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卡头自动铅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给铅的给铅卡头和握铅的握铅卡头的双卡头自动铅笔。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提出了各种旨在减少铅损失的各种双卡头自动铅笔。这种双卡头自动铅笔具有给铅的给铅卡头和握铅的握铅卡头。传统的双卡头自动铅笔结构复杂,其中设置有给铅卡头机构和握铅卡头机构,因此存在下面的问题。
在双卡头自动铅笔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需要精加工的筒形笔帽有缺陷,则由于该双卡头自动铅笔结构复杂、零件成套供应,因此很难用质量好的笔帽替换有缺陷的筒形笔帽。由于结构条件要求零件组装在多层内,不可避免地使双卡头自动铅笔的内部机构的外直径很大,因此该双卡头自动铅笔的外直径不能够小。
当使用者不小心把双卡头自动铅笔掉下时,卡头内铅芯折断,零件不容易拆卸,由于双卡头自动铅笔的内部机构是组装的完整的总成,因此很难去除断铅。如果传统的双卡头自动铅笔在运输过程中掉落,在筒形笔帽内的握铅卡头由于受到震动变形而产生缺陷,铅芯折断。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双卡头自动铅笔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便于用新的握铅卡头替换有缺陷的握铅卡头的双卡头自动铅笔,它能够容易拆卸,以便在断铅堵塞时去除断铅。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卡头自动铅笔,包括一个筒形笔帽,一个机械单元,其包括一个给铅卡头,盘绕在该圆筒笔帽内并通过止推管固定于圆筒笔帽上,和一个前圆筒,其能够用于圆珠笔和自动铅笔。该设置有能够用于圆珠笔和自动铅笔的前圆筒的双卡头自动铅笔能够以高生产率进行制造,并且便于工艺管理。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分离的内部机构的双卡头自动铅笔取代整体组合的内部机构,用以降低模制零件偏心率(厚度偏离),它包括一个套管垫,一个套管和一个止推管,并便于与形成铅芯通道的零件轴对齐。
在使用双卡头自动铅笔书写时最前面的铅芯用完后,需要送入下面的铅芯时,要求给铅卡头在给铅卡头送入下面的铅芯时尽可能保持在筒中央。例如,如果给铅卡头在铅罐内间接受压或铅罐受到歪曲铅罐的高压,那么给铅卡头震动,使后面的铅芯与前面的铅芯不重合,因此后面的铅芯不能够顺利送出。
因此,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卡头自动铅笔,它包括一个长圆筒笔帽,一个设置在后部的止推管,用于在铅罐受压时减少铅罐的弯曲,和减少给铅卡头的震动,并能够可靠地送入铅芯。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卡头自动铅笔,它具有形成在最小可能内径和小外径内的内部机构。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卡头自动铅笔,它具有一个放置在圆筒笔帽内的握铅卡头,和相关机构。该握铅卡头能够吸收震动,抵抗变形,因此铅芯不容易折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双卡头自动铅笔包括:一个圆筒;一个连接该圆筒前端的圆筒笔帽;一个插入该圆筒内的铅罐;一个与铅罐组合在一起的用于给铅的给铅卡头;一个设置在给铅卡头前侧的套管垫;及一个与该套管垫组合的握铅卡头;其中握铅卡头单元包括握铅卡头和套管垫,给铅卡头单元包括给铅卡头和套管,能够在圆筒笔帽内彼此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双卡头自动铅笔包括:一个圆筒;一个可拆卸地连接该圆筒前端的圆筒笔帽;一个插入该圆筒内从而可以在该圆筒内纵向滑动的铅罐;一个直接或间接安装在铅罐前端的给铅卡头;一个松配在给铅卡头上的卡头环;一个位于圆筒笔帽和给铅卡头之间的套管;一个接触套管前端的套管垫;一个安装在套管前端的握铅卡头;一个放置在套管和铅罐之间的复位弹簧;一个放置在圆筒笔帽和套管之间的顶簧;一个包围铅罐并与圆筒笔帽后端接合的止推管。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卡头自动铅笔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双卡头自动铅笔的正视图;
