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及其拼装定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建设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本发明还 涉及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的拼装定位工艺。背景技术
拼装式立柱 ( 或桥墩 ) 发明已久, 与成熟的现场浇筑施工工艺或整体预制施工工 艺相比, 其具有可规模化预制、 运输和安装方便、 施工工期短等优点。 但长期以来, 拼装式桥 墩的实际应用非常有限, 其障碍之一是拼装施工工艺的复杂和高技术要求。
如图 1 所示, CN85202839 公开了一种 “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 为矩形空心 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构件四周设有穿过钢筋的圆孔, 截面内部拐角成八字形, 所述构件 的四角设有凸棱。构件四周布置有穿钢筋的孔洞, 可用钢材将其连成一体, 施加预应力, 构 成桥墩。这种构件四角设有凸棱, 从而增加了桥墩抗弯强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施工量, 加快施工进度, 有利于实现设计标准化, 制造构件工厂化, 现场装配机械化。
该文献仅公开了预制件的结构, 但并未明示预制件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文 虽然还提及了各构件之间需要先定位后安装, 但并未详细介绍拼装施工中各部件之间如何 实现定位。
如图 2 所示, CN101413250 公开了一种 “跨海大桥预制桥墩与承台的榫头式连接方 法” , 具体步骤是 : 1) 在陆上预制场内预制墩身 3, 并用运输驳拖至现场, 2) 同时浇注承台 4 与承台榫头混凝土, 3) 在预制墩身 3 下端与承台 4 的连接缝隙处敷设墩脚密封条 5, 利用海 上浮吊将预制墩身 3 吊装到承台上, 并完成定位, 4) 在墩身 3 与承台榫头的连接缝隙处浇注 现浇缝混凝土 2, 完成预制墩身 3 与承台 4 的连接。 这种桥墩与承台的连接方法改善了连接 部位的受力状态, 主要解决了传统连接中的剪切滑移问题, 提高了接头的耐久性能。
该文献虽然公开了桥墩与承台之间的一种特殊连接关系, 也提及了墩身与承台之 间、 各预制墩身之间都需要先定位后安装, 但并未详细介绍拼装施工中的定位技术, 并提及 桥墩定位难度很大。
由于立柱 ( 桥墩 ) 的设计规格日益增大, 实际工程中类似前述预制构件或墩身的 混凝土结构件的自重大约都在几十吨甚至上百吨, 因此在拼装施工中如何让这些体积庞 大、 自重巨大的结构件相互之间准确定位, 一直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拼装定 位的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 包括立柱与承 台, 所述立柱与所述承台通过所述承台的连接平面固定连接为一体 ; 所述立柱由若干预制 立柱节段拼装构成 ; 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中均设置有定位通孔 ; 所述承台的所述连接平面 上固定设置有预应力部件, 所述预应力部件兼做定位件, 贯穿设置在所述定位通孔中。
较佳地, 所述预应力部件为粗螺纹钢筋, 所述粗螺纹钢筋锚固在所述承台的连接平面中。 较佳地, 所述预应力部件为预应力钢绞线, 锚固在所述承台的连接平面中。
较佳地, 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之间通过砂浆或环氧树脂固定连接。
较佳地, 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便利、 准确的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的拼 装定位工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的拼装定位工 艺,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在承台的连接平面中固定设置预应力部件。
步骤二, 将一预制立柱节段吊装在所述连接平面上 ; 其中, 所述预应力部件穿设在 所述预制立柱节段的定位通孔中以实现所述预制立柱节段的定位要求。
步骤三, 重复步骤二, 在所述预制立柱节段上吊装叠加其他预制立柱节段以满足 立柱设计要求 ; 其中, 所述预应力部件穿设在所有的预制立柱节段的定位通孔中。
较佳地, 所述预应力部件为粗螺纹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
较佳地, 步骤三之后, 步骤四, 对所述预应力部件施加预应力。 