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23886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0223.1

申请日:

1997.01.08

公开号:

CN1187575A

公开日:

1998.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8.7.15|||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08; E21D5/04; E02D7/20

主分类号:

E21D1/08; E21D5/04; E02D7/20

申请人:

中国京冶建设工程承包公司;

发明人:

刘波; 毛传周; 杨松; 王伟权; 柳建国; 刘红; 王力生; 罗雪音; 潘兆敏; 李伍宝; 梁平

地址:

100088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它由扩大桩径、预制滑壁、滑壁成孔工艺步骤组成,在挖至距流砂层前预定距离,开始扩大桩径,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井筒状的滑壁,施工时,使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下滑,从而穿过流砂层,由于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施工,绝对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发明填补了一项解决人工挖孔桩穿过流砂层问题的空白。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大直径桩孔的施工。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步 骤组成: A.扩大桩径: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挖至距流砂层前预定距离,开 始扩大桩径,给制作滑壁留施工空间; B.预制滑壁:“滑壁”是一个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井 筒状结构物; 首先将扩大的桩径的护壁内壁用砂浆抹平,即找平层,并 要求保持一定的重直度和光滑面,在找平层上贴双层纤维板做 滑壁外模,其作用是将原护壁与拟做的滑壁形成界面,这样能 使两者有效的脱离,设置钢模板作内模,在内、外模之间配上 双向钢筋网片,然后浇注混凝土,硬结后,撤模,制成混凝土 滑壁; C.滑壁成孔: 在制成的滑壁的上方设一根槽钢,固定在护壁上,它起着 反力梁的作用,在槽钢与滑壁之间安置多个千斤顶,顶压千斤 顶,使滑壁下滑,当滑壁下滑时,纤维板由于摩擦、水的浸泡 而脱落; 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逐步下滑,施 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挖土施工,随着挖土随着施加压 力,使滑壁内壁的摩擦减少,从而加快滑壁的下滑,随着滑壁 的下滑,可逐步加高滑壁,直到穿过流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护壁 内要配上纵横向钢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浇注 的混凝土为早强混凝土,其标号不低于C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滑壁 高度可根据流砂层厚度来决定,一般第一节高度为
2: 5~2米; 第一节上端要预留钢筋,将于第二节钢筋相连,第一节下端做 成韧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千斤 顶额定压力不小于10吨,采用手压式。

说明书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用的桩,特别是指一种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无振动、无噪音、不扰民、对环境无污染,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技术容易掌握,质量可靠,造价低廉,但由于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因此,人工挖孔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安全保护和一系列可靠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人工挖孔常规做法是每下挖1.0米,在孔中现浇一节环形混凝土护壁,壁厚在100~150毫米,它起着支撑周围土体,保护孔内施工人员安全作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条件是在没有地下水,土质能在人工下挖1.0米后保持自立一段时间而不塌方。但是,施工中往往会遇到地下水,尤其在粉细砂层含水产生流砂而使人工挖孔无法进行。这是人工挖孔桩最大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井筒状的滑壁,施工时,使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下滑,从而穿过流砂层,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施工,从而充分解决了人工挖孔桩在流砂层施工中,最有效、最安全的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如下步骤组成:

    A.扩大桩径: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挖至距流砂层预定距离,开始扩大桩径,给制作滑壁留施工空间,扩大后桩径一般为:

    D=Do+2d+K其中:D-扩大后桩的直径

      Do-桩的设计直径

      d-滑壁壁厚,根据Do的大小来定,一般当Do=1.0~1.5米时,d=150~200毫米;当Do=1.5~2.0米时,d=200~250毫米;当Do≥2.0米时,d≥250毫米。

    K-预留偏差,一般为100毫米

    此地段的护壁内要配上纵横向钢筋,增强护壁的强度和整体性,以防止在外力作用下(指千斤顶),护壁被压碎或脱落。

    B.预制滑壁:“滑壁”是一个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地井筒状结构物。

    首先将扩大的桩径的护壁内壁用砂浆抹平,即找平层,并要求保持一定的重直度和光滑面,在找平层上贴双层纤维板做滑壁外模,其作用是将原护壁与拟做的滑壁形成界面,这样能使两者有效的脱离,设置钢模板作内模,在内、外模之间配上双向钢筋网片,然后浇注混凝土,硬结后,撤模,制成混凝土滑壁;浇注的混凝土可为早强混凝土,其标号不低于C25,滑壁高度可根据流砂层厚度采决定,一般第一节高度为1.5~2米;第一节上端要预留钢筋,将于第二节钢筋相连,第一节滑壁下端做成韧角,有利于克服端面阻力。

