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及其用于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机具,特别是一种用于钢管桁架混凝土拱桥吊杆更换的工具吊杆装置及其用于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更换索力转换装置主要为临时吊杆或临时兜吊装置,拱上部分需采取焊接方式固定调平楔形块或抗滑挡块,达到拱上调平便于设置横梁或抗滑的目的;当临时吊杆或临时兜吊装置需转移至下一吊杆更换处时,拱上横梁需大型起吊设备吊装作业,其缺点是:工程作业强度大,现场焊接质量难控制,容易损伤原钢管混凝土拱肋和涂装,楔形块不能周转使用,拆除恢复作业进度慢,大型起吊设备台班消耗量大,施工成本较高。
申请公布号为:CN102926332A,发明名称为“钢拱桥吊杆更换用的工具吊杆装置及其更换方法”公开了一种钢拱桥吊杆更换用的工具吊杆装置,其不足之处仍然是需在每处更换吊杆位置附近焊接限位装置,现场焊接质量难控制,对原钢结构拱肋和涂装有损伤,限位装置材料不能周转使用,更换吊杆完毕需对钢结构表面局部焊接的位置进行修复处理;钢丝绳环绕拱圈道数多,施工工序复杂,工程作业强度大,拆除恢复作业进度慢,大型起吊设备台班消耗量大,施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更换的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及其用于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该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在吊杆更换索力转换过程中,未改变原结构受力体系,对原结构受力影响较小,人工作业强度小,施工安拆进度快,对原钢管拱肋和涂装无损伤,转移不需大型起吊设备,便于标准化施工,工效高,施工成本较小,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包括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Ⅰ、Ⅱ、Ⅲ,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Ⅰ、Ⅱ,以及上转换梁、上钢绞线索、下钢绞线索和下托梁,其特征在于:该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还包括一个安装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拱上的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该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由牵引索、牵引索固定端锚具、牵引索张拉端锚具、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旋转式吊具、预紧螺纹钢Ⅰ、拉杆Ⅰ、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预紧螺纹钢Ⅱ、拉杆Ⅱ、橡胶垫Ⅰ、橡胶垫Ⅱ、预紧螺纹钢螺母和拉杆螺母组成两组摩擦锚固装置;
置于钢管拱顶上的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置于钢管拱底面的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Ⅰ、预紧螺纹钢螺母、2根拉杆Ⅰ和拉杆螺母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Ⅰ;置于钢管拱顶上的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置于钢管拱底面的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Ⅱ、预紧螺纹钢螺母、2根拉杆Ⅱ和拉杆螺母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Ⅱ;在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顶面之间或是在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底面之间安装有用于增大两者之间摩擦系数的橡胶垫Ⅰ;起限位作用的橡胶垫Ⅱ安装在预紧螺纹钢或预紧螺纹钢与钢管拱侧面之间;
牵引索的一端通过牵引索固定端锚具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上,牵引索的另一端通过牵引索张拉端锚具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Ⅱ紧靠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上,驱动牵引千斤顶张拉牵引索实现牵引式拱顶摩擦锚固抗滑系统的抗滑;
起调平作用的4个旋转式吊具分别位于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两端,旋转式吊具通过圆柱状的销轴分别与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连接,并通过销轴转动自适应实现吊具的调平;
工作状态下,4根上钢绞线索上端分别穿过旋转式吊具,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Ⅰ锚固,4根上钢绞线索的下端穿过上转换梁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Ⅱ锚固,下钢绞线索上端依次穿过上转换梁、张拉千斤顶分别用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Ⅰ、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Ⅱ锚固,下钢绞线索的下端穿过下托梁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Ⅲ锚固;下托梁兜住吊杆横梁下表面。
相关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它是采用本发明上述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用于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
A1、在钢管拱纵向对称于原旧吊杆在钢管拱上安装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
该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由牵引索、牵引索固定端锚具、牵引索张拉端锚具、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旋转式吊具、预紧螺纹钢Ⅰ、拉杆Ⅰ、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预紧螺纹钢Ⅱ、拉杆Ⅱ、橡胶垫Ⅰ、橡胶垫Ⅱ、预紧螺纹钢螺母和拉杆螺母组装构成;
