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255477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37472.5

申请日:

2011.08.18

公开号:

CN102351702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69/738申请日:20110818|||公开

IPC分类号:

C07C69/738; C07C67/08

主分类号:

C07C69/738

申请人:

厦门大学

发明人:

黄培强; 郑剑峰; 王志刚; 张洪奎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涉及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药物分子。以2,3,4-三烷氧基苯甲醛1为原料,先用Meldrum酸转化为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酸2;在多聚磷酸作用下,2经分子内酰化得到相应的氢化茚酮3;3与格氏试剂加成再酸化消除得到氢化茚4,4与臭氧气体在有机碱作用下裂解直接得到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5;最后在氯化亚砜存在下,5与无水醇反应得到目标产物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TAPA。各步骤操作分离简单,路线较短,产率较高,试剂均为常用廉价试剂,适合大量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路线, 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为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酯, 其结构式如下 : R1 = C1 ~ C5 的烷基, R2 = C1 ~ C10 的烷基, R3 = C1 ~ C5 的烷基 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路线如下 : R1 = C1 ~ C5 的烷基, R2 = C1 ~ C10 的烷基, R3 = C1 ~ C5 的烷基。
2: 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 2, 2- 二甲基 -1, 3- 二噁烷 -4, 6- 二酮溶于三乙胺甲酸盐溶液中, 制成 0.2 ~ 1.0mol/L 溶液, 再加入 2, 3, 4- 三烷氧基苯甲醛反应后, 将反应物经酸化、 萃取、 洗涤、 干燥、 浓缩、 纯化后得到 3-(2, 3, 4- 三烷氧基 ) 苯基丙酸 ; 2) 将 3-(2, 3, 4- 三烷氧基 ) 苯基丙酸与多聚磷酸加热反应, 反应物冷却后, 经萃取、 洗 涤, 干燥、 浓缩、 纯化后得到氢化茚酮 ; 3) 将氢化茚酮溶于卤代烷溶剂中, 制成 0.10 ~ 0.30mol/L 溶液, 加入格氏试剂 R2MgX 反应后, 反应物经冷却, 酸化, 萃取、 洗涤, 干燥、 浓缩、 纯化后得到氢化茚, 在格氏试剂 R2MgX 中, R2 = C1 ~ C10 烷基, X = Cl, Br, I; 4) 将氢化茚溶于卤代烷溶剂中, 制成 0.01 ~ 0.10mol/L 溶液, 充入臭氧气体后, 加入 有机碱反应后, 经酸化、 萃取、 洗涤、 干燥、 浓缩、 纯化后得到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 ; 5) 将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溶于无水醇中, 制成 0.1 ~ 0.5mol/ L 溶液, 再加入氯化亚砜反应后, 减压下蒸除过量的醇, 纯化后得到降血糖药物分子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酯。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1) 中, 所述将 2, 2- 二甲基 -1, 3- 二噁烷 -4, 6- 二酮溶于三乙胺甲酸盐溶液中, 是在 0 ~ 120℃下 将 2, 2- 二甲基 -1, 3- 二噁烷 -4, 6- 二酮溶于三乙胺甲酸盐溶液中 ; 所述 2, 2- 二甲基 -1, 2 3- 二噁烷 -4, 6- 二酮的用量是 2, 3, 4- 三烷氧基苯甲醛摩尔数的 1.0 ~ 1.2 倍 ; 所述反应 物的浓度是 0.5 ~ 0.7mol/L。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1) 中, 所 述酸化的试剂为无机酸, 所述无机酸为盐酸, 所述酸化是酸化至 pH = 1.0 ~ 2.0 ; 所述萃取 选用乙酸乙酯萃取 ; 所述洗涤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 所述干燥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 镁干燥。
5: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2) 中, 所 述反应的温度为 0 ~ 100℃ ; 所述多聚磷酸的用量是 3-(2, 3, 4- 三烷氧基 ) 苯基丙酸重量 的 17 ~ 20 倍。
6: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2) 中, 所 述冷却采用加入冰水冷却 ; 所述萃取选用乙酸乙酯萃取 ; 所述洗涤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 所述干燥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干燥。
7: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3) 中, 所 述将氢化茚酮溶于卤代烷溶剂中的温度为 -20 ~ 40℃ ; 所述加入格氏试剂 R2MgX 是在惰性 气体保护中加入格氏试剂 R2MgX ; 所述卤代烃溶剂选自 C1 ~ C4 的卤代烃, 最好是二氯甲烷 或三氯甲烷 ; 所述氢化茚酮的浓度是 0.15 ~ 0.20mol/L ; 所述格氏试剂用量是氢化茚酮摩 尔数的 3 ~ 4 倍。
8: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3) 中, 所 述酸化的试剂选用无机酸, 所述无机酸最好是盐酸, 所述酸化是酸化至 pH = 1.0 ~ 2.0 ; 所 述酸化的温度是 0 ~ 5℃ ; 所述萃取选用二氯甲烷萃取 ; 所述洗涤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 所 述干燥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干燥。
9: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4) 中, 所述将氢化茚溶于卤代烷溶剂中的温度为 -100 ~ 50℃ ; 所述卤代烃溶剂选自 C1 ~ C4 的 卤代烃等, 最好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 ; 所述氢化茚的浓度是 0.03 ~ 0.05mol/L ; 所述有机 碱选用三乙胺或 2, 6- 二甲基吡啶或吡啶, 所述有机碱的用量是氢化茚摩尔数的 1.5 ~ 2.0 倍; 所述酸化的试剂选用无机酸, 最好是盐酸, 所述酸化是酸化至 pH = 1.0 ~ 2.0 ; 所述萃 取选用二氯甲烷萃取 ; 所述洗涤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 所述干燥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 酸镁干燥。
10: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5) 中, 所述将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溶于无水醇中的温度为 -20 ~ 40℃, 所 述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的浓度是 0.2 ~ 0.3mol/L ; 所述氯化亚砜 的用量最好是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摩尔数的 1.0 ~ 1.5 倍。