较佳地, 步骤四之后, 步骤五, 通过砂浆或环氧树脂固定连接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 较佳地, 步骤四之后, 步骤五, 通过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各所述预制立柱节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及其拼装定位工艺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和工艺安 排, 采用预应力部件兼做定位件, 并在各预制立柱节段中预留了定位通孔, 通过定位件与定 位通孔之间的套设配合, 便利地实现了预制立柱节段与承台之间、 预制立柱节段与预制立 柱节段之间的准确定位问题, 为后续的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 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以 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 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拼装式预制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预制桥墩与承台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的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一具体实施例, 包括立柱 1 与承台 2 两大部分, 两者固定连接构成立柱承台结构。
在承台 2 与立柱 1 固定连接的一面上, 形成有连接平面 21。优选地, 连接平面 21 低于承台 2 的上平面。
当然, 在其他实施例中, 连接平面 21 也可以与承台 2 的上平面齐平, 或高出。连接平面 21 上固定设置有预应力部件 3。本实施例中, 预应力部件 3 为粗螺纹钢 筋, 锚固在连接平面 21 中, 并朝向背离连接平面 21 的方向竖立。
立柱 1 由若干个预制立柱节段 11、 12、 13 等拼装构成。各预制立柱节段均为钢筋 混凝土构件, 在预制场中根据设计要求事先完成批量预制, 并运送到施工现场。
本发明中, 各预制立柱节段 11、 12、 13 中均设置有定位通孔 15。定位通孔 15 的孔 径略大于预应力部件 3 的直径。
本发明的特殊之处在于, 将预应力部件 3 兼做定位件, 贯穿设置在各个预制立柱 节段 11、 12、 13 的定位通孔 15 中。
本实施例中, 优选地, 承台 2 与预制立柱节段 11 之间, 预制立柱节段 11、 12、 13 之 间, 预留 1 厘米左右的高度, 通过砂浆或环氧树脂等干接缝固定连接。
当然, 上述各部件之间还需要钢筋连接, 这是现有技术共有的, 本文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 利用预制立柱节段上的定位通孔与固定在承台 上、 用作定位件的预应力部件配合, 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为解决的吊装施工中的准确定 位问题, 还具有受力可靠性好、 施工周期短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所述的立柱, 在本技术领域中也称为 “桥墩” 、 “墩身” 等。本发明的立柱 承台结构, 可应用于桥梁、 高架道路等工程项目中。
实施例 2 :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 所不同之处在于, 预应力部件 3 为预应 力钢绞线, 锚固在承台 2 的连接平面 21 中。
另外, 本实施例中, 承台 2 与预制立柱节段 11 之间, 预制立柱节段 11、 12、 13 之间, 通过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
实施例 3 :
本发明的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的拼装定位工艺, 用于在上述预制拼装立柱承台 结构的安装过程中, 实现预制立柱节段与承台之间、 预制立柱节段相互之间的准确定位, 包 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参照图 3 所示, 在承台 2 的连接平面 21 中固定设置预应力部件 3。
在不同实施例中, 预应力部件 3 可以选用粗螺纹钢筋, 或预应力钢绞线。本发明的 特殊之处在于, 预应力部件 3 还兼做定位部件。
步骤二, 将一预制立柱节段 11 吊装在连接平面 21 上。
其中, 在吊装施工过程中, 必须确保预应力部件 3 穿设在预制立柱节段 11 的定位 通孔 15 中, 以准确地实现预制立柱节段 11 与承台 2 之间的定位要求。
步骤三, 上述步骤二, 在预制立柱节段 11 上依次吊装叠加其他预制立柱节段 12、 13, 以满足立柱 1 整体的设计要求。
其中, 在吊装施工过程中, 必须确保预应力部件 3 穿设在所有的预制立柱节段 11、 12、 13 的定位通孔 15 中。
在拼装准确定位之后, 步骤四, 对预应力部件 3 施加预应力, 并达到设计要求。
之后, 还可以通过砂浆或环氧树脂等干接缝方式, 固定连接预制立柱节段 11 与承 台 2、 及各预制立柱节段 11、 12、 13。
在其他实施中, 也可以通过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各预制立柱节段。本发明的预制拼装立柱承台结构的拼装定位工艺, 利用预制立柱节段上的定位通 孔与固定在承台上、 用作定位件的预应力部件配合, 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为解决的吊装 施工中的准确定位问题, 还具有受力可靠性好、 施工周期短等有益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 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 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 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 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 技术方案, 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