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0880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0880ACN101990880A21申请号201010101951X22申请日20100128A01M1/10200601E03F7/00200601E03F5/0420060171申请人黄竹地址200062上海市梅岭北路1251弄4号201室72发明人黄竹54发明名称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57摘要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包括箅子、箅框、集水槽、下水管、产卵腔室、养虫室、羽化室和设有沉泥槽及排水管的雨水井,所述集水槽设在雨水井里,该集水槽下部设有下水管,该集水槽和下水管由尼龙网或不锈钢网制成,能透光,该下水管从。
2、沉泥槽中央插入水面下,形成对养虫室上方的羽化室的隔离,该下水口为敞开式,下雨时不会产生小杂物堵塞;雌蚊从箅子上的箅栅口经集水槽飞入下水管内的产卵腔室里,于水面产卵育成孑孓,生性活泼的孑孓经下水口游入光照适宜的养虫室,老熟的蚊幼在养虫室周边聚集化蛹,因此不会返游到产卵腔室逃离的,蚊蛹羽化为成蚊被困在羽化室,其繁殖链被切断。该装置可布设在住宅区和旅游区,抑制蚊子孳生,且造价低廉无公害。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1990880A1/1页21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包括箅子4、箅框5、集水槽2、下水管6、雨水井12、沉泥槽9、。
3、产卵腔室11、养虫室8、羽化室13和排水管7,所述雨水井12顶部设有箅框5,下部设有沉泥槽9和排水管7,所述集水槽2为漏斗形,其上端设有向外反曲的槽沿1,其下部设有下水管6;所述箅子4设有箅栅口3,所述箅子4盖在槽沿1上,所述槽沿1压在箅框5的阶面上;所述下水管6的下水口10为敞开式,所述下水口10位于沉泥槽9中央处的水面下;所述下水管6内的空间和水体设为产卵腔室11,所述下水管6以外的沉泥槽9积水设为养虫室8,所述养虫室8上方被集水槽2和下水管6所隔离的空间设为羽化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和下水管6可由尼龙网、不锈钢网等网材制成,能透光,但飞蚊无法穿过。权利要求书CN101990880。
4、A1/2页3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环境防制蚊虫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背景技术0002公知,风景旅游区和生活住宅区的道路雨水井是蚊子的孳生地,蚊子在雨水井的积水里产卵繁殖,羽化出的飞蚊隐藏在花草丛里,跟随叮咬游人,传播多种致命的疾病,成为居家旅游的健康隐患。为了消灭蚊子,现今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公共绿地里的花木喷洒杀虫剂,杀灭隐藏的飞蚊,这不但无法根除蚊虫,且造成杀虫剂的严重污染,产生新的健康隐患。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以专利号ZL2004100180299的在。
5、先发明为基础作进一步改进的。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包括箅子、箅框、集水槽、下水管、雨水井、沉泥槽、产卵腔室、养虫室、羽化室和排水管,所述雨水井顶部设有箅框,下部设有沉泥槽和排水管,所述集水槽为漏斗形,其上端设有向外反曲的槽沿,其下部设有下水管;所述箅子设有箅栅口,所述箅子盖在槽沿上,所述槽沿压在箅框的阶面上;所述下水管的下水口为敞开式,所述下水口位于沉泥槽中央处的水面下;所述下水管内的空间和水体设为产卵腔室,所述下水管以外的沉泥槽积水设为养虫室,所述养虫室上方被集水槽和下水管所隔离的空间设为羽化室。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槽和下水管可由尼龙网、不锈。
6、钢网等网材制成,能透光,但飞蚊无法穿过。0007工作步骤地表雨水经箅栅口、集水槽,下水管流入沉泥槽后,由排水管排出,因下水管的下水口为敞开式,排水畅通,不会产生小杂物堵塞;雌蚊经箅栅口、集水槽飞入产卵腔室内,于水面产卵育成孑孓,因所述集水槽和下水管能透光,养虫室的光照条件适宜孑孓的生活,且因孑孓生性活泼好动,很快就会经下水口游入养虫室的,因习性使然,老熟的蚊幼在养虫室周边聚集化蛹,因此不会返游到产卵腔室逃离的,蚊蛹羽化为成蚊被困在羽化室,其繁殖链被切断。0008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布设在生活住宅区和风景旅游区,既可排水,又能抑制蚊子繁殖,且造价低廉无公害。附图说明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雨。
7、水井光诱灭蚊装置的结构和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0010图1是本发明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1990880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1本发明一种雨水井光诱灭蚊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箅子4、箅框5、集水槽2、下水管6、雨水井12、沉泥槽9、产卵腔室11、养虫室8、羽化室13和排水管7,所述雨水井12顶部设有箅框5,下部设有沉泥槽9和排水管7,所述集水槽2为漏斗形,其上端设有向外反曲的槽沿1,其下部设有下水管6;所述箅子4设有箅栅口3,所述箅子4盖在槽沿1上,所述槽沿1压在箅框5的阶面上;所述下水管6的下水口10为敞开式,所述下水口10位于沉泥槽9中央处的水面下;所述下水管6内的空间和水体设为产卵腔室11,所述下水管6以外的沉泥槽9积水设为养虫室8,所述养虫室8上方被集水槽2和下水管6所隔离的空间设为羽化室13;所述集水槽2和下水管6可由尼龙网、不锈钢网等网材制成,能透光,但飞蚊无法穿过。说明书CN101990880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