说明书


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药物分子, 尤其是含有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 基 ) 苯基 ] 乙酸酯 (TAPA) 结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 发病机制 复杂, 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近年来,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 变、 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 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 速。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 到 2025 年, 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 3 亿, 而中国糖尿病 患者人数将达到 4000 万, 发病趋势相当严峻, 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磺尿类、 双胍类、 噻唑烷二酮类以及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然 而这些抗糖尿病药物临床上仍然存在疗效较较短、 副作用较大、 治疗成本较高等缺点, 因此 研发新型结构的抗糖尿病药物十分迫切, 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酯结构的药物分子 TAPA 具有良好的 生理活性 ( 参见中国专利 CN101891618A), 尤其是 2-[(2, 3, 4- 三甲氧基 -6- 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乙酯 (TAPA1) 可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 并在细胞生物测试实验上证明了其 能以 1%的药物浓度达到与二甲双胍同样提高 AMPKα 膦酸化水平的能力, 可以作为抗糖尿 病的候选药物, 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前景。
     R1 = C1 ~ C5 的烷基, R2 = C1 ~ C10 的烷基, R3 = C1 ~ C5 的烷基
     本申请人在中国发明 CN101891618A 中, 从一个中间体高产率的合成了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酯结构的药物分子 TAPA, 但是其路线较长, 其中还要用 到具有高毒性的四氧化锇 (OsO4) 试剂将双键氧化成顺式邻二醇, 这些不足之处限制了 TAPA 的大量合成及其应用, 因此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类以 2, 3, 4- 三烷氧基苯甲醛为原料, 方法简便、 效率与 产率较高的降血糖药物分子 2-[(2, 3, 4- 三甲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酯 (TAPA) 的合成 方法。
     本发明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为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酯, 其结构式如下 :
     R1 = C1 ~ C5 的烷基, R2 = C1 ~ C10 的烷基, R3 = C1 ~ C5 的烷基 本发明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路线如下 :R1 = C1 ~ C5 的烷基, R2 = C1 ~ C10 的烷基, R3 = C1 ~ C5 的烷基
     本发明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 TAPA 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 2, 2- 二 甲 基 -1, 3- 二 噁 烷 -4, 6- 二 酮 (Meldrum 酸 ) 溶 于 三 乙 胺 甲 酸 盐 (TEAF) 溶液中, 制成 0.2 ~ 1.0mol/L 溶液, 再加入 2, 3, 4- 三烷氧基苯甲醛反应后, 将反应 物经酸化、 萃取、 洗涤、 干燥、 浓缩、 纯化后得到 3-(2, 3, 4- 三烷氧基 ) 苯基丙酸 ;
     2) 将 3-(2, 3, 4- 三烷氧基 ) 苯基丙酸与多聚磷酸 (PPA) 加热反应, 反应物冷却后, 经萃取、 洗涤, 干燥、 浓缩、 纯化后得到氢化茚酮 ;
     3) 将氢化茚酮溶于卤代烷溶剂中, 制成 0.10 ~ 0.30mol/L 溶液, 加入格氏试剂 R2MgX 反应后, 反应物经冷却, 酸化, 萃取、 洗涤, 干燥、 浓缩、 纯化后得到氢化茚, 在格氏试剂
     R2MgX 中, R2 = C1 ~ C10 烷基, X = Cl, Br, I;
     4) 将氢化茚溶于卤代烷溶剂中, 制成 0.01 ~ 0.10mol/L 溶液, 充入臭氧气体后, 加 入有机碱反应后, 经酸化、 萃取、 洗涤、 干燥、 浓缩、 纯化后得到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 基 ) 苯基 ] 乙酸 ;
     5) 将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溶于无水醇中, 制成 0.1 ~ 0.5mol/L 溶液, 再加入氯化亚砜反应后, 减压下蒸除过量的醇, 纯化后得到降血糖药物分子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酯 (TAPA)。
     在步骤 1) 中, 所述将 2, 2- 二甲基 -1, 3- 二噁烷 -4, 6- 二酮 (Meldrum 酸 ) 溶于 三乙胺甲酸盐 (TEAF) 溶液中, 可在 0 ~ 120℃下将 2, 2- 二甲基 -1, 3- 二噁烷 -4, 6- 二酮(Meldrum 酸 ) 溶于三乙胺甲酸盐 (TEAF) 溶液中 ; 所述 2, 2- 二甲基 -1, 3- 二噁烷 -4, 6- 二 酮的用量最好是 2, 3, 4- 三烷氧基苯甲醛摩尔数的 1.0 ~ 1.2 倍 ; 所述反应物的浓度最好是 0.5 ~ 0.7mol/L ; 所述酸化的试剂可选用无机酸等, 所述无机酸最好是盐酸, 所述酸化最好 酸化至 pH = 1.0 ~ 2.0 ; 所述萃取可选用乙酸乙酯萃取 ; 所述洗涤可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 所述干燥可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等干燥。
     在步骤 2) 中, 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 0 ~ 100℃; 所述多聚磷酸的用量最好是 3-(2, 3, 4- 三烷氧基 ) 苯基丙酸重量的 17 ~ 20 倍 ; 所述冷却可采用加入冰水冷却 ; 所述萃取可 选用乙酸乙酯萃取 ; 所述洗涤可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 所述干燥可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 硫酸镁等干燥。
     在步骤 3) 中, 所述将氢化茚酮溶于卤代烷溶剂中的温度可为 -20 ~ 40 ℃ ; 所述 加入格氏试剂 R2MgX 可在惰性气体保护中加入格氏试剂 R2MgX ; 所述卤代烃溶剂可选自 C1 ~ C4 的卤代烃等, 最好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等 ; 所述氢化茚酮的浓度最好是 0.15 ~ 0.20mol/L ; 所述格氏试剂用量最好是氢化茚酮摩尔数的 3 ~ 4 倍 ; 所述酸化的试剂可选用 无机酸, 所述无机酸最好是盐酸, 所述酸化最好是酸化至 pH = 1.0 ~ 2.0 ; 所述酸化的温度 最好是 0 ~ 5℃ ; 所述萃取可选用二氯甲烷萃取 ; 所述洗涤可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 所述干 燥可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等干燥。 在步骤 4) 中, 所述将氢化茚溶于卤代烷溶剂中的温度可为 -100 ~ 50℃; 所述卤代 烃溶剂可选自 C1 ~ C4 的卤代烃等, 最好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等 ; 所述氢化茚的浓度最好 是 0.03 ~ 0.05mol/L ; 所述有机碱可选用三乙胺或 2, 6- 二甲基吡啶或吡啶等, 所述有机碱 的用量最好是氢化茚摩尔数的 1.5 ~ 2.0 倍 ; 所述酸化的试剂可选用无机酸, 最好是盐酸, 所述酸化最好酸化至 pH = 1.0 ~ 2.0 ; 所述萃取可选用二氯甲烷萃取 ; 所述洗涤可选用饱 和氯化钠洗涤 ; 所述干燥可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等干燥。
