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板连接结构及其专用连接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饰面板连接结构及其专用连接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4376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4376ACN101994376A21申请号200910305516622申请日20090812E04F13/07620060171申请人李增清地址310030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钱江湾花园28幢603室72发明人李增清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代理人林君勇54发明名称饰面板连接结构及其专用连接件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饰面板连接结构及其专用连接件,建筑装饰材料的技术领域。它包括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所述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相邻的侧边形成有与第一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一开槽,所述。
2、第二饰面板与第一饰面板相邻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二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内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L形凸体,所述L形凸体由垂直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向的竖凸和形成在竖凸端部且平行于第二开槽长度方向的横凸构成,所述第一开槽内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L形槽,所述L形槽由宽度允许L形凸体进入的竖槽和与L形凸体的横凸相配的横槽构成。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CN101994381A1/1页21一种饰面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与第二。
3、饰面板相邻的侧边形成有与第一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二饰面板与第一饰面板相邻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二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内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L形凸体,所述L形凸体由垂直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向的竖凸和形成在竖凸端部且平行于第二开槽长度方向的横凸构成,所述第一开槽内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L形槽,所述L形槽由宽度允许L形凸体进入的竖槽和与L形凸体的横凸相配的横槽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面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凸体的拐角处呈弧形过渡,L形槽的拐角采用与L形凸体的拐角相应的弧形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或。
4、2所述的饰面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饰面板的侧边与第二饰面板的侧边相互凸凹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饰面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饰面板的侧边形成有V形凹槽,所述第二饰面板的侧边形成有与V形凹槽相配的V形凸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饰面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饰面板的侧边表面及第二饰面板的侧边表面均涂有弹性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饰面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开槽及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开槽之间粘结固定或螺钉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饰面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相邻的侧边形成有两道与第一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二。
5、饰面板与第一饰面板相邻的一侧形成有两道与第二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二开槽,所述两道第二开槽内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两道第一开槽内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饰面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道第一开槽之间形成有第一隔体,所述第一隔体的外缘比第一饰面板侧边的上缘和下缘向内凹,当两道第一开槽内分别固定第一连接件时,两个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隔体外缘之间形成为容置密封条的第一密封凹槽;所述两道第二开槽之间形成有第二隔体,所述第二隔体的外缘比第二饰面板侧边的上缘和下缘向内凹,当两道第二开槽内分别固定第二连接件时,两个第二连接件与第二隔体外缘之间形成为容置密封条的第二密封凹槽;所述第一密。
6、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内分别设有密封条。9一种饰面板专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L形凸体,所述L形凸体由垂直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向的竖凸和形成在竖凸端部且平行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向的横凸构成,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L形槽,所述L形槽由宽度允许L形凸体进入的竖槽和与L形凸体的横凸相配的横槽构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饰面板专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凸体的拐角处呈弧形过渡,L形槽的拐角采用与L形凸体的拐角相应的弧形过渡。权利要求书CN101994376ACN101994381A1/4页3饰面板连接结构及其专用连接件技术领域0001。
7、本发明涉及一种饰面板连接结构及其专用连接件,建筑装饰材料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一种用于连接并锁紧建筑板的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800140938,建筑板包括顶侧和底侧,特别是芯部由木材制成、并且在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具有槽的地板,建筑板还包括用于锁紧目的的插件,插件可以插入侧边之一的槽,板是通过彼此相向的、基本水平的移动连接,插件设置有指向顶侧或底侧的至少一个弹性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体的插件与建筑板侧边的槽卡配,建筑板侧边的槽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同时,槽的高度也较高,故要求建筑板本身的厚度较大,且槽的加工难度较大,极易造成建筑板的报废。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槽的。
