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盆式橡胶支座.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25048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46821.8

申请日:

2010.04.15

公开号:

CN101798797A

公开日:

2010.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D 19/04公开日:201008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19/04申请日:20100415|||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9/04; E04B1/98

主分类号:

E01D19/04

申请人:

江苏万宝桥梁构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培良; 费斌; 朱峰; 荣肇骏

地址:

215551 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练塘工业东区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属于建筑物构件。包括上座板、下座板和减振体,所述上座板朝向下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上座体,上座体具有上座体减振体腔,且在上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构成有上座体钩,所述的下座板朝向上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下座体,下座体具有下座体减振体腔,且在下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构成有下座体钩,所述的减振体容纳于由上、下座体减振体腔共同构成的腔体内,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体钩的数量为3-4个,而所述的下座体钩的数量同样为3-4个。在不失理想的抗震减振效果的前提下能体现受力均匀而适应圆周方向的大位移量的情形,确保上、下座板上的上、下座体钩避免损坏,延长抗拉盆式橡胶支座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包括一用于与桥梁的梁体固定的上座板(1)、一用于与桥梁的桥墩固定的下座板(2)和一位于所述上、下座板(1、2)之间的减振体(3),所述上座板(1)朝向所述下座板(2)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一上座体(11),上座体(11)具有一上座体减振体腔(111),并且在上座体减振体腔(111)的腔沿的四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上座体钩(112),上座体钩(112)朝向上座体减振体腔(111),所述的下座板(2)朝向所述上座板(1)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一下座体(21),下座体(21)具有一下座体减振体腔(211),并且在下座体减振体腔(211)的腔沿的四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与所述上座体钩(112)的数量相等并且相互配合的下座体钩(212),下座体钩(212)朝向下座体减振体腔(211),所述的减振体(3)容纳于由上、下座体减振体腔(111、211)共同构成的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体钩(112)的数量为3-4个,而所述的下座体钩(212)的数量同样为3-4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座板(1)朝向所述下座板(2)的一侧还延伸有一中心座体(12),该中心座体(12)位于所述的上座体减振体腔(111)的中央,所述减振体(3)朝向上的一侧与中心座体(112)接触,而减振体(3)的朝向下的一侧与所述下座体减振体腔(211)的底壁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体(3)朝向所述中心座体(112)的一侧的表面的四周边缘部位开设有一紧固圈槽(31),在该紧固圈槽(31)内嵌设有一黄铜材质的紧固圈(311)。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座体(12)的外壁设置有一阻尼减振圈(12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体钩(112)和所述的下座体钩(212)的形状是相同的,并且彼此的位置是相对应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座体钩(112、212)的形状为扇形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座体钩(112、212)的形状为矩形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体钩(212)的边缘与所述上座体减振体腔(111)的腔壁之间保持有间隙(2121)。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体钩(112)与所述的下座体(21)的外壁之间保持有空隙(1121)。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体(3)为橡胶材质的并且形状为扁平圆柱体。