     在步骤 5) 中, 所述将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溶于无水醇中 的温度可为 -20 ~ 40℃, 所述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的浓度最好是 0.2 ~ 0.3mol/L ; 所述氯化亚砜的用量最好是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 摩尔数的 1.0 ~ 1.5 倍。
     本发明以 2, 3, 4- 三烷氧基苯甲醛为原料, 先用 Meldrum 酸转化为 3-(2, 3, 4- 三烷 氧基 ) 苯基丙酸 ; 在多聚磷酸作用下, 3-(2, 3, 4- 三烷氧基 ) 苯基丙酸经分子内酰化得到相 应的氢化茚酮 ; 氢化茚酮与格氏试剂加成再酸化消除得到氢化茚, 氢化茚与臭氧气体在有 机碱作用下裂解直接得到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 ; 最后在氯化亚砜 存在下,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与无水醇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2-[(2, 3, 4- 三烷氧基 -6- 酰基 ) 苯基 ] 乙酸酯 TAPA。各步骤操作分离简单, 路线较短, 产率较高, 试 剂均为常用廉价试剂, 适合大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1
     步骤 1 合成 3-(2, 3, 4- 三甲氧基 ) 苯基丙酸
     将 2, 2- 二甲基 -1, 3- 二噁烷 -4, 6- 二酮 (Meldrum 酸 )(13.2g, 91.7mmol) 溶于三乙胺甲酸盐溶液 (135mL) 中, 制成 0.7mol/L 溶液, 再加入 2, 3, 4- 三甲氧基苯甲醛 (15.0g, 76.4mmol)。反应物在 95 ~ 100℃加热搅拌 5h 后冷却到 0℃, 搅拌下用 6mol/L 盐酸酸化至 pH = 1。分液后,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15mL×3),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无 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3-(2, 3, 4- 三甲氧基 ) 苯基丙酸 ( 化合物 2, R1 = CH3), 产率 76%。白色固体, M.p.75 ~ 77℃; IR(film) : vmax = 3434, 2971, 2936, 2830, 1709, -1 1 1495, 1468, 1416, 1277, 1098, 1051cm ; H-NMR(400MHz, CDCl3)δ2.64(t, J = 7.8Hz, 2H, Ar-CH2), 2.89(t, J = 7.8Hz, 2H, CH2COOH), 3.84(s, 3H, OCH3), 3.86(s, 3H, OCH3), 3.90(s, 3H, 13 OCH3), 6.60(d, J = 8.5Hz, 1H, ArH), 6.85(d, J = 8.5Hz, 1H, ArH) ;C-NMR(100MHz, CDCl3) δ25.1, 34.8, 55.9, 60.7, 60.8, 107.1, 123.7, 126.0, 142.2, 151.9, 152.5, 179.4 ; MS(ESI) : + m/z 263(M+Na ) ; 元素分析: 计 算 值 (C12H16O5) : C, 59.99 ; H, 6.71. 实 测 值 : C, 59.61 ; H, 6.87。
     步骤 2 合成 4, 5, 6- 三甲氧基 -2, 3- 二氢 -1- 茚酮
     将 3-(2, 3, 4- 三 甲 氧 基 ) 苯 基 丙 酸 (15.0g, 62.4mmol) 与 多 聚 磷 酸 (287g) 在 55℃下搅拌过夜。冷却下加入冰水 500mL, 分液后,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150mL×3), 合并 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4, 5, 6- 三甲 氧基 -2, 3- 二氢 -1- 茚酮 ( 化合物 3, R1 = CH3), 产率 80 %。白色固体, M.p.84 ~ 86 ℃ ; IR(film) : vmax = 3436, 2928, 2843, 1709, 1601, 1473, 1421, 1347, 1317, 1279, 1236, 1206, -1 1 1132, 1094, 1030cm ; H-NMR(400MHz, CDCl3)δ2.68(t, J = 5.6Hz, 2H, Ar-CH2), 3.05(t, J= 5.6Hz, 2H, CH2CO), 3.89(s, 3H, OCH3), 3.96(s, 3H, OCH3), 3.97(s, 3H, OCH3), 7.03(s, 1H, ArH) ; 13 C-NMR(100MHz, CDCl3)δ22.4, 36.1, 56.2, 60.6, 61.1, 100.6, 132.5, 141.6, 147.6, 150.0, + 154.2, 206.0 ; MS(ESI) : m/z 245.1(M+Na )。
     步骤 3 合成 1- 正庚基 -4, 5, 6- 三甲氧基 -3- 氢 - 茚
     4, 5, 6- 三甲氧基 -2, 3- 二氢 -1- 茚酮 (10g, 45.0mmol) 溶于干燥二氯甲烷 (200mL) 中, 氮气氛下, 于 0℃搅拌下滴加正庚基溴化镁格氏试剂 (2.0M, 68.0mL), 加完后室温继续 搅拌 3h 至反应完全。冷却下滴加 6mol/L 盐酸 (100mL), 搅拌 1h。分液后, 水相用二氯甲 烷萃取 (50mL×3),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1- 正庚基 -4, 5, 6- 三甲氧基 -3- 氢 - 茚 ( 化合物 4, R1 = CH3, R2 = n-C7H15), 产 率 78 %。 黄 色 油 状 物, IR(film) : vmax = 3438, 2928, 2854, 1574, 1464, 1415, 1115, -1 1 1040cm ; H-NMR(400MHz, CDCl3)δ0.92(t, J = 5.3Hz, 3H, CH3), 1.25-1.50(m, 8H, (CH2)4), 1.65-1.75(m, 2H, CH2C5H11), 2.51(t, J = 6.8Hz, 2H, CH2C6H13), 3.35(s, 2H, ArCH2)3.90(s, 3H, OCH3), 3.94(s, 3H, OCH3), 4.02(s, 3H, OCH3), 6.18(s, 1H, CH = C), 6.72(s, 1H, ArH) ; 13 C-NMR(100MHz, CDCl3)δ14.0, 22.6, 27.6, 27.9, 29.1, 29.4, 29.5, 31.8, 35.3, 56.3, 60.1, + 61.0, 98.7, 127.3, 139.2, 141.8, 144.2, 149.3, 153.0 ; MS(ESI)m/z 327.2(M+Na , 100 % ) ; 元素分析 : 计算值 (C19H28O3) : C, 74.96 ; H, 9.27. 实测值 : C, 74.92 ; H, 9.08。
     步骤 4 合成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
     1- 正庚基 -4, 5, 6- 三甲氧基 -3- 氢 - 茚 (5.0g, 16.4mmol) 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 (328mL) 中, 于 -78℃下, 通入臭氧气体至体系变蓝后, 再加入三乙胺 (5.0mL, 33.0mmol), 室 温搅拌过夜。加入盐酸酸化后, 分液后, 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 (50mL×3), 合并有机相, 用饱 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 ( 化合物 5, R1 = CH3, R2 = n-C7H15), 产率 60%。白色固体, M.p.105 ~ 109 ℃ ; IR(film) : vmax = 3434, 2959, 2930, 2850, 1703, 1677, 1597, 1405, 1334, 1246, -1 1 1226, 1188, 1142, 1106, 1053cm ; H-NMR(400MHz, CDCl3)δ0.87(t, J = 6.9Hz 3H, CH3), 1.20-1.40(m, 8H, (CH2)4), 1.60-1.75(m, 2H, CH2C5H11), 2.89(t, J = 6.6Hz, 2H, ArCOCH2), 13 3.85-3.95(m, 11H, 3OCH3, CH2COOH), 7.05(s, 1H, ArH) ;C-NMR(100MHz, CDCl3)δ14.0, 22.6, 24.4, 29.1, 29.2, 31.6, 32.4, 40.9, 56.2, 60.8, 61.1, 108.5, 121.4, 133.2, 145.5, 152.0, + 152.9, 176.4, 203.8 ; MS(ESI) : m/z 375.2(M+Na , 100 % ) ; 元素分析, 计算值 (C19H28O6) : C, 64.75 ; H, 8.01. 实测值 : C, 64.84 ; H, 7.78。
