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雾化器制备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子照相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雾化器制备热中子闪 烁体转换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子照相是基于射线穿过物体时会发生衰减的基本原理。 当中子入射到待照的样 品后, 由于中子与样品中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 ( 散射和吸收 ), 中子强度会减弱, 透射中 子强度与入射中子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为不同材料对中子束有不同的衰减特性, 这种作用的强弱与发生作用局部区域中样品所包含材料的性质 ( 组成元素、 密度、 空穴 ) 有 关, 所以透射中子束即包含样品内部成分和结构的信息, 再利用特定的技术和相关影像技 术, 将透射中子注量率的空间分布显示出来, 就可以获得待照样品内部所含材料的空间分 布、 密度变化、 各种缺陷的综合信息等。
现有技术中, 中子照相已经确立成为一种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 甚至在许多国家 已发展成为商业性的服务行业, 在众多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中子 转换屏是中子照相系统中的重要光学原件,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中子与它作用后放出 α、 β、 γ 射线或一定波长的光, 即将不可见、 不带电的中子信号转化为可读取信号, 然后由相 机或者胶片读出, 这样中子转换屏所产生的这些次级辐射使中子图像能够在胶片上有效地 产生潜像。由此可见, 中子转换屏的性能直接决定了中子照相的成像质量。
目前, 商业化的用于制备中子转换屏的原材料大多是使用 6LiF+ZnS(Ag), 其中 6 LiF 作为热中子吸收材料, ZnS(Ag) 作为发光材料。事实上, 获得高灵敏度热中子闪烁体转 换屏的条件包括合适的原材料颗粒度、 中子吸收能力好的吸收材料和透光性好的粘合材料 以及吸收材料、 发光材料和粘合材料这三者的配比关系, 为了保证最好的输出效果, 要求各 种材料必须完全充分混合均匀, 因为均匀的涂布和最佳厚度的控制是保证好的光输出效果 和良好分辨的关键。材料的选择、 配比关系和工艺水平都会对光产额和闪烁屏的分辨产生 重要影响。
但对于商业化的中子转换屏的具体的制备工艺, 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描述。日本的 专利文献 ( 公开号 2007-24629, 公开日期 2007 年 2 月 1 日 ) 中介绍了一种使用马弗炉烧制 闪烁体转换屏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 Si 的胶把原材料均匀混合后, 平铺到平板上, 再使 用马弗炉进行烧结, 制备出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 但是在烧结过程中, 原材料受热后会发生 6 体积膨胀, 影响其空间分辨率和发光效率。此外, 由于 Li 热中子吸收截面约为 910barn, 对 6 热中子的探测效率较低等原因, 使得 LiF+ZnS(Ag) 转换屏的分辨率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雾化器制备热中子闪 烁体转换屏的方法。 通过该方法制得的中子转换屏对热中子的探测效率较高, 厚度适宜, 具 有较好的强度, 不易损坏。为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使用雾化器制备热中子闪烁体 转换屏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 : 将含 10B 化合物和发光材料按照重量比为 1 ∶ 1-9 的比例混合, 并加入到 10 重量为含 B 化合物和发光材料总重量的 0.25-1 倍的粘合剂中, 混合均匀, 再加入稀释剂稀 释;
步骤 2 : 将步骤 1 中稀释好的混合物加入到雾化器的容器瓶中, 使用雾化器在厚度 为 0.2-0.8mm 的铝制薄板上均匀形成厚度为 200-500μm 的制备膜 ;
步骤 3 : 将步骤 2 所得制备膜在室温下放置至粘合剂完全固化, 完成制备。 10
进一步, 步骤 1 中所述含 B 的化合物和发光材料的重量比为 1 ∶ 1-9, 所述重量 比优选为 1 ∶ 3-6。 10
进一步, 步骤 1 中所述含 10B 的化合物选自 10BN、 B2O3 或 H310BO3, 所述发光材料为 ZnS(X), 其中 X 为活化剂 : Ag、 Cu、 Ag+Al 或 Ag+Au 10
更进一步, 所述含 B 的化合物为 H310BO3, 所述发光材料为 ZnS(Ag)。 10
进一步, 步骤 1 中所述含 B 的化合物和发光材料的粒径为 1-10μm, 所述粒径优 选为 1-3μm。 进一步, 步骤 1 中所述粘合剂为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环氧树脂和固 化剂的混合溶剂。
更进一步, 所述粘合剂为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溶剂, 其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的重量比为 3-4 ∶ 1。
进一步, 步骤 1 中所述稀释剂为乙醇、 苯或丙酮。
