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46101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39091.6

申请日:

2002.09.24

公开号:

CN1401421A

公开日:

2003.03.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12.31|||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0/10; B01J20/30; C01B3/00

主分类号:

B01J20/10; B01J20/30; C01B3/00

申请人:

武汉理工大学;

发明人:

木士春; 潘牧; 袁润章; 沈春辉

地址:

430070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狮路1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安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储氢材料是海泡石矿料经过提纯、水热、酸活化、热活化处理而制备的具有一定储氢性能的海泡石,其中海泡石矿物的含量为80wt%~100wt%,其余为杂质或混入物,其储氢容量为1.7wt%~2.0wt%。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独特及其孔道内表面具极性等特征,对储氢是有利的,而且与活性碳、纳米碳纤维、碳纳米管等多孔碳素材料相比,还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等无可比拟的优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储氢材料是海泡石矿料经过提纯、水
热、酸活化、热活化处理的海泡石,其中海泡石矿物的含量为80wt%~100wt%,其余为
杂质或混入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海泡石矿石为原料,其特
征在于制备方法是:
1)提纯:将海泡石矿料细碎、过40~325目筛,并用水浸泡1~24h,之后搅拌1~10h,
并静置12~48h,取上层颜色均匀的悬浮物,在离心机上进行3次以上的分离提纯,
得海泡石提纯土,
2)水热处理:将海泡石提纯土放入高压反应釜内,加入5~30倍重量的水,在室温
~300℃下搅拌1~24h,产物经分离、洗涤及干燥,
3)酸活化:将水热处理后的海泡石与浓度为0.1~5mol/l的盐酸、硫酸或硝酸相混,
40~100℃水浴加热并搅拌0.5~24h,产物经分离、洗涤及干燥,
4)热活化:将酸活化海泡石在200~400℃,<6.0×102Pa条件或在氩气、氮气或二
者混合气的条件气体下焙烧1~12h,即得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

说明书

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储氢材料,特别是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本发明还涉及该种储
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燃料消耗逐渐增大和储量的日渐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人们越来越渴望使用环境友好而又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人们最寄希望的是氢能。但发
展氢能,首要攻克的是氢的规模储运这一大瓶颈。当前,固体吸附剂储氢,如多矿物储
氢(Weitkamp,J,et al,1995;Hahne,E,et al.,1996)、碳纳米管储氢(Dillon,A.C,et al.,
1997)等,因其工作压力低、储存容器重量轻、形状选择余地大等优点,成为当前人们
开发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矿物储氢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石墨及沸石等矿物的储氢。前者包括石墨及其
插层化合物储氢等。但近年研究表明,石墨的储氢量通常很低(Nijkamp,M.G,et al.
2001),这可能是因为其层间距(0.334nm)与氢分子的动力学直径(0.289nm)过于接
近,而且其层间又为惰性,对氢缺乏吸引力,导致氢难以进入层间储存的结果。此外,
层间断面存在的较多不饱和键,可能会对氢产生极化作用,使氢在层间断面位置堆积,
结果也会阻碍后续的氢进入层间。石墨插层化合物的储氢容量与石墨相比,其储氢量虽
有所提高(Ichimura,K,et al.1992),但与碳纳米管(Liu,C,et al.,1999)、活性碳(周理,
等,2000)等多孔碳素材料相比,其储氢容量仍是较低的。

沸石是一种多孔铝硅酸盐矿物,包括天然沸石(如丝光沸石、浊沸石等)和合成沸
石(如A型、X型、Y型等)两种。沸石通常具有独特的笼形(如α笼、β笼等)孔隙,
这些笼形孔隙被认为是一种天然良好的氢存储单元。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Darkrim,F,
2000),在70-90MPa压力条件下,沸石的每个α笼可吸附2~2.5个氢分子。Weitkamp等
人(1992,1995)对具有不同可交换阳离子的A型沸石进行了储氢容量的实验研究,结
果表明,除CsA沸石外,含K+、Na+、Rb+等可交换阳离子的A型沸石分别都具有一定
的储氢能力,在压力为2.5~10MPa、温度为300K的条件下,储氢容量达到5.7cm3/g。

本发明所述的海泡石,理想构造式为Mg8Si12O30(OH)4(OH2)4·8H2O,或
Mg8Si12O30(OH)4·12H2O,与坡缕石同属层链状富镁硅酸盐粘土类矿物。矿物晶体习性通常为
棒状、纤维状等形态。海泡石通常具有比表面积大、物理吸作用强烈、化学性质稳定等
特征,因此被广泛用作固体吸附剂或分子筛,用于Pb2+、Cd2+等重金属离子(Garcia S A,
et al.,1999;陈昭平等,1999;Prigatti M F,et al.,2001),NO2、SO2、NH3等有害气体(张
春霞等,1991;王继辉等,1994;Matsudu T et al,2002),以及吡啶、甲苯等有机气体(李
平等,1996)的吸附等。海泡石矿物结构如附图1所示,由于2∶1层型结构单元中四面
体活性氧指向周期性地上下作180°倒转,使八面体片不连续,从而构成了独特的、不同
于沸石的、沿X轴定向延伸的链条及孔道。链条中包括8个八面体位置,形成的孔道极
为规则且相互平行,在横截面上呈“蜂巢”状。其单个孔道截面积为0.37×1.06nm2,大
于坡缕石的孔道尺寸(0.37×0.64nm2)及石墨的层间距,因此可容纳较多的水分子和可
交换大离子。根据计算,海泡石的比表面积为800~900m2/g,其中内表面积~500m2/g,
外表面积~400m2/g(Serna,et al.,1978),均大于坡缕石的表面积。此外,与沸石类似,
海泡石矿物的孔道内表面也具有较强的极性,它们强烈吸附阳离子、极性分子或易于产
生诱导偶极的吸附质分子进入孔道。总之,海泡石矿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独特且孔
道内表面具极性等特征对储氢是有利的。而且与多孔碳素储氢材料(如活性碳、纳米碳
纤维、碳纳米管等)相比,海泡石还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等无可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是海泡石矿料通过提  纯、水热、酸活化、热活化的
处理的海泡石,其中海泡石矿物的含量为80wt%~100wt%,其余为混入物或杂质。

