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容器的包装瓶.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269415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37444.X

申请日:

2007.07.11

公开号:

CN101342965A

公开日:

2009.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D 51/28公开日:200901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51/28申请日:20070711|||公开

IPC分类号:

B65D51/28; B65D81/32

主分类号:

B65D51/28

申请人:

苏少宁

发明人:

邓 梁

地址: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10号之一(A1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容器的包装瓶,由外盖、内盖、瓶组成,固体物料盛放在内盖中的内置容器中采用铝塑复合材料密封,在储运过程保持密封干燥状态,使用的时候旋转外盖即可顶破内置容器的密封铝膜和内置容器的底,使瓶内的溶液与内置容器内的固体物料混合,达到即用即溶的目的,通过固液分隔密封包装方式达到改善天然产物提取物制备饮料的稳定性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置容器的包装瓶,由外盖5、内盖4、瓶3组成,其特征是:内 盖4外是外盖5,内是螺纹4-2与瓶3螺纹3-3锁锁住。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外盖5内中央区有 有凸环5-2。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有内置容器 4-7。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的内置容器 4-7的底4-5外沿有预制切缝4-4。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外有外螺纹 4-3内有内螺纹4-2。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口沿有铝膜 4-6密封。
4: 瓶3组成,其特征是:内 盖4外是外盖5,内是螺纹4-2与瓶3螺纹3-3锁锁住。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外盖5内中央区有 有凸环5-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有内置容器 4-7。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的内置容器 4-7的底4-5外沿有预制切缝4-4。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外有外螺纹 4-3内有内螺纹4-2。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口沿有铝膜 4-6密封。
5: 内盖4、瓶3组成,其特征是:内 盖4外是外盖5,内是螺纹4-2与瓶3螺纹3-3锁锁住。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外盖5内中央区有 有凸环5-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有内置容器 4-7。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的内置容器 4-7的底4-5外沿有预制切缝4-4。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外有外螺纹 4-3内有内螺纹4-2。
6: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其特征是:内盖4口沿有铝膜 4-6密封。

说明书


内置容器的包装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器材,特别是内置容器的包装瓶。

    技术背景

    2000年是我国液态茶饮料发展最快的一年,总产量达185万吨,一举超过果汁和果味软饮料名列各类软饮料的第三位,台湾地区1995年茶饮料市场占有率为21%,销售额为138亿新台币。美国即饮冰茶(RTD)的产量也达200多万吨,销售额为20亿美元。欧洲冰茶的销量也达150万吨,并预测到2000年消费量将达250万吨[熊兴平,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江苏农业科学,2004,4,][罗龙新,国内外饮料茶生产技术现状,饮料工业1998,1(2)]但是茶饮料质量的稳定性一直困挠茶饮料产业的发展,突出的问题是存在沉淀变色等不稳定问题,茶饮料的沉淀变色是由于饮料中形成了茶乳酪,茶乳酪的主要有咖啡因、茶红素(TR)和茶黄素(TF)组成,还有少量的类黄酮,含氮化合物、叶绿素及无机物,少量蛋白质、茶多酚等,茶乳酪不仅是感官上的质量问题,沉淀变色的茶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茶汤沉淀变色是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和水中(与水中的溶解氧接触)极易氧化,生成棕色物质,被氧化的茶多酚、金属离子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及维生素结合形成沉淀,阻碍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可造成对肾脏、肝脏、肺组织的损害[中国科协信息中心,茶的妙用,中国公众科技网,2004,7,28],如何实现即溶即饮,是有效解决茶饮料沉淀变色的途径。

    许多企业的产品为了克服茶饮料沉淀变色问题采取纯化茶叶中的成分,使其所含的成分尽可能只含茶多酚而少含其它成分,通过剔除其它成分如茶多糖茶氨酸等物质以达到不易沉淀的目的,这样做的缺陷是使茶叶的功效成分没有被充分利用,有的采取添加一些果胶成分克服一些沉淀现象,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成本增加。

