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24597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0538.4

申请日:

2008.05.20

公开号:

CN101586390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F 15/20公开日:2009112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5/20; E04B1/82; E04B1/99

主分类号:

E04F15/20

申请人:

金起远

发明人:

金起远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玉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用于阻隔传递到公寓各楼层之间板坯的直接振动噪音、防止及吸收传递到公寓各楼层之间板坯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传播系统中的间接共鸣噪音。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吸声地板材料,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构成;栅格状防振构件,装设成在吸声地板材料上形成预定曲折状的声源通道;防潮构件,其上表面和下表面贴覆无纺布,在防潮构件的内部中结合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橡胶板,层叠在防潮构件上;多孔板,层叠在橡胶板上;第二角状蜂窝板,层叠在多孔板上,在设置地板供热管道的状态下填充水泥砂浆或黄油,在第二角状蜂窝板的底面贴覆银箔板,在第二角状蜂窝板的上表面贴覆顶部地板材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
吸声地板材料(110),其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构成;
栅格状防振构件(120),其装设成在该吸声地板材料(110)上形成多个预定的曲折状的声源通道(121);
防潮构件(130),该防潮构件(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134),并且在该防潮构件(130)的内部中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132);
橡胶板(140),其层叠在该防潮构件(130)上,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多孔板(150),其层叠在该橡胶板(140)上,及
第二角状蜂窝板(170),其层叠在该多孔板(150)上,并且在设置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的状态下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或黄油(180),并且在该第二角状蜂窝板(170)的底面上贴覆有银箔板(160),在该第二角状蜂窝板(170)的上表面上贴覆有顶部地板材料(20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多个通风通道(210),所述通风通道(210)形成在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上,以便沿着形成于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所述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传出到室内(220)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230),该噪音排除部(230)包括:多个通风孔(232),所述通风孔(232)与所述通风通道(210)垂直地连通,以便沿着形成于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所述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穿过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以及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该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穿过所述通风孔(232)的噪音波通过该管道孔(231)排放到外部。

4.
  一种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
吸声地板材料(110),其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或多孔板材料制成;
栅格状防振构件(120),其装设成在该吸声地板材料(110)上形成多个预定的曲折状的声源通道(121);
防潮构件(130),该防潮构件(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134),并且在该防潮构件(130)的内部中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132);
第二角状蜂窝板(170),其层叠在该防潮构件(130)上,并且在设置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的状态下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或黄油(180),在该第二角状蜂窝板(170)的上表面上贴覆有顶部地板材料(200);
多个通风通道(210),所述通风通道(210)形成在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上,以便沿着形成于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所述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传出到室内(220)中;以及
噪音排除部(230),该噪音排除部(230)包括:多个通风孔(232),所述通风孔(232)与所述通风通道(210)垂直地连通,并形成在天花板上,以便沿着形成于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所述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穿过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以及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其在该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穿过所述通风孔(232)的噪音波通过该管道孔(231)排放到外部。

5.
  一种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
吸声地板材料(110),其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或多孔板材料制成;
栅格状防振构件(120),其装设成在该吸声地板材料(110)上形成多个预定的曲折状的声源通道(121);
橡胶板(140),其层叠在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上,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防潮构件(130),该防潮构件(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134),并且在该防潮构件(130)的内部中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132),且该防潮构件(130)层叠在该橡胶板(140)上;
多孔板(150),其层叠在该防潮构件(130)上;
第二角状蜂窝板(170),其层叠在该多孔板(150)上,并且在设置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的状态下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或黄油(180),并且在该第二角状蜂窝板(170)的底面上贴覆有银箔板(160),在该第二角状蜂窝板(170)的上表面上贴覆有顶部地板材料(200);
多个通风通道(210),其形成在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上,以便沿着形成于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所述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传出到室内(220)中;以及
噪音排除部(230),其包括:多个通风孔(232),所述通风孔(232)与所述通风通道(210)垂直地连通,并形成在天花板上,以便沿着形成于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所述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通过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以及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该管道孔(231)在该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穿过所述通风孔(232)的噪音波通过该管道孔(231)排放到外部。