     步骤 5 合成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乙酯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 (12.9g, 36.4mmol) 溶于无水 乙醇 (120mL) 中, 于 0℃搅拌下滴加氯化亚砜 (3.5mL), 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 减压下蒸去过量乙醇, 纯化后得到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乙酯 ( 化合物 TAPA1, R1 = CH3, R2 = n-C7H15, R3 = C2H5), 产率 96%。白色固体, M.p.50 ~ 52℃ ; IR(film) : vmax = 3437, 2931, 2856, 1737, 1681, 1494, 1454, 1403, 1334, 1163, 1138, 1117, -1 1 1030cm ; H-NMR(400MHz, CDCl3)δ0.83-0.91(m, 3H, CH3), 1.20-1.50(m, 11H, (CH2)4, CH3), 1.50-1.85(m, 2H, CH3CH2), 2.85(t, J = 7.6Hz, 2H, COCH2), 3.82-3.95(m, 11H, 3OCH3, ArCH2),13 4.15(q, J = 7.2Hz, 2H, OCH2CH3), 7.05(s, 1H, ArH) ; C-NMR(100MHz, CDCl3)δ14.0, 14.2, 22.6 , 24.4 , 29.1 , 29.2 , 31.7 , 31.9 , 41.0 , 56.2 , 60.6 , 60.8 , 61.1 , 108.5 , 121.8 , 133.6 , + 145.1, 151.8, 152.8, 172.1, 203.1 ; MS(ESI) : m/z403.2(M+Na , 100 % ) ; 元素 分析, 计算值 (C21H32O6) : C, 66.29 ; H, 8.48. 实测值 : C, 66.16 ; H, 8.72。
     实施例 2
     步骤 1 合成 3-(2, 3, 4- 三甲氧基 ) 苯基丙酸
     将 2, 2- 二甲基 -1, 3- 二噁烷 -4, 6- 二酮 (Meldrum 酸 )(76.4mmol) 溶于三乙胺甲 酸盐溶液中, 制成 0.5mol/L 溶液, 再加入 2, 3, 4- 三甲氧基苯甲醛 (76.4mmol), 于相同温度 下反应完全后冷却到 0℃, 搅拌下用盐酸酸化, 分液后,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镁干燥。经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3-(2, 3, 4- 三甲氧基 ) 苯基丙酸 ( 化合物 2, R1 = CH3), 产率 75%。
     步骤 2 合成 4, 5, 6- 三甲氧基 -2, 3- 二氢 -1- 茚酮
     将 3-(2, 3, 4- 三甲氧基 ) 苯基丙酸 (62.4mmol) 与多聚磷酸 (255g) 在 80 ℃下搅 拌过夜。冷却下加入冰水 500mL, 分液后,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 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镁干燥。经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4, 5, 6- 三甲氧基 -2, 3- 二氢 -1- 茚酮 ( 化合物 3, R1 = CH3), 产率 78%。
     步骤 3 合成 1- 正庚基 -4, 5, 6- 三甲氧基 -3- 氢 - 茚
     4, 5, 6- 三甲氧基 -2, 3- 二氢 -1- 茚酮 (45.0mmol) 溶于干燥二氯甲烷 (200mL) 中, 氮气氛下, 于 0℃搅拌下滴加正庚基氯化镁格氏试剂 (136mmol), 加完后室温继续搅拌 3h 至 反应完全。冷却下滴加盐酸酸化, 搅拌 1h。分液后, 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 用 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1- 正庚基 -4, 5, 6- 三甲氧 基 -3- 氢 - 茚 ( 化合物 4, R1 = CH3, R2 = n-C7H15), 产率 75%。
     步骤 4 合成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1- 正庚基 -4, 5, 6- 三甲氧基 -3- 氢 - 茚 (16.4mmol) 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 (328mL) 中, 于 -78℃下, 通入臭氧气体至体系变蓝后, 再加入吡啶 (33.0mmol), 室温搅拌过夜。加入 盐酸酸化后, 分液后, 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 钠干燥。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 ( 化合物 5, R1 = CH3, R2 = n-C7H15), 产率 65%。
     步骤 5 合成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乙酯
     2-[(2, 3, 4- 三 甲 氧 基 -6- 正 辛 酰 基 ) 苯 基 ] 乙 酸 (36.4mmol) 溶 于 无 水 乙 醇 (180mL) 中, 于 0℃搅拌下滴加氯化亚砜 (3.0mL), 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 减压下 蒸去过量乙醇, 纯化后得到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乙酯 ( 化合物 TAPA1, R1 = CH3, R2 = n-C7H15, R3 = C2H5), 产率 94%。
     实施例 3
     步骤 1 合成 3-(2, 3, 4- 三甲氧基 ) 苯基丙酸
     将 2, 2- 二甲基 -1, 3- 二噁烷 -4, 6- 二酮 (Meldrum 酸 )(84.0mmol) 溶于三乙胺甲 酸盐溶液中, 制成 0.6mol/L 溶液, 再加入 2, 3, 4- 三甲氧基苯甲醛 (76.4mmol), 于相同温度 下反应完全后冷却到 0℃, 搅拌下用盐酸酸化, 分液后,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3-(2, 3, 4- 三甲氧基 ) 苯基丙酸 ( 化合物 2, R1 = CH3), 产率 78%。
     步骤 2 合成 4, 5, 6- 三甲氧基 -2, 3- 二氢 -1- 茚酮
     将 3-(2, 3, 4- 三甲氧基 ) 苯基丙酸 (62.4mmol) 与多聚磷酸 (300g) 在 65 ℃下搅 拌过夜。冷却下加入冰水 500mL, 分液后,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 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镁干燥。经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4, 5, 6- 三甲氧基 -2, 3- 二氢 -1- 茚酮 ( 化合物 3, R1 = CH3), 产率 76%。
     步骤 3 合成 1- 正庚基 -4, 5, 6- 三甲氧基 -3- 氢 - 茚
     4, 5, 6- 三甲氧基 -2, 3- 二氢 -1- 茚酮 (45.0mmol) 溶于干燥的三氯甲烷 (200mL) 中, 氮气氛下, 于 0℃搅拌下滴加正庚基碘化镁格氏试剂 (136mmol), 加完后室温继续搅拌 3h 至反应完全。 冷却下滴加盐酸酸化, 搅拌 1h。 分液后, 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1- 正庚基 -4, 5, 6- 三甲 氧基 -3- 氢 - 茚 ( 化合物 4, R1 = CH3, R2 = n-C7H15), 产率 75%。
     步骤 4 合成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
     1- 正庚基 -4, 5, 6- 三甲氧基 -3- 氢 - 茚 (16.4mmol) 溶于干燥的三氯甲烷 (540mL) 中, 于 -78℃下, 通入臭氧气体至体系变蓝后, 再加入 2, 6- 二甲基吡啶 (26.2mmol), 室温搅 拌过夜。 加入盐酸酸化后, 分液后, 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 涤, 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 浓缩、 纯化得到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 酸 ( 化合物 5, R1 = CH3, R2 = n-C7H15), 产率 63%。
     步骤 5 合成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乙酯
     2-[(2, 3, 4- 三 甲 氧 基 -6- 正 辛 酰 基 ) 苯 基 ] 乙 酸 (36.4mmol) 溶 于 无 水 乙 醇 (146mL) 中, 于 0℃搅拌下滴加氯化亚砜 (4.0mL), 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 减压下 蒸去过量乙醇, 纯化后得到 2-[(2, 3, 4- 三甲氧基 -6- 正辛酰基 ) 苯基 ] 乙酸乙酯 ( 化合物 TAPA1, R1 = CH3, R2 = n-C7H15, R3 = C2H5), 产率 97%。9

