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利用轿厢控制柜控制升降的乘客轿厢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以往以来,在用曳引绳曳引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曳引式的电梯装置中,通常是在屋顶等的升降通道外设置机械室。在该机械室中设置提升曳引绳的曳引机、与曳引机电气连接的、控制乘客轿厢升降等的轿厢控制柜等。而且,在进行电梯装置的保养、检修时,作业者进入机械室进行规定的作业。
对此,已知有这样的电梯装置,所述电梯装置在升降通道顶上部设置与轿厢控制柜一体化的曳引机,在升降通道外不设置机械室,由此可节省空间(例如,参照特开平7-010434号公报)。
可是,在这样已知的电梯装置中,进行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等时存在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即作业者为了对配置在升降通道的顶上部的轿厢控制柜进行保养、检修,首先要从升降通道以外的乘客电梯门厅搭乘到乘客轿厢的轿厢上部。而且,需在搭乘到乘客轿厢的轿厢上部的状态下,使乘客轿厢移动到升降通道地顶上部的附近,在该位置停止。之后,作业者在该位置进行规定的作业。
尤其是,乘客电梯不能够自行时,在作业者搭乘到乘客轿厢上部的状态下,由于必须通过松开曳引机的制动器等才能使乘客轿厢移动,因此不能确保在乘客轿厢上的作业者的作业的方便性。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这样的以往的电梯装置的问题、不在升降通道外设置机械室、可以节省空间的电梯装置,所述电梯装置的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的作业效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将电梯装置的轿厢控制柜的下端配置成与乘客电梯门厅的地面大致一致,以使作业者从升降通道以外的电梯门厅搭入轿厢的厢体上部时,能够在该位置进行保养、检修。由此,作业者为了进行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不必从乘客轿厢上再移动至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位置,能够方便、高效地进行作业。
又,本发明系将前述改良的电梯装置的轿厢控制柜支承于导轨或壁面。由此,作业者不必要从乘客轿厢上移动至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位置,可以容易、高效地进行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
又,本发明系将电梯装置的轿厢控制柜的下端配置成当轿厢移动至作业者容易从电梯门厅搭入轿厢的厢体上部的位置时,与轿厢上部面的位置大致一致。由此,作业者可以登上轿厢的上部,在该位置确切地进行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
又,本发明系将在前述改良的电梯装置的轿厢控制柜的保养、维修中进行操作的保养区域的下端配置成,使乘客轿厢移动至作业者从电梯门厅容易搭乘到乘客轿厢上部的位置时的乘客轿厢上部的位置的更上方。由此,使作业者可搭乘到乘客轿厢的轿厢上部、能够确实在该位置进行轿厢控制柜的保养、维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最佳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最佳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发明的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说明之。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在图1中,1是由壁面围着的升降通道,载运乘客的乘客轿厢2在升降通道1中升降。3是导轨,与乘客轿厢2卡合、对乘客轿厢2的升降进行导向。又,未图示的配重导轨与未图示的配重卡合,以对配重进行导向。4是曳引绳,通过未图示的曳引机悬挂乘客轿厢和配重。这里,曳引机在升降通道1的顶上部,受到导轨3或未图示的配重导轨的支承。
在形成这样构成的电梯装置中,用后述的轿厢控制柜进行控制,曳引机运行,乘客轿厢2在升降通道1中进行升降。
另一方面,5是通过配线与曳引机等电气连接的轿厢控制柜,对乘客轿厢2的升降速度、时间等进行控制。这里,轿厢控制柜5由支承构件3a支承在导轨3上,与乘客轿厢互不影响。详细地说,轿厢控制柜5由导轨3支承,以使其下端5a与设成多层的乘客用乘客电梯门厅中一层(例如最高层)的门厅6高度同样。
乘客轿厢2具备轿厢上部2a,使作业者7a、7b从前述乘客用的乘客电梯门厅搭乘至轿厢上部2a成为可能。
在形成这样构成的电梯装置中,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轿厢控制柜5的保养、检修。也就是作业者7a、7b首先使乘客轿厢2移动,以使乘客轿厢2的轿厢上部2a与规定的乘客电梯门厅6的高度基本一致,以便对配置在升降通道内的规定一层的乘客电梯门厅6附近的轿厢控制柜5进行保养、检修。这里,乘客轿厢2的移动是可从升降通道外操作、强制的乘客轿厢2移动装置进行的。尤其是,当因轿厢控制柜5发生故障、或发生停电不能使乘客轿厢2自行的场合,利用松开曳引机的制动器等手段进行乘客轿厢2的移动。
接着,作业者7a、7b搭乘在乘客轿厢2的轿厢上部2a。这时,轿厢控制柜5配置成使轿厢下端5a与轿厢上部2a的位置基本一致。即,轿厢控制柜5配置在作业者7a、7b的手伸到的范围,由此,作业者7a、7b在该位置进行轿厢控制柜5的规定的作业。