6.
  一种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该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包括:
(a)栅格状防振构件安装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板坯上铺设吸声地板材料(110),以及安装栅格状防振构件(120),然后形成间隔的地板结构的多个曲折状的声源通道(121),以便在该吸声地板材料(110)上形成多个预定的通风通道;
(b)声音阻隔层形成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上铺设防潮构件(130),该防潮构件(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134),并且在该防潮构件的内部中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132),然后通过在该防潮构件(130)上依次铺设橡胶板(140)、多孔板(150)及银箔板(160)而形成声音阻隔层,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c)地板供热层形成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该声音阻隔层上设置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的状态下,形成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或黄油(180)的地板供热层,及在该地板供热层上完成地板材料(200)的铺设;以及
(d)噪音排除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多个通风孔(232),所述通风孔(232)与所述通风通道(210)垂直地连通,以便通过在安装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的步骤中形成的所述通风通道(210)所产生的预定的地板振动声波,能够通过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并且通过形成有充分长度的管道孔(231)将穿过所述通风孔(232)的噪音波排放到外部,以此排除噪音,其中该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其中地板供热材料通过依次层叠多孔板(150)、银箔板(160)、及充满预定的水泥砂浆(180)的第二角状蜂窝板(170)而形成。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其中将该橡胶板(140)层叠在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与该防潮构件(130)之间,以代替将该橡胶板(140)层叠在该防潮构件(130)与该多孔板(150)之间,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其中从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中省略该地板供热材料或该橡胶板(140)。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其中从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中省略该地板供热材料和该橡胶板(140)。