图3是套管垫的正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套管垫的纵剖视图;
图5是顶套管的纵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套管的纵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止推器的放大正视图;
图8是图7所示止推器的底视图;
图9是沿图7中线A-A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7中线B-B的纵剖视图;
图11是圆筒笔帽的正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圆筒顶的端视图;
图13是沿图11中线D-D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1中线C-C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双卡头自动铅笔的纵剖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圆筒笔帽的纵剖视图;
图17是中间连接件的前视图;及
图18是图17所示中间连接件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卡头自动铅笔将参照图1-14进行描述,其中图1和2表示该双卡头自动铅笔,图3-14表示图1-2所示双卡头自动铅笔的零部件。
参见图1-2,该双卡头自动铅笔有一个由前圆筒1、后圆筒2和夹子21构成的圆筒,前圆筒1的后部设置有突缘1a,后圆筒2的前端与突缘1a相接触。前圆筒1和后圆筒2能够彼此相对转动。圆筒笔帽3拧入前圆筒1前端部。圆筒笔帽3可从前圆筒1拆卸下来。
参见图11-14,圆筒笔帽3设置有连接部,其具有对应于前圆筒1前端部的内螺纹的外螺纹31,一个后部,其设置有与止推管14上的一对凸起141接合的一对开口32。每个开口32有一个从圆筒笔帽3朝前纵向延伸的引导部分321,一个从引导部分321前端向圆周边延伸的圆周边部分322,以及一个从该圆周边部分322终端向后纵向延伸的握铅部分323。
组装圆筒笔帽3和止推管14时,止推管14的该对凸起141被推入开口32的引导部分321,到达引导部分321各个前端。接着,止推管14从引导部分321前端沿圆周边部分322延伸方向转动,因此,凸起141落入握铅部分323中。在图13中,圆筒笔帽3整体设置有环形阶梯324,其上放有顶套管11内形成的突缘111,以便使顶套管11到位。
包含有多根铅芯的铅罐4可轴向滑动地插入该圆筒内。给铅卡头5的后端部压入并被固定在铅罐4的前端部。给铅卡头5有一个分成三个爪的卡头头部。卡头环6放置在卡头头部上。设置有内部环状凸起7a的套管7放置在给铅卡头5上。复位弹簧8在内部环状凸起7a和铅罐4的前端之间延伸,一起向后推给铅卡头5和铅罐4。
图3-4所示的套管垫设置成与套管7前端接触。套管垫9有一个缩小的前连接部91。握铅的握铅卡头10被压入并固定在连接部91上。一个密封的或弹性的摩擦件12装在从连接部91向后延伸的中部92。套管垫9的后部内设置有阶梯93,与卡头环6接触,从而打开握铅卡头10。
图5-6所示顶套管11设置在圆筒笔帽3和握铅卡头10之间。当顶套管11插入圆筒笔帽3中后,形成在顶套管11上的突缘111停留在环形阶梯324上,保持顶套管归位。突缘111的前端是前锥形,从而与形成在圆筒笔帽3内的环形阶梯324的形状一致。
顶簧13在顶套管11和形成在套管垫9连接部91内的凸肩94之间延伸。顶套管11穿过圆筒笔帽3前端部内的圆筒笔帽3的顶开口安装,以保护圆形笔帽3的前端部。握铅卡头10延伸穿过顶套管11。握铅卡头10设置有保持握铅卡头位于顶套管11上的阶梯部分,以防止握铅卡头10从圆筒笔帽3掉落。
设置有图7-10所示的该对凸起141的止推管14插入前圆筒1内以便延伸到套管7后面。凸起141接合在形成与圆筒笔帽3后连接部内的开口32内,从而与开口32的握铅部分323对齐。止推管14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纵向脊142,便于在装配期间操作止推管14。
