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倒流防止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24999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8978.8

申请日:

2009.02.05

公开号:

CN101798833A

公开日:

2010.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16K 15/1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姜全德变更后权利人: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亭林路160号变更后权利人: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民新路169号登记生效日:201203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C 1/10申请日:20090205|||公开

IPC分类号:

E03C1/10

主分类号:

E03C1/10

申请人:

姜全德

发明人:

姜全德

地址:

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亭林路16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代理人:

盛建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包括壳体、止回阀、滤板和排污管,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在确保管道中的压力水顺向流动的同时,还能将上游来水可能携带的异物悉数截留,而且能将上游供水管道设施因施工、检修产生的污水排除,避免污水污染供水区内的管网及用户,又且本例的水头损失很小,又由于本例集防止倒流、过滤和排污三种功能为一体,因此在供水管道的建设施工中可节省空间、降低成本,使得给水管道的建设施工更规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以使用时水流方向为基准,包括一中空的壳体(1),壳体两端分别为进水口(2)和出水口(3),进、出水口间的壳体内部分为阀腔(4)和过滤腔(5),且过滤腔位于阀腔上游; 与阀腔相对应的壳体上设有安装口,至少有两个止回阀(6)串联固定于阀腔中,安装口上设有阀腔盖板(7),且阀腔盖板密封安装口,接水口(8)处于壳体(1)内,止回阀中最上游的一个止回阀的进水处密封连通接水口(8),接水口(8)朝向过滤腔并与过滤腔相通,接水口(8)内径小于过滤腔内径,接水口外壁与壳体内壁间为密封连接,止回阀中最下游的一个止回阀的出水处周边缘与壳体内壁间为密封; 与过滤腔相对应的壳体上设有操作口,操作口上设有滤腔盖板(9),该滤腔盖板可密封操作口,且该滤腔盖板可拆卸,滤腔盖板上设有开孔,开孔中密封穿设有排污管(10),排污管一端朝向过滤腔,排污管另一端朝向外部,过滤腔中设有滤板(11),且滤板位于接水口上游; 设有堵头(12),堵头可堵住所述接水口和排污管一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比所述排污管更接近所述接水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可拆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比所述滤板更接近所述接水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6)有两个。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设有一封盖(13)。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污管一端的直径,且排污管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堵头设有一个,堵头轴向内壁设有内螺纹,堵头的内螺纹与排污管一端的外螺纹相匹配,堵头轴向外壁设有一圈径向的卡制,卡制可卡住接水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以使用时水流方向为基准,所述进水口为渐扩型,所述出水口为渐缩型。

说明书


三合一倒流防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倒流防止器,尤其是一种兼具过滤和排污功能的倒流防止器。

    背景技术

    为确保自来水供水中的卫生安全,国家标准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在相关的供水管道上应安装管道倒流防止器或其它有效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倒流防止器固然能有效地防止管道中的介质倒流,但水头损失较大,使用时必须加大供水压力,使得供水能量消耗增大、供水成本高,因而得不到普遍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将防止倒流、过滤和排污三种功能集一体。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以使用时水流方向为基准,包括一中空的壳体,壳体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进、出水口间的壳体内部分为阀腔和过滤腔,且过滤腔位于阀腔上游;

    与阀腔相对应的壳体上设有安装口(用于将止回阀装入阀腔内),至少有两个止回阀串联固定于阀腔中(至少有两个止回阀提高了安全系数,如果有一个止回阀故障失灵,仍能确保管道内自来水不会倒流),安装口上设有阀腔盖板,且阀腔盖板密封安装口,接水口处于壳体内,止回阀中最上游的一个止回阀的进水处密封连通接水口,接水口朝向过滤腔并与过滤腔相通,接水口内径小于过滤腔内径,接水口外壁与壳体内壁间为密封连接,止回阀中最下游的一个止回阀的出水处周边缘与壳体内壁间为密封(即水流无法倒流进阀腔);