    我国天然产物非常丰富,采用天然产物通过提取调制各种软饮料可以促进我国的生物资源利用,发展农林经济,改善农业经济产业结构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关键是需要克服象茶饮料这样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沉淀褐变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物料与溶液分隔式封装包装技术,使固体物料保持密封在干燥的容器内,溶液封装在隔离容器中,固体物料与水溶液使用同一只容器,又可将固体、液体分隔封装,固体物料在使用前无溶媒混合且保持干燥状态,从而提高稳定性,使用的时候可以象传统茶饮料便利,达到消费者乐意接受的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容器的瓶盖中内置容器,将固体物料封装在该容器中与瓶内溶液隔离,该瓶盖由外盖、内盖、密封膜组成,外盖内置一个管状环型开启功能的凸环,内盖中有一个内置容器,固体物料盛放在内置容器中,盖内置容器采用铝塑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密封,在储运过程保持密封干燥状态,使用的时候旋转外盖,外盖内置的管状环型的凸环,即可穿破内置容器的密封铝膜和内置容器的底,使瓶内的溶液与内置容器内固体物料混合,达到即用即溶的目的。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固体物料在干燥状态可以提高稳定性,无论是天然产物或是茶提取物,无须添加防腐剂也可以延长保质期,使用的时候,只要旋转外盖即可混合固体物料与溶媒,实现即用即溶,使用便利,本技术的推广有利我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置容器的包装瓶;

    图2是内置容器的包装瓶内容器被打开示意图;

    图3是内置容器的包装瓶瓶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置容器的包装瓶的内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内置容器的包装瓶的外盖结构示意图;

    挡环3-1、限位环凸沿3-2、管口外螺纹3-1

    水密封环4-1、内螺纹4-2、外螺纹4-3、预制切口4-4、内容器底4-5、密封铝膜4-6、内置容器4-7

    外盖内螺纹5-1、凸环5-2、预制环行切口5-3、保险圈5-4

    具体实施方案

    参照附图1,固体物料盛放在内盖4的内置容器4-7上,由密封铝膜4-6密封,内盖4的内螺纹4-2旋入瓶3的瓶口外螺纹3-3上,外盖5的内螺纹5-1旋入内盖4的外螺纹4-3上,内盖4设有与瓶3口沿水密封的水密环4-1,外盖5的底边是保险圈5-4,保险圈5-4与外盖5的螺纹段5-1之间预制有切缝5-3,外盖5的顶部中央区设有凸环5-2,当需要将内置容器4-7内所盛的固体物料与瓶3内所盛的水或其它溶媒混合时,旋转外盖5,外盖下沿的保险圈5-4受力,当其在受力作用下由于其与外盖5的螺纹段5-1之间有预制切缝5-3,即发生断裂,保险圈5-4断裂之后,外盖5即可以继续下旋,外盖5继续下旋,外盖5内的凸环5-2即随外盖5下旋首先顶破内置容器4-7口沿的密封铝膜4-6,再继续下旋凸环5-2即顶破内盖4的内置容器4-7的底4-5,由于内置容器4-7的底4-5的外沿有预制切缝4-4,内置容器4-7的底4-5很容易被顶破,内置容器4-7的底4-5被顶破之后,内置容器4-7所盛的固体物料即与瓶3内的水溶液混合。为了使外盖5的安装更好定位,在瓶3的瓶口螺纹段3-3的下沿设有保险圈5-4限位环凸沿3-2和挡环3-1将外盖5的保险圈5-4限制位置固定。

内置容器的包装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置容器的包装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置容器的包装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置容器的包装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置容器的包装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容器的包装瓶,由外盖、内盖、瓶组成,固体物料盛放在内盖中的内置容器中采用铝塑复合材料密封,在储运过程保持密封干燥状态,使用的时候旋转外盖即可顶破内置容器的密封铝膜和内置容器的底,使瓶内的溶液与内置容器内的固体物料混合,达到即用即溶的目的,通过固液分隔密封包装方式达到改善天然产物提取物制备饮料的稳定性的目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