8、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同时,槽的高度也较高,故要求建筑板本身的厚度较大,且槽的加工难度较大,极易造成建筑板的报废问题,提供了一种容易加工,对饰面板本身的厚度要求较小,不会造成饰面板报废的饰面板连接结构及其专用连接件。000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所述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相邻的侧边形成有与第一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二饰面板与第一饰面板相邻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二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内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L形凸体,所述L形凸体由垂直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向的竖凸和形成在竖凸端部且平行于第二开槽长度。
9、方向的横凸构成,所述第一开槽内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L形槽,所述L形槽由宽度允许L形凸体进入的竖槽和与L形凸体的横凸相配的横槽构成。其中,本发明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饰面板及第二连接件与第二饰面板之间为分体固定连接,及第一饰面板的第一开槽及第二饰面板的第二开槽与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分次加工,而由于实现第一饰面板与第一饰面板之间乃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故在第一饰面板的侧边及第二饰面板的侧边所加工的第一开槽及第二开槽只需能容置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即可,第一开槽及第二开槽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和加工难度较低,不会造成第一饰面板及第二饰面板的报废,同时,。
10、对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的厚度要求较低,可有效控制饰面板的制造成本。装配时,将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饰面板的第一开槽内,将第二连接件固定在第二饰面板的第二开槽内,而后将第二连接件的L形凸体插入到第一连接件的L形槽的竖槽内,然后将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沿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使L形凸体的横凸配合到L形槽的横槽内,即实现了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的固定连接,操作简单,连接可靠。0005作为优选,所述L形凸体的拐角处呈弧形过渡,L形槽的拐角采用与L形凸体的拐角相应的弧形过渡。其中,L形凸体的拐角和L形槽的拐角采用弧形过渡,可使L形凸体与说明书CN101994376ACN10199。
11、4381A2/4页4L形槽装配时的操作较为顺畅,易于装配。其中,L形凸体和L形槽的拐角也可以采用斜面过渡。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饰面板的侧边与第二饰面板的侧边相互凸凹配合。其中,第一饰面板的侧边与第二饰面板的侧边采用凸凹配合,可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基础上,一方面起到了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之间的防尘防水密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起到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竖直方向的受力支撑,防止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的结合处翘起,保持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使用过程中的平整度。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饰面板的侧边形成有V形凹槽,所述第二饰面板的侧边形成有与V形凹槽相配的V形凸条。其中,第一饰面板的侧边。
12、和第二饰面板的侧边采用V形凹槽和V形凸条配合,可增大第一饰面板侧边与第二饰面板侧边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强第一饰面板侧边与第二饰面板侧边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进一步保证了饰面板使用过程中受力时的平整度。其中,第一饰面板侧边与第二饰面板侧边之间的凸凹配合还可以采用弧形凸凹结构配合。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饰面板的侧边表面及第二饰面板的侧边表面均涂有弹性涂层。其中,在第一饰面板的侧边与第二饰面板的侧边上分别涂弹性涂层可提高第一饰面板侧边与第二饰面板侧边接触的紧密性,提高了防尘防水的密封效果。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开槽及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开槽之间粘结固定或螺钉固定,或木销固定。其中,第一连。
13、接件与第一开槽及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开槽之间还可以采用粘结与螺钉结合固定的方式固定,或采用粘结与木销结合固定的方式固定。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相邻的侧边形成有两道与第一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二饰面板与第一饰面板相邻的一侧形成有两道与第二饰面板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二开槽,所述两道第二开槽内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两道第一开槽内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件。其中,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之间采用两个第一连接件与两个第二连接件连接固定,可提高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0011作为优选,所述两道第一开槽之间形成有第一隔体,所述第一隔体的外缘比第一饰面板侧边的上缘和。
14、下缘向内凹,当两道第一开槽内分别固定第一连接件时,两个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隔体外缘之间形成为容置密封条的第一密封凹槽;所述两道第二开槽之间形成有第二隔体,所述第二隔体的外缘比第二饰面板侧边的上缘和下缘向内凹,当两道第二开槽内分别固定第二连接件时,两个第二连接件与第二隔体外缘之间形成为容置密封条的第二密封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内分别设有密封条。其中,在两个第一连接件与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分别设置密封条则可保证第一饰面板侧边与第二饰面板侧边之间的防水防尘密封作用。0012饰面板专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L形凸体,所述L形凸体由垂直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
15、向的竖凸和形成在竖凸端部且平行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向的横凸构成,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L形槽,所述L形槽由宽度允许L形凸体进入的竖槽和与L形凸体的横凸相配的横槽构成。0013作为优选,所述L形凸体的拐角处呈弧形过渡,L形槽的拐角采用与L形凸体的拐角相应的弧形过渡。0014因此,本发明具有容易加工,对饰面板本身的厚度要求较小,不会造成饰面板报说明书CN101994376ACN101994381A3/4页5废,装配方便,制造成本较低等特点。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发明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0017图。