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1702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1702ACN102351702A21申请号201110237472522申请日20110818C07C69/738200601C07C67/0820060171申请人厦门大学地址361005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72发明人黄培强郑剑峰王志刚张洪奎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35200代理人马应森54发明名称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57摘要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涉及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药物分子。以2,3,4三烷氧基苯甲醛1为原料,先用MELDRUM酸转化为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

2、酸2;在多聚磷酸作用下,2经分子内酰化得到相应的氢化茚酮3;3与格氏试剂加成再酸化消除得到氢化茚4,4与臭氧气体在有机碱作用下裂解直接得到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5;最后在氯化亚砜存在下,5与无水醇反应得到目标产物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TAPA。各步骤操作分离简单,路线较短,产率较高,试剂均为常用廉价试剂,适合大量生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CN102351709A1/2页21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为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其结构式如下R1C1C。

3、5的烷基,R2C1C10的烷基,R3C1C5的烷基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路线如下R1C1C5的烷基,R2C1C10的烷基,R3C1C5的烷基。2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溶于三乙胺甲酸盐溶液中,制成0210MOL/L溶液,再加入2,3,4三烷氧基苯甲醛反应后,将反应物经酸化、萃取、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后得到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酸;2将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酸与多聚磷酸加热反应,反应物冷却后,经萃取、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后得到氢化茚酮;3将氢化茚酮溶于卤代烷溶剂中,制成010030MOL/L溶液,加入格氏。