本发明的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是:

1.提纯:取海泡石矿料,细碎、过筛40~325目,并用水浸泡1~24h。之后搅拌1~10h,
并静置12~48h。取上层颜色均匀的悬浮物,在离心机上进行3~10次的分离提纯,即得
海泡石提纯土;

2.水热:将海泡石提纯土放入高压反应釜内,加入5~30倍重量的水,在室温~300
℃下搅拌1~24h,产物经分离、洗涤及干燥,即得水热处理的海泡石:

3.酸活化:将水热处理后的海泡石与浓度为0.1~5mol/l的盐酸、硫酸或硝酸相混合,
水浴加热(40~100℃)并搅拌0.5~24h,产物经分离、洗涤及干燥,即得酸活化海泡石;

4.热活化:将酸活化海泡石在200~400℃,<6.0×102Pa真空条件或在氩气、氮气
或二者混合气的条件气体下焙烧1~12h,即得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水热处理的目的在于使粗大的海泡石纤维或棒晶束最大程度地分散和
细化,以增大产物的外比表面积。酸活化的目的在于去除提纯土中铁等杂质,疏通孔道,
同时通过脱去部分结构中的Mg,增大孔道内比表面积及表面活性。此外,由于海泡石
矿物表面具有较强的极性,其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要大于氢分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通
过热活化处理去除孔道内吸附的水(包括似沸石水和结晶水等),同时增大矿物的孔隙率
及内比表面积,提高海泡石矿物的储氢容量。

本发明所述的海泡石矿料采自湖南浏阳,其中,海泡石矿物的平均含量65wt%,其
余为石英20wt%、滑石10wt%及少量的方解石3wt%、岩屑2wt%等。经多次分离提纯后
海泡石矿物的平均含量可达80wt%以上。其它地区的海泡石矿料经相同的制备方法处理
后也可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储氢材料。

本发明所述海泡石的比表面积由BET法给出;脱镁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测
定;微观形貌特征由TEM、SEM等表征;矿物的晶体结构变化由XRD及ED等测定;
储氢容量由压差法测定,测试氢气纯度要求为99.999%,初始压力为常压~20MPa,温度
为室温~250℃。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海泡石矿物的晶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取海泡石矿料5g,细碎、过100目筛,并按固∶液=1∶99的比例在水中浸泡
24h,然后高速(800r/min)搅拌2h,之后静置24h。取上层颜色较为均匀悬浮液,并在
高速离心机上反复沉降6次进行分离提纯。经测定,提纯土中的海泡石含量>90%,比表
面积为112m2/g。

2)将海泡石提纯土放入高压反应釜内,加入25倍重量的水,在200℃下搅拌2h,
产物经分离、洗涤及真空干燥,即得水热处理的海泡石。经测定,产物的分散性较好,
其比表面积为164m2/g。

3)称取5g经水热处理的海泡石,放入500ml的三口烧瓶中,倒入250ml浓度为
0.5mol/l的盐酸,80℃水浴加热并搅拌4h,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即得酸活化海泡
石。经测定,其比表面积为354m2/g,脱镁率<0.1%,海泡石矿物的颗粒形态及晶体结构
没有发生变化。

4)将酸活化海泡石在真空(<6.0×102Pa)、320℃下热活化4h。之后,迅速取出产
物并置入储氢容量测试装置的样品室中进行测定。在氢气纯度99.999%、初始压力
11MPa、室温条件下,热活化产物储氢容量为1.7wt%。热活化产物的比表面积为
502m2/g。

实施例2

海泡石矿料的提纯、水热处理及热活化处理方法分别与实施例1相同,但在酸活化
处理过程中的水浴加热、搅拌时间为8h。经测定,酸活化产物的脱镁率约为7%,热活化
后的比表面积为568m2/g。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条件下,热活化海泡石的储氢容量
为2.0wt%。

实施例3

海泡石矿料的提纯、水热处理、酸活化处理方法分别与实施例1相同,热活化处理
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热活化是在氩气条件气体下进行。经测定,热活化产物的
比表面积为498m2/g,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其储氢容量为1.7wt%。

实施例4

海泡石矿料的提纯、水热处理及酸活化处理方法分别与实施例1相同,热活化处理
方法与实例1基本相同,但其热活化的时间为8h。经测定,热活化产物的比表
面积为521m2/g,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其储氢容量为1.8wt%。

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储氢材料是海泡石矿料经过提纯、水热、酸活化、热活化处理而制备的具有一定储氢性能的海泡石,其中海泡石矿物的含量为80wt100wt,其余为杂质或混入物,其储氢容量为1.7wt2.0wt。海泡石矿物储氢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独特及其孔道内表面具极性等特征,对储氢是有利的,而且与活性碳、纳米碳纤维、碳纳米管等多孔碳素材料相比,还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等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