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桩接桩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桩接桩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2624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2624ACN102352624A21申请号201110290625222申请日20110926E02D5/5220060171申请人浙江中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1510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盛莫路42号72发明人邱风雷张日红王树峰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代理人李迎春54发明名称预制桩接桩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桩接桩结构,它包括套接在两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的内箍1、套接并紧固在内箍1外围的外箍2,内箍1为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弧形部件拼接成一个圈构成,内箍。
2、1的内圈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凸起环4,每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设置有与径向凸起环4匹配的凹槽5。该预制桩接桩结构使预制桩之间接桩牢固、接桩部分达到受力要求。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52631A1/1页21一种预制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接在两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的内箍1、套接并紧固在内箍1外围的外箍2,内箍1为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弧形部件拼接成一个圈构成,内箍1的内圈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凸起环4,每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设置有与径向凸起环4匹配的凹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接桩结构,其。
3、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并紧固是指内箍1的外壁与外箍2的内壁为相互匹配的圆锥台面,且圆锥台面上设置有能将内箍1和外箍2卡紧的锯齿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箍1为由两个半圆拼接成一个圈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箍1的内圈上设置有两个径向凸起环4,所述每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径向凸起环4匹配的凹槽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凸起环4的截面形状为矩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桩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位于预制桩的端板6与桩身7的接触部位。权利要求书CN102352624ACN102。
4、352631A1/2页3预制桩接桩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预制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桩接桩结构。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预制桩在基桩施工中的接桩主要是焊接结构,焊接结构由于是现场施工,不能满足端板端面需清理、拼接处坡口槽电焊需三层对称进行、焊缝需饱满、施焊完成的桩接头需自然冷却后才能连续沉桩等规定,从而导致焊接质量不能保证,预制桩接桩不牢固,造成预制桩连接处成为基桩的最薄弱环节。0003所以,现有技术也有极少数采用机械齿合的结构来完成预制桩的接桩,该种接桩结构采用每个上节管桩带连接销与下节管桩的压力弹簧带连接槽壳连接的方式,通过每个连接销与压力弹簧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连接。但是,该种。
5、接桩结构由于是每个连接销分别相互作用,很难保证每个连接销受力都是相同,所以预制桩连接后,在受力过程中不能保证接桩部分达到受力要求。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预制桩之间接桩牢固、接桩部分达到受力要求的预制桩接桩结构。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桩接桩结构,包括套接在两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的内箍、套接并紧固在内箍外围的外箍,内箍为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弧形部件拼接成一个圈构成,内箍的内圈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凸起环,每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设置有与径向凸起环匹配的凹槽。0006该预制桩接桩结构进行连接两个预制桩的具体操作过程为00071先用定位器将外箍固定。
6、在已施工的预制桩外围,并预留出内箍放置位置;00082在已施工的预制桩端板部位放置预制桩定位工具;00093将另外一根预制桩通过定位工具与已施工的预制桩对准放置;00104将内箍套接在两个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00115内箍放好后将外箍推至内箍外围,并用千斤顶将外箍推到预定位置。0012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以上结构桩接的两个预制桩之间连接牢固,且接桩部分受力均匀,测试表明各项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剪切强度都达到施工标准,可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预制桩连接,如PHC桩、PHDC桩、PHRC桩、SP钢管及STC桩,链接方便,适用性强。0013所述套接并紧固是指。
7、内箍的外壁与外箍的内壁为相互匹配的圆锥台面,且圆锥台面上设置有能将内箍和外箍卡紧的锯齿。这样的结构使内箍和外箍紧固性良好。0014所述内箍为由两个半圆拼接成一个圈构成。由两个半圆构成内箍既可以实现将内箍套在两个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又可以防止由于弧形部件过多而导致的受力不均匀。0015所述内箍的内圈上设置有两个径向凸起环,所述每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说明书CN102352624ACN102352631A2/2页4围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径向凸起环匹配的凹槽。所述径向凸起环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凹槽位于预制桩上端板与桩身的接触部位。这样的结构可以使两个预制桩之间连接更为牢固。附图说明0016附图所。
8、示的是本发明预制桩接桩结构的截面示意图。0017其中1、内箍;2、外箍;3、锯齿;4、径向凸起环;5、凹槽;6、端板;7、桩身。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0019如附图所述,本发明预制桩接桩结构包括套接在两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的内箍1、套接并紧固在内箍1外围的外箍2。内箍1为由两个半圆拼接成一个圈构成,内箍1的内圈上设置有两个径向凸起环4,每个需桩接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设置一个有与径向凸起环4匹配的凹槽5。内箍1的外壁与外箍2的内壁为相互匹配的圆锥台面,且圆锥台面上设置有能将内箍1和外箍2卡紧的锯齿3。内箍1的圆锥台面上锯齿3的齿尖方向为偏向于圆锥台面的较大直径侧。内箍1的内圈上设置有两个径向凸起环4,两个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径向凸起环4匹配的凹槽5。径向凸起环4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凹槽5位于预制桩上端板6与桩身7的接触部位。0020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和进一步解释,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352624ACN102352631A1/1页5说明书附图CN1023526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