    与过滤腔相对应的壳体上设有操作口,操作口上设有滤腔盖板,该滤腔盖板可密封操作口,且该滤腔盖板可拆卸,滤腔盖板上设有开孔,开孔中密封穿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一端朝向过滤腔,排污管另一端朝向外部,过滤腔中设有滤板,且滤板位于接水口上游;

    设有堵头,堵头可堵住所述接水口和排污管一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滤板比所述排污管更接近所述接水口。当滤板比排污管更接近接水口时,过滤腔中位于滤板上游的的空间较大,这样就给滤板所截留的水中异物提供了存储空间,而且在排污时,滤板可以作为接水口上堵头的靠背,滤板可直接或通过填塞物将堵头抵在接水口上,使得堵头能够更牢靠的堵住接水口,不容易从接水口上掉下,所述滤板可以是可拆卸的,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因为不管滤板可不可拆卸,在排污时污水都不会经过滤板,滤板可拆卸的目的在于既便于滤板的清洁与更换,又便于接水口安装堵头。当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用于排除污水时,可以打开滤腔盖板,取下排污管上的封盖和堵头,将过滤腔下游的接水口用堵头堵上,再盖好滤腔盖板,即进入排污状态。

    所述滤板可拆卸。

    所述排污管比所述滤板更接近所述接水口。当排污管比所述滤板更接近所述接水口时,滤板为可拆卸式,可拆卸的目的在于,在排污时将滤板拆除,使得污水不经过滤板直接从进水口流向排污管后排除。当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用于排除污水时,可以打开滤腔盖板,将滤板拆除,取下排污管上的封盖和堵头,将过滤腔下游的接水口用堵头堵上,再盖好滤腔盖板,即进入排污状态。

    所述止回阀有两个。

    排污管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设有一封盖。

    所述接水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污管一端的直径,且排污管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堵头设有一个,堵头轴向内壁设有内螺纹,堵头的内螺纹与排污管一端的外螺纹相匹配,堵头轴向外壁设有一圈径向的卡制,卡制可卡住接水口。

    以使用时水流方向为基准,所述进水口为渐扩型,所述出水口为渐缩型。这样使得自来水在本例内部的流速较管道中的流速小,减小了水头损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在确保管道中的压力水顺向流动的同时,还能将上游来水可能携带的异物悉数截留,而且能将上游供水管道设施因施工、检修产生的污水排除,避免污水污染供水区内的管网及用户,又且本例的水头损失很小,又由于本例集防止倒流、过滤和排污三种功能为一体,因此在供水管道的建设施工中可节省空间、降低成本,使得给水管道的建设施工更规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常供水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排污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以使用时水流方向为基准,包括一中空的壳体1,壳体两端分别为进水口2和出水口3,进、出水口间的壳体内部分为阀腔4和过滤腔5,且过滤腔位于阀腔上游;

    与阀腔相对应的壳体上设有安装口(用于将止回阀装入阀腔内),至少有两个止回阀6串联固定于阀腔中(至少有两个止回阀提高了安全系数,如果有一个止回阀故障失灵,仍能确保管道内自来水不会倒流),安装口上设有阀腔盖板7,且阀腔盖板密封安装口,接水口8处于壳体1内,止回阀中最上游的一个止回阀的进水处密封连通接水口8,接水口8朝向过滤腔并与过滤腔相通,接水口8内径小于过滤腔内径,接水口外壁与壳体内壁间为密封连接,止回阀中最下游的一个止回阀的出水处周边缘与壳体内壁间为密封(即水流无法倒流进阀腔);

    与过滤腔相对应的壳体上设有操作口,操作口上设有滤腔盖板9,该滤腔盖板可密封操作口,且该滤腔盖板可拆卸,滤腔盖板上设有开孔,开孔中密封穿设有排污管10,排污管一端朝向过滤腔,排污管另一端朝向外部,过滤腔中设有滤板11,且滤板位于接水口上游;