    C.滑壁成孔:

    由于混凝土滑壁本身自重较轻,很难靠本身自重力而下沉,因此,要借外力的作用,即借助千斤顶施加外力。具体做法是:在滑壁的上方设一根槽钢,固定在护壁上,它起着反力梁的作用,在槽钢与滑壁之间安置多个千斤顶,顶压千斤顶,使滑壁下滑,当滑壁下滑时,纤维板由于摩擦、水的浸泡而脱落;千斤顶额定压力不小于10吨,采用手压式较好,以利于随时调整压力的大小。

    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逐步下滑,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挖土施工,随着挖土随着施加压力,使滑壁内壁的摩擦减少,从而加快滑壁的下滑,随着滑壁的下滑,可逐步加高滑壁,直到穿过流砂层。人在滑壁内挖土时,要随时掌握砂层性质,流砂方向来调整挖土的方法,并随时观测滑壁的垂直度,发现有偏差时随时纠正。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施工时,使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下滑,从而穿过流砂层,由于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施工,绝对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发明填补了一项解决人工挖孔桩穿过流砂层问题的空白。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大直径桩孔的施工。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桩孔中预制混凝土滑壁及滑壁成孔工艺图其中:(1)护壁,(2)千斤顶,(3)槽钢,(4)混凝土滑壁,(5)纤维板,(6)找平层,(7)粘土层,(8)粉砂层

    实施例:某工程地区地面下8米为粉砂层,地质情况是:0~8米为粘土层(7);8~13米为粉砂层(8),易塌孔;13米以下为粘土层(7),基础桩的设计直径为1.20米,桩孔长22米,采用本发明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其步骤如下:

    A.扩大桩径: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挖至距粉砂层(8)前2米处,开始扩大桩径,给制作滑壁留施工空间,扩大后桩径一般为:

    D=Do+2d+K其中:D-扩大后桩的直径为1.62米

      Do-桩的设计直径为1.20米

      d-滑壁壁厚为160毫米

      K-预留偏差为100毫米

    此地段的护壁(1)内要配上Φ8@200×200(直径8毫米的一级圆钢,间距为200×200毫米)纵横向钢筋,增强护壁的强度和整体性,以防止在外力作用下(指千斤顶(2)),护壁(1)被压碎或脱落。

    B.预制滑壁:

    首先将扩大的桩径的护壁(1)内壁用砂浆抹平,即找平层(6),并要求保持一定的重直度和光滑面。在找平层(6)上贴双层纤维板(5)做滑壁外模,其作用是将原护壁(1)与拟做的滑壁(4)形成界面,这样能使两者有效的脱离,内模为钢模板,在内、外模之间配上Φ8@150×150(直径8毫米的一级圆钢,间距为150×150毫米)双向钢筋网片,然后浇注早强混凝土,其标号不低于C25,养护三天后即可撤模,就制成混凝土滑壁(4)。滑壁的外直径D为1.62米,内直径为Do+K=1.30米,滑壁高度可根据流砂层厚度来决定,第一节高度为2米;第一节上端要预留钢筋,将于第二节钢筋相连,第一节下端做成韧角,有利于克服端面阻力。

    C.滑壁成孔;

    由于混凝土滑壁本身自重较轻,很难靠本身自重力而下沉,因此,要借外力的作用,即借助千斤顶施加外力。具体做法是:在滑壁的上方设一根槽钢(3),固定在护壁(1)上,它起着反力梁的作用,在槽钢(3)与滑壁(4)之间安置二个千斤顶(2),顶压千斤顶(2),使滑壁(4)下滑,当滑壁(4)下滑时,纤维板(5)由于摩擦、水的浸泡而脱落。千斤顶(2)额定压力不小于10吨,采用手压式,以利于随时调整压力的大小。

    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逐步下滑,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挖土施工,随着挖土随着施加压力,使滑壁内壁的摩擦减少,从而加快滑壁的下滑,随着滑壁的下滑,可逐步加高滑壁,直到穿过流砂层。人在滑壁内挖土时,要随时掌握砂层性质,流砂方向采调整挖土的方法,并随时观测滑壁的垂直度,发现有偏差时随时纠正。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它由扩大桩径、预制滑壁、滑壁成孔工艺步骤组成,在挖至距流砂层前预定距离,开始扩大桩径,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井筒状的滑壁,施工时,使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下滑,从而穿过流砂层,由于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施工,绝对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发明填补了一项解决人工挖孔桩穿过流砂层问题的空白。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大直径桩孔的施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