说明书

抗拉盆式橡胶支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拉盆式橡胶支座,适用于铁路桥、公路桥、河道桥、城市高架桥以及各种大型架空结构的建筑物上,起抗震减振作用。
背景技术
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在上述基础设施中普遍使用,当遇到地震或其它人为因素引起的强力振动时,由其起到抗震和减振的作用。抗拉盆式橡胶支座通常但并不绝对限于地由上、下座板和位于上、下座板之间的缓冲装置构成,上座板与桥梁梁体(也可称梁面)固定,下座板与桥墩固定,上、下座板彼此以锁扣的结构形式相互配合。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646197Y公开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和CN2646198Y公开的盆式橡胶支座均属前述的锁扣配合的结构范畴,也就是说都是将上、下座板扣配结合。前一专利在上座板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具有一折凹部,而在下座板朝向上座板的一侧具有一下座体,在下座体的上沿的对应两侧各向外延伸有一矩形凸耳,矩形凸耳与前述的折凹部钩配,从而使上、下座板形成彼此扣合的并且可转动的锁扣结构。后一专利在上座板朝向下座板的一侧表面具有一上座体,在上座体的下沿的对应两侧各具有一月牙形钩,而在下座板朝向上座板的一侧的表面具有一下座体,在下座体的上沿的对应两侧各向外延伸有扇形凸耳,扇形凸耳与前述的月牙形钩相配合,从而使上、下座板形成彼此扣合的并且可转动的锁扣结构。
应该说,上述两项专利既能起到理想的抗震减振作用,又能应对桥梁梁体相对于桥墩的旋转性位移的作用,但是,这两项专利存在共同的缺憾,那就是当桥梁出现大位移量的旋转性位移时,即出现水平的圆周方向的大位移时,则会表现出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以前一专利(CN2646197Y)为例,一旦出现大位移量,随着桥梁梁体携上座板作圆周方向的水平位移时,从而出现下座板的下座体的上沿的矩形凸耳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离开折凹部,而离开折凹部的矩形凸耳不再受力,所有的力倾集于仍与折凹部接触的矩形凸耳的另一部分上,从而存在损及折凹部和矩形凸耳之虞,例如一旦矩形凸耳碎裂乃至脱落,那么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对下一次有可能出现的桥梁梁体的旋转性位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于后一专利(CN2646198Y)的情形与之相同,故申请人不再赘述。
鉴上,已有技术中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以及盆式橡胶支座虽然具有抗震抗振和适应桥梁梁体旋转性位移的技术效果,但由于旋转性位移的适应性差而致受力不均匀的现象仍应予以消除,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良好的抗震减振效果而藉以提高桥梁梁体和桥墩的抗拨力,又具有受力均匀而藉以适应圆周方向的大位移量的水平位移的抗拉盆式橡胶支座。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包括一用于与桥梁的梁体固定的上座板、一用于与桥梁的桥墩固定的下座板和一位于所述上、下座板之间的减振体,所述上座板朝向所述下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一上座体,上座体具有一上座体减振体腔,并且在上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上座体钩,上座体钩朝向上座体减振体腔,所述的下座板朝向所述上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一下座体,下座体具有一下座体减振体腔,并且在下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与所述上座体钩的数量相等并且相互配合的下座体钩,下座体钩朝向下座体减振体腔,所述的减振体容纳于由上、下座体减振体腔共同构成的腔体内,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体钩的数量为3-4个,而所述的下座体钩的数量同样为3-4个。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座板朝向所述下座板的一侧还延伸有一中心座体,该中心座体位于所述的上座体减振体腔的中央,所述减振体朝向上的一侧与中心座体接触,而减振体的朝向下的一侧与所述下座体减振体腔的底壁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减振体朝向所述中心座体的一侧的表面的四周边缘部位开设有一紧固圈槽,在该紧固圈槽内嵌设有一黄铜材质的紧固圈。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心座体的外壁设置有一阻尼减振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座体钩和所述的下座体钩的形状是相同的,并且彼此的位置是相对应的。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座体钩的形状为扇形体。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座体钩的形状为矩形体。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座体钩的边缘与所述上座体减振体腔的腔壁之间保持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座体钩与所述的下座体的外壁之间保持有空隙。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减振体为橡胶材质的并且形状为扁平圆柱体。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合理地增加了上座体上的上座体钩并且同时合理增加了下座体上的下座体钩,因此在不失理想的抗震减振效果的前提下能体现受力均匀而适应圆周方向的大位移量的情形,确保上、下座板上的上、下座体钩避免损坏,延长抗拉盆式橡胶支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实施例1:
请见图1和图2,给出一枚矩形的更具体地讲为正方体的上座板1,在该上座板1的四个角部均开设有一上座板固定孔13,上座板固定孔13的作用是将上座板1与桥梁的梁体或称桥梁梁面固定(在付诸应用时),以目前的图示位置状态为例(以下同),上座板1朝向下座板2的一侧的居中部位延伸有一上座体11,并且在上座板1的朝向下座板2的正中央即位于上座体11的上座体减振体腔111的中央延伸构成有一中心座体12,中心座体12的壁体与上座体减振体腔111的内壁之间保留有足以供下座板2的下座体21容纳的空间距,并且当下座板2的下座体21容入到该空间距中后,还留有一空隙1121(下面还要详述)。在前述的中心座体12的外壁上以嵌置方式设置有一阻尼减振圈121。在本实施例中,在上座体11的下边沿上以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四个上座体钩112,由于上座体钩112的数量有四个,因此相邻上座体钩112之间间隔90°。上座体11和中心座体12均可与上座板1一体成形。
一下座板2同样为矩形体,更具体地讲同样为正方体,在该下座板2的四个角部各开设有一下座板固定孔22,下座板固定孔22的作用是将下座板2与桥梁的桥墩固定(在付诸应用时),在下座板1朝向上的一侧即朝向上座板1的一侧的居中部位延伸有一下座体21,下座体21具有下座体减振体腔211,在下座体21的上沿同样以等距离间隔设计有四个下座体钩212,下座体钩212的位置与上座体钩112相对应,并且下座体钩212的形状与上座体钩112相一致,以便两者理想配合(图2示)。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座体钩112、212的形状均呈扇形体,但并不排斥矩形体。
一材质优选为橡胶的并且为圆柱体的减振体3容纳于由前述的上、下座体减震体腔111、211共同构成的腔体内,在减振体3的上表面的边缘部位开设有一圈紧固圈槽31,紧固圈槽31内设置紧固圈311,紧固圈311优选使用铜质材料,更为优选地使用黄铜或紫铜材料。由图2所示,上、下座体1、2装配后,并且使减振体3设于上、下座体减振体腔111、211共同构成的腔体中后,上座体钩112的壁面与下座体21的外壁之间保留有空隙1121,同样,下座体钩212与上座体减振体腔111的内壁之间也保留有间隙2121,间隙2121的宽度与前述的空隙1121相等。
实施例2:
图略,上、下座体钩112、212的数量各为三个,各相隔120°,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当桥梁因低震级的地震等原因产生角度性转动时,则由数量各为四个的上座体钩112及下座体钩212的配合而保障不错位,而且由减振体3减振。由于存在四个上、下座体钩112、212,因此,纵使出现大位移量的圆周方向的旋转,那么依然由四个上、下座体钩112、212的协同作用而保障受力均匀,不会致损上、下座体钩112、212,确保本发明抗拉盆式橡胶支座的整体使用寿命。

抗拉盆式橡胶支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抗拉盆式橡胶支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抗拉盆式橡胶支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拉盆式橡胶支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拉盆式橡胶支座.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属于建筑物构件。包括上座板、下座板和减振体,所述上座板朝向下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上座体,上座体具有上座体减振体腔,且在上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构成有上座体钩,所述的下座板朝向上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下座体,下座体具有下座体减振体腔,且在下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构成有下座体钩,所述的减振体容纳于由上、下座体减振体腔共同构成的腔体内,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体钩的数量为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