将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置于钢管拱顶上、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置于钢管拱底面,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Ⅰ、预紧螺纹钢螺母、2根拉杆Ⅰ和拉杆螺母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Ⅰ;将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置于钢管拱顶上、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置于钢管拱底面,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Ⅱ、预紧螺纹钢螺母、2根拉杆Ⅱ和拉杆螺母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Ⅱ;在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顶面之间或是在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底面之间安装用于增大两者之间摩擦系数的橡胶垫Ⅰ;起限位作用的橡胶垫Ⅱ安装在预紧螺纹钢或预紧螺纹钢与钢管拱侧面之间;
牵引索的一端通过牵引索固定端锚具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上,牵引索的另一端通过牵引索张拉端锚具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Ⅱ紧靠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上,驱动牵引千斤顶张拉牵引索实现牵引式拱顶摩擦锚固抗滑系统的抗滑;
A2、安装调平装置:
将起调平作用的4个旋转式吊具分别安装在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两端,通过圆柱状的销轴将旋转式吊具分别与骑马式上夹紧装置连接,并通过销轴转动自适应实现吊具的调平;
A3、安装换杆用辅助索——上钢绞线索和下钢绞线索:
将上钢绞线索上端穿过旋转式吊具,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Ⅰ锚固,上钢绞线索的下端穿过上转换梁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Ⅱ锚固,下钢绞线索上端依次穿过桥面穿入孔、上转换梁、张拉千斤顶分别用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Ⅰ、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Ⅱ锚固,下钢绞线索的下端穿过下托梁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Ⅲ锚固;下托梁兜住吊杆横梁下表面;
A4、检查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各组件的连接安全性以及稳定持荷能力:
通过驱动张拉千斤顶张拉下钢绞线逐级缓慢进行试张拉,查看牵引摩擦式锚固装置各组件的连接安全性以及稳定持荷能力;
B、拆除旧吊杆、完成索力体系向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的转换:
逐级割断旧吊杆钢丝,同步逐级张拉下钢绞线,实现将原吊杆索力转换至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完成索力体系转换;逐级索力转换过程桥面标高变化控制在±5mm以内,旧吊杆切断后,锚固下钢绞线,之后拆除原旧吊杆;
C、安装新吊杆、完成索力体系向新吊杆的转换:
新吊杆安装完毕,逐级张拉新吊杆,同步逐级放张下钢绞线,实现将牵引摩擦式锚固装置索力转换至新吊杆,完成索力体系转换,逐级索力转换过程桥面标高变化控制在±5mm以内,新吊杆张拉到位后,通过锚头螺母锚固新吊杆;
D、拆除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转移至下一根旧吊杆处;
E、每根吊杆更换重复步骤A~步骤D,完成其他吊杆更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及其用于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装置在吊杆更换索力转换过程中,未改变原结构受力体系,对原结构受力影响较小:
由于本发明之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还包括一个安装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拱上的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
该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由牵引索9、牵引索固定端锚具27、牵引索张拉端锚具28、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2、旋转式吊具4、预紧螺纹钢Ⅰ3、拉杆Ⅰ8、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11、预紧螺纹钢Ⅱ12、拉杆Ⅱ13、橡胶垫Ⅰ6、橡胶垫Ⅱ7、预紧螺纹钢螺母25和拉杆螺母26组装构成两组摩擦锚固装置(参见图3、4);
将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置于钢管拱14顶上、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2置于钢管拱14底面,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Ⅰ3、预紧螺纹钢螺母25、2根拉杆Ⅰ8和拉杆螺母26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Ⅰ;将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置于钢管拱14顶上、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11置于钢管拱14底面,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Ⅱ12、预紧螺纹钢螺母25、2根拉杆Ⅱ13和拉杆螺母26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Ⅱ;在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顶面之间或是在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底面之间安装用于增大两者之间摩擦系数的橡胶垫Ⅰ6;起限位作用的橡胶垫Ⅱ7安装在预紧螺纹钢或预紧螺纹钢与钢管拱侧面之间;