说明书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阻隔传递到公寓各楼层之间的板坯的直接的振动噪音、并防止及吸收传递到公寓各楼层之间的板坯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传播系统中的间接的共振噪音,并提供了一种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许多用于阻隔诸如公寓楼之类的住宅楼中的各楼层之间的振动及噪音的结构。
韩国专利注册号为No.10-0552981、注册日期为2006年2月9日的专利文献中记载了这样一种噪音防止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其包括:上板部;支撑该上板部的支撑部;填充在该上半部及支撑部之间的填充物部;及噪音防止部,其形成在该支撑部的下表面上。在这里,支撑该支撑部的腿部可以是长的或短的。然而,使用该噪音防止部的层间设施结构具有这样的缺陷,即振动和冲击噪音仍然通过供热管结构及支撑在该支撑部的下表面上的噪音防止部传递到下部板坯(slab)。
此外,韩国专利公开号为No.10-2006-0003302、公开日期为2006年1月10日的文献中记载了用于住宅楼或公寓楼的层间噪音防止方法及装置,其包括地板供热层(称为炕层(ondol layer),其为韩国传统的地板供热器),该地板供热层与板坯隔开,以便通过板坯与地板之间的空间来提供噪音阻隔效果。在这里,支撑腿部设置于炕层的附近,也就是说,在墙的附近,在炕层的中部形成架空的空间,以便阻止振动和冲击噪音。这种使用间隔的地板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方法虽然通过使用支撑腿部及空气压缩管而具有减小从顶部地板经由支撑腿部传递的冲击的优点,但仍然具有一些缺陷,即仍然存在振动和冲击噪音,并且间隔的地板是封闭的,由此导致该封闭的空间起着共振腔的作用,因而使封闭的空间由于来自地板供热管道的上部板坯的冲击而共振,从而使振动和冲击噪音传递到其下部板板坯。
此外,已知有多种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其采用多个板坯的噪音防止结构。在这里,支撑腿部被缓冲为仅吸收噪音,以便防止并阻隔从上部地板传来的噪音,或者将间隔的地板结构形成为仅实现噪音阻隔的效果。
然而,对于间隔的地板结构的噪音防止结构而言,在板坯上形成空间,该空间是封闭的、并因此冲击噪音无法从该空间传出,由此导致发生共振,而共振可能引起振鸣(howling)现象。
因此,为了防止穿过间隔的地板结构的层间噪音,应回避传统的板坯结构及设施。也就是说,应通过接触构件来防止振动,并通过该接触构件吸收冲击噪音,以便主要地防止振动并吸收冲击噪音,同时,冲击噪音不应通过间隔的地板产生反复振鸣现象,而因此余留的穿过噪音源通道的噪音波应当通过反射传出到室内空间,从而减小间隔的地板上的共振。其次,振动和冲击噪音应从设置于天花板上的通风孔排放到外部,以此消除振动和冲击噪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间噪音防止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其中,首先加强了声音吸收构件,以便能够吸收传递自地板供热管道层的地板冲击声响,其次,设置由聚丙烯制成的角状蜂窝板(horny comb sheet),其表面贴覆有防振橡胶板和无纺布层,用以防止直接的振动和冲击噪音,以及减轻通过间隔的地板传递的噪音的共振声波,并同时使共振声波通过与形成在噪音防止结构两侧的声源通道连接的通风通道传出到室内,并经由设置在天花板上的噪音排除结构排放到外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间噪音防止结构以及使用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其中,应用角状蜂窝板以便最大化通过地板供热管道层的声音阻隔效果,以此,当填充水泥砂浆或黄油时增强水平强度,从而防止破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间噪音防止结构以及使用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其中,使用角状蜂窝板及无纺布层作为设置于地板供热管道层底部的噪音防止构件。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
吸声地板材料,其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构成;
栅格状防振构件,其装设成在该吸声地板材料上形成多个预定的曲折状的声源通道;
防潮构件,该防潮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并且在该防潮构件的内部中结合有包括蛭石(vermiculite)的第一角状蜂窝板;
橡胶板,其层叠在该防潮构件上,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多孔板(sponge sheet,海绵板),其层叠在该橡胶板上,以及
第二角状蜂窝板,其层叠在该多孔板上,并且在设置多个地板供热管道的状态下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或黄油,并且在该第二角状蜂窝板的底面上贴覆有银箔板,在该第二角状蜂窝板的上表面上贴覆有顶部地板材料。
优选但非必要地,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多个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形成在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上,以便沿着形成于该栅格状防振构件中的所述声源通道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传出到室内中。
优选但非必要地,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该噪音排除部包括: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通风通道垂直地连通,以便沿着形成于该栅格状防振构件中的所述声源通道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穿过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以及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该管道孔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穿过所述通风孔的噪音波通过该管道孔排放到外部。
另外,提供一种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该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包括:
栅格状防振构件安装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板坯上铺设吸声地板材料,以及安装栅格状防振构件,然后形成间隔的地板结构的多个曲折状的声源通道,以便在该吸声地板材料上形成多个预定的通风通道;
声音阻隔层形成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该栅格状防振构件上铺设防潮构件,该防潮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并且,在该防潮构件的内部中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然后通过在该防潮构件上依次铺设橡胶板、多孔板及银箔板而形成声音阻隔层,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地板供热层形成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该声音阻隔层上设置多个地板供热管道的状态下,形成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或黄油的地板供热层,及在该地板供热层上铺设完成地板材料;以及
噪音排除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通风通道垂直地连通,以便通过在安装该栅格状防振构件的步骤中形成的所述通风通道所产生的预定的地板振动声波,能够通过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并且通过形成有充分长度的管道孔将穿过所述通风孔的噪音波排放到外部,以此排除噪音,其中该管道孔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
优选但非必要地,该地板供热材料通过依次层叠多孔板、银箔板、及充满预定的水泥砂浆的第二角状蜂窝板而形成。
优选但非必要地,该橡胶板层叠在该栅格状防振构件与该防潮构件之间,来代替将该橡胶板层叠在该防潮构件与该多孔板之间,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优选但非必要地,可从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中省略该地板供热材料和该橡胶板。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及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局部剖切的组合立体图,其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层间(地板内)噪音防止结构;