进一步, 步骤 2 中所述铝制薄板的厚度为 0.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 由于本发明选用对中子吸收截面较大的含 10B 的化合物作为中子吸收材料, 因 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对热中子的探测效率较高 ;
2、 本发明优选使用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溶剂作为粘合剂, 环氧树脂固化后能 10 有效地将含 B 的化合物和发光材料的颗粒粘合在一起, 同时使得到的热中子闪烁体转换 屏具有较好的强度, 不易损坏 ; 并且环氧树脂的透光性能好, 不会影响从转换屏内出射的光 的传输。
3、 本发明使用雾化器制备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 由于制模厚度可以通过雾化器的 喷涂时间和喷嘴口径调整, 因而能够得到厚度适宜的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 使所述热中子 闪烁体转换屏具有良好的光输出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所述方法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试剂或材料均可自市场上购得。
实施例 1材料和试剂 : H310BO3( 大连博恩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 发光材料 ZnS(Ag), 环氧树 脂 ( 美国标乐公司, 型号 20-8150-032), 固化剂 ( 美国标乐公司, 型号 20-8150-008)。
设备 : 0.2mm 厚的铝制薄板, 雾化器 ( 日本劲力, 型号 KX-3-10)
如图 1 所示, 一种使用雾化器制备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0
(1) 将 1.0g 的 H3 BO3 粉末 ( 中心粒径为 2 微米 )、 6.0g 的 ZnS(Ag) 粉末 ( 中心粒 径为 2 微米 ) 和 7.0g 的粘合剂 (5.47g 的环氧树脂和 1.53g 的固化剂的混合溶剂 ) 混合, 再添加 5mL 的 95% ( 重量 ) 的乙醇稀释, 搅拌, 混合均匀 ;
(2) 把 0.2mm 厚的铝制薄板固定于平台上 ;
(3) 将步骤 (1) 中所得混合物加入到雾化器的容器瓶中 ;
(4) 将雾化器的喷头向下, 对准铝制薄板, 然后匀速移动喷头, 在铝制薄板上形成 厚度均匀的制备膜 ( 制备膜的厚度可以根据溶剂的粘稠性、 喷气压的大小及喷涂时间等调 整);
(5) 将所得制备膜在室温下放置 5-6 个小时之后, 待乙醇完全挥发、 粘合剂完全固 化后, 完成制备。
实施例 2 10
材料和试剂 : BN, 发 光 材 料 ZnS(Ag+Al), 环 氧 树 脂 ( 美 国 标 乐 公 司, 型号 20-8150-032), 固化剂 ( 美国标乐公司, 型号 20-8150-008)。
设备 : 0.5mm 厚的铝制薄板, 雾化器 ( 日本劲力, 型号 KX-3-10)。
如图 1 所示, 一种使用雾化器制备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0
(1) 将 1.0g 的 BN 粉末 ( 中心粒径为 10 微米 )、 9.0g 的 ZnS(Ag+Al) 粉末 ( 中心 粒径为 10 微米 ) 和 2.5g 的粘合剂 (1.95g 的环氧树脂和 0.55g 的固化剂的混合溶剂 ) 混 合, 再添加 5mL 的 95% ( 重量 ) 的乙醇稀释, 搅拌, 混合均匀 ;
(2) 把 0.5mm 厚的铝制薄板固定于平台上 ;
(3) 将步骤 (1) 中所得混合物加入到雾化器的容器瓶中 ;
(4) 将雾化器的喷头向下, 对准铝制薄板, 然后匀速移动喷头, 在铝制薄板上形成 厚度均匀的制备膜 ( 制备膜的厚度可以根据溶剂的粘稠性、 喷气压的大小及喷涂时间等调 整);
(5) 将所得制备膜在室温下放置 5-6 个小时之后, 待乙醇完全挥发、 粘合剂完全固 化后, 完成制备。
实施例 3 10
材料和试剂 : B2O3, ZnS(Cu), 环氧树脂 ( 美国标乐公司, 型号 20-8150-032), 固化 剂 ( 美国标乐公司, 型号 20-8150-008)。
设备 : 0.8mm 厚的铝制薄板, 雾化器 ( 日本劲力, 型号 KX-3-10)。
如图 1 所示, 一种使用雾化器制备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0
(1) 将 2.0g 的 B2O3 粉末 ( 中心粒径为 1 微米 )、 2.0g 的 ZnS(Cu) 粉末 ( 中心粒径 为 1 微米 ) 和 4.0g 的粘合剂 (3.125g 的环氧树脂和 0.875g 的固化剂的混合溶剂 ) 混合, 再添加 5mL 的 95% ( 重量 ) 的乙醇稀释, 搅拌, 混合均匀 ;
(2) 把 0.8mm 厚的铝制薄板固定于平台上 ;
(3) 将步骤 (1) 中所得混合物加入到雾化器的容器瓶中 ;(4) 将雾化器的喷头向下, 对准铝制薄板, 然后匀速移动喷头, 在铝制薄板上形成 厚度均匀的制备膜 ( 制备膜的厚度可以根据溶剂的粘稠性、 喷气压的大小及喷涂时间等调 整);
(5) 将所得制备膜在室温下放置 5-6 个小时之后, 待乙醇完全挥发、 粘合剂完全固 化后, 完成制备。
以上所有实施例的步骤 (5) 中, 根据所使用稀释剂、 粘合剂类型的不同, 放置的时 间可以缩短到 2-3 个小时, 只要稀释剂能够完全挥发、 粘合剂能够完全固化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 同样属于本发明的技术创新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