4、试剂R2MGX反应后,反应物经冷却,酸化,萃取、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后得到氢化茚,在格氏试剂R2MGX中,R2C1C10烷基,XCL,BR,I;4将氢化茚溶于卤代烷溶剂中,制成001010MOL/L溶液,充入臭氧气体后,加入有机碱反应后,经酸化、萃取、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后得到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5将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溶于无水醇中,制成0105MOL/L溶液,再加入氯化亚砜反应后,减压下蒸除过量的醇,纯化后得到降血糖药物分子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将2,2二甲基1,。

5、3二噁烷4,6二酮溶于三乙胺甲酸盐溶液中,是在0120下将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溶于三乙胺甲酸盐溶液中;所述2,2二甲基1,权利要求书CN102351702ACN102351709A2/2页33二噁烷4,6二酮的用量是2,3,4三烷氧基苯甲醛摩尔数的1012倍;所述反应物的浓度是0507MOL/L。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酸化的试剂为无机酸,所述无机酸为盐酸,所述酸化是酸化至PH1020;所述萃取选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洗涤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所述干燥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干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

6、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100;所述多聚磷酸的用量是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酸重量的1720倍。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冷却采用加入冰水冷却;所述萃取选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洗涤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所述干燥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干燥。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将氢化茚酮溶于卤代烷溶剂中的温度为2040;所述加入格氏试剂R2MGX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中加入格氏试剂R2MGX;所述卤代烃溶剂选自C1C4的卤代烃,最好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所述氢化茚酮的浓度是0150。

7、20MOL/L;所述格氏试剂用量是氢化茚酮摩尔数的34倍。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酸化的试剂选用无机酸,所述无机酸最好是盐酸,所述酸化是酸化至PH1020;所述酸化的温度是05;所述萃取选用二氯甲烷萃取;所述洗涤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所述干燥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干燥。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将氢化茚溶于卤代烷溶剂中的温度为10050;所述卤代烃溶剂选自C1C4的卤代烃等,最好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所述氢化茚的浓度是003005MOL/L;所述有机碱选用三乙胺或2,6二甲基吡啶或吡。

8、啶,所述有机碱的用量是氢化茚摩尔数的1520倍;所述酸化的试剂选用无机酸,最好是盐酸,所述酸化是酸化至PH1020;所述萃取选用二氯甲烷萃取;所述洗涤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所述干燥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干燥。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将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溶于无水醇中的温度为2040,所述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的浓度是0203MOL/L;所述氯化亚砜的用量最好是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摩尔数的1015倍。权利要求书CN102351702ACN102351709A1/6页4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

9、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药物分子,尤其是含有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TAPA结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背景技术0002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发病趋势相当严峻,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磺尿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以及葡萄。

10、糖苷酶抑制剂等,然而这些抗糖尿病药物临床上仍然存在疗效较较短、副作用较大、治疗成本较高等缺点,因此研发新型结构的抗糖尿病药物十分迫切,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003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结构的药物分子TAPA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参见中国专利CN101891618A,尤其是22,3,4三甲氧基6辛酰基苯基乙酸乙酯TAPA1可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并在细胞生物测试实验上证明了其能以1的药物浓度达到与二甲双胍同样提高AMPK膦酸化水平的能力,可以作为抗糖尿病的候选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前景。00040005R1C1C5的烷基,R2C1C10的烷基,R3C。

11、1C5的烷基0006本申请人在中国发明CN101891618A中,从一个中间体高产率的合成了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结构的药物分子TAPA,但是其路线较长,其中还要用到具有高毒性的四氧化锇OSO4试剂将双键氧化成顺式邻二醇,这些不足之处限制了TAPA的大量合成及其应用,因此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类以2,3,4三烷氧基苯甲醛为原料,方法简便、效率与产率较高的降血糖药物分子22,3,4三甲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TAPA的合成方法。0008本发明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为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说明书CN102351702ACN10235170。

12、9A2/6页5酯,其结构式如下00090010R1C1C5的烷基,R2C1C10的烷基,R3C1C5的烷基0011本发明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路线如下00120013R1C1C5的烷基,R2C1C10的烷基,R3C1C5的烷基0014本发明所述降血糖药物分子TAPA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51将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MELDRUM酸溶于三乙胺甲酸盐TEAF溶液中,制成0210MOL/L溶液,再加入2,3,4三烷氧基苯甲醛反应后,将反应物经酸化、萃取、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后得到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酸;00162将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酸与多聚磷酸PPA加热反。

13、应,反应物冷却后,经萃取、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后得到氢化茚酮;00173将氢化茚酮溶于卤代烷溶剂中,制成010030MOL/L溶液,加入格氏试剂R2MGX反应后,反应物经冷却,酸化,萃取、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后得到氢化茚,在格氏试剂R2MGX中,R2C1C10烷基,XCL,BR,I;00184将氢化茚溶于卤代烷溶剂中,制成001010MOL/L溶液,充入臭氧气体后,加入有机碱反应后,经酸化、萃取、洗涤、干燥、浓缩、纯化后得到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00195将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溶于无水醇中,制成0105MOL/L溶液,再加入氯化亚砜反应后,减压下蒸除过量的醇,纯。

14、化后得到降血糖药物分子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TAPA。0020在步骤1中,所述将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MELDRUM酸溶于三乙胺甲酸盐TEAF溶液中,可在0120下将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说明书CN102351702ACN102351709A3/6页6MELDRUM酸溶于三乙胺甲酸盐TEAF溶液中;所述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的用量最好是2,3,4三烷氧基苯甲醛摩尔数的1012倍;所述反应物的浓度最好是0507MOL/L;所述酸化的试剂可选用无机酸等,所述无机酸最好是盐酸,所述酸化最好酸化至PH1020;所述萃取可选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洗涤可选用。