图2为示出图1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截面图,用以说明使用图1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的层间隔音及通风功能;
图4为局部剖切的组合立体图,其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
图5为示出图4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截面图,用以说明使用图4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的层间隔音及通风功能;
图7A为局部剖切的组合立体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
图7B为示出图7A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A为局部剖切的组合立体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
图8B为示出图8A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A为截面图,用以说明使用图7A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的层间隔音及通风功能;
图9B为用于说明使用图8A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中的层间隔音及通风功能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
图1为局部剖切的组合立体图,其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图2为示出图1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截面图,用以说明使用图1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的层间隔音及通风功能。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吸声地板材料110,其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或多孔板材料构成;栅格状防振构件120,其装设成在吸声地板材料110上形成多个预定的曲折状的声源通道121;防潮构件130,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134,防潮构件130内部中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132;以及橡胶板140、多孔板150、银箔片160、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180的第二角状蜂窝板170、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和顶部地板材料200,它们依次层叠,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橡胶板140层叠在防潮构件130上。多孔板150层叠在橡胶板140上。第二角状蜂窝板170层叠在多孔板150上,并在设置有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的状态下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或黄油180,且在第二角状蜂窝板170的底面贴覆有银箔片160,在第二角状蜂窝板170的上表面贴覆有顶部地板材料200。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通风通道210,通风通道210形成在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上,以便沿着形成于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传出到室内中。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230,噪音排除部230包括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将波形扩展到室内220的噪音波经由管道孔231的内部排放到外部。
也就是说,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230,噪音排除部230包括通风孔232,通风孔232与通风通道210垂直地连通,以便沿着形成于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经由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以及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其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穿过通风孔232的噪音波通过该管道孔231排放到外部。
图4为局部剖切的组合立体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图5为示出图4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截面图,用以说明使用图4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的层间隔音及通风功能。
如图4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吸声地板材料110,其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或多孔板材料构成;栅格状防振构件120,其装设成在吸声地板材料110上形成多个预定的曲折状的声源通道121;橡胶板140,其层叠在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上,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防潮构件130,其上、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134,防潮构件130内部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132,且防潮构件130层叠在橡胶板140上;以及多孔板150、银箔片160、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180的第二角状蜂窝板170、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和顶部地板材料200,它们依次层叠在防潮构件130上。
多孔板150层叠在在防潮构件130上。第二角状蜂窝板170层叠在多孔板150上,并在设置有地板供热管道190的状态下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或黄油180,且在第二角状蜂窝板170的底面贴覆有银箔片160,在第二角状蜂窝板170的上表面贴覆有顶部地板材料200。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通风通道210,通风通道210形成在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上,以便沿声源通道121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传出到室内中。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230,噪音排除部230包括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通过管道孔231,将波形扩展到室内220的噪音波经由管道孔231的内部排放到外部。
也就是说,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230,噪音排除部230具有通风孔232,通风孔232与通风通道210垂直地连通,以便沿着形成于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穿过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噪音排除部230还包括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穿过通风孔232的噪音波经由该管道孔231排放到外部。
图7A为局部剖切的组合立体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图7B为示出图7A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A为截面图,用以说明使用图7A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的层间隔音及通风功能。
