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236628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1776.6

申请日:

2003.07.28

公开号:

CN1481761A

公开日:

2004.03.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南京市鼓楼医院变更后权利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江苏省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变更后:210008江苏省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变更项目:共同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无变更后权利人:南京市鼓楼医院登记生效日:2004.4.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225; G02B7/02

主分类号:

A61B17/225; G02B7/02

申请人:

南京市鼓楼医院;

发明人:

孙西钊

地址:

210008江苏省南京市中山路3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孙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外碎石机的冲击波源反射器。本发明采用在主反射体部分表面上设置次反射体,利用第一焦点发出的冲击波经主反射体、次反射体聚焦在两个不同的焦点且该两个焦点距离相近,而在该两焦点之间产生剪切力,又利用结石抗剪切力强度远低于其抗张力强度和抗压力强度的特性,达到迅速、有效碎石,效率高、效果佳,结构很简单,成本也很低。

权利要求书

1: 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包含有凹形聚焦透镜或凸形聚 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在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上设置第二凹 形曲面或在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上设置第二凸形曲面,第 二凹形曲面或第二凸形曲面覆盖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或 原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的部分表面,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 形曲面、第二凹形曲面的入射点相同,反射聚焦点不同,或原 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第二凸形曲面的入射点相同,反射 聚焦点不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其特征 在于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第二凹形曲面的反射聚焦点 距离相近,或原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第二凸形曲面的反 射聚焦点距离相近。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其 特征在于第二凹形曲面在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或第二凸 形曲面在原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上可以是一块,也可以是 二块、三块、四块,其反射聚焦点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其特征 在于多块第二凹形曲面在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或多块第 二凸形曲面在原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上可以是呈均匀分布 的,或左右对称,或三面对称,或四面对称,也可是不对称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其特征 在于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第二凹形曲面的反射聚焦点 或原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第二凸形曲面的反射聚焦点垂 直距离为5mm~15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其特征 在于第二凹形曲面覆盖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或第二凸形 曲面覆盖原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面积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 一。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其特征 在于第二凹形曲面覆盖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或第二凸形 曲面覆盖原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面积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 一。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其特征 在于第二凹形曲面或第二凸形曲面的壁厚为1mm~50mm。

说明书


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冲击波源反射器。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的电磁式冲击波源碎石机中有聚焦透镜,该聚焦透镜可以是凹镜或凸镜,都是单焦点的,如图1、图2所示。其碎石的力学机理主要是由入射冲击波进入结石时的反射和穿过结石时的冲击波折射所产生的张力,以及由于冲击波对结石周围产生的压力等一系列应力效应而使结石被粉碎的,如图3所示。

    但这种电磁式单焦点的冲击波源仅仅利用了冲击波进入结石时的反射和穿过结石时的冲击波折射所产生的张力,以及由于冲击波对结石周围产生的压力等一系列应力效应而使结石被粉碎的,因此碎石的效率始终无法提高,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科学实验已经证明,结石的抗剪切力的强度远远低于其抗张力强度和抗压力强度,利用剪切力可以迅速、有效地碎石,提高碎石效率,加强碎石效果。而单一焦点电磁式冲击波聚焦透镜无法产生剪切力,也就无法进一步加强碎石效果,提高碎石效率,减轻病人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具有双焦点并可产生剪切力而加强碎石效果的冲击波源反射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包含有凹形聚焦透镜或凸形聚焦透镜,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上设置第二凹形曲面或在凸形聚焦透镜地凸形曲面上设置第二凸形曲面,第二凹形曲面或第二凸形曲面覆盖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或原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的部分表面,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第二凹形曲面的入射点相同,反射聚焦点不同,或原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第二凸形曲面的入射点相同,反射聚焦点不同。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利用结石抗剪切力强度远低于其抗张力和抗压力强度的特性,由原凹形聚集透镜的凹形曲面、第二凹形曲面或原凸形聚集镜的凸形曲面、第二凸形曲面形成双曲面,其入射点相同而反射聚焦点不同,从而将冲击波固定聚焦于两个不同的聚焦点且该两聚焦点距离相近,从而在该两聚焦点之间形成应力场重叠区,产生剪切力,使处于该两聚焦点之间的结石更容易粉碎,加强碎石效果和提高碎石效率。而本发明的结构非常简单,也容易实现,只在原有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或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上设置第二凹形曲面或第二凸形曲面,并且第二凹形曲面或第二凸形曲面只覆盖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或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的部分表面,从而实现双焦点,成本固然低。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电磁式冲击波凹形聚焦透镜图。

    图2—现有电磁式冲击波凸形聚焦透镜图。

    图3—现有电磁式冲击波聚焦透镜的碎石力学原理图。

    图4—本发明(凹形聚焦透镜)碎石原理示意图。

    图5—本发明结构剖面图。

    图6—图5中的A-A图。

    图7—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由同一个电极高压放电源产生的冲击波从第一焦点F1(入射点)发出,在原凹形聚焦透镜的凹形曲面1(下称主反射体1)、第凹形曲面2(下称次反射体2)上将冲击波聚焦在各自的聚焦点F2、F3上,由于F2、F3距离相近,其垂直距离设计在5mm~15mm为佳;在该两聚焦点之间产生应力场重叠区,产生剪切力,而处在该两聚焦点之间应力场重叠区内的结石在受到剪切力的作用下,迅速、容易地被粉碎。

    次反射体2安装在主反射体1的凹形曲面上,次反射体1的背面形状应当与主反射体1的曲面相匹配,且次反射体2只覆盖了主反射体1曲面的一部分,范围在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为佳。

    次反射体2在图4中只表示了一块,以说明原理,是不对称的;图5、图6、图7显示的是对称的二块次反射体2;当然,也可以是三块、四块次反射体2,构成三面、四面对称,也可以是不对称的。

    次反射体2的壁厚以1mm~50mm为好。

    在本发明中,将聚焦透镜的单一曲面改变为入射点相同而反射聚焦点不同的双曲面反射体结构。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在主反射体1是凹形透镜的凹形曲面上设置部分也呈凹形曲面的次反射体2。

    在凸形聚焦透镜的凸形曲面上设置第二凸形曲面形成双曲面,其原理同本实施例。

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式双焦点冲击波源反射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外碎石机的冲击波源反射器。本发明采用在主反射体部分表面上设置次反射体,利用第一焦点发出的冲击波经主反射体、次反射体聚焦在两个不同的焦点且该两个焦点距离相近,而在该两焦点之间产生剪切力,又利用结石抗剪切力强度远低于其抗张力强度和抗压力强度的特性,达到迅速、有效碎石,效率高、效果佳,结构很简单,成本也很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