 上微波发生器 2 的发射端定义为前, 集束 管的开口端定义为后端, 主体 1 的前端尺寸小于后端尺寸, 主体 1 从后至前大致呈收敛状, 主体 1 的外轮廓可以为沿中心线连续渐缩, 例如形成一个圆台形筒体或是前小后大的棱柱 形体, 也可以呈折线形非平滑缩减, 从而主体 1 可以形成一个微波谐振腔, 主体 1 可以是圆 柱形筒体, 也可以是多面棱柱形筒体等。集束管的出口位于主体 1 后端。在主体 1 外壁上 间隔装设多个微波发生器 2, 每个微波发生器 2 采用分组独立供电的形式, 由各自独立的开 关控制开启 / 关闭, 微波发生器 2 布置在主体 1 的周壁上, 微波发生器 2 只朝同一个方向发 出的微波, 微波从前至后射入微波加热炉 10 内, 而不是像传统微波加热炉将微波发生器直 接安装在炉体侧壁上, 安装不同侧壁上的微波发生器的微波方向各不同, 有的向左、 有的向 右。通过主体 1 把多个微波发生器 2 发射的微波能量集中、 叠加放大后送入微波加热炉 10 内, 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微波发生器 2 之间的干扰和能量自耗, 降低微波发生器 2 的损坏 率, 使微波发生器 2 在组群工作时的寿命更长, 而且波形叠加作用可以使微波功率更大、 工 作更稳定, 穿透能力更强。 有利于减少磁控管发出的微波相互抵消的状况, 可以使集束管统 一发出的微波得到有效反射, 充分利用微波能对加热炉内物料进行加热, 达到节能效果。
     实施例 2
     如图 2 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 集束管安装在梯形微波加热炉 10 的侧壁上, 微波加热炉 10 内底部安装有由电机带动的卸料装置, 主体 1 为一个具有一阶 梯形侧壁的四方体, 该四方体的与微波加热炉 10 相对的侧壁的竖截面形状为阶梯形, 主体 1 的出口与该阶梯形侧壁相对, 该四方体从竖截面上看为非对称形结构, 微波发生器 2 安装 在主体 1 的与微波加热炉 10 相对的一侧壁上, 该侧壁上的每一台阶面形成微波发生器 2 的 安装面, 阶梯形结构便于微波发生器 2 的安装, 也更容易加工。
     实施例 3
     如图 3 所示, 本实施例的主体 1 和实施例 1 中的主体 1 类似, 均为沿中心线对称结 构,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不同的地方在于 : 主体 1 的前部外轮廓形状为沿中心线折线形缩 减, 形成台阶面, 主体 1 的后部外轮廓形状为沿中心线连续渐缩, 微波发生器 2 间隔安装在 主体 1 的外周壁上。
     当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上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依然可以对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 替换,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2595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2595ACN102352595A21申请号201110228860722申请日20110805E01C19/0820060171申请人宝鸡市晋旺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地址721300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火车站东和平街申请人张国庆72发明人张国庆关珍旺54发明名称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57摘要一种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安装在微波加热炉上,包括中空的主体和微波发生器,主体的外轮廓形状为沿中心线缩减,至少在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发生器朝同一个方向发射微波。本发明采用集束管结构使组。

2、群工作的小功率微波管发射的微波不对其它磁控管造成损坏,同时又将多束微波叠加、谐振放大,能量更加集中穿透效果深度更好,微波利用率高;PLC控制微波发生器形成旋转的微波场,等同于被加热物在微波炉内加热的同时不停的转动,使加热温度均匀、无死角。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352602A1/1页21一种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安装在微波加热炉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主体和微波发生器,所述主体的外轮廓形状为沿其中心线向前缩减,至少在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朝同一个方向发射微波。2根据。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微波发生器为分组单独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沿中心线对称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周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台阶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正六面体,所述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为阶梯形侧壁,所述微波发生器安装在所述与出口相对的侧壁的台阶面上。权利要求书CN102352595ACN102352602A。