    设有堵头12,堵头可堵住所述接水口和排污管一端。

    所述滤板比所述排污管更接近所述接水口。当滤板比排污管更接近接水口时,过滤腔中位于滤板上游的的空间较大,这样就给滤板所截留的水中异物提供了存储空间,而且在排污时,滤板可以作为接水口上堵头的靠背,滤板可直接或通过填塞物将堵头抵在接水口上,使得堵头能够更牢靠的堵住接水口,不容易从接水口上掉下,所述滤板可以是可拆卸的,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因为不管滤板可不可拆卸,在排污时污水都不会经过滤板,滤板可拆卸的目的在于既便于滤板的清洁与更换,又便于接水口安装堵头。当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用于排除污水时,可以打开滤腔盖板,取下排污管上的封盖和堵头,将过滤腔下游的接水口用堵头堵上,再盖好滤腔盖板,即进入排污状态。

    所述滤板可拆卸。

    所述排污管比所述滤板更接近所述接水口。当排污管比所述滤板更接近所述接水口时,滤板为可拆卸式,可拆卸的目的在于,在排污时将滤板拆除,使得污水不经过滤板直接从进水口流向排污管后排除。当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用于排除污水时,可以打开滤腔盖板,将滤板拆除,取下排污管上的封盖和堵头,将过滤腔下游的接水口用堵头堵上,再盖好滤腔盖板,即进入排污状态。

    所述止回阀6有两个。

    所述排污管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设有一封盖13。

    所述接水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污管一端的直径,且排污管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堵头设有一个,堵头轴向内壁设有内螺纹,堵头的内螺纹与排污管一端的外螺纹相匹配,堵头轴向外壁设有一圈径向的卡制,卡制可卡住接水口。

    以使用时水流方向为基准,所述进水口为渐扩型,所述出水口为渐缩型。这样使得自来水在本例内部的流速较管道中的流速小,减小了水头损失。

    本例使用状态如下:

    正常供水状态:滤腔盖板密封操作口,堵头堵住排污管一端,封盖封住排污管另一端,接水口与过滤腔相通,自来水由进水口进入本例,经过过滤腔中的滤板,水中万一有异物,即被滤板截留,自来水再通过接水口依次进入阀腔中的各个止回阀,自来水靠自身的压力将各个止回阀的阀瓣打开,然后再通过出水口从本例流出供水。由于设有滤板,水中万一有异物即被滤板截留,异物不会卡在止回阀的阀瓣中影响止回阀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止回阀的运行安全系数,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

    上游供水停止或压力降低:当每一个止回阀的下游压力≥上游压力时,止回阀靠自身弹簧的力量,将阀瓣关闭,密封程度与止回阀的下、上游压力差成正比;当止回阀的下、上游压力均处零时,阀瓣也同样关闭。

    排污状态:可能由于上游供水管道设施施工、检修会产生污水,此时如果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采用的结构是滤板比排污管更接近接水口时,可以打开滤腔盖板,取下排污管上的封盖和堵头,将过滤腔下游的接水口用堵头堵上,再盖好滤腔盖板,即进入排污状态;如果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采用的结构是排污管比滤板更接近接水口,且滤板为可拆卸式时,可以打开滤腔盖板,将滤板拆除,取下排污管上的封盖和堵头,将过滤腔下游的接水口用堵头堵上,再盖好滤腔盖板,即进入排污状态。污水由本例的进水口进入,不经过滤板,直接由进水口流向排污管,通过排污管将污水排除,避免污水污染供水区内的管网及用户。

    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应适时打开滤腔盖板检查并清理滤板截留的异物;在排污、检查或清理滤板结束后应即时恢复至正常供水状态。

    

三合一倒流防止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合一倒流防止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合一倒流防止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合一倒流防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合一倒流防止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包括壳体、止回阀、滤板和排污管,该三合一倒流防止器在确保管道中的压力水顺向流动的同时,还能将上游来水可能携带的异物悉数截留,而且能将上游供水管道设施因施工、检修产生的污水排除,避免污水污染供水区内的管网及用户,又且本例的水头损失很小,又由于本例集防止倒流、过滤和排污三种功能为一体,因此在供水管道的建设施工中可节省空间、降低成本,使得给水管道的建设施工更规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