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型连铸系统.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268676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19151.1

申请日:

2007.11.06

公开号:

CN101428337A

公开日:

2009.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2D 11/14公开日:2009051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2D11/14

主分类号:

B22D11/14

申请人:

兰州理工大学

发明人:

丁雨田; 陈卫华; 胡 勇; 许广济; 寇生中

地址:

730050甘肃省兰州市兰工坪28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董 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热型连铸系统,石墨坩埚5安装在炉体3内,压棒6的上端安装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驱动压棒6升降的压棒驱动电机8的螺旋升降机构上,压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埚5中,石墨坩埚5的侧壁上安装一横引管19,石墨坩埚5的炉腔与横引管19相通,在横引管19的端部安装一铸型10,铸型加热炉9横跨在横引管19及铸型10的型口上,在牵引机构14′对称于铸型加热炉9轴心线OO′安装若干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引锭棒16安装在相对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之间,在开始拉拔前引锭棒16的左端安装在铸型10的出口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热型连铸系统,炉体(3)由炉壳(3′)、炉盖(2-3)组成,安装在炉体底座(1)上,安装在炉体底座(1)上的炉盖开合电机(2)驱动立柱(2-1)旋转,通过旋臂(2-2)带动炉盖(2-3)开合,其特征在于石墨坩埚(5)安装在炉体(3)内,压棒(6)的上端安装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驱动压棒(6)升降的压棒驱动电机(8)的螺旋升降机构上,压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埚(5)中,石墨坩埚(5)的侧壁上安装一横引管(19),石墨坩埚(5)的炉腔与横引管(19)相通,在横引管(19)的端部安装一铸型(10),铸型加热炉(9)横跨在横引管(19)及铸型(10)的型口上,在牵引机构(14′)对称于铸型加热炉(9)轴心线(OO′)安装若干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引锭棒(16)安装在相对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之间,在开始拉拔前引锭棒(16)的左端安装在铸型(10)的出口处。

2、
  根据权利求1所述的热型连铸系统,其特征在于炉壳(3′)用气密性焊缝焊成双层结构,夹层内通冷却水。

3、
  根据权利求1所述的热型连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石墨坩埚(5)中由石墨内筒及石墨毡组成隔热屏,加热元件为一圆形石墨体,采用三角形接法,沿热区周围均匀分布,加热元件通过三个第一水冷电极(21)与外部接线连接。

4、
  根据权利求1所述的热型连铸系统,其特征在于铸型加热炉(9)通过两个第二水冷电极(21′)与外部接线连接。

说明书

一种热型连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型连铸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型连铸设备主要在大气或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熔炼、保温和拉铸,并且其开关炉盖、加料、压棒的动作以及炉门的开关大部分采用的还是手动操作。这样一方面对熔化的金属或合金材料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操作时人为因素干扰较大,所以使得热型连铸获得的产品纯度不高,导致深加工质量的下降,同时由于设备的控制精度不高,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型连铸系统。
本发明是一种热型连铸系统,炉体3由炉壳3′、炉盖2-3组成,安装在炉体底座1上,安装在炉体底座1上的炉盖开合电机2驱动立柱2-1旋转,通过旋臂2-2带动炉盖2-3开合,石墨坩埚5安装在炉体3内,压棒6的上端安装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驱动压棒6升降的压棒驱动电机8的螺旋升降机构上,压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埚5中,石墨坩埚5的侧壁上安装一横引管19,石墨坩埚5的炉腔与横引管19相通,在横引管19的端部安装一铸型10,铸型加热炉9横跨在横引管19及铸型10的型口上,在牵引机构14′对称于铸型加热炉9轴心线OO′安装若干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引锭棒16安装在相对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之间,在开始拉拔前引锭棒16的左端安装在铸型10的出口处。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开关炉盖、加料、压棒的动作以及炉门的开关可实现了电机自动控制,避免了对熔化的金属或合金材料的二次污染,提高了热型连铸获得的产品的纯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炉体部分的结构图,图3是石墨坩埚、横引管及铸型加热炉的装配简图,图4是牵引机构的结构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炉体底座1,炉盖开合电机2,炉体3,炉壳3′,热电偶4,石墨坩埚5,压棒6,液位检测电极7,压棒驱动电机8,铸型加热炉9,铸型10,热电偶11,炉门12,冷却水套13,导向辊14,拉拔辊15,引锭棒16,水箱17,牵引机构底座18,支座上下调节机构18-1,支座前后调节机构18-2,横引管19,石墨加热电极20,第一水冷电极21,第二水冷电极21′,指示灯22,滚轮支架23,支座24,铸锭夹紧机构25。铸型加热炉9轴心线OO′。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型连铸系统,炉体3由炉壳3′、炉盖2-3组成,安装在炉体底座1上,安装在炉体底座1上的炉盖开合电机2驱动立柱2-1旋转,通过旋臂2-2带动炉盖2-3开合,其特征在于石墨坩埚5安装在炉体3内,压棒6的上端安装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驱动压棒6升降的压棒驱动电机8的螺旋升降机构上,压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埚5中。
如图2、图3所示,石墨坩埚5的侧壁上安装一横引管19,石墨坩埚5的炉腔与横引管19相通,在横引管19的端部安装一铸型10,铸型加热炉9横跨在横引管19及铸型10的型口上。
如图1、图2所示在牵引机构14′对称于铸型加热炉9轴心线OO′安装若干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引锭棒16安装在相对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之间,在开始拉拔前引锭棒16的左端安装在铸型10的出口处。炉壳3′用气密性焊缝焊成双层结构,夹层内通冷却水。
如图1、图2所示在石墨坩埚5中由石墨内筒及石墨毡组成隔热屏,加热元件为一圆形石墨体,采用三角形接法,沿热区周围均匀分布,加热元件通过三个第一水冷电极21与外部接线连接。铸型加热炉9通过两个第二水冷电极21′与外部接线连接。
如图1、图4所示,牵引机构14′主要由伺服电机、编码器、变频器、摆线针轮减速机、拉拔辊、压紧装置、底座、滑轨、水箱及丝杠等部分组成。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如图1所示,开启炉盖2-3,将金属或合金原材料送入石墨坩埚5中,然后关闭炉盖2-3。将炉体抽真空,石墨坩埚5开始加热,横引管19也开始加热,当炉体温度和铸型10的型口温度满足所需工艺要求时,将温控仪表设置成自动保温状态,当保温过程持续40分钟~1小时后,向石墨坩埚5和横引管19注入惰性气体,打开炉门12,并进行引锭棒16的对中调节,同时打开铸锭冷却水开关,设置好牵引速度。由于炉门12开启后,铸型10的型口温度会短暂下降,此时温控仪表会自动发出指令加温,当型口温度重新回到工艺温度时,启动压棒6的控制系统,让压棒6下压。等到金属液充满横引管19时,启动牵引机构14′,进行连铸过程。当压棒6下压到石墨坩埚5的底部时,连铸过程结束,此时关闭炉门12,使炉内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力。

一种热型连铸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热型连铸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热型连铸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热型连铸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热型连铸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热型连铸系统,石墨坩埚5安装在炉体3内,压棒6的上端安装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驱动压棒6升降的压棒驱动电机8的螺旋升降机构上,压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埚5中,石墨坩埚5的侧壁上安装一横引管19,石墨坩埚5的炉腔与横引管19相通,在横引管19的端部安装一铸型10,铸型加热炉9横跨在横引管19及铸型10的型口上,在牵引机构14对称于铸型加热炉9轴心线OO安装若干组导向辊14和拉拔辊15,引锭棒16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