牵引索9的一端通过牵引索固定端锚具27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上,牵引索的另一端通过牵引索张拉端锚具28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Ⅱ紧靠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上,驱动牵引千斤顶30张拉牵引索9实现牵引式拱顶摩擦锚固抗滑系统的抗滑;
因此,本发明装置在吊杆更换索力转换过程中,未改变原结构受力体系,对原结构受力影响较小;转移不需大型起吊设备,可通过牵引千斤顶牵引钢绞线移动,人工作业强度小,工效高,施工安拆进度快,施工成本较小。
二、便于标准化施工,工效高,施工成本低:
本发明之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有4个起调平作用的旋转式吊具4,所述的旋转式吊具4位于骑马式上夹紧装置1两端,通过圆柱状的销轴将二者连接,通过圆柱状的销轴转动自适应实现吊具的调平;因此,本发明装置在每次移动至更换吊杆位置处,不需采取焊接调平不同角度的装置与拱顶连接,可通过圆柱状的销轴转动自适应调平;对原钢管拱肋和涂装无损伤,工效高,施工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及其用于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之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侧视图;
图3: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装配示意图(立体图);
图4: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的横向视图(图3的QY方向视图);
图5: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的拱上部分局部放大图之一(图3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6: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的拱上部分局部放大图之二(图3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7:旋转式吊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2-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3-预紧螺纹钢Ⅰ,4-旋转式吊具,5-上钢绞线索,6-橡胶垫Ⅰ,7-橡胶垫Ⅱ,8-拉杆Ⅰ,9-牵引索,10-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1-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12-预紧螺纹钢Ⅱ,13-拉杆Ⅱ,14-钢管拱,15-张拉千斤顶,16-上转换梁,17-下钢绞线索,18-下托梁,19-吊杆横梁,20-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Ⅰ,21-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Ⅱ,22-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Ⅲ,23-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Ⅰ,24-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Ⅱ,25-预紧螺纹钢螺母,26-拉杆螺母,27-牵引索固定端锚具,28-牵引索张拉端锚具,29-原旧吊杆,30-牵引千斤顶。
箭头QY-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的牵引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如图1、2所示,该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除包括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Ⅰ、Ⅱ、Ⅲ,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Ⅰ、Ⅱ,上转换梁16、上钢绞线索5、下钢绞线索17和下托梁18外,还包括一个安装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拱上的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
如图3、图4所示,该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由牵引索9、牵引索固定端锚具27、牵引索张拉端锚具28、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2、旋转式吊具4、预紧螺纹钢Ⅰ3、拉杆Ⅰ8、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11、预紧螺纹钢Ⅱ12、拉杆Ⅱ13、橡胶垫Ⅰ6、橡胶垫Ⅱ7、预紧螺纹钢螺母25和拉杆螺母26组成两组摩擦锚固装置;
置于钢管拱14顶上的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置于钢管拱14底面的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2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Ⅰ3、预紧螺纹钢螺母25、2根拉杆Ⅰ8和拉杆螺母26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Ⅰ;置于钢管拱14顶上的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置于钢管拱14底面的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11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Ⅱ12、预紧螺纹钢螺母25、2根拉杆Ⅱ13和拉杆螺母26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Ⅱ;在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顶面之间或是在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底面之间安装有用于增大两者之间摩擦系数的橡胶垫Ⅰ6;起限位作用的橡胶垫Ⅱ7安装在预紧螺纹钢或预紧螺纹钢与钢管拱侧面之间;
牵引索9的一端通过牵引索固定端锚具27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上,牵引索的另一端通过牵引索张拉端锚具28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Ⅱ紧靠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上,驱动牵引千斤顶30张拉牵引索9实现牵引式拱顶摩擦锚固抗滑系统的抗滑;