如以上所述那样,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为了进行轿厢控制柜5的保养、检修,作业者搭乘轿厢上部2a以后,不必要使乘客轿厢2移动到升降通道1的顶上部等,由于轿厢上部2a与乘客电梯门厅6位于同一平面内,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作业。这尤其在乘客电梯不能够自行时是有效的。即,在乘客电梯不能自行时,乘客轿厢2的移动是用松开曳引机的制动器等手段进行的,但作业者在搭乘轿厢上部2a之前能够完成乘客轿厢2的移动,而且,也容易从电梯门厅搬入工具和修理另件等,因此,可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并且,轿厢控制柜5配置在升降通道1内,能够提供节省空间的电梯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轿厢控制柜5用导轨3支承,但如轿厢控制柜5由壁面8支承,以使其不对乘客电梯产生影响,也可获得如同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而且,电梯控制柜5的安装位置也可以设在多层楼层中的某一层的电梯门厅的附近。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轿厢控制柜5的设置位置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如图2所示,轿厢控制柜5收纳有作为保养对象的另部件等,具有作为保养作业对象的保养区域9。而且,轿厢控制柜5用导轨3支承,以使保养区域9的下端9a在乘客轿厢2移动至作业者从电梯门厅容易搭乘到轿厢上部2a的位置时,位于轿厢上部2a的更上方。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装置中,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轿厢控制柜5的保养、检修。即,作业者7a、7b为了对配置在升降通道1内的所定层的电梯门厅6附近的轿厢控制柜5进行保养、检修,首先使乘客轿厢2移动,使乘客轿厢2的轿厢上部2a与所定的电梯门厅6的高度大致一致。
接着,作业者7a、7b从电梯门厅6搭乘到乘客轿厢2的轿厢上部2a。这时,轿厢控制柜5的保养区域9的下端9a变得比轿厢上部2a的位置高。也即,轿厢控制柜5的保养区域9配置在作业者7a、7b的手伸到的范围。由此成为作业者7a、7b在该位置进行轿厢控制柜5的保养区域9的所定作业。
如前述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作业者不必搭乘在轿厢上部2a后,再使乘客电梯2移动到升降通道1的顶上部等,以进行轿厢控制柜5的保养区域9的保养、检修,而是能够在与电梯门厅6同一平面内的轿厢上部2a方便地进行作业。这尤其在乘客电梯不能自行时是有效的。即,在乘客电梯不能自行时,用松开制动器等手段使乘客电梯2移动,而作业者在搭乘到轿厢上部2a前能够完成乘客轿厢2的移动,而且,页容易将工具和修理零部件等从门厅搬入,由此,大幅度提了作业效率。并且,能够提供轿厢控制柜5配置在升降通道1内的、节省空间的电梯装置。
另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轿厢控制柜5的“保养·检修”这一术语可作为包含轿厢控制柜5的调整、修理、另部件的更换等的广泛概念使用。
又,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除了各实施方式中所启发的以外,各实施方式能够作适宜的变更。而且,前述构成构件的数目、位置、形状等,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所述,能够选择在实施本发明的方面适合的数目、位置、形状等。又,在各图中同一构成要素附以同一符号。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系将轿厢控制柜配置在,当作业者从升降通道外的电梯门厅搭乘到乘客轿厢的轿厢上部时,使作业者能够在该位置进行保养、检修。由此,作业者不必搭乘到轿厢上部后再使乘客轿厢移动,以进行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因而作为方便、高效的作业的电梯装置是有用的。
又,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其轿厢控制柜用导轨或壁面支承。因此,作业者不必为进行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在搭乘至轿厢上部之后,再使电梯移动,可有效地用作能够方便、高效进行作业的电梯装置。
又,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系将其轿厢控制柜的下端配置成,当将乘客轿厢移动至作业者从电梯门厅容易搭乘到轿厢上部的位置时、与轿厢上部面的位置基大致一致。由此,可有效地用作使作业者搭乘在乘客轿厢的轿厢上部、并在该位置对轿厢控制柜轿厢确切的保养、检修的电梯装置。
又,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系将其轿厢控制柜的保养区域的下端配置成,当将乘客轿厢移动至作业者从电梯门厅容易搭乘到轿厢上部的位置时、位于轿厢上部面的位置的更上方的位置,由此,可有效地用作使作业者搭乘在乘客轿厢的轿厢上部、并在该位置确实进行轿厢控制柜的保养、检修的电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