如图7A、图7B及图9A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吸声地板材料110,其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或多孔板材料构成;栅格状防振构件120,其装设成在吸声地板材料110上形成多个预定的曲折状的声源通道121;防潮构件130,其上、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134,防潮构件130内部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132,且防潮构件130层叠在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上;以及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和顶部地板材料200,它们依次层叠在防潮构件130上。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通风通道210,通风通道210形成在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上,以便沿着形成于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传出到室内中。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230,噪音排除部230包括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通过管道孔231将波形扩展到室内220的噪音波经由管道孔231的内部排放到外部(外界)。
也就是说,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230,噪音排除部230具有通风孔232,通风孔232与通风通道210垂直地连通,以便沿着形成于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穿过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噪音排除部230还包括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穿过通风孔232的噪音波经由该管道孔231排放到外部。
图8A为局部剖切的组合立体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图8B为示出图8A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B为截面图,用以说明使用图8A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的层间隔音及通风功能。
如图8A、图8B及图9B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吸声地板材料110,其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或多孔板材料构成;栅格状防振构件120,其装设成在吸声地板材料110上形成多个预定的曲折状的声源通道121;橡胶板140,其层叠在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上,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防潮构件130,其上、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134,防潮构件130内部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132,且防潮构件130层叠在橡胶板140上;以及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和顶部地板材料200,它们依次层叠在防潮构件130上。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通风通道210,通风通道210形成在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上,以便沿着成于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传出到室内中,其中声源通道121形。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230,噪音排除部230包括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通过管道孔231,将波形扩展到室内220的噪音波经由管道孔231的内部排放到外部。
也就是说,层间噪音防止结构还包括噪音排除部230,噪音排除部230具有通风孔232,通风孔232与通风通道210垂直地连通,以便沿着形成于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中的声源通道121所形成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声波,能够穿过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噪音排除部230还包括形成有足够长度的管道孔231,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经由通风孔232的噪音波通过管道孔231排出到外部。
下文将说明使用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各自的板噪音防止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该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包括:
(a)栅格状防振构件安装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板坯上铺设吸声地板材料110,以及安装栅格状防振构件120,然后形成间隔的地板结构的多个曲折状的声源通道121,以便在该吸声地板材料110上形成多个预定的通风通道;
(b)声音阻隔层形成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上铺设防潮构件130,该防潮构件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覆有无纺布134,并且在该防潮构件的内部中结合有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132,然后通过在该防潮构件130上依次铺设橡胶板140、多孔板150及银箔板160而形成声音阻隔层,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c)地板供热层形成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在该声音阻隔层上设置多个地板供热管道190的状态下,形成填充有预定的水泥砂浆或黄油180的地板供热层,及在该地板供热层上完成地板材料200的铺设;以及
(d)噪音排除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多个通风孔232,所述通风孔232与所述通风通道210垂直地连通,以便通过在安装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的步骤中形成的所述通风通道210所产生的预定的地板振动声波,能够经由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传出,并且穿过所述通风孔232的噪音波经由形成有充分长度的管道孔231将排放到外部,以此排除噪音,其中该管道孔231在天花板上与外部连通。
这里,地板供热材料通过依次层叠多孔板150、银箔板160、及充满预定的水泥砂浆180的第二角状蜂窝板170而形成。
这里,该橡胶板140可以层叠在该栅格状防振构件120与该防潮构件130之间,以代替将该橡胶板140层叠在该防潮构件130与该多孔板150之间,以便提供声音阻隔功能及声音吸收功能。
可选择地,可从层间噪音防止结构中省略地板供热材料和/或橡胶板140。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通过角状蜂窝结构的声音阻隔网以及由橡胶制成的栅格状声音吸收构件来缓冲及吸收振动和冲击噪音,提供了防止直接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效果,以便能够吸收从地板供热声音阻隔层传来的地板冲击声响,从而减小振动和冲击噪音。
此外,除了上述的对直接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阻止之外,通过间隔的地板产生的共振噪音在室内经由形成在层间噪音防止结构的两侧壁上的通风孔而不规则地反射,并随后通过设置在天花板上的声音吸收孔吸收及排放共振噪音。
因此,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振动和冲击噪音防止结构存有的缺陷,该传统的噪音防止结构仅使用间隔的地板结构而构成,或仅使用地板供热声音阻隔层及支撑部而构成,并从而直接通过整个的层叠结构直接阻隔声音,并排除了一部分经由间隔的地板的层间共振的不规则的反射过程。因此,本发明能够进一步减小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经由公寓板坯的多种层间传播路径的层间传播。
如上所述,已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本领域具有通常技术的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能够作出多种修改及变形。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层间噪音防止构造方法,用于阻隔传递到公寓各楼层之间板坯的直接振动噪音、防止及吸收传递到公寓各楼层之间板坯的振动和冲击噪音的传播系统中的间接共鸣噪音。该层间噪音防止结构包括:吸声地板材料,由紧贴在板坯上的橡胶构件构成;栅格状防振构件,装设成在吸声地板材料上形成预定曲折状的声源通道;防潮构件,其上表面和下表面贴覆无纺布,在防潮构件的内部中结合包括蛭石的第一角状蜂窝板;橡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