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26914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27548.X

申请日:

2008.04.15

公开号:

CN101560770A

公开日:

2009.10.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17/04申请日:20080415授权公告日:20110525终止日期:201604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7/04

主分类号:

E02D17/04

申请人:

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奇逊

地址: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亲仁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前排桩、止水帷幕、冠梁、后排桩、锚索、砂浆,前排桩位于建筑基坑侧,止水帷幕紧靠前排桩的内侧,后排桩位于止水帷幕内侧的土体中,在前排桩、后排桩顶部设置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一体的冠梁,其中:所述冠梁在后排桩顶部向内侧设有突伸部,在后排桩内侧的土体中设有竖向的锚索,该锚索下端竖直伸入岩体内并灌注砂浆固结,上端与冠梁突伸部张紧并固结在一起。由于本发明设置竖向的锚索在后排桩内侧的土体中,在土体中钻孔又快又好,大大提高了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时间、减少了钻头的损耗,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很好的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前排桩、止水帷幕、冠梁、后排桩、锚索、砂浆,前排桩位于建筑基坑侧,止水帷幕紧靠前排桩的内侧,后排桩位于止水帷幕内侧的土体中,在前排桩、后排桩顶部设置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一体的冠梁,其特征是:所述冠梁在后排桩顶部向内侧设有突伸部,在后排桩内侧的土体中设有竖向的锚索,该锚索下端竖直伸入岩体内并灌注砂浆固结,上端与冠梁突伸部张紧并固结在一起。

说明书

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技术领域,特别是采用双排桩竖式锚索的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城区建筑物日益密集。由于使用功能和开发地下空间的要求,高层建筑一般都设计有较大平面尺寸和深度的地下室。地下空间的开发涉及到深建筑基坑的安全,这对座落于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密集地区尤为重要。
在软土层厚、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基坑周边建筑密集、邻近城市道路、车流、人流量大,且市政管网复杂的条件下,如何保证基坑开挖时边坡稳定、周边环境安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不受影响,是工程施工首当其冲的重大技术难题。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优选基坑支护方案直接涉及到保护周边环境和开挖安全,是工程施工的头等大事。
基坑有多种支护体系,确定的原则是在保证基坑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从工期、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优选。
软土高水位地区的深建筑基坑通常采用的支护体系有:桩锚体系、排桩内支撑体系及地下连续墙体系,并根据地下水情况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等措施。桩锚体系受到建筑红线以及邻近建筑地下结构的限制。对于开挖平面大的深建筑基坑,排桩内支撑体系需要设置结构复杂的内支撑体系,因内支撑必须与开挖交叉进行,不仅工期长、费用高,而且对土方工作面也有一定影响;地下连续墙也存在需要设置内支撑、工期长、费用高、影响开挖工作面的问题。
过去曾有少数工程采用过双排灌注桩加止水帷幕的支护体系,双排钻孔灌注桩是按2.0m或更大一些的排距设计,桩顶设置冠梁(冠梁沿纵向和两排桩之间设置),按门式刚架考虑,另设水泥土桩(深层搅拌桩或旋喷、摆喷桩)做止水帷幕。因支护挡土高度一般在6.5m左右,计算模式与实际的设置状况有差异,所以采用此支护体系的工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失误,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这种支护体系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2003年3月出版的《建筑技术开发》第30卷第3期曾刊登本公司李奇逊等的论文《密集建筑区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披露了“悬臂式双排桩-预应力竖向锚索支护”技术,其所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桩,在后排桩加预应力竖向锚索。其在后排桩上,必须先钻通孔让锚索在此通过,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灌注砂浆。由于后排桩为混凝土灌注桩,在其上钻孔费时费力,工具损耗特别大,给施工带来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在混凝土灌注后排桩上钻孔,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时间、减小钻头的损耗,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前排桩、止水帷幕、冠梁、后排桩、锚索、砂浆,前排桩位于建筑基坑侧,止水帷幕紧靠前排桩的内侧,后排桩位于止水帷幕内侧的土体中,在前排桩、后排桩顶部设置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一体的冠梁,其中:所述冠梁在后排桩顶部向内侧设有突伸部,在后排桩内侧的土体中设有竖向的锚索,该锚索下端竖直伸入岩体内并灌注砂浆固结,上端与冠梁突伸部张紧并固结在一起。
由于本发明设置竖向的锚索在后排桩内侧的土体中,在土体中钻孔又快又好,大大提高了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时间、减少了钻头的损耗,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很好的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成的水平布局示意图;
图2是图1上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前排桩4、止水帷幕5、冠梁6、后排桩7、锚索8、砂浆9,前排桩4位于建筑基坑3侧,止水帷幕5紧靠前排桩4的内侧,后排桩7位于止水帷幕5内侧的土体2中,在前排桩4、后排桩7顶部设置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一体的冠梁6,其中:所述冠梁6在后排桩7顶部向内侧设有突伸部61,在后排桩7内侧的土体2中设有竖向的锚索8,该锚索8下端竖直伸入岩体1内并灌注砂浆9固结,上端与冠梁6突伸部61张紧并固结在一起。
这样,施工时,先在冠梁6的突伸部61处做出预留孔62,对着该预留孔62在土体2中竖直钻孔至岩体1内,然后将锚索8下端透过冠梁6的突伸部61处预留孔62,竖直伸入所钻孔内,灌注砂浆9,待砂浆9将锚索8与岩体1固结之后,将锚索8上端与冠梁6的突伸部61张紧并固结。

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前排桩、止水帷幕、冠梁、后排桩、锚索、砂浆,前排桩位于建筑基坑侧,止水帷幕紧靠前排桩的内侧,后排桩位于止水帷幕内侧的土体中,在前排桩、后排桩顶部设置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一体的冠梁,其中:所述冠梁在后排桩顶部向内侧设有突伸部,在后排桩内侧的土体中设有竖向的锚索,该锚索下端竖直伸入岩体内并灌注砂浆固结,上端与冠梁突伸部张紧并固结在一起。由于本发明设置竖向的锚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