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7823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67823ACN101967823A21申请号201010287937322申请日20100920E02D5/24200601B66C1/2820060171申请人浙江金鑫管桩有限公司地址310000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鹿山工业区72发明人张建华54发明名称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57摘要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其由吊具系统和模具系统所组成,其中吊具系统由吊具左臂、吊具右臂、左夹钩、右夹钩、拉杆;、伸缩杆、支架、销轴、摆动杆、夹具外架、上销轴、油缸所组成;模具系统由、管桩上模、上模T形架所组成,吊具系统连接在行车下端。
2、。本发明有益效果该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管桩模具吊装时候容易脱钩或者受高强度钢索带来的左右摆动生产风险,同时仅需要要一名行车操作人员可以自动完成管桩模具的吊装和卸载,生产效率为传统吊装系统3倍。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1967823A1/1页21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其由吊具系统和模具系统所组成,其中吊具系统由吊具左臂、吊具右臂、左夹钩、右夹钩、拉杆;、伸缩杆、支架、销轴、摆动杆、夹具外架、上销轴、油缸所组成;模具系统由、管桩上模、上模T形架所组成,吊具系统连接在行车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
3、统其特征在于支架的下端连接着吊具左臂和吊具右臂,吊具左臂和吊具右臂下端对应有左夹钩和右夹钩,吊具左臂上端通过上销轴固定有摆动杆和伸缩杆,其中伸缩杆和吊具右臂连接,摆动杆顶端安装有一拉杆,该拉杆一端和伸缩杆中部连接,拉杆和伸缩杆构成20度70度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夹钩和右夹钩为“L”形和反“L”,左夹钩和右夹钩夹紧时候之间构成“T”形中空,该“T”形中空和上模T形架大小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一端连接有一油缸,该油缸控制一端连接在行车控制系统中。权利要求书CN101967823A1/3页3一种管桩上模。
4、及其吊装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城市房产、桥梁、港口等大型工程建设需要,管桩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泛。我国从70年代开始从日本引进第一条生产线开始到现在我国自行开发多种管桩生产线,而在管桩生产流水线中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管桩和模具的吊装,因为管桩较重一般使用行车和吊具配合使用才能很好的把管桩或者模具进行移动。传统的管桩吊装设备一般在行车下面拉几根高强度钢索,钢索的下端连接有一吊钩,在需要吊装模具或者的时候,工作人员将吊钩吊在管桩或管桩模具的吊孔上然后吊起移动。大家都知道管桩以及模具其。
5、较重,在行车移动的时候受惯性影响,如吊具未能和管桩模具或者管桩上吊孔很好接合会导致脱落对工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同时因为吊钩是通过高强度钢索和行车连接,移动的时候特别是行车起步移动和停止移动时候,受惯性影响,被吊装的管桩或者管桩模具发生左右晃动,晃动的时候影响流水线中其他设备的运行,同时也会增加吊钩脱落管桩或者管桩模具的钓孔风险,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生命财产损失,同时因为吊钩需要人工吊接,大大降低管桩生产工作效率,增加成本也不符合现代企业规模化、流水线生产需要。【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该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管桩模具吊装时候容易脱钩或者受高强度钢索带来的。
6、左右摆动生产风险,该系统简单有效大大降低管桩流水线生产过程意外风险,同时仅需要要一名行车操作人员可以自动完成管桩模具的吊装和卸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管桩吊装装置中的吊具容易脱钩和吊具钢索组成部分受管桩自重影响在移动时候左右晃动,以及如何降低手动操作部分提高流水线自动化程度技术问题。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其由吊具系统和模具系统所组成,其中吊具系统由吊具左臂、吊具右臂、左夹钩、右夹钩、拉杆;、0006伸缩杆、支架、销轴、摆动杆、夹具外架、上销轴、油缸所组成;模具系统由、管桩上模、上模T形架所组成,吊具系统连接在行车下端。00。
7、07所述的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架的下端连接着吊具左臂和吊具右臂,吊具左臂和吊具右臂下端对应有左夹钩和右夹钩,吊具左臂上端通过上销轴固定有摆动杆和伸缩杆,其中伸缩杆和吊具右臂连接,摆动杆顶端安装有一拉杆,该拉杆一端和伸缩杆中部连接,拉杆和伸缩杆构成20度70度夹角。0008所述的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夹钩和右夹钩为“L”形和反“L”,左夹钩和右夹钩夹紧时候之间构成“T”形中空,该“T”形中空和上模T形架大小对说明书CN101967823A2/3页4应。0009所述的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一端连接有一油缸,该油缸控制一端连接在行车控制系统中。。
8、0010在使用该系统的时候,行车运行到需要吊装上模位置,行车控制吊具系统升降到指定位置,控制系统控制油缸工作,使拉杆外推,拉杆外推,推动伸缩杆,使吊具左臂和吊具右臂张开,然后油缸运行拉回伸缩杆,带动伸缩杆回拉,使吊具左臂和吊具右臂的左夹钩和右夹钩和管桩上模上端的上模T形架咬合,后吊具系统在行车控制下升高并移动到指定位置,降低到指定点,油缸继续工作推动伸缩杆使吊具左臂和吊具右臂张开,管桩上模的上模T形架脱离吊具系统的左夹钩和右夹钩。0011本发明有益效果该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管桩模具吊装时候容易脱钩或者受高强度钢索带来的左右摆动生产风险,同时仅需要要一名行车操作人员可以自动完成管桩模具的吊装和卸。
9、载,生产效率为传统吊装系统3倍。0012为使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技术内容,详见本发明附图和实施方式,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是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说明】0013图1本发明吊具系统结构图;0014图2传统吊具系统侧视结构图;0015图3本发明模具结构图;0016图中101吊具左臂;102吊具右臂;103左夹钩;104右夹钩;105拉杆;106伸缩杆;107支架;108销轴;109摆动杆;110管桩上模;111上模T形架;112夹具外架;113上销轴;114油缸。【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8一种管桩上模及其吊装系统其由101吊具左。
10、臂;102吊具右臂;103左夹钩;104右夹钩;105拉杆;106伸缩杆;107支架;108销轴;109摆动杆;110管桩上模;111上模T形架;112夹具外架;113上销轴;114油缸所组成。0019实施例1,在工作人员需要吊装110管桩上模的时候,行车移动到指定位置,行车控制114油缸工作,使105拉杆推动106伸缩杆,因为105拉杆推动106伸缩杆使101吊具左臂、102吊具右臂张开,在行车控制系统放下107支架到接近111上模T形架高度,然后114油缸工作拉动105拉杆,105拉杆拉动106伸缩杆,105拉杆拉动106伸缩杆使101吊具左臂、102吊具右臂闭合,位于101吊具左臂、10。
11、2吊具右臂下端的103左夹钩与104右夹钩和110管桩上模的111上模T形架咬合,行车控制吊装系统上升移动到指定位置。0020实施例2行车控制吊装系统上升移动到指定位置后,行车控制吊具系统降低到110管桩上模放置支架,行车控制油缸工作使105拉杆推动106伸缩杆,因为105拉杆推动106伸缩杆使101吊具左臂、102吊具右臂张开,110管桩上模的111上模T形架和01吊具左臂、102吊具右臂下端的103左夹钩与104右夹钩脱离,110管桩上模放说明书CN101967823A3/3页5置完毕。0021然而上述仅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保护范围,依照上述实施例所作各种变形或套用均在此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1967823A1/1页6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