15、饱和氯化钠洗涤;所述干燥可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等干燥。0021在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0100;所述多聚磷酸的用量最好是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酸重量的1720倍;所述冷却可采用加入冰水冷却;所述萃取可选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洗涤可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所述干燥可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等干燥。0022在步骤3中,所述将氢化茚酮溶于卤代烷溶剂中的温度可为2040;所述加入格氏试剂R2MGX可在惰性气体保护中加入格氏试剂R2MGX;所述卤代烃溶剂可选自C1C4的卤代烃等,最好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等;所述氢化茚酮的浓度最好是015020MOL/L;所述格氏试剂用量最好是氢化茚酮摩尔数的。

16、34倍;所述酸化的试剂可选用无机酸,所述无机酸最好是盐酸,所述酸化最好是酸化至PH1020;所述酸化的温度最好是05;所述萃取可选用二氯甲烷萃取;所述洗涤可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所述干燥可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等干燥。0023在步骤4中,所述将氢化茚溶于卤代烷溶剂中的温度可为10050;所述卤代烃溶剂可选自C1C4的卤代烃等,最好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等;所述氢化茚的浓度最好是003005MOL/L;所述有机碱可选用三乙胺或2,6二甲基吡啶或吡啶等,所述有机碱的用量最好是氢化茚摩尔数的1520倍;所述酸化的试剂可选用无机酸,最好是盐酸,所述酸化最好酸化至PH1020;所述萃取可选用二氯甲烷萃取。

17、;所述洗涤可选用饱和氯化钠洗涤;所述干燥可选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等干燥。0024在步骤5中,所述将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溶于无水醇中的温度可为2040,所述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的浓度最好是0203MOL/L;所述氯化亚砜的用量最好是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摩尔数的1015倍。0025本发明以2,3,4三烷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先用MELDRUM酸转化为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酸;在多聚磷酸作用下,32,3,4三烷氧基苯基丙酸经分子内酰化得到相应的氢化茚酮;氢化茚酮与格氏试剂加成再酸化消除得到氢化茚,氢化茚与臭氧气体在有机碱作用下裂解直接得到22,3,4三烷。

18、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最后在氯化亚砜存在下,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与无水醇反应得到目标产物22,3,4三烷氧基6酰基苯基乙酸酯TAPA。各步骤操作分离简单,路线较短,产率较高,试剂均为常用廉价试剂,适合大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0026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27实施例10028步骤1合成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0029将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MELDRUM酸132G,917MMOL溶于三说明书CN102351702ACN102351709A4/6页7乙胺甲酸盐溶液135ML中,制成07MOL/L溶液,再加入2,3,4三甲氧基苯甲醛150G,764MMO。

19、L。反应物在95100加热搅拌5H后冷却到0,搅拌下用6MOL/L盐酸酸化至PH1。分液后,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15ML3,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浓缩、纯化得到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化合物2,R1CH3,产率76。白色固体,MP7577;IRFILMVMAX3434,2971,2936,2830,1709,1495,1468,1416,1277,1098,1051CM1;1HNMR400MHZ,CDCL3264T,J78HZ,2H,ARCH2,289T,J78HZ,2H,CH2COOH,384S,3H,OCH3,386S,3H,OCH3,390S,3H,。

20、OCH3,660D,J85HZ,1H,ARH,685D,J85HZ,1H,ARH;13CNMR100MHZ,CDCL3251,348,559,607,608,1071,1237,1260,1422,1519,1525,1794;MSESIM/Z263MNA;元素分析计算值C12H16O5C,5999;H,671实测值C,5961;H,687。0030步骤2合成4,5,6三甲氧基2,3二氢1茚酮0031将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150G,624MMOL与多聚磷酸287G在55下搅拌过夜。冷却下加入冰水500ML,分液后,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150ML3,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

21、酸钠干燥。经过滤、浓缩、纯化得到4,5,6三甲氧基2,3二氢1茚酮化合物3,R1CH3,产率80。白色固体,MP8486;IRFILMVMAX3436,2928,2843,1709,1601,1473,1421,1347,1317,1279,1236,1206,1132,1094,1030CM1;1HNMR400MHZ,CDCL3268T,J56HZ,2H,ARCH2,305T,J56HZ,2H,CH2CO,389S,3H,OCH3,396S,3H,OCH3,397S,3H,OCH3,703S,1H,ARH;13CNMR100MHZ,CDCL3224,361,562,606,611,1006,。

22、1325,1416,1476,1500,1542,2060;MSESIM/Z2451MNA。0032步骤3合成1正庚基4,5,6三甲氧基3氢茚00334,5,6三甲氧基2,3二氢1茚酮10G,450MMOL溶于干燥二氯甲烷200ML中,氮气氛下,于0搅拌下滴加正庚基溴化镁格氏试剂20M,680ML,加完后室温继续搅拌3H至反应完全。冷却下滴加6MOL/L盐酸100ML,搅拌1H。分液后,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50ML3,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浓缩、纯化得到1正庚基4,5,6三甲氧基3氢茚化合物4,R1CH3,R2NC7H15,产率78。黄色油状物,IRFILMV。

23、MAX3438,2928,2854,1574,1464,1415,1115,1040CM1;1HNMR400MHZ,CDCL3092T,J53HZ,3H,CH3,125150M,8H,CH24,165175M,2H,CH2C5H11,251T,J68HZ,2H,CH2C6H13,335S,2H,ARCH2390S,3H,OCH3,394S,3H,OCH3,402S,3H,OCH3,618S,1H,CHC,672S,1H,ARH;13CNMR100MHZ,CDCL3140,226,276,279,291,294,295,318,353,563,601,610,987,1273,1392,1418。

24、,1442,1493,1530;MSESIM/Z3272MNA,100;元素分析计算值C19H28O3C,7496;H,927实测值C,7492;H,908。0034步骤4合成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00351正庚基4,5,6三甲氧基3氢茚50G,164MMOL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328ML中,于78下,通入臭氧气体至体系变蓝后,再加入三乙胺50ML,330MMOL,室温搅拌过夜。加入盐酸酸化后,分液后,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50ML3,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纯化得到22,3,4三甲氧基6正辛说明书CN102351702ACN102351709A。