16、3是本发明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的另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0018图4是本发明第一饰面板及第二饰面板与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截面示意图;0019图5是本发明第一饰面板及第二饰面板与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透视图;0020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0022实施例1如图2所示,第一饰面板9与第二饰面板10相邻的侧边形成有与第一饰面板9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一开槽11,第二饰面板10与第一饰面板9相邻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二饰面板10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二开槽12,第二开槽12内通过螺钉13。
17、固定有第二连接件2,第一开槽11内通过螺钉13固定有第一连接件1。第一饰面板9的侧边形成有V形凹槽14,第二饰面板10的侧边形成有与V形凹槽14相配的V形凸条15,第一饰面板的侧边与第二饰面板的侧边通过V形凹槽14和V形凸条15相互凸凹配合。0023如图1所示,饰面板专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2上形成有多个L形凸体3,L形凸体3由垂直于第二连接件2长度方向的竖凸4和形成在竖凸4端部且平行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向的横凸5构成,L形凸体的拐角处呈弧形过渡;第一连接件1上形成有个数与L形凸体的个数对应的多个等间距分布的L形槽6,L形槽6由宽度允许L形凸体3进入的竖槽7和与L形凸。
18、体3的横凸5相配的横槽8构成,L形槽6的拐角采用与L形凸体3的拐角相应的弧形过渡。0024装配时,如图4和图5所示,将第一连接件1固定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左侧的第一开槽内,将第二连接件2固定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右侧的第二开槽内,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两个端部的一端开槽内固定定位键16,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两个端部的另一端开槽17与定位键配合,而后将第二连接件的L形凸体插入到第一连接件的L形槽的竖槽内,然后将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沿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使L形凸体的横凸配合到L形槽的横槽内,即实现了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的固定连接,第一饰面板及第二饰面板的端。
19、部与相邻饰面板之间则通过定位键与开槽配合连接。0025实施例2如图3所示,第一饰面板9与第二饰面板10相邻的侧边形成有与第一饰面板9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一开槽11,第二饰面板10与第一饰面板9相邻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二饰面板10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二开槽12,第二开槽12内粘结方式固定有第二连接件2,第一开槽11内通过粘结方式固定有第一连接件1,第一饰面板9的侧边表面及第二饰面板10的侧边表面均涂有弹性涂层18。0026如图1所示,饰面板专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2说明书CN101994376ACN101994381A4/4页6上形成有多个L形凸体3,L形凸体3由垂直于第二连接件。
20、2长度方向的竖凸4和形成在竖凸4端部且平行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向的横凸5构成,L形凸体的拐角处呈弧形过渡;第一连接件1上形成有个数与L形凸体的个数对应的多个等间距分布的L形槽6,L形槽6由宽度允许L形凸体3进入的竖槽7和与L形凸体3的横凸5相配的横槽8构成,L形槽6的拐角采用与L形凸体3的拐角相应的弧形过渡。0027装配时,如图4和图5所示,将第一连接件1固定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左侧的第一开槽内,将第二连接件2固定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右侧的第二开槽内,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两个端部的一端开槽内固定定位键16,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两个端部的另一端开槽17与定位键配合,而后将第二连接件。
21、的L形凸体插入到第一连接件的L形槽的竖槽内,然后将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沿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使L形凸体的横凸配合到L形槽的横槽内,即实现了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的固定连接,第一饰面板及第二饰面板的端部与相邻饰面板之间则通过定位键与开槽配合连接。0028实施例3如图6所示,第一饰面板9与第二饰面板10相邻的侧边形成有两道与第一饰面板9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一开槽11,第二饰面板10与第一饰面板9相邻的一侧形成有两道与第二饰面板10的该侧边等长的第二开槽12,两道第二开槽12内分别通过粘结方式固定有一个第二连接件2,两道第一开槽11内分别通过粘结方式固定有第一连接件1。两道第。
22、一开槽11之间形成有第一隔体19,第一隔体19的外缘比第一饰面板侧边的上缘和下缘向内凹,当两道第一开槽11内分别固定第一连接件1时,两个第一连接件1与第一隔体19外缘之间形成为容置密封条的第一密封凹槽20;两道第二开槽12之间形成有第二隔体21,第二隔体21的外缘比第二饰面板侧边的上缘和下缘向内凹,当两道第二开槽12内分别固定第二连接件2时,两个第二连接件与第二隔体外缘之间形成为容置密封条的第二密封凹槽22,第一密封凹槽20和第二密封凹槽22内分别设有密封条23。0029如图1所示,饰面板专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2上形成有多个L形凸体3,L形凸体3由垂直于第二连接件。
23、2长度方向的竖凸4和形成在竖凸4端部且平行于第二连接件长度方向的横凸5构成,L形凸体的拐角处呈弧形过渡;第一连接件1上形成有个数与L形凸体的个数对应的多个等间距分布的L形槽6,L形槽6由宽度允许L形凸体3进入的竖槽7和与L形凸体3的横凸5相配的横槽8构成,L形槽6的拐角采用与L形凸体3的拐角相应的弧形过渡。0030装配时,如图4和图5所示,将第一连接件1固定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左侧的第一开槽内,将第二连接件2固定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右侧的第二开槽内,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两个端部的一端开槽内固定定位键16,在第一饰面板和第二饰面板两个端部的另一端开槽17与定位键配合,而后将第二连接件。
24、的L形凸体插入到第一连接件的L形槽的竖槽内,然后将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沿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使L形凸体的横凸配合到L形槽的横槽内,即实现了第一饰面板与第二饰面板的固定连接,第一饰面板及第二饰面板的端部与相邻饰面板之间则通过定位键与开槽配合连接。说明书CN101994376ACN101994381A1/4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94376ACN101994381A2/4页8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94376ACN101994381A3/4页9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94376ACN101994381A4/4页10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9437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