4、1/3页3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采用微波能加热物料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的微波加热炉。背景技术0002公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沥青路面以其舒适型、平稳性、耐久性、良好的抗滑性等优点,在我国公路路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沥青路面在公路建设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沥青路面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因沥青老化或路面受到非正常碾压而产生路面病害,从而导致公路路面不平整,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非常重要。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常见的路面病害有路面裂缝、车辙、水损害、表面功能损害、坑槽、局部变形、鼓包等,坑槽作为沥青路面病害的一。

5、种主要损害形式,是由路面表层局部松散形成凹槽,在水浸和车辆作用下进一步扩大发展形成。0003过去在修补沥青路面坑槽的施工过程中,填补坑槽所用的沥青混合料一是采用在修路现场将沥青料块用木材等燃料将沥青料块熔化,再加入石料混合搅拌后制成,这种加工方式的缺点是采用明火加热沥青会使沥青混合料老化,并改变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失去原有沥青混合料的特性,从而导致路面修补质量差,同时还存在污染环境、加热时间长、浪费燃料、效率低等不足;二是采用在拌合站用专用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将沥青料拌好后,用车辆将已加热的沥青混合料运到修补现场,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拌合站启动一次拌料量需达百吨以上,对于小面积路面修补来说,沥青加。

6、热、混合料加热等燃料、人工成本摊销太大,因此拌合站只适于生产新料,用于新路建设或整段道路的翻新工程,而且拌合站不能对经拌合站拌合过的低温沥青混合料、坑槽开挖出的废料进行二次利用加热,再加上在运输过程中沥青混合料运输车保温效果不好,每次作业后都会剩余部分沥青混合料造成浪费。0004为了解决上述两种方式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出现了应用微波能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的微波养护/加热设备,由于微波能具有加热均匀、效率高、使用灵活方便、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点,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的方式在小面积路面修补上与前两种方式相比更具优势,应用越来越多。0005专利号为2004200148208、名称为一种用于加热沥青混合料的。

7、微波加热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器,其包括底座、磁控管、波导、风机、微波泄露防护装置,在底座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待加热沥青混合料块的单元腔体,单元腔体前安装有设置有微波泄露防护装置的炉门,波导和磁控管设置于单元腔体内,单元腔体上设置有风机。该微波加热器可以在修复施工现场对沥青混合料块进行加热,克服了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沥青混合料保温效果不好的缺点,但是该微波加热器体积小,一次不能加热太多的沥青混合料块,只适合于小型的修复施工作业,无法应付工程量大的沥青路面修补施工。0006专利号为2005201200162、名称为沥青料微波加热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车,包括车头、底盘。

8、、车轮及驱动装置,底盘上装设有底架总成,底架总成上装有微波加热装置、供电及控制系统、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及升降装置。施工时,乳化沥青喷洒说明书CN102352595ACN102352602A2/3页4装置喷洒乳化沥青,通过升降装置将微波加热装置加热好的沥青混凝土送到路面修补处,扒平后用压路机压平、振实。0007前述两种微波加热装置虽然可以按需要随时随地加热一定量的沥青混合料,对施工环境无污染,但是微波加热炉的微波发生器均是布置在炉壁上,由于微波发生器的功率一定,单次加热料量和微波发生器的功率或数量有关,要使加热料量增加,则只能采用大功率的微波发生器或布置更多的微波发生器,由于价格昂贵,且受国外技术。

9、限制,采用大功率微波发生器目前来说并不现实,而微波发生器的安装数量受微波加热炉侧壁面积限制,要布置更多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加热炉的体积就会增大;另一方面,在微波加热炉周壁上布置微波发生器,相邻微波发生器、相对微波发生器之间有可能存在相互的干扰,导致某些位置的微波发生器容易损坏,故障率高,影响施工。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微波利用率高、故障率低、工作稳定可靠的在微波加热炉上使用的集束管,该集束管安装在微波加热炉上,用于产生微波,对微波加热炉内的物料进行加热。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0010一种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安装在微波加热炉上,包括中空。