25、5/6页8酰基苯基乙酸化合物5,R1CH3,R2NC7H15,产率60。白色固体,MP105109;IRFILMVMAX3434,2959,2930,2850,1703,1677,1597,1405,1334,1246,1226,1188,1142,1106,1053CM1;1HNMR400MHZ,CDCL3087T,J69HZ3H,CH3,120140M,8H,CH24,160175M,2H,CH2C5H11,289T,J66HZ,2H,ARCOCH2,385395M,11H,3OCH3,CH2COOH,705S,1H,ARH;13CNMR100MHZ,CDCL3140,226,244,29。

26、1,292,316,324,409,562,608,611,1085,1214,1332,1455,1520,1529,1764,2038;MSESIM/Z3752MNA,100;元素分析,计算值C19H28O6C,6475;H,801实测值C,6484;H,778。0036步骤5合成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乙酯0037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129G,364MMOL溶于无水乙醇120ML中,于0搅拌下滴加氯化亚砜35M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减压下蒸去过量乙醇,纯化后得到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乙酯化合物TAPA1,R1CH3,R2NC7H。

27、15,R3C2H5,产率96。白色固体,MP5052;IRFILMVMAX3437,2931,2856,1737,1681,1494,1454,1403,1334,1163,1138,1117,1030CM1;1HNMR400MHZ,CDCL3083091M,3H,CH3,120150M,11H,CH24,CH3,150185M,2H,CH3CH2,285T,J76HZ,2H,COCH2,382395M,11H,3OCH3,ARCH2,415Q,J72HZ,2H,OCH2CH3,705S,1H,ARH;13CNMR100MHZ,CDCL3140,142,226,244,291,292,317,。

28、319,410,562,606,608,611,1085,1218,1336,1451,1518,1528,1721,2031;MSESIM/Z4032MNA,100;元素分析,计算值C21H32O6C,6629;H,848实测值C,6616;H,872。0038实施例20039步骤1合成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0040将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MELDRUM酸764MMOL溶于三乙胺甲酸盐溶液中,制成05MOL/L溶液,再加入2,3,4三甲氧基苯甲醛764MMOL,于相同温度下反应完全后冷却到0,搅拌下用盐酸酸化,分液后,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

29、水硫酸镁干燥。经过滤、浓缩、纯化得到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化合物2,R1CH3,产率75。0041步骤2合成4,5,6三甲氧基2,3二氢1茚酮0042将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624MMOL与多聚磷酸255G在80下搅拌过夜。冷却下加入冰水500ML,分液后,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经过滤、浓缩、纯化得到4,5,6三甲氧基2,3二氢1茚酮化合物3,R1CH3,产率78。0043步骤3合成1正庚基4,5,6三甲氧基3氢茚00444,5,6三甲氧基2,3二氢1茚酮450MMOL溶于干燥二氯甲烷200ML中,氮气氛下,于0搅拌下滴加正庚基氯化镁。

30、格氏试剂136MMOL,加完后室温继续搅拌3H至反应完全。冷却下滴加盐酸酸化,搅拌1H。分液后,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浓缩、纯化得到1正庚基4,5,6三甲氧基3氢茚化合物4,R1CH3,R2NC7H15,产率75。0045步骤4合成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说明书CN102351702ACN102351709A6/6页900461正庚基4,5,6三甲氧基3氢茚164MMOL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328ML中,于78下,通入臭氧气体至体系变蓝后,再加入吡啶330MMOL,室温搅拌过夜。加入盐酸酸化后,分液后,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

31、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纯化得到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化合物5,R1CH3,R2NC7H15,产率65。0047步骤5合成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乙酯0048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364MMOL溶于无水乙醇180ML中,于0搅拌下滴加氯化亚砜30M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减压下蒸去过量乙醇,纯化后得到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乙酯化合物TAPA1,R1CH3,R2NC7H15,R3C2H5,产率94。0049实施例30050步骤1合成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0051将2,2二甲基1,3二噁。

32、烷4,6二酮MELDRUM酸840MMOL溶于三乙胺甲酸盐溶液中,制成06MOL/L溶液,再加入2,3,4三甲氧基苯甲醛764MMOL,于相同温度下反应完全后冷却到0,搅拌下用盐酸酸化,分液后,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浓缩、纯化得到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化合物2,R1CH3,产率78。0052步骤2合成4,5,6三甲氧基2,3二氢1茚酮0053将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624MMOL与多聚磷酸300G在65下搅拌过夜。冷却下加入冰水500ML,分液后,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经过滤、浓。

33、缩、纯化得到4,5,6三甲氧基2,3二氢1茚酮化合物3,R1CH3,产率76。0054步骤3合成1正庚基4,5,6三甲氧基3氢茚00554,5,6三甲氧基2,3二氢1茚酮450MMOL溶于干燥的三氯甲烷200ML中,氮气氛下,于0搅拌下滴加正庚基碘化镁格氏试剂136MMOL,加完后室温继续搅拌3H至反应完全。冷却下滴加盐酸酸化,搅拌1H。分液后,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浓缩、纯化得到1正庚基4,5,6三甲氧基3氢茚化合物4,R1CH3,R2NC7H15,产率75。0056步骤4合成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00571正庚基4,5。

34、,6三甲氧基3氢茚164MMOL溶于干燥的三氯甲烷540ML中,于78下,通入臭氧气体至体系变蓝后,再加入2,6二甲基吡啶262MMOL,室温搅拌过夜。加入盐酸酸化后,分液后,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纯化得到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化合物5,R1CH3,R2NC7H15,产率63。0058步骤5合成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乙酯0059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364MMOL溶于无水乙醇146ML中,于0搅拌下滴加氯化亚砜40M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减压下蒸去过量乙醇,纯化后得到22,3,4三甲氧基6正辛酰基苯基乙酸乙酯化合物TAPA1,R1CH3,R2NC7H15,R3C2H5,产率97。说明书CN1023517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