缓冲弹簧15在止推管14前端和套管7之间延伸,吸收施加于铅芯上的过量压力。缓冲弹簧15不仅有吸收施加于铅芯的过量压力的作用,还有吸收双卡头自动铅笔掉落时施加在握铅卡头10上的冲击的作用。因此,握铅卡头10不容易变形,铅芯不容易折断。即,施加于握铅卡头10上的冲击通过连接到握铅卡头10的套管垫9被传递到套管7。由于缓冲弹簧在止推管14前端和套管7后端之间延伸,冲击被缓冲弹簧15吸收,因此握铅卡头10不变形,铅芯不折断。
在图7和10中,附图标记143是由设置在一个腔内的由推顶杆钻出的圆孔,用以防止在模制止推管14时中心销倾斜。
转动橡皮擦送入机构16插入后圆筒2后部,并且可拆卸地连接到压力接收构件17上。压力接收构件17的腿部171安放在铅罐4后端部。压力接收构件17的压力接收部172可拆卸地安放在橡皮擦送入机构16上。柄盖18放置在前圆筒1的柄部。
现在描述第一实施例的双卡头自动铅笔的操作。推动橡皮擦送入机构16,使橡皮擦送入机构16脱离压力接收构件17,从后圆管2拆下。多根铅芯通过压力接收构件17送入铅罐4,于是橡皮擦送入机构16被装在压力接收构件17内。当压力施加到橡皮擦送入机构16后端时,铅罐4与给铅卡头5一起克服复位弹簧8的弹性力前进。当牢固连接铅罐4的前端部的给铅卡头被推动前进后,松配于给铅卡头5前部的卡头环6接触套管垫的内部阶梯93(图4)。当给铅卡头5在卡头环6已经接触内部阶梯93之后进一步前进时,卡头环6与给铅卡头5的卡头头部分离,允许给铅卡头5的三个爪打开。那么,能够使铅芯依靠自身的重量朝握铅卡头10前进。当给橡皮擦送入机构16后端重复施加压力时,推动握铅的给铅卡头5前进,给铅卡头5从握铅卡头10顶部缩回到铅芯的突出部分,而不会收回铅芯。
完成书写之后,通过朝纸张等按压铅芯顶部,将压力施加与橡皮擦送入机构16后端可以将铅芯收回握铅卡头10内。当含在铅罐4内的铅芯已经用完之后,从压力接收构件17上拆下橡皮擦送入机构16,用新铅芯充填铅罐4。
优选地,复位弹簧8的弹性大于顶簧13的弹性,顶簧13的弹性大于缓冲弹簧15的弹性。这样,如果缓冲弹簧15的弹性设置为低于用于吸收施加于铅芯的过量压力的水平,那么如图1和15所示,由于缓冲弹簧15的总长度大于握铅卡头从圆筒笔帽3伸出部分的长度,因此,当由于双卡头自动铅笔掉落而使握铅卡头10受到冲击时,握铅卡头10可以有利地完全被收回到圆筒笔帽3内。
图15-18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卡头自动铅笔。该第二实施例中的双卡头自动铅笔设置有一个通过车削而形成的筒形笔帽3。因此,第二实施例中的双卡头自动铅笔适合小批量生产,便于改变样式。如图16所示,该圆筒笔帽3朝其顶部变细,在圆筒笔帽3内形成包括阶梯31的数个阶梯。由于图16所示圆筒笔帽3与图13所示圆筒笔帽3相比形状更简单,因此不使用模具也可以通过车削制造如图16所示圆筒笔帽3这样的小批量圆筒笔帽。
该圆筒笔帽3在离开后端一定距离的部位设置有一个内螺纹部32。中间连接构件具有拧入如该圆筒笔帽3内螺纹部32内的前外螺纹部161,一个拧入前圆筒1前内螺纹部内的后外螺纹部163。因此,前圆筒1和圆筒笔帽3通过将前外螺纹部163拧入前圆筒1的前内螺纹部内而连接。
圆筒笔帽3形状简单,可以不使用模具通过车削制造,双卡头自动铅笔能够得到简单和可靠的组装。
从前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有缺陷的圆筒笔帽可以容易地用质量好的笔帽替换,内部机构的外直径小,因此该双卡头自动铅笔的外径也可以较小。
当双卡头自动铅笔意外掉落,断铅芯堵塞卡头时,能够容易地去除折断的铅芯。
由于通过扭转将机械单元紧固在圆筒笔帽上,因此前圆筒能够被用在圆珠笔和自动铅笔中。因此,可以以高生产率制造该双卡头自动铅笔,并且能够方便工艺管理。
由于该双卡头自动铅笔设置有取代整体内部机构的分离的内部机构,因此可以降低包括套管垫、套管和止推管在内的模制件的偏心率(厚度偏离),便于使零件的轴对齐。
当用来书写的双自动铅笔前面的铅芯用完时需要送入下面的铅芯时,要求给铅卡头在送入下面的铅芯时尽可能使给铅卡头保持在圆筒中央,因为即使在给铅卡头打开的状态下回弹力也作用于铅芯上。例如,如果给铅卡头在铅罐内间接受压,或铅罐受到歪曲铅罐的高压,那么给铅卡头震动,后面的铅芯与前面的铅芯不重合,因此,后面的铅芯不能够顺利送出。因此,该双卡头自动铅笔设置有长圆筒笔帽,设置在后部内的止推管,用以减少由于铅罐受压而引起的铅罐弯曲和减少给铅卡头震动,及成功送入铅芯。
该双卡头自动铅笔可以设置有通过切削形成的圆筒。通过切削可以小批量地生产各种类型的圆筒笔帽。
由于握铅卡头能够吸收震动和抵抗变形,因此铅芯不易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