10、的主体和微波发生器,主体的外轮廓形状为沿其中心线向前缩减,至少在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发生器朝同一个方向发射微波。0011优选的,每个微波发生器为分组单独供电。0012优选的,主体为沿中心线对称的结构。0013优选的,微波发生器设置于主体的周壁上。0014优选的,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微波发生器的台阶面。0015优选的,主体为正六面体,主体的与出口相对的侧壁为阶梯形侧壁,微波发生器安装在与出口相对的侧壁的台阶面上。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集束管结构,将微波发生器安装在集束管上,不占用微波加热炉的空间,在增加微波发生器的情。

11、况下不会增大微波加热炉的体积,而且集束管使组群工作的小功率微波管发射的微波不对其它磁控管造成损坏,同时又将多束微波叠加、谐振放大,能量更加集中穿透效果深度更好,微波利用率高;PLC控制微波发生器形成旋转的微波场,等同于被加热物在微波炉内加热的同时不停的转动,使加热温度均匀、无死角;因为采取了以上多项措施,促使加热时间明显缩短,节约能源,加热时间短;微波发生器采用分组独立供电的形式,即使部分微波发生器出现故障将会导致加热时间略微延长,但不会影响正常生产,回到基地再进行维修。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

12、构示意图。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说明书CN102352595ACN102352602A3/3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1实施例1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安装在微波加热炉10的顶壁上,微波加热炉10内放置待加热的物料A。该用于微波加热炉的集束管包括主体1和微波发生器2,主体1为中空形结构,在主体1周壁上间隔装设有多个微波发生器2,本发明的主体1的外轮廓形状为沿中心线向前缩减,即,将主体1上微波发生器2的发射端定义为前,集束管的开口端定义为后端,主体1的前端尺寸小于后端尺寸,主体1从后至前大致呈收敛状,主体1的外轮廓可以为沿中心线连续。

13、渐缩,例如形成一个圆台形筒体或是前小后大的棱柱形体,也可以呈折线形非平滑缩减,从而主体1可以形成一个微波谐振腔,主体1可以是圆柱形筒体,也可以是多面棱柱形筒体等。集束管的出口位于主体1后端。在主体1外壁上间隔装设多个微波发生器2,每个微波发生器2采用分组独立供电的形式,由各自独立的开关控制开启/关闭,微波发生器2布置在主体1的周壁上,微波发生器2只朝同一个方向发出的微波,微波从前至后射入微波加热炉10内,而不是像传统微波加热炉将微波发生器直接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安装不同侧壁上的微波发生器的微波方向各不同,有的向左、有的向右。通过主体1把多个微波发生器2发射的微波能量集中、叠加放大后送入微波加热炉。

14、10内,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微波发生器2之间的干扰和能量自耗,降低微波发生器2的损坏率,使微波发生器2在组群工作时的寿命更长,而且波形叠加作用可以使微波功率更大、工作更稳定,穿透能力更强。有利于减少磁控管发出的微波相互抵消的状况,可以使集束管统一发出的微波得到有效反射,充分利用微波能对加热炉内物料进行加热,达到节能效果。0023实施例2002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集束管安装在梯形微波加热炉10的侧壁上,微波加热炉10内底部安装有由电机带动的卸料装置,主体1为一个具有一阶梯形侧壁的四方体,该四方体的与微波加热炉10相对的侧壁的竖截面形状为阶梯形,主体1的出口与该阶梯形侧壁。

15、相对,该四方体从竖截面上看为非对称形结构,微波发生器2安装在主体1的与微波加热炉10相对的一侧壁上,该侧壁上的每一台阶面形成微波发生器2的安装面,阶梯形结构便于微波发生器2的安装,也更容易加工。0025实施例3002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1和实施例1中的主体1类似,均为沿中心线对称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主体1的前部外轮廓形状为沿中心线折线形缩减,形成台阶面,主体1的后部外轮廓形状为沿中心线连续渐缩,微波发生器2间隔安装在主体1的外周壁上。0027当然,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说明书CN102352595ACN102352602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52595ACN102352602A2/2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259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