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280285 上传时间:2018-04-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23899.0

申请日:

2008.06.12

公开号:

CN101285215A

公开日:

2008.10.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1F 4/02申请日:20080612授权公告日:20100915终止日期:201406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1F4/02(2006.01); A01K67/04(2006.01); A23K1/18(2006.01); A23K1/16(2006.01); A23K1/175(2006.01); A23K1/17(2006.01)

主分类号:

D01F4/02

申请人:

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大学

发明人:

贾仲伟; 尹书倩; 虞晓华

地址:

210012江苏省南京市宁南大道4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何朝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属于纺织工程的制丝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选用酸性黄为添食色素;第二步,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在0.1%-10%的酸性黄水溶液;第三步,在酸性黄水溶液添加抗生素,配成添食色素溶液;第四步,在喂养饲料中均匀加入添食色素溶液,从家蚕五龄第二天至第三天开始喂养,直至上蔟前一天止;第五步,待家蚕上蔟结茧之后,经烘茧、煮茧,生产出所需黄色蚕丝。采用本发明制得的色丝色彩均匀,富有光泽,具有十分理想的色牢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用酸性黄为添食色素;
第二步、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在0.1%-10%的酸性黄水溶液;
第三步、在酸性黄水溶液添加抗生素,配成添食色素溶液;
第四步、在喂养饲料中均匀加入添食色素溶液,从家蚕五龄第二天至第三天开始喂养,直至上蔟前一天止;
第五步、待家蚕上蔟结茧之后,经烘茧、煮茧、缫丝,生产出所需黄色蚕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为氟哌酸或氟诺沙星,添加量的重量浓度为400-600pp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食色素溶液添加重量百分比为0.05-0.15%氨基酸作为助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食色素溶液中再添加重量百分比为0.1%-1%铝盐作为助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缫丝之后,将彩色丝经100℃恒温干燥3小时,取出后放在25±2℃、相对湿度65±5%环境平衡48小时。