起调平作用的4个旋转式吊具4分别位于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两端,所述旋转式吊具4为通过现有公知的机械加工技术加工成的一个整体部件,分为三部分,中间为长方体形的吊具本体41,吊具本体41中间开有用于穿过上钢绞线索的圆孔42,上钢绞线索5上端穿过圆孔42,并通过固定端锚具Ⅰ20锚固在旋转式吊具4吊具本体41上,旋转式吊具4吊具本体41两侧各有一圆柱状的销轴43,旋转式吊具4通过该圆柱状的销轴与骑马式上夹紧装置连接,并通过销轴转动自适应实现旋转式吊具的调平(参见图7);旋转式吊具通过圆柱状的销轴分别与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连接,并通过销轴转动自适应实现吊具的调平;
工作状态下,4根上钢绞线索5上端分别穿过旋转式吊具,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Ⅰ20锚固,4根上钢绞线索5的下端穿过上转换梁16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Ⅱ21锚固,下钢绞线索17上端依次穿过上转换梁16、张拉千斤顶15分别用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Ⅰ23、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Ⅱ24锚固,下钢绞线索17的下端穿过下托梁18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Ⅲ22锚固;下托梁18兜住吊杆横梁19下表面(参见图1~图6)。
实施例二:
一种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它是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用于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参见图1-图6)
A1、在钢管拱14纵向对称于原旧吊杆29在钢管拱14上安装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
该牵引摩擦锚固式拱顶锚固抗滑系统由牵引索9、牵引索固定端锚具27、牵引索张拉端锚具28、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2、旋转式吊具4、预紧螺纹钢Ⅰ3、拉杆Ⅰ8、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11、预紧螺纹钢Ⅱ12、拉杆Ⅱ13、橡胶垫Ⅰ6、橡胶垫Ⅱ7、预紧螺纹钢螺母25和拉杆螺母26组装构成;(参见图3、4)
将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置于钢管拱14顶上、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2置于钢管拱14底面,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Ⅰ3、预紧螺纹钢螺母25、2根拉杆Ⅰ8和拉杆螺母26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Ⅰ;将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置于钢管拱14顶上、两个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11置于钢管拱14底面,通过4根预紧螺纹钢Ⅱ12、预紧螺纹钢螺母25、2根拉杆Ⅱ13和拉杆螺母26组成摩擦锚固装置Ⅱ;在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顶面之间或是在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Ⅰ、骑马式下夹紧装置Ⅱ与钢管拱底面之间安装用于增大两者之间摩擦系数的橡胶垫Ⅰ6;起限位作用的橡胶垫Ⅱ7安装在预紧螺纹钢或预紧螺纹钢与钢管拱侧面之间;
牵引索9的一端通过牵引索固定端锚具27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上,牵引索的另一端通过牵引索张拉端锚具28锚固在摩擦锚固装置Ⅱ紧靠摩擦锚固装置Ⅰ一侧的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上,驱动牵引千斤顶30张拉牵引索9实现牵引式拱顶摩擦锚固抗滑系统的抗滑;
A2、安装调平装置:
将起调平作用的4个旋转式吊具4分别安装在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Ⅰ1、两个骑马式上夹紧装置Ⅱ10两端,通过圆柱状的销轴将旋转式吊具4分别与骑马式上夹紧装置连接,并通过销轴转动自适应实现吊具的调平;
A3、安装换杆用辅助索——上钢绞线索5和下钢绞线索17:
将上钢绞线索5上端穿过旋转式吊具4,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Ⅰ20锚固,上钢绞线索5的下端穿过上转换梁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Ⅱ21锚固,下钢绞线索17上端依次穿过桥面穿入孔、上转换梁16、张拉千斤顶15分别用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Ⅰ23、钢绞线索张拉端锚具Ⅱ24锚固,下钢绞线索17的下端穿过下托梁18用钢绞线索固定端锚具Ⅲ22锚固;下托梁18兜住吊杆横梁19下表面;(参见图1~图6);
A4、检查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各组件的连接安全性以及稳定持荷能力:
通过驱动张拉千斤顶15张拉下钢绞线17逐级缓慢进行试张拉,查看牵引摩擦式锚固装置各组件的连接安全性以及稳定持荷能力;
B、拆除旧吊杆、完成索力体系向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的转换:
逐级割断旧吊杆14钢丝,同步逐级张拉下钢绞线17,实现将原吊杆索力转换至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完成索力体系转换;逐级索力转换过程桥面标高变化控制在±5mm以内,旧吊杆14切断后,锚固下钢绞线17,之后拆除原旧吊杆14;
C、安装新吊杆、完成索力体系向新吊杆的转换:
新吊杆安装完毕,逐级张拉新吊杆,同步逐级放张下钢绞线17,实现将牵引摩擦式锚固装置索力转换至新吊杆,完成索力体系转换,逐级索力转换过程桥面标高变化控制在±5mm以内,新吊杆张拉到位后,通过锚头螺母锚固新吊杆;
D、拆除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转移至下一根旧吊杆处;
E、每根吊杆更换重复步骤A~步骤D,完成其他吊杆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