说明书

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蚕分泌有色丝蛋白以制造有色蚕丝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属于纺织工程的制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生产彩色丝的方法通常有下述几种:
1)利用天然有色丝昆虫资源选育彩色茧品种。这种方法选育周期长,所得彩色茧的色素在丝物质中分布不均一,且主要集中在丝胶中,在缫丝,精炼等过程中会褪去,所以生产性能差,经济性状很难实用化。
2)利用生物工程的转基因手段生产家蚕彩色茧丝,该技术繁琐、耗时、耗物、实用性差。
3)染色方法,当染料完全粘着真丝上之后,从染液中取出真丝,水洗、干燥,从而制得有色真丝。这种方法的色丝均匀性和色牢度都不够理想。
4)从第四次休眠期至第五龄期的发育蚕幼虫的气门涂染液,涂敷若干遍,以致该染料被该蚕体内的丝腺所吸收。该幼蚕随后即可从其吐丝口分泌出蚕丝,由此得到有色蚕茧;或将蚕幼虫浸于一染液中,使该染料通过其气门被吸收进该蚕幼虫的丝腺内,然后,使该幼蚕通过吐丝口分泌出有色蚕丝。这种方法不仅繁琐,而且可操作性差,无法走出实验室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成本经济并且易于掌握实施的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从而使其得以切实推广应用,为纺织工业提供品质优异的黄色蚕丝。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用酸性黄(例如CAS:No.518-47-8)为添食色素;
第二步、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在0.1%-10%的酸性黄水溶液;
第三步、在酸性黄水溶液添加抗生素,配成添食色素溶液;抗生素添加量以其重量浓度400-600ppm为宜;
第四步、在喂养饲料中均匀加入添食色素溶液,从家蚕五龄第二天至第三天开始喂养,直至上蔟前一天止;
第五步、待家蚕上蔟结茧之后,经烘茧、煮茧、缫丝,生产出所需黄色蚕丝。
如果在添食色素溶液添加重量百分比为0.05-0.15%氨基酸作为助剂,可以促进幼蚕对色素的吸收。如果继续在添食色素溶液中添加重量百分比为0.1%-1%铝盐作为助剂,将有助于提高未来色丝的色牢度。
按照上述方法,当用添加了色素溶液的桑叶或饲料饲养家蚕时,该色素溶液可渗透过幼蚕的肠壁和绢丝腺细胞组织,在其蜕变为蚕蛹的过程中,幼蚕分泌出含有色素的丝蛋白,从而使不具备色素遗传控制基因的实用品种能够吐出彩色丝。纺出该有色茧,即可得到黄色并具有有光泽的蚕丝。在喂养过程中,由于色素溶液中添加了抗生素,因此避免了幼蚕因蚕食添食色素而患病死亡,其生命力和传统饲养无显著差异。甚至添食色素之后,部分蚕茧的相关经济性状较未添加色素的同一品种有增加的趋势。例如,试验区的幼虫生命率、结茧率、茧层率等较对照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并且,由于本发明中色素在丝蛋白分泌和硬化之前就被混合于其中的,该蛋白物质是在幼蚕体内蓄积起来的,因此丝蛋白直接被该色素溶液染色,这样可使所分泌的蚕丝染色均匀,具有十分理想的色牢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实施例1:
选择结构类型为呫吨之醌型的酸性黄73(CAS:No.518-47-8)。其分子量为376.27,为水溶性染料。配制(重量)浓度范围在0.1%-10%之间的酸性黄水溶液。在酸性黄水溶液加入的助剂有:重量浓度为500ppm的抗生素(氟哌酸或氟诺沙星);重量浓度为0.1%-1%的铝盐;以及重量浓度为0.1%的氨基酸,配制成添食色素溶液。将该添食色素溶液喷洒在桑叶上,原则是均匀而不流滴,于五龄第三天喂食家蚕。
在添食的过程中注意每隔24小时解剖幼蚕,观察丝腺着色情况。添食三天后解剖幼蚕,发现丝腺从吐丝管至后部丝腺全部着色。
将添加了添食色素溶液的桑叶饲养家蚕至上蔟前一天。按常规方法注意控制上蔟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4℃左右,湿度为65%左右。上蔟后第七天采得黄色彩色茧。
按表1、表2的常规烘茧、煮茧工艺处理彩色茧,进行一粒缫。缫丝速度120r/min,一直缫丝到蛹衬为止。彩色丝放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100℃恒温干燥3小时,取出后放在25±2℃、相对湿度65±5%中平衡48小时,即可得到色泽鲜艳、光韵感强的黄色丝。
表1烘茧工艺

  阶段  等速阶段  减速第一阶段  减速第二阶段  温度/℃  110  85  65  时间/h  1.5  2  2

表2煮茧工艺
  项目  高温置换  低温吸水  热汤吐水  煮熟调整  保护  桶汤  温度/℃  100  65  100  97~80  70  65  时间/h  1  2  2  8  2

用千分之一精度的电子称量器称量该茧丝,然后用YG020型电子单纱强力机进行茧丝强伸力测验,统计所得彩色茧的丝质成绩。如表3。
表3秋季添食生产彩色茧实验室鉴定平均成绩
  项  目  全茧量  (g)  茧层率  (%)  茧丝长  (m)  解舒率  (%)  茧丝纤度  (dtex)  干茧出丝率  (%)  断裂强度  (gf/d)  断裂伸长率  (%)  成  绩  1.90  24.19  1301  68.78  3.01  45.05  3.51  15.60

由此可见,上述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黄色蚕丝的过程简单,易于操作,所生产的彩色丝茧丝质成绩都可达到实用化程度,且附加值高。添食色素生产彩色丝产品将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黄色蚕丝的方法,属于纺织工程的制丝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选用酸性黄为添食色素;第二步,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在0.110的酸性黄水溶液;第三步,在酸性黄水溶液添加抗生素,配成添食色素溶液;第四步,在喂养饲料中均匀加入添食色素溶液,从家蚕五龄第二天至第三天开始喂养,直至上蔟前一天止;第五步,待家蚕上蔟结茧之后,经烘茧、煮茧,生产出所需黄色蚕丝。采用本发明制得的色丝色彩均匀,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